• 金粉世家(全2册) 中国现当代文学 张恨水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金粉世家(全2册) 中国现当代文学 张恨水 新华正版

张恨水经典小说系列:民国《红楼梦》

36.88 4.9折 76 全新

库存48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恨水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ISBN9787515356594

出版时间2019-1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页数1301页

字数995千字

定价76元

货号xhwx_1202069844

上书时间2023-07-13

翰林文轩旗舰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金粉世家(上)》

楔 子

燕市书春奇才惊客过朱门忆旧热泪向人弹

回陌上闲游坠鞭惊素女阶前小谑策杖戏娇嫫

第二回月夜访情俦重来永巷绮宴招膩友双饮幽斋

第三回遣使接芳邻巧言善诱通幽羡老屋重价相求

第四回屋自穴东墙暗惊乍见人来尽乡礼共感隆情

第五回春服为亲筹来供锦盒歌台得小聚同坐归车

第六回倩影不能描枣花帘底清歌何处起杨柳楼前

第七回空弄娇嗔看山散游伴故藏机巧赠婢戏青年

第八回大会无遮艳情闹芍药春装可念新饰配珍珠

第九回题扇通情别号夸高雅修书祝寿隆仪慰寂寥

第十回一队诗人解诗兼颂祷半天韵事斗韵极酸麻

第十一回独具慧心诗媛疑醉语别饶兴趣闺秀有欧风

第十二回花月四围尽情吐心事竹城一战有意作调人

第十三回约指勾金名山结誓后撩人杯酒小宴定情时

第十四回隔户听闺嘲漏传消息登堂难客问怒起风波楔子

燕市书春奇才惊客过朱门忆旧热泪向人弹

回陌上闲游坠鞭惊素女阶前小谑策杖戏娇嫫

第二回月夜访情俦重来永巷绮宴招膩友双饮幽斋

第三回遣使接芳邻巧言善诱通幽羡老屋重价相求

第四回屋自穴东墙暗惊乍见人来尽乡礼共感隆情

第五回春服为亲筹来供锦盒歌台得小聚同坐归车

第六回倩影不能描枣花帘底清歌何处起杨柳楼前

第七回空弄娇嗔看山散游伴故藏机巧赠婢戏青年

第八回大会无遮艳情闹芍药春装可念新饰配珍珠

第九回题扇通情别号夸高雅修书祝寿隆仪慰寂寥

第十回一队诗人解诗兼颂祷半天韵事斗韵极酸麻

第十一回独具慧心诗媛疑醉语别饶兴趣闺秀有欧风

第十二回花月四围尽情吐心事竹城一战有意作调人

第十三回约指勾金名山结誓后撩人杯酒小宴定情时

第十四回隔户听闺嘲漏传消息登堂难客问怒起风波

……

《金粉世家(下)》

内容简介:

金粉世家被誉为民国红楼梦。小说写于1927年2月14,连载于世界报副刊“明珠”上,至1932年5月完成。全书共112回,讲述了民国初年理之子金燕西与民女子冷清秋邂逅、恋爱、结婚、反目的故事,其间,穿插了当时政治腐朽、封建官僚上层家庭精神空虚、没落的生活等描写,以小见大,展现了封建大家族在时代变革中由胜到衰的无奈与警醒,批判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极具社会和批判。同时,该小说也将古典小说与现代小说结合,兼顾古典美与现代思想,极具现代思想,拉近与当下读者距离,具有当下。作品不断出版,多次被拍成影视剧,备受读者喜欢。

精彩内容:

        燕市书春奇才惊客过
    朱门忆旧热泪向人弹
    人生的岁月,如流水的一般过去。记得满街小摊子上,摆着泥塑的兔儿爷,忙着过中秋,好像是昨的事。可是一走上街去,花爆摊,花灯架,宜春帖子,又一样一样地陈设出来,原来要过旧历年了。到了过年,由小孩子到老人家,都应得忙一忙。在我们这样一年忙到头的人,倒不算什么,除了焦着几笔柴米大账,没交代而外,一律和常一样。到了除夕前四五,一部分的工作已停,反觉清闲些啦。这是废历的二十六,是西城白塔寺庙会的子。下半天没有什么事情,便想到庙里去买点梅花水仙,也点缀点缀年景。一起这个念头,便不由得坐车上街去。到了西四牌楼,只见由西而来,往西而去的,比常多了。有些人手上提着大包小件的东西,中间带上一个小孩玩的红纸灯笼,这知道是办年货的。再往西走,历书的,月份牌的,杂拌年果子的,渐渐接触眼帘,给人要过年的印象,那深了。快到白塔寺,街边的墙壁上,一簇一簇的红纸对联挂在那里,红对联下面,大概摆着一张小桌,桌上一个大砚池,几只糊满了墨汁的碗,四五支大小笔。桌子边,照例站一两个穿破旧衣服的男子。这种人叫做书春的。是趁着新年,写几副春联,让人家买去贴,虽然不外乎字,买行名却不差,叫做书春。但是这种书春的,却不都是文人。有些不大读书的人,因为字写得还像样些,也做这行买。所以一班人对于书春的也只看他为算命看相之流,不十分注意。是在下落拓京华,对于风尘中人物,每引为同病,而对于书春的,却也是不大注意。
    这时我到了庙门,下了车子,正要进庙,一眼看见东南角上,围着一大群人在那里推推拥拥。当时我的好奇心动,丢了庙不进去走过街,且向那边看看。我站在一群人的背后,由人家肩膀上伸着头,向里看去,只见一个三十附近的中年妇人,坐在一张桌子边,在那里写春联。旁边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妇人,却在那里收钱,向看的人说话。原来这个妇人书春,和别人不同——别人都是写好了,挂在那里;她却是人家要买,她再写。人家说是要贴在大门的,她写一副合于大门的气的;人家说要贴在客堂里的,她写一副合于客堂的气的。我心里想,这也罢了,无非弄她能写字而已。至于联文,自然是对联书上抄下来的。但是也难为她记得。我这样想时,猛抬头,只见墙上贴着一张红纸,行书一张广告。上面是:
    飘茵阁书春价目
    诸公赐顾,言明是贴在何处者,当面便写。文用旧联,小副钱费二角,中副三角,大副四角。命题每联一元,嵌字加倍。
    这时候我的好奇心动,心想,她真有这个能耐?再看看她,那广告上,直截了当,一字是一字,倒没有什么江湖话。也许她真是个读书种子,贫而出此。但是那“飘茵阁”三字,明明是飘茵坠溷的意思,难道她是浔阳江上的人物?我在一边这样想时,她已经给人写起一副小对联,笔姿很是秀逸。对联写完,她用两只手撑着桌子,抬起头来,微微嘘了一气。我看她的脸,虽然十分憔悴,但是手脸洗得干净,头发理得齐整,一望而知,她年轻时也是一个美妇人了。我一面张望,一面由人丛中挤了上前。那个桌子一边的老妇人,早对着我笑面相迎,问道:“先生要买对联吗?”我被她一问,却不好意思说并不要对联。只得说道:“要一副,但是要嵌字呢,立刻也有吗?”那个写字的妇人,对我浑身上下看了一看,似乎知道我也是个识字的人。便带着笑容插嘴道:“这个可不敢说。因为字有容易嵌上的,有不容易嵌的,不能一概而论。若是眼面前的熟字眼儿,勉强可以试一试。”我听她这话,虽然很谦逊,言外却是很有把握似的。我既有心当面试她一试,又不有同是沦落之感,要周济周济她。于是我便顺手在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来。这些围着在那里看的人,看见我将名片拿出来,都不由得把眼睛射到我身上。我拿片,递给那个老妇人。那个老妇人看了一看,又转递给那书春的妇人。我便说道:“我倒不要什么春联,请你把我的职业,作上一副对联行,用不着什么颂扬的气。”那妇人一看我的名片,是个业新闻记者的,署名却是文丐。笑道:“这位先生如何太谦?我把尊名和贵业做十四个字,行么?”我道:“那更好了。”她又笑道:“写得本来不像个东西,做得又不好,先生不要笑话。”我道:“很愿意请教,不必客气。”她在裁好了的一叠纸中,抽出两张来,用手指甲略微画了一点痕迹,大概分出七个格子。于是分了一张,铺在桌上,用一个铜镇纸将纸压住了。然后将一支大笔,伸到砚池里去蘸墨。一面蘸墨,一面偏着头想。不到两三分钟的工夫,她脸上微露一点笑容,于是提起笔来,在纸上写了下去。七个字写完,原来是:
    文章直至饥臣朔。
    p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