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勇气 教学方法及理论 帕克·帕尔默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教学勇气 教学方法及理论 帕克·帕尔默 新华正版

教学方法及理论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19.08 5.5折 35 全新

库存583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帕克·帕尔默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519541

出版时间2014-0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215页

字数215千字

定价35元

货号xhwx_1200894461

上书时间2023-06-01

翰林文轩旗舰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十周年纪念版前言
  重温写书前的事
  希望在这里
  致谢读者
中文版序
鸣谢
导言 源自心灵的教学
  教导自己认识自我
  教师的内心世界和外部景观
  少人踏足的小径
章 教师的心灵--教学中的自身认同和完整
  教学方和技巧之背后
  教学与真我
  当教师失去心灵
  启发我们心灵的导师
  铸造我们的学科
  教师的内心
第二章 一种恐惧--教育和分离的生活
  剖析恐惧
  "有问题背景"的学生
  教师内心的恐惧
  令我们恐惧的认识方式
  不要害怕
第三章 潜藏的整体--教与学的悖论
  全面认识世界
  当事物陷于分离
  自我的局限和潜能
  悖论与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悖论
  把握对立的张力
第四章 认知于共同体中--为事物的魅力所凝聚
  共同体掠影
  现实是群体共享的
  重温真理
  事物的魅力
  认知与神圣
第五章 教学于共同体中--以主体为中心的教育
  第三事物
  微观小宇宙的教学
  医学院里的微观小宇宙教学
  社会研究的微观小宇宙教学
  开放空间与技术手段
  共同体:多变与障碍
第六章 学于共同体中--共事切磋
  关上门的教学
  对话的新主题
  对话的基本规则
  需要
第七章 不再分离--心怀希望教学
  停滞、绝望与希望
  不可分离的生活
  志同道合的共同体
  走向公众
  精神奖励
  呼唤新专业人士--教育是转变(十周年纪念版后记)
  内心世界的运动模式--付诸实践
  制度变革:一个案例研究
  我们需要一种新的专业人士
  个人和机构体制
  教育新专业人士
  情感中的
  后寄语
作者简介
勇气和更新中心简介
译者的话

内容简介:

由帕克帕尔默编著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十周年纪念版)/教师教育精品译丛/大夏书系建立在一个普通的信念之上:教学不能被降格为技术,教学源自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善。在教学勇气中,帕克帕尔默带领教师为重新点燃对人类困难重要的教育事业的热情,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十周年纪念版做了全新修订。教师为着心灵的自由选择他们的职业,深爱着自己的学生和课程。但是教学要求常常使得很多教师感到激情消退、心灵失落。我们可以再一次鼓起教学勇气,像教师那样――把心灵献给学生吗?帕尔默引导教师们进行了一次精神之旅,帮助我们建立了对教学的共同认识。他也号召有关的教育机构在这方面支持教师。教育是带领孩子们进行一次心灵之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会用更真实的方式来看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生存。帕克帕尔默的书是使人激动、令人感动。这是一本具有开创的对教师生涯进行探索的书。教师、和教师相关的人,以及任何关心教育的人都应该读这本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十周年纪念版)/教师教育精品译丛/大夏书系。

作者简介:

帕克j帕尔默是一位作家、教师、活动家。他独立地从事关于教育、共同体、、精神和社会变革等方面问题的研究。他的工作囊括了很多机构――高等院校、公立学校、社区组织、宗教机构、公司和会。他是美国高等教育协会的会员,费兹尔研究所的顾问,也是幼儿园到十二年级的教师养成计划的创立者。帕尔默在和国外各地旅行,开设工作坊、演讲团、进修班。他经常被人们誉为教师。纽约时报、高等教育报、变革杂志、基督的世纪、cbs电视新闻、等媒体都对他的工作给予报道。丹弗斯会、礼来捐赠会、费兹尔研究所都对他的工作予以高度认可并给予支持。1993年,他因对高等教育的突出贡献而被独立学院评议会授予奖。在1997年,四个教育委员会作了一项针对一万一千名管理者和教职员的民意调查,称为“计划”,帕尔默被誉为“在高等教育领域有影响力的者”之一。他的著作已经为他赢得了四个名誉博士,美国教育出版委员会给他颁发了突出成奖,俱乐部精选的公益和基督世纪杂志中,他的评选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他出版的书包括10首诗,大约80篇文章和几本被广泛使用的书,包括悖论的承诺、外行公司、以我们熟知的方式认知和积极的人生。吴国珍,江西进贤县人。教育学博士。现任职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研究所。

精彩内容:

    课上到后半段,他们开始说话。但是,交流很快发展为,只因一个学生认为另一个同学关注的东西太微不足道,不值一提。我掩饰着内心的恼怒,提醒他们要倾听不同的意见。但是整个气氛已经破坏,对话中止了。当然,这样一来,我的老毛病又发作了,我又陷入焦虑中:学生一开讨论,我要笨拙地处理他们之间的!
        我教过成千上万的学生,参加过很多教学研讨会,观摩过其他老师的教学,阅读了不少教学著作,反思我自己的经验,也积累了一大堆实实在在的方。但是,每逢走进一个新的班级,好像又都要重新开始。我遇到的问题,其他所有教师也都常常遇到,都熟悉。但这些问题仍然使我惊慌,而我对这些问题的反应,尽管随着岁月的磨炼,表面上圆滑老练了,但实际上仍感觉力不从心,像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手一样摸索着。
        30年来,我努力探索教学技巧,我上的每一节课都是这样的:我的学生和我,面对面地进行一种古老精深的、被称之为教育的交流。我掌握了的教学技巧虽能应付,但仅仅靠技巧是不够的。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时,专享能供我即席利用的资源是:我的自身认同,自我的个,还有身为人师的“我”的意识――如果我没有这种意识,我意识不到学者“你”的地位。
        这本书基于这样一个简单的逻辑前提: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完整。
        这个设十分简单,但含义深远。要详尽阐述我对这些词语的界定很费时,但可以这么说:在我所教的每一堂课里,我与学生建立联系进而引导学生与学科建立联系的能力,比起依赖于我采用的方,更依赖我了解和相信我自己,并愿意使其在教学中运用,且敏于接受其影响的程度。
        支持这一前提设的依据,部分源于多年来我请学生们讲述他们好老师的故事。通过倾听那些故事,我知道声称所有的好老师都使用相同的教学技巧是不可能的:有的老师整堂课滔滔不绝,有的老师却惜字如金;有的老师紧循材料,有的老师却天马行空驰骋想象;有的老师带鹦鹉上课,有的却带教鞭。软功或硬功,胡萝卜或大棒,各行其是。
        然而,在我听到的每一个故事中,好老师有一个共同的特质:一种把他们个人的自身认同融人工作的强烈意识。“a博士教学的时候,是原原本本的她站在那儿,”一个学生告诉我,或者“b先生对他所教的课充满热情”,或者“你可以说这是c教授的真实生活”。
        我听一个学生说,她描绘不出好老师是什么样的,因为彼此之间的差异太大,各有千秋。但是她可以描述不好的老师都是什么样的,因为都是一个样:“他们说的话在他们面前漂浮,像卡通书中气泡框里说的话一样。”
        她用这样一个突出的形象说明了。不好的老师把自己置身于他正在教的科目之外――在此过程中,也远离了学生。而好老师则在生活中将自己、教学科目和学生联合起来。
        好的老师具有联合能力。他们能够将自己、所教学科和他们的学生编织成复杂的联系网,以便学生能够学会去编织一个他们自己的世界。使用的方不尽相同:讲授,苏格拉底式的对话,实验室试验,协作解决问题,有创造的小发明。好老师形成的联合不在于他们的方,而在于他们的心灵――这里的心灵是取它古代的含义,是人类自身中整合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的所在。
        当教师把他们和学生与学科结合在一起编织生活时,他们的心灵是织布机,针线在这里牵引,力在这里绷紧,线梭子在这里转动,从而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精密地编织伸展。毫不奇怪,教学牵动着教师的心,打开教师的心,甚至伤了教师的心――越热爱教学的老师,可能越伤心!教学的勇气在于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特别是在那些要求超过本人所能的时候仍然能够坚持,那样,教师、学生和学科才能被编织到学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体结构中。
        教学不可局限于技术层面,这既是好消息,也是坏消息。
        p2-p3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