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中国能动司法的理论与实践
  • 当代中国能动司法的理论与实践
  • 当代中国能动司法的理论与实践
  • 当代中国能动司法的理论与实践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当代中国能动司法的理论与实践

211 八五品

仅1件

江苏镇江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公丕祥 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80

上书时间2023-11-29

旭鸿旧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公丕祥 著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12
  • 版次 1
  • ISBN 9787511843104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7页
  • 字数 202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在司法实践中对能动司法问题的初步认识,结集了近年来作者发表的相关文章和在有关会议上的发言材料。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由七篇文章组成,着重讨论能动司法的基本理论,涉及能动司法的时代价值、主要内涵、功能定位、运行方式、基本特征、制度建设以及能动司法与社会管理创新、司法公信建设、司法能力建设、人民法院群众工作等诸多问题。这些论题的思考与探讨,对于正确理解当代中国能动司法的核心要义及其内在取向,是大有裨益的。下篇收入了六篇文章,主要反映了近年来江苏法院践行能动司法理念的初步探索,总结了江苏法院加强国际金融危机的司法应对、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服务企业发展稳定、构建调解工作新机制、强化审判管理、优化司法方式方法等重要的司法审判经验,这些司法智识与经验体认,对于正在探索司法发展的中国道路的人们来说,无疑是弥足珍贵的。
【作者简介】
公丕祥,现任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二级大法官。
【目录】
出版说明前言    上篇  能动司法的基本理论能动司法的意义分析1.1 引言1.2 能动司法的价值依归1.3 能动司法的逻辑要义1.4 能动司法的社会责任1.5 能动司法制度建设的主题1.6 结语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司法理念与机制2.1 人民法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地位作用2.2 人民法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司法理念2.3 人民法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路径2.4 人民法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司法机制概念与机制:司法公信的价值分析3.1 引言3.2 司法公信的逻辑要义3.3 司法公正与司法公信的内在关联3.4 司法公信的机制建设3.5 结语能动司法的广阔天地4.1 新形势下人民法院群众工作的重大意义4.2 新形势下人民法院群众工作的内在要求4.3 能动司法服务群众的时代意蕴4.4 能动司法服务群众的机制建设能动司法的制度建设5.1 引言5.2 能动司法制度构建的意义5.3 能动司法制度建设的向度5.4 能动司法制度建设的进路5.5 结语辨法析理:能动司法语境下的司法能力建设6.1 引言6.2 辨法析理的价值意义6.3 辨法析理的逻辑要义6.4 辨法析理的基本要求6.5 辨法析理的主要方法6.6 结语法律体系形成背景下能动司法的新作为7.1 必须更加重视司法的政治需求7.2 必须更加重视司法的群众关切7.3 必须更加重视司法的法治需求7.4 必须更加重视司法的职能拓展7.5 必须更加重视司法的优良传统    下篇  能动司法的江苏实践应对金融危机的司法能动8.1 司法的适度主动8.2 司法的适度弹性8.3 司法的适度干预8.4 司法的适度参与能动司法与社会管理创新9.1 司法形势的挑战9.2 司法参与的总体定位9.3 执法办案的能动作用9.4 司法的社会责任9.5 司法的群众路线能动司法与服务企业发展稳定10.1 提高服务企业发展稳定的针对性10.2 有效化解涉企矛盾纠纷10.3 为企业营造良好融资环境10.4 兼顾涉企各方利益10.5 服务企业创新发展10.6 维护市场诚信与市场秩序10.7 促进企业提高依法治理水平能动司法视野下调解制度的现代化构造11.1 调解制度现代化的时代价值11.2 江苏法院调解工作的现代化构建11.3 调解制度现代化的展望能动司法与审判管理12.1 审判管理的价值12.2 审判管理的模式12.3 审判管理的维度能动司法与社会公信——“陈燕萍工作法”的理论思考13.1 引言13.2 “陈燕萍工作法”的价值13.3 “陈燕萍工作法”的精髓13.4 “陈燕萍工作法”的启示13.5 结语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