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大学问·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
  • 【正版】大学问·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
  • 【正版】大学问·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
  • 【正版】大学问·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
  • 【正版】大学问·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大学问·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

史料翔实,考证精深,作者搜集了档案、文集笔记、地方志书、碑刻谱牒、专业类要中的大量史料,并进行精审而缜密的考证,如对明清江南会馆公所,从数量到地址、建置年代、名称都作了深入的考辨;对明清江南各种商品性经济作物的面积、江南对国外的商品流通的利润等都作了较为精细的估算。

54 6.1折 89 全新

仅1件

山东泰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范金民 著,大学问出品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67216

出版时间2024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464页

字数310千字

定价89元

货号gf64

上书时间2024-03-29

楼下书屋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明清江南经济是如何持续发展的?推动它久盛不衰的动力何在?作者从江南商品的生产、流通、市场、商人商帮及其组织,以及商业兴盛与江南社会经济的相互关系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出发,对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进行全方位且系统性的研究,呈现了明清江南商业繁华的景象,揭示了商业兴盛在江南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本书史料翔实,考证精深,书中提出的诸多独到而令人信服的见解,使本书成为研究明清江南商业发展的经典之作,为研究明清经济史、财政史提供了重要参考。
作者简介
    范金民,1955年生。南京大学特聘教授、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明史学会首席顾问,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主要从事中国历史特别是明清史的研究与教学,代表作有《江南丝绸史研究》《明清商事纠纷与商业诉讼》《国计民生——明清社会经济研究》《明清社会经济与江南地域文化》等。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及海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
目  录
新版序       范金民
序           罗  仑
绪  章
第一章 江南的商品生产
第一节 商品性作物种植的发展
一、棉花的种植
二、桑树的种植
三、席草的种植
四、靛蓝的种植
五、烟草的种植
六、茶树的种植
第二节 专业副业商品生产的兴盛
一、棉布商品生产
二、丝绸商品生产
三、酒类商品生产
四、油类商品加工
五、草席商品生产
六、纸张商品生产加工
七、书籍商品性刻印
八、玉石器商品性加工生产
第二章 江南的商品流通
第一节 江南区域内的商品流通
第二节 江南对全国的商品流通
一、以江南为中心的商运线路
二、流通商品种类及商品量
第三节 江南对国外的商品流通
一、江南与日本的商品流通
二、江南对马尼拉—拉丁美洲的商品输出
三、江南对欧美各国的商品输出
第三章 江南的商品市场
第一节 江南市场的层次
一、乡村小市场—小市镇初级市场
二、地方专业市场
三、区域中心市场
四、全国中心市场
五、特殊市场—庙会及集市
第二节 江南市场的类别
一、以米和豆为中心的粮食市场
二、以棉和布为中心的棉纺织市场
三、以丝和绸为中心的丝织业市场
四、以木材为中心的竹木市场
五、以典铺和钱庄为中心的金融市场
第四章 江南的商人商帮
第一节 各地商人商帮的经营活动
一、安徽商人的经营活动
二、福建商人的经营活动
三、广东商人的经营活动
四、山西商人的经营活动
五、陕西商人的经营活动
六、山东商人的经营活动
七、河南商人的经营活动
八、江西商人的经营活动
九、湖广商人的经营活动
十、浙江商人的经营活动
十一、江苏商人的经营活动
第二节 地域商人商帮的组织——会馆公所
一、会馆公所数量考
二、会馆公所异同论
三、会馆公所的功能性质
四、会馆公所和商会的区别与联系
第三节 商人商帮与江南社会各阶层关系
一、商人与地方政府
二、商人与江南民众
三、商人与江南名士
第五章 商业兴盛与江南社会经济
第一节 商业发展与江南商品生产
一、商业发展为江南商品生产提供了必要条件
二、商业发展促使江南商品生产不断推陈出新
三、完备的商业流通体系有利于商品生产
第二节 商品贸易与江南城镇化
一、商业贸易促使大量市镇兴起
二、商品贸易促使市镇规模不断扩大
三、商品流通直接影响市镇兴衰
第三节 商品经济与富庶的江南经济区
一、商品经济使江南农民得以维持较高的生活水平
二、商品经济使江南地区能够提供繁重的赋税
三、商品经济为江南人才辈出奠定了经济基础
附  录
主要参考资料
后  记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