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溢价论语笔记肖知兴名著中信出版社2012管理系列文学随笔职场一版一印
正版溢价论语笔记肖知兴名著中信出版社2012管理系列文学随笔职场一版一印
¥
29.99
9.4折
¥
32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肖知兴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34043
出版时间2012-08
版次1
印刷时间2012-08
印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200页
字数121千字
定价32元
上书时间2020-06-2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
正版溢价论语笔记肖知兴名著中信出版社2012管理系列文学随笔职场一版一印
- 商品描述
-
作 者: 肖知兴 著
丛 书 名:肖知兴管理系列
出 版 社: 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34043
出版时间:2012-08-01
版 次:1
页 数:200
装 帧:平装
开 本:16开
所属分类:图书 > 管理 > 通俗读物
编辑推荐
已不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时代,但《论语》中的精华,依然可以和现代企业管理相当益彰。
管理学者肖知兴在《论语笔记》中写到,几千年的跨度背后,人际互动的经验和道理,未必会发生什么根本性的变化。
他认为,战略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背后,一个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最后只能来自于领导层对核心价值观的坚守和对外在诱惑振拔的力度,而这种力度,却正是一代中国企业所最缺乏的。
·查看全部>>
·《江城》2011年度畅销书《寻路中国》姐妹篇! >>
·《藏海花》南派三叔最新力作! >>
内容简介
《论语笔记》是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用于现代的企业管理。
管理学的核心道理本身其实很朴素,与中国传统经典中的思想有非常多相通之处;中国的企业管理,自然要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肖知兴用管理学的思路来读中国经典,这本《论语笔记》,便是在吸纳了西方管理理论的背景下,在建立了全球视野之后,回过头来,重新审视中国的传统,从传统中寻求自然、健康的自我认同,重新树立从容淡定的文化心态,从而提升我们个人及我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肖知兴管理系列
《企业江湖》
《中国人为什么组织不起来》
《纸上谈兵说管理》
《论语笔记》
·查看全部>>
作者简介
肖知兴,1972年生于江西。199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劳动经济专业,2004年获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组织行为学博士。
著有《企业江湖》、《中国人为什么组织不起来》、《论语笔记》、《纸上谈兵说管理》、《不同文化的社会资本》、《东张西望》、《中国人为什么创新不起来》和《常识与管理》等。
·查看全部>>
目录
子贡问政(代序)
敬忠以劝
一言兴邦
三省其身
一以贯之
反求诸己
己所不欲
直在其中
以德报怨
学而时习
从吾所好
不逆不亿
知其不可
吾道不行
君子固穷
敏以求之
修己安人
道之以政
忧以天下
群而不党
性近习远
可使由之
远来近悦
和而不同
有所不为
尊贤容众
礼让为国
仁者言
君子小人
易事难悦
乡人皆好
失言失人
不仕无义?
仁者有勇
问于不能
唐棣之华(代跋)
论语全文(附录)
·查看全部>>
前言
子贡问政(代序)
管理学的核心道理本身其实很朴素,与中国传统经典中的思想的朴素性非常类似,这就给我们打通管理学与中国传统经典之间的内在理路留下了契机。闲来我用管理学的思路来读中国经典,渐渐读出一些有意思的东西。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不同,古今能够实现交流是因为,几千年的跨度背后,人际互动的经验和道理,未必会发生什么根本性的变化,不像从《易经》中读出现代物理来那样八卦,让专业人士哭笑不得。更何况,在这个满城说奶酪,言必称哈佛的年代,整理点国故,也算是发掘传统经典中的现代元素,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所作的一点贡献吧。
《论语?颜渊》载: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孔子说,只要有充足的粮食,充足的战备,以及人民的信任就可以了。子贡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是要去掉一项,两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人都难逃一死,但如果没有人民的信任,就什么都谈不上了。
我从这里说起,是因为孔子所讲的治理国家的足兵、足食、民信三个层面,与管理学中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三种资本的理论之暗合,着实令人称惊。战备相当于物质资本;粮食是百姓生存的基础,所以相当于人力资本;孔夫子认为最重要的,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信任,也就是社会资本。
一个企业长远发展最重要的根基是什么?自人力资源、人力资本这些概念普及以来,思想再落伍的人也可能会暂时把目光从资产负债表上挪开,回答说是人力资本了。 其实,这个说法是经不起分析的。人力资本,如专业技能与技术诀窍本身,是企业成功公式中的一部分,但却未必是最起决定性作用的一部分。以可口可乐公司为例吧,它长远发展最重要的根基是什么?自然不是现金、存款、厂房、机器等(物质资本),那么是它那个号称存放在保险箱里,只有几个人知道的配方吗?是它几乎无坚不摧的广告队伍吗?是它几乎无所不在的分销系统吗(人力资本)?其实都不是。可口可乐最重要的资本恐怕是消费者对这个品牌的信任,也就是可口可乐品牌本身的价值,这个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品牌多年来一直以700亿美元左右的估值雄居“全球最有价值品牌”榜首,相当于它年营业额200亿美元的3倍多。
这听起来有点卑之无甚高论。事实上,人们容易忽略的是,从社会资本的角度看,品牌代表的仅仅是顾客对企业的信任,只是企业需要取得信任的五种利益相关方中的一种。其他四种分别是: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合作伙伴对企业的信任,股东对企业的信任,以及社区对企业的信任。五种信任加起来,才是企业真正的立身之本。而这五种信任中,依我看来,员工对企业的信任是其他几种信任的基础,是本中之本,万源之源。
老板们爱用的一个有点老套的修辞性说法是,一把火来,把工厂烧干净,只要员工还在,我多少天之内可以重建企业之类。假设在某种情况下,工厂和员工一起消失了呢?你还能不能重建企业?如果这个企业的社会资本还在,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应该是肯定的。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都是可以穷尽的,唯有社会资本,却是生生不息。
经济学里探求绩效背后所有驱动要素的问题叫做The full imputation problem,探求的对象包括个人的绩效、企业的绩效与国家的绩效等。社会资本理论的提出,代表自20世纪70年代舒尔茨(Schultz)的人力资本理论以来,对绩效背后的驱动要素认识的一大进步。前面我们已经讲了三种资本对于企业层面的含义。在个人层面,三种资本的含义同样非常适用:物质资本是你个人拥有的财富,人力资本是你健康的身体与头脑中的知识,而社会资本则是决定他人对你的信任程度的个人信誉。
在国家层面,经济绩效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关系是学术界的热门课题。最著名的可能还是福山的《信任:社会美德与繁荣的创造》一书。该书中的很多分析虽然非常浮泛,但架子做得足,影响力还是很大。更为学术界重视的是罗伯特?帕特南(Robert Putnam)比较意大利北部社会和南部社会机制的名著《让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把公民社会建设的过程及其障碍分析得丝丝入扣,非常精彩。同样影响力较大的还有洛杉矶加州大学社会学家林?朱克(Lin Zucker)的著名论文《信任的生产,经济结构的制度渊源》,其中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高屋建瓴地分为信任发展的三个阶段:先是身份信任阶段,然后是过程信任阶段,最后是机构信任阶段。从社会资本角度来看整个经济发展的历程,是非常难得的洞见。
国家层面建设信任与社会资本,最大的障碍是统治者的机会主义,也就是《从资本家手中拯救资本主义》中所说的“驯服专制政府”。政府的机会主义破坏的不仅仅是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同时破坏的是社会资本建设的根基。例如,很难想象一个相信“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机会主义政府能建设一个公正、透明的司法系统,而司法系统的问题连带产生的是信用系统的问题和道德系统的问题,倾巢之下,岂有完卵?孔夫子强调人民对管理者的信任是国家治理的根本,其核心原因即在于此。
·查看全部>>
精彩书摘
敬忠以劝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
按钱穆,白话译文是:季康子问,如何可使民众敬其上,忠其上,并肯加倍努力呀?先生说,你对他们能庄重,他们自会敬你;你让他们都能孝其老,慈其幼,他们自会忠于你;你拔用他们中间的善人,并教导他们中间不能的人,他们自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
让员工敬业、忠诚、加倍努力,这也是大多数管理者梦寐以求的目标。孔子提供的解决方案很简单,你如果想让员工以恭敬的态度对待企业,你得先尊敬员工;你如果想让员工忠诚于企业的利益,你得先让他们有条件建立和睦的家庭;你如果想让他们加倍努力,你所要做的只是提拔优秀的员工,发展不优秀的员工的能力。
这里的核心机制,首先是“仁”的原则,就是与人为善,在没有得到关于对方的负面信息之前,把对方视为守信用、有底线的人,从而主动投资,发出愿意合作的信号。其次就是我强调的对等原则。如果把对等原则解释为 “礼”(来而不往非礼也)的话,孔子的这个解决方案体现的是“仁”与“礼” 两大原则的合力,其实质是,通过“人心美德相互之间的感应”(钱穆语),用美德唤醒美德,奠定企业良性发展的基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