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荣宝斋信封木刻水印 每种8张共16张
  • 荣宝斋信封木刻水印 每种8张共16张
  • 荣宝斋信封木刻水印 每种8张共16张
  • 荣宝斋信封木刻水印 每种8张共16张
  • 荣宝斋信封木刻水印 每种8张共16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荣宝斋信封木刻水印 每种8张共16张

1

800 九五品

仅1件

江苏苏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友舟 著

出版社荣宝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0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1-08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朱友舟 著
  • 出版社 荣宝斋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10
  • 版次 1
  • ISBN 9787500315957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1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毛笔研究》结合书法史,考述了历史上典型的毛笔形制及种类;参考现代制笔技术,重点以散卓法为例,结合文献对毛笔的制作工序作了详细的描述;辨析了宣笔、湖笔等重要派别的成因与特征;考补了大量笔工的相关史实;最后探究了毛笔对于书法风格形成的重要影响。
  中央美术学院邱振中教授评价此书“具有良好的问题意识,建立了合理的理论框架,在材料、技艺、笔工的考察上,颇见功力,是迄今为止对毛笔工艺、文化史研究的出色成果,对书法史的整体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朱友舟,1973年3月生,湖南岳阳人。美术学博士。现为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艺术鉴藏》、《艺术中国》等期刊特约编辑。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论文曾获第九届全国书学讨论会二等奖,作品多次参加国展。出版《(续书谱)研究》、《工具、材料与书风研究》。
【目录】
序/徐利明
绪论
第一节研究现状综述
一、古代的著述
二、学术界关于魏晋以来古代毛笔的研究现状综述
第二节研究意义、目的及方法
一、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的目的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魏晋以来毛笔形制流变及名称考述
第一节鸡距笔考
一、“不名鸡距,无以表入木之功”
二、“以麻纸裹柱根,欲其体实,得水不胀”
三、“出锋太短,伤于劲硬”
四、宋代以后鸡距笔的式微
第二节散卓笔考辨
一、初期的散卓笔
二、散卓笔的形制发展及特点
三、三副笔不是散卓笔
四、无心散卓笔不为诸葛家族所创制
第三节枣心笔考辨
一、枣心笔产生的时间
二、枣心笔无心
三、枣心笔技术的发展
第四节鸡毛笔考述
一、岭南鸡毛笔——“无兔而用鸡毛”
二、鸡毛笔的特点
三、苏轼用过鸡毛笔
第五节羊毫笔考述
一、“以羊毫为披”
二、羊毫笔的先导——“老羝拔颖,霜竹斩干”
三、羊毫主要用于民间——“只宜茅舍用,难向玉堂挥”
四、羊毫兰蕊笔的出现
五、能大能小的羊毫“巨细”笔
六、“吾今造笔,软毫中必参用硬毫”
第六节狸毛笔考述
一、“书抽虎仆”
二、“狸毛为心,覆以秋兔毫”
三、“可以助力,且作美观”
第七节鼠须笔考辨
一、《兰亭》用鼠须笔所书?
二、鼠须笔为狼毫笔
三、鼠须笔的另一种解读——“分髯杂霜兔”
第八节毛笔的别名考补
一、因方言的差异而得名
二、因制作原料的不同而得名
三、因笔头的形状、体势而得别名
四、因原材料或制作的地域得别名
五、因比拟人或物而得名

第二章毛笔的材料研究
第一节笔毛材料简述
……
第三章毛笔制作工序研究——以散卓笔为例
第四章古代制笔流派研究
第五章《笔史·笔之匠》校补及笔工的相关问题
第六章毛笔与书法风格
第七章结论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