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异义疏证 驳五经异义疏证
正版保证,首页空白处有印章,内页干净无字迹无写划,如介意有印章请勿拍。(因多店销售可能无货请先咨询)
¥
160
九品
仅1件
作者[清]陈寿祺、[清]皮锡瑞 著;王丰先 校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4-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dd
上书时间2024-01-1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清]陈寿祺、[清]皮锡瑞 著;王丰先 校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出版时间
2014-08
-
版次
1
-
ISBN
9787101102192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611页
-
字数
43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 【内容简介】
-
经学是中国传统学术的根底。早在西周,诗、书、礼、乐就已成为国子教育的基本内容。而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官学向私学的转型,由贵族子弟独享的教育资源也因之而下移,诗、书、礼、乐的传播范围自然更为广远,并且在学术大发展的诸子争鸣时代,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成为诸子百家共同信守的文化经典。而周易与春秋也藉由孔子及其后学的阐释与弘扬,取得与诗、书、礼、乐相等的地位,并最终成为儒家六艺而流传。六艺的形成,标志着儒家思想文化体系的建立。围绕六艺而形成的传记注说,不仅完善了儒家思想文化体系,而且通过师弟子之间口耳相传的授受,建立起独立的传承脉络,即使在乱世,也弦歌不绝,吟诵不断,这有力地保证了儒家火种的传播和繁衍。而人汉以后,在大儒与统治者的共同努力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汉帝国的国家意识形态,进一步强化和巩固了其地位与影响。
五经由此成为全社会共同信仰的经典。陈寿祺和皮锡瑞编着的《五经异义疏证驳五经异义疏证》,其中“五经异义疏证卷”共3卷,“驳五经异义疏证卷”共10卷。
- 【目录】
-
从许郑到陈皮《代前言》
五经异义疏证
五经异义疏证自序
后序
五经异义疏证卷上
五经异义疏证卷中
五经异义疏证卷下
驳五经异义疏证
重刊皮氏驳五经异义疏证序
驳五经异义疏证自序
袁钧辑本序
驳五经异义疏证卷一
驳五经异义疏证卷二
驳五经异义疏证卷三
驳五经异义疏证卷四
驳五经异义疏证卷五
驳五经异义疏证卷六
驳五经异义疏证卷七
驳五经异义疏证卷八
驳五经异义疏证卷九
驳五经异义疏证卷十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