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徽州文化地理研究
  • 徽州文化地理研究
  • 徽州文化地理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徽州文化地理研究

190 九品

仅1件

河南郑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成林

出版社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11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C7

上书时间2023-02-20

中原永威书屋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黄成林
  • 出版社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11
  • 版次 1
  • ISBN 9787567631205
  • 定价 80.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54页
【内容简介】
这是我国*部从传统文化地理学视角系统研究徽州文化地理的著述,共八章:前两章主要廓清相关概念,梳理研究背景,概述徽州文化系统,为后六章奠定基础;后六章依次研究徽州文化源地、徽州文化景观、徽州文化生态、徽州文化整合、徽州文化扩散和徽州文化区。徽州山多耕地少、物产结构性失调、山深地不偏,是徽州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地理背景;徽州文化景观丰富多彩,内涵精妙,再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内向型气质、和谐型风格和伦理型内核;徽州文化与徽州自然环境具有制约、适应、再现和选择关系;徽州文化海纳百川,在扬弃中发展,在吸纳中兴盛;联系徽州内外的水陆通道是徽州文化扩散路径,徽州文化扩散主要属于迁移扩散;徽州文化扩散符合“距离衰减原理”,“小徽州”与“大徽州”是对徽州文化区域差异的基本描述。本书适合徽州文化地理研究者和对徽州文化地理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黄成林,1954年出生,安徽贵池人,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4年退休。曾任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系旅游系副主任、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教学之余,主要研究徽州文化地理、旅游经济与文化等。出版著作三部、国家级和省级规划教材各两部,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三等奖和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各一次,入选“安徽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获“安徽省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目录】
第一章 引 论…001第一节 与研究地域密切相关的地名…001一、徽州、徽州路和徽州府…003二、徽州专区、徽州地区与徽州区…009第二节 文化与区域文化…012一、文 化…012二、中国文化…013三、徽州文化…016第三节 文化地理学与区域文化地理…028一、文化地理学…029二、中国文化地理…041三、徽州文化地理…043第二章 徽州文化系统…049第一节 徽州物质文化系统…051一、徽 商…051二、徽派民居…059三、徽 菜…060四、新安医学…064第二节 徽州制度文化系统…068一、徽州宗族社会…068二、徽州土地制度…072第三节 徽州精神文化系统…077一、新安理学…077二、徽派朴学…081三、徽派篆刻…085四、徽州刻书…088五、徽派版画…091六、新安画派…093七、徽 戏…096八、徽派盆景…101九、徽州三雕…104第三章 徽州文化源地研究…110第一节 徽州地理环境与徽州文化起源…111一、平旷面积小,山深地不偏…111二、地狭人稠,耕获三不赡一…114三、山环水绕,对外交通通而不畅…123四、主要结论…150第二节 徽州名门望族与徽州文化起源…151一、北人南徙与徽州名门望族…152二、迁徽氏族时间分布和迁徽原因…161三、徽州胡氏源流与绩溪胡氏迁徽原因…167四、主要结论…173第四章 徽州文化景观研究…177第一节 徽州传统村落景观…180一、传统村落数量多…182二、讲究村落选址…186三、村落规模较大…190四、村落形态多样…194五、空间结构有序…197第二节 徽派民居景观…206一、共性特征…208二、个性特征——马头墙…217三、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景观…221第三节 徽州牌坊景观…227一、数量众多…228二、形态多样…251三、内涵丰富…256四、价值多重…278专题研究:从十件文书看清代贞节孝烈妇女请旨旌表事宜…287第五章 徽州文化生态研究…300第一节 徽州文化生态适应研究…301一、地形与徽州文化现象…302二、气候与徽派民居…308三、河流和水体与徽州文化现象…309四、物产与徽州文化现象…316五、徽州文化现象对人文环境的适应…322第二节 徽州文化生态选择研究…323一、因人多耕地少而起源的徽商…324二、与时俱进、不断拓展的徽商…326第六章 徽州文化整合研究…337第一节 徽州文化外整合研究…340一、高人指点与新安医学…340二、新安理学之学术渊源…341三、师承关系与徽派篆刻…342四、天都画派与新安画派…343五、几经流变形成徽戏…343六、徽派盆景与中原树艺盆景…344七、易州墨工与徽墨…345第二节 徽州文化内整合研究…346一、徽商利润的流向和徽州文化内整合机制…346二、徽商与徽州物质文化…352三、徽商与徽州制度文化…361四、徽商与徽州精神文化…366五、徽州精神文化现象相互影响举要…372第七章 徽州文化扩散研究…374第一节 徽州文化扩散路径…375一、基于徽商四大商品贸易区域对徽州文化扩散路径的认知…376二、基于明代《一统路程图记》对徽州文化扩散路径的认知…380第二节 徽州文化扩散媒介和类型…386一、徽州文化扩散媒介…386二、徽州文化扩散类型——迁移扩散…391第三节 徽州文化扩散原因和结果…396一、徽州文化扩散原因…396二、徽州文化扩散结果…398第八章 徽州文化区研究…413第一节 徽州文化区划…413一、“小徽州”与“大徽州”…414二、文化区划的原则…415第二节 徽州文化区总体特征…417一、徽州文化遗产极为丰富…417二、徽州文化遗产利用方兴未艾…431三、从南宋晚期到清晚期徽州风俗的变迁…434第三节 徽州文化区区内差异…446一、徽州方志记载的徽州各地社会风俗差异…446二、经济活动和方言的区域差异…448三、徽州民谚反映的区内差异…449四、婺源菜与徽菜的差异…449后  记…451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