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PLS和VPN体系结构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MPLS和VPN体系结构

正版二手书,默认单本,少量瑕疵、无附件!【馆配采购捐赠联系客服】

12.95 2.2折 59 八五品

仅1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佩佩恩雅克、[美]吉查德 著;田果、刘丹宁、沈铮 译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B22-A2-1802-A

上书时间2024-04-10

北楚书院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佩佩恩雅克、[美]吉查德 著;田果、刘丹宁、沈铮 译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7
  • 版次 1
  • ISBN 9787115226747
  • 定价 5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42页
  • 字数 479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MPLS和VPN体系结构》详细地介绍了MPLS技术架构,涵盖了有关MPLS的基础理论、拓扑设计、案例研究以及具体配置等多方面的内容,并重点讨论了MPLS的一项主要应用:基于MPLS的VPN。书中通过配置案例、推荐的设计方案、部署指南以及案例研究,介绍了MPLS/VPN体系结构及其相关机制。
  《MPLS和VPN体系结构》分为两个部分,共15章。第1部分(第1~第6章)介绍了MPLS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相关配置,包括帧模式MPLS操作、信元模式MPLS操作、在交换WAN媒介中运行帧模式MPLS、高级MPLS主题、MPLS迁移与配置实例等;第2部分(第7~第15章)介绍了基于MPLS的VPN(虚拟专用网),包括实施VPN的方式、MPLS/VPN技术架构、提供商边缘(PE)到客户边缘(CE)的连接方式、高级MPLS/VPN拓扑、高级MPLS/VPN主题、MPLS/VPN部署指南、“运营商的运营商”VPN以及提供商之间的VPN解决方案、IP隧道技术到MPLS/VPN解决方案的迁移案例研究等。
  《MPLS和VPN体系结构》是学习、设计以及部署MPLS和MPLS/VPN的技术指导,从架构的角度为MPLS/VPN的实施提出深入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于初步接触MPLS/VPN的工程师,《MPLS和VPN体系结构》能够为你提供全面而详细的理论讲解;对于MPLS/VPN资深工程师而言,《MPLS和VPN体系结构》能够为你的部署工作提供深入而精辟的指导方针。
【作者简介】
  JimGuichard,CiscoSystems全球解决方案工程部的资深网络设计顾问。在供职Cisco的几年时间里,他参与了多个大型WAN和LAN网络的设计、实施和规划工作。由于他在设计复杂的网络互连架构方面,拥有广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及对技术的深入理解,因此,在面对MPLS技术及其部署工作时,他总是能够展现出细致入微的洞察力。
  IvanPepelnjak,CCIE,NII数据通信公司技术部的执行理事。NII。是一家高科技数据通信公司,它主要的业务是在服务提供商技术领域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Ivan拥有10年以上的设计、安装、排错及操作大型服务提供商网络、大型企业的LAN和WAN网络方面的经验。而在上述他参与的网络项目中,有许多都部署了MPLS/VPN。他还主持设计并成功开发了多项高级IP课程,课程的内容涵盖MPLS/NPN、BGP、OSPF以及IPQoS等。另外,他还撰写了((EIGRPNetworkDesignSolutions))一书,该书已由CiseoPress出版发行。
【目录】
第1部分MPLS技术和配置
第1章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架构概述
1.1基于IP转发的扩展性与灵活性
1.1.1网络层路由选择范例
1.1.2基于IP转发的扩展性与灵活性
1.1.3独立转发与控制
1.1.4外部路由信息转发
1.2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入门
1.2.1MPLS架构中的设备分类
1.2.2在网络边缘压入标签
1.2.3MPLS数据包转发与标签交换路径
1.3MPLS的其他应用
1.4总结

第2章帧模式MPLS操作
2.1帧模式MPLS数据层操作
2.1.1MPLS标签栈头部
2.1.2帧模式MPLS的标签交换
2.2帧模式MPLS的标签绑定与转发
2.2.1LDP/TDP会话的建立
2.2.2标签的绑定与分发
2.2.3帧模式MPLS网络的收敛
2.3倒数第二跳弹出(PHP,PenultimateHopPopping)
2.4MPLS与边界网关协议(BGP)的互动
2.5总结

第3章信元模式MPLS操作
3.1通过LC-ATM接口实现控制层的连通
3.1.1在CiscoIOS软件中实现:MPLS控制层的连通性
3.1.2在ATM交换机上实施控制层
3.2在ATM-LSR域中转发带标签的数据包
3.3在ATM-LSR域中执行标签分配和分发
3.3.1VC聚合
3.3.2ATM域的收敛
3.4总结

第4章在交换WAN媒介中运行帧模式MPLS
4.1帧中继网络中帧模式MPLS的操作
4.2通过ATMPVC实现帧模式MPLS的操作
4.3总结

第5章高级MPLS主题
5.1控制标签映射的分发
5.2通过以太链路封装MPVS
5.2.1IPMTU路径发现
5.2.2以太交换机及MPVSMTU
5.3MPLS环路检测与防范
5.3.1帧模式:MPLS中的环路检测和防范
5.3.2信元模式MPLS中的环路检测和防范
5.4在启用了MPLS的网络中进行路由追踪
5.5启用了MPLS网络中的路由汇总
5.6总结

第6章MPLS迁移与配置实例
6.1将主干网迁移到帧模式MPLS的解决方案
6.2在预迁移阶段对架构进行检查
6.3处理内部BGP结构
6.4将内部链路迁移到MPLS
6.5移除多余的BGP对等会话
6.6从基于ATM的主干网迁移到帧模式MPLS
6.7总结

第2部分基于MPLS的虚拟专用网
第7章虚拟专用网(VPN)实施方案选项
7.1虚拟专用网的演变
7.2基于商业问题的VPN分类
7.3覆盖VPN模型和对等VPN模型
7.3.1覆盖VPN模型
7.3.2对等VPN模型
7.4典型VPN网络拓扑
7.4.1星型拓扑
7.4.2部分互连或全互连拓扑
7.4.3混合拓扑
7.4.4简单企业外部网拓扑
7.4.5中心服务型企业外部网
7.4.6VPDN拓扑
7.4.7托管网络VPN拓扑
7.5总结

第8章MPLSNPN技术架构概述
8.1案例学习:Supercom服务提供商网络中的虚拟专用网
8.2VPN路由和转发表
8.3重叠的虚拟专用网
8.4路由目标
8.5提供商网络中VPN路由信息的传递
8.6VPN数据包转发
8.7总结

第9章MPLS/VPN技术架构的运作方式
9.1案例研究:基本MPLS/VPN内部网络服务
9.2VRF配置
9.3路由区别符和VPN-IPV4地址前缀
9.4BGP扩展团体属性
9.4.1路由目标BGP扩展团体属性
9.4.2源站点BGP扩展团体属性
9.4.3BGP扩展团体属性的格式
9.5基本的PE到CE链路配置
9.5.1PE到CE链路配置——静态路由
9.5.2PE到CE链路配置——RIP版本2
9.6接口与VRF的关联
9.7多协议BGP的使用与部署
9.7.1多协议BGP的配置
9.7.2VPN-IPv4前缀的增强型BGP决策过程
9.8出向路由过滤(ORF)和路由刷新特性
9.8.1PE路由器上的自动路由过滤
9.8.2刷新PE路由器之间的路由信息
9.8.3PE路由器的ORF
9.9MPVS/VPN数据层——数据包转发
9.10总结

第10章提供商边缘(PE)到客户边缘(CE)的连通性选项
10.1将VPN客户连接到MPI,S/VPN主干网中
10.2服务提供商与客户网络之间的BGP-4
10.3PE路由器与CE路由器之间的OSPF
10.4独立的VPN客户路由信息
10.5MPLS/VPN主干网中OSPF路由的传播
10.6PE到CE连通性——使用OSPF站点区域0
10.7PE到CE连通性——不使用OSPF站点区域O
10.8VPN客户连通性——MPLS/VPN设计
10.8.1将在其网络中使用iBGP的客户迁移至MPLS/VPN服务
10.8.2自治系统号覆盖
10.9总结

第11章高级MPS/VPN拓扑
11.1内部网与外部网的集成
11.2中心服务型拓扑
11.3MPLS/VPN星型拓扑
11.4总结

第12章高级MPLSNPN主题
12.1MPLS/VPN扩展解决方案
12.2MPLS/VPN网络中的路由收敛
12.2.1服务提供商主干网内的收敛
12.2.2VPN站点间的收敛
12.3穿越主干网通告路由
12.3.1负责承载VPN-IPV4和IPv4路由信息的BGP
12.3.2PE路由器:MP-iBGP全互连
12.3.3分离PE路由器之间的MP-iBGP会话
12.4使用路由反射器层级
12.4.1使用PE路由的路由反射来扩展网络
12.4.2路由反射器分区
12.4.3在PE路由器执行标准的团体属性过滤
12.4.4路由反射器上基于属性的路由目标过滤
12.4.5路由反射与ORF功能
12.5部署BGP联盟
12.5.1BGP联盟——单IGP环境
12.5.2BGP联盟——多IGP环境
12.6PE路由器的规则与扩展
12.7其他连通性需求——Interact接入
12.8通过防火墙与Internet连接
12.9Interact接人——静态默认路由
12.10PE和CE路由器之间分离的BGP会话
12.11通过动态默认路由建立Internet连通性
12.11.1动态默认路由——路由目标分配
12.11.2将全局路由表与VRE进行关联
12.12全局路由表中的补充查找(AdditionalLookup)
12.13通过不同服务提供商实现Internet连通性
12.14总结

第13章MPLS/VPN部署指南
13.1MPLS/VPN部署简介
13.2客户路由从IGP到BGP的迁移
13.3MPLS/VPN主干网中的多协议BGP部署
13.3.1VPN路由和下一跳转发
13.3.2PE路由器环回接口地址配置
13.4在LAN接口部署MPLS/VPN
13.5客户链路的网络管理
13.5.1用不同的扩展团体属性通告路由
13.5.2使用标准BGP团体属性过滤路由
13.5.3使用输出映射表以不同的路由目标通告路由
13.6在MPLS/VPN主干网中使用路由跟踪
13.7总结

第14章运营商的运营商以及提供商之间的VPN解决方案
14.1运营商的运营商解决方案概述
14.2运营商的运营商技术架构——拓扑
14.2.1POP站点中未部署MPLS的ISP
14.2.2POP站点中部署MPLS的ISP
14.3层级式虚拟专用网
14.4提供商之间的VPN解决方案
14.4.1提供商之间的VPN——跨边界交换VPN-IPv4
14.4.2提供商之间的VPN——客户站点之间的eBGP多跳
14.5总结

第15章IP隧道技术到MPLSNPN的迁移案例研究
15.1现有的VPN解决方案部署环境——IP隧道技术
15.2为PE路由器定义VPN和路由策略
15.3主干网中的VRF定义
15.4SampleNetVPN站点的VRF和路由策略
15.5SampleNetIntemet接入的VRF和路由策略
15.6Internet接入客户的VRF和路由策略
15.7MPLS/VPN迁移——步骤和实施
15.8BGP路由反射器上的MP-iBGP配置
15.9TransitNetPE路由器上的MP-iBGP配置
15.10将VPN站点迁移到MPLS/VPN解决方案
15.11总结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