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前古文运动研究
全店商品实物拍摄!标题不精确,以实物图为准!品相请书友自行鉴别!看好下单不退货!
¥
7.29
1.9折
¥
38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李丹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12-2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 商品描述
-
绪论
一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主要研究方法
四本课题的创新性
上编
第一章前古文运动的特点及发展方式、性质
第一节古文运动概念溯源
一古文运动概念的由来
二疑义的产生
三古文运动概念能成立的理由
四前古文运动概念释义
第二节前古文运动的特点与发展方式
第三节前古文运动兼古文运动的特质
第二章前古文家的谱系意识兼前古文运动的分期
第一节谱牒学与古文家的知识谱系意识
一唐代谱牒学概况
二唐代古文家重谱牒探
三李华、独孤及、梁肃等唐文谱系的建立
第二节前古文运动的分期
第三章礼学与古文运动——中唐稀袷论争与前古文运动
第一节儒家礼学思想简述
第二节中唐禘袷论争始末
第三节论争的思想史意义
第四节礼学论争与前古文运动
一礼制论争的现实意义——思想文化秩序的重建
二礼学与前古文运动
下编
第四章第一代领导人:萧颖士、李华
第一节萧颖士、李华生活的政治文化背景与运动发生原因
一唐代的政治文化政策
二萧颖士、李华的登第、心态与玄宗朝后期社会政治格局
第二节萧颖士、李华散文创作论
一萧颖士、李华宗经重道尚古的文儒文学观
二萧颖士、李华的散文创作
……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相对于成果丰硕的唐诗研究和唐五代词研究,唐代散文研究明显滞后,与存世文章约达3.4万篇的丰厚的文化遗存极不相称,且影响了其他研究领域向更为深广境地的拓展。
唐代古文运动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场历时绵长、影响深远的文学革命,经历了一个渐变的过程。在一代又一代有识之士的努力下,不断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天宝年间的萧颖士、李华、独孤及,大历年间的梁肃等都为高潮的到来做了不同程度的努力,学界公认他们是中唐韩、柳的先驱,作出了承上启下的重要贡献。从唐代到清代,学者们对这一谱系均有清晰的描绘。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丹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11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16197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89页
-
字数
309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内容简介】
-
相对于成果丰硕的唐诗研究和唐五代词研究,唐代散文研究明显滞后,与存世文章约达3.4万篇的丰厚的文化遗存极不相称,且影响了其他研究领域向更为深广境地的拓展。
唐代古文运动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场历时绵长、影响深远的文学革命,经历了一个渐变的过程。在一代又一代有识之士的努力下,不断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天宝年间的萧颖士、李华、独孤及,大历年间的梁肃等都为高潮的到来做了不同程度的努力,学界公认他们是中唐韩、柳的先驱,作出了承上启下的重要贡献。从唐代到清代,学者们对这一谱系均有清晰的描绘。
- 【作者简介】
-
李丹,1989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研究所,获文学硕士学位,随后留校任教;2011年获得四川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 【目录】
-
绪论
一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主要研究方法
四本课题的创新性
上编
第一章前古文运动的特点及发展方式、性质
第一节古文运动概念溯源
一古文运动概念的由来
二疑义的产生
三古文运动概念能成立的理由
四前古文运动概念释义
第二节前古文运动的特点与发展方式
第三节前古文运动兼古文运动的特质
第二章前古文家的谱系意识兼前古文运动的分期
第一节谱牒学与古文家的知识谱系意识
一唐代谱牒学概况
二唐代古文家重谱牒探
三李华、独孤及、梁肃等唐文谱系的建立
第二节前古文运动的分期
第三章礼学与古文运动——中唐稀袷论争与前古文运动
第一节儒家礼学思想简述
第二节中唐禘袷论争始末
第三节论争的思想史意义
第四节礼学论争与前古文运动
一礼制论争的现实意义——思想文化秩序的重建
二礼学与前古文运动
下编
第四章第一代领导人:萧颖士、李华
第一节萧颖士、李华生活的政治文化背景与运动发生原因
一唐代的政治文化政策
二萧颖士、李华的登第、心态与玄宗朝后期社会政治格局
第二节萧颖士、李华散文创作论
一萧颖士、李华宗经重道尚古的文儒文学观
二萧颖士、李华的散文创作
……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