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一生爱中国:伊莎白·柯鲁克的故事
正版图书,内页干净,无笔记。
¥
57.46
8.5折
¥
68
全新
仅1件
作者谭楷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ISBN9787545570342
出版时间2021-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1517843
上书时间2024-12-1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谭楷,1943年生,四川成都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科幻世界杂志社总编辑。著有《让兰辉告诉世界》《我是大熊猫》《枫落华西坝》《你们是最美的天使》等作品。其中,《让兰辉告诉世界》获中宣部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图书奖,《我是大熊猫》获第三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枫落华西坝》入选2017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目录
序 章 友谊 章 爬上房顶玩耍的女孩 关于加拿大布朗家族 1915年,饶素梅出生在成都 爬上房顶玩耍的女孩 在“大课堂”认识中国 白鹿镇,梦开始的地方 这样,告别了少女时代 章 遥远的赵侯庙 葛维汉说藏彝走廊 翻过泥巴山,遥望贡嘎山 富林镇与羊司家族屹立不倒 调查“害羞的民族”困难重重 为什么大哭一场 第三章 走向咆哮的杂谷脑河 跟着“阿凡提”,一路有故事 凤栖窝一瞥 在历史文化长廊中穿行 一路上都是索囊仁清的朋友 攀越“鸟道”,“飞过”岷江 八什闹终于有了歌舞声 一首儿歌和一架纺车 初识“云朵上的民族” 佳山之谜与佳山宝藏 对陌生的世界充满好奇 第四章 大渡河做证,相爱一生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鲜血洒在西班牙战场 有关白求恩,有关斯诺 在上海执行共产的任务 相识,相知,相爱 泸定桥上的求婚 第五章 青春的丰碑:《兴隆场》 初识晏阳初 璧山的天空和村庄 俞锡玑和蒋旨昂 一座老屋,一位百岁老人 棍,走访上千家 抗战时期川东农村的苦难画卷 刻骨铭心的败退 第六章 战火中结为夫妻 战争,改变了生活节奏 有情人,烽火中的漫长旅程 两个油漆工,成了证婚人 双双穿上了军装 第七章 踏上华北辽阔的土地 吉普车,一直开到解放区 见到了“比传说中的还要美好”的新世界 见证《人民日报》的创业 第八章 暴风骤雨十里店 走进十里店 乡亲们与老房东 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关注妇女的命运 工作队亮相十里店 翻开历史新篇章 整党,整风,荡污涤垢 这么好的春天,风调雨顺 第九章 从南海山到 石家庄的欢迎舞会 一所没有教室的学校 狂风暴雨急送医 在轰炸和急行军中坚持教学 伊莎白见证 面五星红旗升起来了 第十章 守护在新中国外交官的摇篮边 磨合,磨合,再磨合 小马扎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未来 一路西行,一路宣传中国 “我们必须留在中国!” 第十一章 患难见真情 柯鲁克,通读了三遍《选集》 伊莎白,宝贵的“政治洁癖” “柯鲁,你受苦了!” 在北京,与苏大使重逢 我们家的刘金凤阿姨 第十二章 依然选择中国 难忘的1976年 一次又一次选择中国 到边疆义务讲学 第十三章 人类学家的情怀与成果 那一口600多米的深井 《十里店》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80年努力,终于完成扛鼎之作《兴隆场》 人类学家的“贫困生情结” “我心中的伊莎白奶奶” 柯鲁克从来没有离开过 沿时光之河,快乐地划船 第十四章 104岁,回到童年 104岁的冒险 在母亲创办的小学校 重上白鹿顶 促进中加民间友好交流 “CS孩子”回母校 告别钟楼和荷花池 尾 声 感谢父母,把我生在中国 六代人的中国情 拓荒者,你们是亿万富翁 感谢父母,把我生在中国 参考文献 后 记
内容摘要
翻过泥巴山,遥望贡嘎山 1939年3月,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伊莎白和熟悉彝族地区的美国传教士艾玛·布罗德贝克,各骑一辆自行车,后架上捆着行李包,从成都出发,一路朝南,直奔雅安南边的彝胞聚居区——汉源县顺河乡赵侯庙。 经金陵大学(今南京大学)的友人介绍,伊莎白决计去找中国学者马长寿,他正在彝族地区做川康民族考察。葛维汉也认为,马先生田野调查经验丰富,伊莎白可以向他取经,做人类学调查的初步尝试。 这是成都平原上好看的季节。阳光下的油菜花,是一片耀眼的金黄色海洋,散发出一阵阵浓烈的香气。千百条河流沟渠,一放纵起来就激情涨满,春水盈岸,乐得成群的鸭儿们“嘎嘎嘎”地大叫。伊莎白凭着身高腿长,把自行车蹬得飞快,胖胖的艾玛在她身后紧追不舍。成群的小蜜蜂飞来飞去,耳边不断响起“嘤嘤嗡嗡”的类似大提琴的低音。她们俩像燕子一样,在春风中低飞,再低飞。不时有农家院中飞出的花雨,飘飘洒洒,让她们禁不住回头张望。 双流至新津,有几个乡镇正逢赶场天。狭窄的公路,被鸡公车(独轮车)、架架车、骡马队和背背篓、挑担子的行人挤得满满当当。不时还有卡车开过,性急的司机猛按喇叭,仍难免走走停停。幸亏艾玛熟悉情况,从公路旁的小路绕过,避开了阻塞。 到了新津古渡口,撑摆渡船的老板见是面熟的女传教士,要免收乘船费。艾玛谢过老板,硬将乘船费付了。艾玛说:“我们两架自行车一摆,已经占了位置,让你的船少载了人,你已经吃亏不少,咋个能不收费呢?” 骑了两天自行车,终于到了雅安。有时是人骑车,坑洼不断,震得双臂发麻,蹬得两腿酸痛;有时是“车骑人”,泥泞难行,只得把行李背在背上,把自行车扛在肩头,踩着稀泥往前走。 出了雅安尽是山路,只能放弃自行车步行。烟雨朦胧中,崇山峻岭布下无数隘口,将要考验初次出征的伊莎白。 从雅安到荥经、清溪,再到富林,得走四五天。 从雅安翻过麂子岗,到黄泥村时天色尚早,艾玛就对伊莎白说:“早点歇息吧,明天要翻泥巴山,那又黏又滑的泥泞路会耗尽你的精力。” 近千年来,凡是有关泥巴山的记载,都有最难走、最危险的描述。其实,泥巴山主峰海拔仅有3300米,并不算高。但是,它占据着华西雨屏核心位置,暖暖的东南风吹来的浓积云被它“屏”住,导致这里四季雨雪不断,年降水量高达2700毫米。入冬后,山上积雪经人踩踏,结成厚厚的“桐油凌”,稍有不慎,连人带货便滑下山崖,尸骨难存。进入夏季,暴雨夹着山洪,轻而易举地毁路断桥,让人进退两难,苦不堪言。 多次翻越过泥巴山的艾玛,指着山崖下面对伊莎白说:“不知道有多少人和骡马葬身在这些深渊里。夏天的晚上,只要天晴,就会有一闪一闪的磷火,中国人说是鬼火,很让人害怕。” 她俩不知摔了多少跤,终于走到了海拔2552米的泥巴山垭口。脚下是一片云海,视野顿时开阔起来。这时,天已放晴,艾玛对伊莎白说:“你看,那就是贡嘎山。” 只见那云海之上,一排雪山露出头顶,而贡嘎山却比它们高出半个身子,昂然挺立于云海之上。那气势如擎天巨柱,支撑着碧空。 据葛维汉说,叶长青一直在测量贡嘎山的高度。叶长青总认为,贡嘎山比珠穆朗玛峰更高。而葛维汉却说,青藏高原整体高度在海拔4000米左右,高原之上的珠穆朗玛峰海拔超过了8800米,但相对高度却比不上贡嘎山。因为贡嘎山处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这里整体高度在海拔1500至2000米,所以海拔7500多米的贡嘎山看上去就比珠穆朗玛峰高。 贡嘎山的雄伟,令伊莎白赞叹不已。艾玛说:“不管怎么说,贡嘎山都是蜀山。” 泥巴山所属的大相岭,是中国西部一道气候的分水岭。翻过泥巴山,便是晴空万里,空气中几乎不带一点水汽。走着走着,一身的泥水就风干了,她们在清溪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到富林。 P39-41
精彩内容
《我用一生爱中国:伊莎白·柯鲁克的故事》是一部人民共和国“友谊”获得者、者、百岁老人伊莎白·柯鲁克百年人生的报告文学。 伊莎白·柯鲁克1915年生于中国成都,她亲历了中国百余年的历史巨变,见证了中国百年来从创建到不断发展壮大,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程。作者谭楷历时三年,通过大量的采访和实地考察,用三十多万字和部分珍贵历史图片,讲述了伊莎白·柯鲁克在中国成都华西坝的成长,在四川、重庆等地从事人类学研究,和丈夫大卫·柯鲁克一起到英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并加入英国,随后回到中国解放区考察,并在新中国成立后,投身英语教学、促进对外友好交流等丰富的百年人生经历。 作为人类学家、者、教育家、新中国英语教学拓荒者,伊莎白·柯鲁克与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奋力投身于建设新中国的事业中,为中国教育事业和对外友好交流做出了贡献,她用一生“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真实生动的中国,传播了和平美好的中国声音”。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