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集
正版图书,内页干净,无笔记。
¥
8.59
4.8折
¥
18
九五品
库存40件
作者(宋)陆游 著;王增斌 解评 著作 著
出版社山西古籍出版社
ISBN9787805989853
出版时间2010-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8元
货号10465545
上书时间2024-11-2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 商品描述
-
目录
前言
陆游其人其诗(代序)(钱仲联)
◎诗
别曾学士
夜读兵书
送曾学士赴行在
新夏感事
望江道中
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
上巳临川道中
游山西村
晚泊
黄州
哀郢二首
山南行
归次汉中境上
剑门道中遇微雨
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金错刀行
醉中感怀
胡无人
长门怨
秋夜怀吴中
宴西楼
长歌行
成都大阅
对酒
春残
月下醉题
江楼醉中作
万里桥江上习射
秋晚登城北门
关山月
浣花女
寓驿舍
舟中对月
南定楼遇急雨
游楚城
六月十四日宿东林寺
登赏心亭
冬夜听雨戏作二首(其二)
自咏示客
登拟岘台
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地,见城邑人物繁丽,云“西凉府也”。喜甚,马上作长句,未终篇而觉,乃足成之
夜泊水村
感愤
书愤
临安春雨初霁
雪中忽起从戎之兴戏作四首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其二)
初夏行平水道中
书室明暖,终日婆娑其间,倦则扶杖至小园,戏作长句二首
枕上偶成
六月二十四日夜分,梦范致能、李知?、尤延之同集江亭,诸公请予赋诗,记江湖之乐,诗成而觉,忘数字而已
枕上作
忆昔
幽居初夏
书愤二首
陈阜卿先生为两浙转运司考试官,时秦丞相孙以右文殿修撰来就试,直欲首送。阜卿得予文卷,擢置第一。秦氏大怒,予明年既显黜,先生亦几陷危机。偶秦公薨,遂已。予晚岁料理故书,得先生手帖,追念平昔,作长句以识其事,不知衰涕之集也
沈园二首
西村
枕上作
梅花绝句
送辛幼安殿撰造朝
秋夜思南郑军中
海棠歌
赏小园牡丹有感
示儿
◎词
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
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乌夜啼(纨扇婵娟素月)
鹊桥仙(一竿风月)
钗头凤(红酥手,黄滕酒)
乌夜啼(金鸭馀香尚暖)
清商怨(江头日暮痛饮)
临江仙(鸠雨催成新绿)
水龙吟(樽前花底寻春处)
一丛花(尊前凝伫漫魂迷)
一丛花(仙姝天上自无双)
沁园春(一别秦楼)
真珠帘(灯前月下嬉游处)
水调歌头(江左占形胜)
秋波媚(秋到边城角声哀)
谢池春(壮岁从戎)
汉宫春(羽箭雕弓)
蝶恋花(桐叶晨飘蛩夜语)
双头莲(华鬓星星)
感皇恩(小阁倚秋空)
诉衷情(青衫初入九重城)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
鹊桥仙(华灯纵博)
大圣乐(电转雷惊)
鹊桥仙(茅檐人静)
渔家傲(东望山阴何处是)
南乡子(归梦寄吴樯)
◎文
烟艇记
代乞分兵取山东札子
人蜀记
师伯浑文集序
姚平仲小传
书《通鉴》后(二则选一)
跋岑嘉州诗集
铜壶阁记
李庄简公泰发奉祠还里
今人解杜诗
东坡先生省试《刑赏忠厚之至论》
◎附录
陆游行年略考
陆游研究主要文献资料
《陆游集》名言警句
内容摘要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县(今浙江绍兴市)人,是我国古代有名诗人,也是宋代诗人中对后代影响很大的人。
爱国主义精神,是陆游诗思想内容的核心。在南宋的历史条件下,爱国与否的鸿沟,区分在对北方女真贵族统治集团的南侵是坚持抵抗还是主张投降,对我国的国土是主张统一还是听任分裂。陆游坚决站在抗金者一边,他的爱国主义思想,是扎根在现实斗争的土壤之上的。
其次是对南宋投降派的苟安偷生的愤怒鞭挞。大地主官僚所支持的南宋政权,是为了保持他们在半壁江山内对农民压迫剥削的阶级利益,不惜对敌人无耻屈膝。他们杀害和排挤了抗金的将相,自己在西湖上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诗人在作品中,对他们作了愤怒的谴责,表现了自己“蓬窗老抱横行路,未敢随人说弭兵”的反投降精神。
陆游诗的主要内容,是反映了当时历史阶段的矛盾斗争。由于诗人长期的行役和更多时间的退居农村,对人民的苦难生活有较多的接触,也表示了一定程度的关怀,所以在全部作品中也包含着一部分反映阶级矛盾的作品,他明白地说出了“富豪役千奴,贫者无寸帛”(《岁暮感怀》)的悬殊生活,控诉了“有司或苛取,兼并亦豪夺”(《书叹》)的血腥罪行。这类作品,和杜甫、自居易、李贺、皮日休、杜荀鹤诗同类主题的精神是一致的。
此外,陆游诗中对当时统治阶级内部突出的党争问题和由此而导致的不良政治局面,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深有感触地说道,南渡以后,“党禁兴来士气孱”(《寄别李德远》其二),“党禁久不解,胡尘暗神州。修怨以稔祸,哀哉谁始谋。小人无远略,所怀在私仇”(《北岩》),都是比较正确的认识。
所有这些,都体现了陆游诗的积极一面,它长远以来激动了读者的心魂。其他描写生活领域的种种见闻和经历,朋友骨肉间的情感以及山水风景等作品,佳作名篇也不少。抒情诗方面,如对故妻唐氏的悲悼,对独孤策、张演等朋友的怀念,写得真挚感人。写景诗往往能用锤炼而归于自然的笔触,捕捉形象,情景交融,突破李白、杜甫、王维、柳宗元、苏轼、黄庭坚、陈与义的樊篱而自辟境界。
精彩内容
◎诗
别曾学士
曾学士:指曾?(1084—1166),字吉甫,号茶山居士,先居赣州(治所在今江西赣县),后徙居河南府(治洛阳)。宋徽宗时为校书郎,高宗时历官江西、浙江提刑。主张抗金,与兄曾开以反对和议被秦桧罢官。桧死,起为浙东提刑,知台州。官至礼部侍郎、敷文阁待制,卒谥文清。陆游于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十八岁开始从他学习诗文,本诗就作于是年诗人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读书时。诗主要表达对曾?的崇敬仰慕之情。称曾?为学士,是因曾残曾任校书郎。沈括《梦溪笔谈》卷一:“集贤院记:开元故事,校书官许称学士。今三馆职事皆称学士,用开元故事也。”
儿时闻公名,谓在千载前。
稍长诵公文,杂之韩杜编。
夜辄梦见公,皎若月在天。
起坐三叹息,欲见亡繇缘。
忽闻高轩过,欢喜忘食眠。
袖书拜辕下,此意私自怜。
道若九达衢,小智妄凿穿。
所愿瞻德容,顽固或少痊。
公不谓狂疏,屈体与周旋。
骑气动原隰,霜日明山川。
匏系不得从,瞻望抱??。
画石或十日,刻楮有三年。
贱贫未即死,闻道期华颠。
他时得公心,敢不知所传。
新解
儿时闻公名,谓在千载前。稍长诵公文,杂之韩杜编——这四句写诗人对曾?的久仰之情。儿时:指儿童之时。按陆游从小好学,自称“我生学语即耽(喜欢)书,万卷纵横眼欲枯”,“少小喜读书,终夜守短檠”,故钦佩学问高深者,也在情理之中。儿时早闻曾之名,以为是千百年前的古人,这是对曾?很高的评价。既认其为学问高深的古人,所以才有第三、四句:稍稍长大后,诵读曾之文,常常是把它们错杂在韩愈与杜甫的作品中一起对待。韩杜编:指唐代诗人韩愈、杜甫的作品。
夜辄梦见公,皎若月在天。起坐三叹息,欲见亡繇缘——这四句进一步写对曾?的仰慕。儿童时期的时时形诸梦寐,强化为对其学识人格的敬仰,于是夜间做梦总会梦到他,但醒来时惟见升在半天的皎洁月亮。由于见不到曾?,自然心情怏怏,起坐之际惟有悲叹而已。辄:总是、经常之意。三:状悲叹之多;亡繇缘:即“无由缘”,指想见而没有机会。
忽闻高轩过,欢喜忘食眠。袖书拜辕下,此意私自怜——这四句写作者闻听曾即将过访的惊喜之情。轩:官员乘坐的轻便车。“高轩过”,用唐韩愈、皇甫浞拜访李贺,李贺写了《高轩过》诗以记其事(见王定保《摭言》)的典故。陆游在这里以韩愈、皇甫浞比曾?,以示对曾的尊敬。第二句承上句,写闻听曾?即将到来的高兴劲——以至竟到了乐而忘食、喜而忘眠的程度。这一切所为者何?不外欲当面聆听教诲以求指教之类,故第三、四句自然就写曾矮到来时作者欢快的心情。“袖书”句,是说客人刚到还没有下车,作者就拿着书急不可待地拜倒车前请求指教;拿书用一“袖”字,见出小孩子偷偷摸摸怕大人责骂的神态。“此意”句,则写自己企求得到心目中的偶像的关爱。两句均写自己幼时神情意态,动作可谓传神。
道若九达衢,小智妄凿穿。所愿瞻德容,顽固或少痊——这四句以己之所识与曾?之见识相对照,首句夸曾之学问,有如四通八达的通衢大道,可谓无所不到,无所不知。以曾之学问对照自己,对一些书本的理解,可谓小聪明式的妄自穿凿附会。正因为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所以就极想见到曾?,认为这或许能改变自己学习上愚顽笨拙的毛病。少痊:少少治愈意。九达衢:指四通八达的道路,以喻曾学问之无所不通;或指“九逵”,指都城的大路,《三辅黄图》一引《三辅决录》:”长安城面三门,四面十二门,皆通连九逵,以相经纬。”小智:小聪明。妄凿穿:主观随意地穿凿附会。“所愿”句,表达自己愿望。瞻德容,犹言希望看到曾?尊贵的容貌。
公不谓狂疏,屈体与周旋。骑气动原隰,霜日明山川——这四句前两句写曾?对诗人的循循善诱:公不以年少孩子的大胆议论为疏放狂妄,反而委曲己身与之周旋。后两句则描写当年曾畿对自己的教诲所产生的语言效果:其言所出,有如骑兵之阵云飞布原野,有如白日之清霜满铺山川。骑气:出《史记。天官书》“骑气卑而布”,谓云气如骑兵之阵。原隰(xi):泛指原野,地高者为原,势低者为隰。。匏系不得从,瞻望抱??——这两句表达自己未能常随曾?的遗憾之情。匏系:典出《论语•阳货》:“子日……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两字常用以指留滞一处,未能出仕做官。瞻望:遥望、远望意。恫恫:心情忧闷的样子。
画石或十日,刻楮有三年。贱贫未即死,闻道期华颠——这四句是自谦,说自己头脑愚笨,学习得很慢。但即使贱贫到老,只要未死,就会以先生之道为追求之总目标的。画石:出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诗句;刻楮:出《韩非子•喻老》:“宋人有为其君以象(象牙)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华颠:头顶上出现白发,代指老年人。
他时得公心,敢不知所传——如果有朝一日得到您先生的真传学问,怎敢不以您的弟子自居而将您的思想学问传下去呢?
新评
本诗表达对业师曾?的崇敬之情,为现存诗人集中编年很早的作品。诗歌围绕着对曾?学问人品的敬仰着笔,先写闻其名而敬,再写读其文以为准的;复写其人形象形诸梦寐,以“皎若月在天”颂所慕者的学问人品;再以不得见其人而深叹,接以闻听其人过访喜极忘食眠作进一步的思念——经过以上数层铺垫,诗人才正面写到曾的到来。与曾的面见,作者则以“袖书拜辕”,当面请教、闻听教诲,如“九达衢”赞其学问;又写其循循善诱的长者之风,再以不能长随曾先生作遗憾语。书之很后,以先生学问文章为终生学习之渊薮作结。诗歌写得如清风徐吹,自然流畅,诗意虽显豁但不失深蕴之内涵。
夜读兵书
题解
本诗作于绍兴二十五年(1155),时陆游居山阴。前一年,陆游参加礼部考试,名列靠前,因论及恢复中原之事触犯秦桧,被黜落回乡闲居。诗人在本诗中自述自己研读兵书的体会,决心以身报国,为王前驱。但抢先发售尝试出仕受挫,又使诗人产生一种岁月蹉跎,壮志难酬的苦闷。
孤灯耿霜夕,穷山读兵书。
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
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
成功亦邂逅,逆料政自疏。
陂泽号饥鸿,岁月欺贫儒。
叹息镜中面,安得长肤腴?
新解
孤灯耿霜夕,穷山读兵书——这两句对应诗题,从时间、空间两方面写“夜读”。耿:映照之意。霜夕:犹言寒霜之夕;进人冬季,天气变冷,江南地区,夜间有霜。穷山二字,当由诗人感受而发:冬季草枯,北风飒飒,再加夜间,孤凄难捱,故对环境产生一种特殊的感受。孤灯一盏,发出荧荧之光,与夜间的满地白霜相互映照;尽山之内,空阒无声,当此之际,诗人手捧兵书,细细研读,心中感慨油然而生,由此自然逗出下两句。
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如此苦读兵书为何?为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也!生平志向究竟为何?志在边疆万里,为君王作先锋,扫平天下啊!“执戈”句,出《诗经•卫风•伯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这两句承上,对“为王前驱”作具体描写:作为一个“为王前驱”之“士”,战死沙场实为自己应尽之责,份内之事,又怎能守着自己的妻子儿女平安度日呢?妻孥:犹言妻子儿女。孥,指子女
成功亦邂逅,逆料政自疏——这两句由“夜读”而抒发感想,言自己不以功名利禄为念,为国杀敌,怎能保证就能功成名就?因为成就功名实乃偶然遇合之事,如果现在就料其必成不免显得有点迂阔可笑。成功:指成就功名。邂逅:原指人偶然相遇,这里实指功名取得的偶然性。逆料:预料。政:同“正”。疏:迂阔可笑,疏于事理。
陂泽号饥鸿,岁月欺贫儒——这两句由议论转入写景,并抒发感慨。首句实写诗人夜读所闻:陂泽之地,鸿雁在那里因饥而悲鸣;岁月蹉跎,一事无成,似乎是有意在欺侮自己这一介贫儒。陂泽:地势低洼积水处。鸿:鸿雁。贫儒:作者自谓。
叹息镜中面,安得长肤腴——这两句承上句“岁月欺贫儒”:可叹啊镜中之面日显老相,当此岁月流逝,壮志未酬,国耻难刷,人又怎能永葆肌肤的丰满润泽?长肤腴:长久保持皮肤的光洁润泽。肤腴:指皮肤丰满润泽。
新评
本诗抒发自己夜读兵书的感受。首两句直写夜读,重在渲染气氛。次两句由夜读引出平生之志,实是对“夜读兵书”的一种解释。再下两句深入抒发,又是对平生之志的一种补充。“成功”两句则内含自己读兵书非为功名,实乃为国分忧之举,诗人之高风亮节于此可见。……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