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的家园:新文化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人的家园:新文化论

正版图书,内页干净,无笔记。

32.53 8.6折 38 九五品

库存42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德顺等著

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1668275

出版时间2013-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8元

货号7951500

上书时间2024-11-02

墨泉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德顺,1945年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现任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学院名誉院长、学报主编,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价值学研究会会长,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价值论》《人民主体价值观思想研究》《与改革同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理路之思》等;主编“人生价值丛书”“实践价值丛书”等。


目录
导言:文化与人的家园
上篇〓文化概论
第一章〓文化即人化
一、文化与非文化(自然)
二、从“人化”到“化人”
三、双向生成的人生之旅
四、文化解读的“文本”
第二章〓文化的基本形态
一、物质文化:器物和经济
二、精神文化:知、情、意
三、制度文化:权利的结构与规则?
第三章〓文化样式的“多”与“一”
一、主体:文化多样化的根据
二、多样性统一的民族文化
三、主文化和亚文化
四、世界文化的多元格局
五、“文化趋同”的神话和现实?
第四章〓文化品质的“优”和“劣”
一、“雅俗之争”的困惑
二、重新定位:文化的生产与消费
三、知识分子与精神生产
四、文化绿洲与文化沙漠?
第五章〓文化命运的“兴”和“衰”
一、文化的空间、时间和生命力
二、文化的进化和退化
三、传统:民族文化的生命形态
四、文化命运的尺度?
中篇〓中华文化论
第六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一、“人”的定位
二、义利与名实
三、情理与法度?
第七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多重品格
一、道与器:生活境界的追求
二、体与用:文化根基的探寻
三、知与行:思维方式的导向
四、阴阳刚柔:文化气质的得失?
第八章〓中国传统文化的总体批判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面貌与倾向
二、传统文化精神的历史反思
三、对待传统文化的几种态度?
下篇〓文化建设论
第九章〓文化转型:挑战与出路
一、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历程
二、市场化冲击下的困局
三、文化发展的三种导向?
第十章〓“富强”:物质文化现代化
一、中国化的市场经济模式
二、高科技时代的文明
三、文化产业的兴起及其意义?
第十一章〓“民主”:制度文化现代化
一、人权:以人为本的核心
二、民主:制度文明的实质
三、法治:人民民主的必需?
第十二章〓“文明”:精神文化现代化
一、价值观念的变革与重建
二、科教兴国与人的价值
三、道德思维:从情感到理性?
结语:面向新世纪的中华文化?
主要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三、新时代的“大文化”观
    文化问题在人类生活中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我们每天都在面对着它。世界上有数百种文化的定义,却很难说哪一个是公认的、完整准确的权威定义。这也许表明,人们观察和把握文化现象的角度和方法还不够明晰成熟。
    当人们说起某个概念所表达的“是什么”的时候,往往首先想到它的外延,即它的所指包括哪些实体对象。而在当代汉语环境中说起“文化”来,其涵义往往有从小到大几种不同的所指:
    最“小”的文化概念,常常作为“知识”的同义语出现在老百姓的口语中。说某人“有文化”,就是指他上过学、受过正规教育、识文断字、懂得一定的科学知识等,这是最狭义的一种文化概念。
    稍“小”的文化概念,是一个行政操作性的概念——“文化工作”,具体说就是归国家文化部所管的那些领域。这一定义不包括经济、政治和军事,也不包括科学、理论和教育等。这种意义上的“文化”,多半是指文学、文艺、文物等。显然,这种人为划定的行政操作范围,纯粹是出于工作的方便,并不表示对文化的严格科学界定。
    “中”档的文化是个特殊的概念,即指“精神文化”,包括科学、理论、教育、文艺、政治、道德、宗教等,总之是人的整个精神生活领域,所谓“文化人”也多半指活跃在这些领域中的人。有人主张,文化只应作为精神现象来理解。他们这样说是以毛泽东说过“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作为根据的。但这种主张似乎有些牵强。因为毛泽东并未排除还有“作为物质形态的文化”和“作为制度形态的文化”等存在的可能。而把“文化”与社会意识形态相混同,则会导致狭隘的政治化。因此,学术界很多人更主张一种“大”的文化概念。
    “大”的文化概念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它把人类社会的物质、精神、制度都纳入文化考察的视野,就等于把全部人类社会及其历史作为文化的载体和形态,等于宣布“凡是人的、与人有关的一切,都属于文化,都在文化的范围之内”。
    这种看似无所不包的“大文化”概念,一方面给人提供了方便,人们可以在任何领域发现“文化”,划分和命名文化的类型;另一方面降低了外延划分的意义——“什么都是文化,就什么也不是文化”。我们看到,在“大”文化概念兴起之后,社会上曾兴起一种“文化热”。人们竞相说文化,打“文化牌”。其中难免有一些幼稚粗俗的表现,以至于有人得出这样的结论:“文化是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显然,这类“文化热”中的文化阐释,至多只表明人们开始在新的意义上注意文化,在努力寻找文化的感觉。这种文化意识的觉醒虽然很宝贵,但却并不一定真正抓住了文化。
    关于“文化”本质的把握,首先涉及思考方式本身的某种改变。比如:对“什么都是文化,就什么也不是文化”,就应该从积极的方面去理解。就像任何物体都有颜色,但任何物体本身都不是颜色一样,文化并不是某个或某类物体,它不是在某个地方、某个时刻单独存在的“东西”,也不是仅仅作为一些专业或职业的人的某个固定活动领域或某种特定的活动方式。文化是在人的一切思想、感情、活动及其结果中所包含并表现出来的特征、属性和意义,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其中包含并表现出来的“人”(人的生存发展状态、能力、方式和水平等)本身。
    “文化就是在对象化中显现出来的人”这个说法,也许有些笼统和玄虚。要把这个意思说清楚,还需要再多说几句。
    中国古人有“观其天文,以察时变;观其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的说法,这应该是汉语言中最早出现的“文化”一词(后来我们就用它翻译西方的“Culture”)。在中国古语中,“文”这个字,原本是指“色彩交错”、好看的“纹理”、文字文章等,推广开来,就有“使……变得有条理、合理、好看”的意思。就是说,“文”表示一种将事物人工化,用人的标准和尺度去改变对象的行为和效果。“化”的意思,从来就是“变、改变”,包括“使……(完全地)变成……”。这样,“观其人文,以化成天下”也就可以解释为“用人(文)化了的东西,再来造就人的世界”。
    英语中的“文化”(Culture)一词来自拉丁文,它的原始含义指耕作、技艺、风俗习惯、文明制度等人工创造物,现在也用于指称人工的、技艺的活动及其成果。该词保留了人类从自然状态中“人化”出来的痕迹。
    中西辞源显现了某种共同的内涵:文化,其实就是“人化”和“化人”。“人化”是指按人的方式改变、改造世界,使任何事物都带上人文的性质;“化人”是指反过来,再用这些改造世界的人文成果来提高人、装备人、造就人,使人的发展更全面、更自由。虽然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具体情况有所区别,但人类总体上就是这样生存和发展起来的:在不断地改造世界的同时,不断地改造自己。人的这种生存发展的根本方式、过程、状态和成果本身,用一个整体性的抽象概念描述出来,给它起一个动词式的名字,就是“文化”。
    “人化”和“化人”有许许多多的方面,并且每一方面都在生生变化着,总体上是一个无限循环上升的进程。这一进程也构成了文化进步的契机。在循环上升或进步发展的进程中,每一个阶段和它的不同侧面,“人化”和“化人”的情况都有所不同,因此人们看到的“文化”也总是有所不同。但“人化”和“化人”不停地进行,这一总趋势却不会改变。
    这就是我们的“大”文化概念的哲学涵义。
    依据对于文化本质的不同了解,可以作出对文化史的不同解释和概括,可以提出不同的文化发展任务和战略目标,也必然会形成不同的运作方式和应对策略。?
    在本书中,我们将主要依据“大文化”概念的理解方式,尽可能清楚地说明什么是文化,描述一下它的特征和发展脉络,并设想掌握和建设它的方案。这当然绝不会是一件简单轻松的事,但我们坚信,确立“大文化”观念本身就是十分重要、意义巨大的。?
这一观念要求我们,在思考文化问题时,首先要抓住的是根,是本质,是整体,是灵魂和关键,而不是细枝末节,不是形式和皮毛。?
既然“文化就是人化和化人”,那么它就与人的现实生活一体,我们的文化就存在和发展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而不是在它之外。近年来中国国内关于文化的发展曾有过两种主张,简单地说,一种是“西化论”,主张以向西方学习为主,重在看我们“缺什么”,通过“缺什么补什么”来走向现代化;另一种是“传统论”,即重在挖掘和强调我们过去“有什么”(特别是有什么好东西),主张通过“弘扬优良传统”来重振中华文化。二者一个是“向外看”的思路,一个是“向后看”的思路。然而,如果依据上述对文化本质的理解,那么我们需要的却应该是另一种——“向内看、向前看”的思路:中国的文化建设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而不是古人和洋人的事。这就意味着,要以当代的中国人为主体,以实践为路径,走一条文化建设的新路。?
    正确认识和对待文化传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它在哪里?要了解自己的文化和传统,绝不能仅仅到书本里去找,把经典文献与传统文化等同,应该首先在现实中去找寻系统。一国的文化传统是本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自身品格和形象的代表,它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说明主体过去曾是、今天正是、未来将是什么样的人或什么样的民族和社会。中国今天的文化,不仅来自几千年的民族传统,其间(特别是近百年来)也吸收了许多西方近现代文明的因素;而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革命和建设历程,也造就了一定的革命文化传统,包括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养成的特征和习惯。因此,中国社会的现实文化,实际上是多种文明和文化因素的综合,对于未来而言,它也是真正的“传统”。
    可见,每个民族如何对待自己的文化和传统,也就是如何看待民族自己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如何对待自己。从这个高度看文化建设,首先就要明确主体自身在现实中生存发展的权力和责任。正是主体自身,对文化的发展创新负有充分的权力和责任。

主编推荐
>本书为新闻出版总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双百”出版工程首批重点图书。全书言辞犀利而恳切,表达了新时期中国文化工作者面对祖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不崇古,对其大力改造、发展的决心和面对优选化趋势的浪潮而不盲目跟从,走自己道路的决心。无论你是对文化一知半解而感兴趣的人,还是正在从事文化工作对文化有一定研究的人,都能从本书中受到启发。

精彩内容
本书是一本简明的文化导论,它立足于文化发展与传承的规律,以及中国文化发展的现实,把中国的未来寄托在文化发展之上。全书分三个部分:从学理的角度阐释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从文化发展历程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和批判;面向优选化和多元化的未来,提出向前看的发展理念。在短短二十几万言的篇幅里,作者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精当的见解,为读者献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文化课。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