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出版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北京出版史

正版图书,内页干净,无笔记。

58.52 6.1折 96 全新

库存54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马建农著

出版社中国书店

ISBN9787514928495

出版时间2021-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6元

货号11315141

上书时间2024-10-31

墨泉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马建农,1961年4月出生于北京,编审,中国书店出版社总编辑。曾主持《北京通史》《北京旧志汇刊》《海王村古籍丛刊》《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历代名家词新释辑评》等国家重点项目的编辑出版工作。长期从事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并进行北京史及清代北京文化史的研究,著有《琉璃厂》《北京阅读史话》等书,所撰写的《北京古旧书业与北京文化发展》《北京书肆业的文化功能》先后获两次全国出版很好论文奖,先后发表北京史以及古籍编辑专业论文三十余篇。

目录
上篇 北京古代出版史(605—1911年)
 章 北京古代出版的早期发展
 节 中国古代图书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古书起源及古籍文献发展
 二、中国古籍的文化意义
 第二节 北京古代出版发展肇始
 一、北京早期文字记载痕迹及手写书的出现
 二、北京出版活动肇始——房山石经的整理雕刻
 三、北京图书贸易之始——唐末五代初幽州书市
 第二章 北京古代出版兴起
 节 辽南京城的建立及北京城市地位的转变
 一、辽南京城建立
 二、辽朝契丹人的汉化
 第二节 辽代南京城的图书出版
 一、辽代南京城的图书典籍流通
 二、辽南京典籍雕刻的兴起
 第三章 北京古代出版的成熟化发展
 节 金中都时期的图书刊行及流通
 一、金中都的建立及女真人对北宋典籍的北掠
 二、金中都的主要雕版印书活动
 第二节 元大都的出版和北京书肆业初步规模化
 一、元大都的确立及北京次大规模南北文化融合
 二、元大都的出版发展及专业书肆、图书交易市场的出现
 第三节 明代北京出版发展及聚书之地的形成
 一、明朝前期的宽松经济、文化政策及明北京城的建立
 二、明代北京中央机构、顺天府等图书出版刊行的发展
 三、明代北京书肆的刊印活动及“聚书之地”的形成
 第四章 清代北京出版的兴盛发展
 节 清王朝建立及北京城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地位的确定
 一、满族的兴起与清王朝的建立
 二、满洲人入关前的满族文化发展
 三、满族入关与清王朝全国统治地位的确立
 第二节 清前期北京文化发展
 一、清代北京全国文化中心的形成
 二、清代前期学术发展与北京文化主导地位的确立
 第三节 清代整理文化典籍及在北京的雕版刊行
 一、清初对传统文化典籍的整理和刊行
 二、乾隆时期典籍整理出版带来北京古代出版发展的高峰
 三、乾隆年间《乾隆大藏经》《满文大藏经》的刊行
 第五章 清代北京书肆发展及琉璃厂文化街兴起
 节 琉璃厂及其文化街的兴起
 一、琉璃厂早期历史变迁
 二、清代初年的旗民分城而居与宣南文化形成
 三、琉璃厂书肆的集中发展及文化街的兴起
 第二节 清代北京书肆及代表性图书的刊行传播
 一、清代北京主要书肆
 二、清代北京书肆代表性图书的刊行和传播
 第六章 清后期北京近代出版发展
 节 晚清北京中西文化交锋及传统文化的裂变
 一、清中期的衰败与外国侵略者次占领北京
 二、清后期北京史上次中西文化的交锋
 三、晚清时代京城传统文化体系的裂变
 第二节 现代印刷技术引进与北京近代出版发行业崛起
 一、西方文化及西式图书大量涌入北京
 二、晚清时期西方印刷技术传入京城
 三、晚清北京新书业与古旧书业格局形成
下篇 北京现当代出版史(1912—2000年)
 第七章 民国时期北京出版发展
 节 北京城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发展
 一、民国期间北京城近现代化带来的城市变化
 二、民国期间北京教育及研究机构发展带来北京文化需求大增长
 三、新文化运动兴起,北京学术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
 第二节 民国时期北京出版发行业的发展
 一、民国期间北京的出版发展
 二、民国时期北京书业的发展
 第八章 新中国初期北京国营出版发行业初创
 节 新中国初期北京国营图书业的初创
 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出版发行业的演变及发展分期
 二、北平和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党对北平旧出版机构的接管和私营出版的管理
 三、新中国初期国营图书出版发行业初创
 四、新中国初期北京书业的整合发展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北京图书阅读的新面貌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政治理论图书的出版与阅读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北京出版的代表性文学作品的积极影响
 第九章 1956—1965年当代北京出版次发展高峰
 节 新中国建设与北京文化发展新环境的形成
 一、北京社会快速发展及文化发展新环境的形成
 二、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带来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三、重视发挥知识分子作用与“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制定
 四、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北京进入社会主义建设阶段
 第二节 当代北京出版次发展高峰
 一、以苏联文学作品为引领的外国文学名著出版和阅读
 二、革命题材的“红色经典名著”出版带来京城文学阅读时尚
 三、“学技术、学科学”读书热潮下的出版发展
 四、连环画的出版及“小人儿书”情缘的形成
 五、北京国营书店举办次北京书市活动
 第十章 1966—1976年北京出版发展的破折与徘徊
 节 “”对北京出版秩序的打击和影响
 一、“评海瑞罢官”引发的京城书业灾难

内容摘要
第一章北京古代出版的早期发展

第一节中国古代图书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古书起源及古籍文献发展

中国古代图书的起源和发展,既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无论是中国远古时期的图书早期发展形式,还是雕版刷印工艺广泛推广之前的诸多图书载体形式,都对我国古代图书的形成、刊布和传播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并且直接促成了我国古代图书雕版刷印和图书流通行业的兴起和发展。因此,在探讨和阐述北京古代图书的发展历史之前,有必要对我国古代书籍发展历程进行简要的回顾。

中国古代典籍文献可谓“浩如烟海,汗牛充栋”,是中华文明重要的传承形式和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进程的具体表现。中国古代图书的起源和发展,是我国古代历史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典籍,既是高台教化、传播知识的工具,也是中华文明积淀的载体。中国古代典籍承载着中华文明的传播,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兴盛。五千余年的中华文明之所以绵绵不断地传承下来,与我国古代典籍传播有着极为直接的关联,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依托丰富的典籍文献、历史档案得以较为完整、系统地保存和传承下来。随着古代典籍文献不断地深入人心,渐渐地被人们简称为“古籍文献”。

我们所说的“古籍”,实际上是“古代典籍”的简称,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古书。古籍代表着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先贤智者的文化成就和智慧高度,是各个历史时期文化发展的物化标志。

“籍”,最早是登记人的隶属关系的簿册,《说文解字》解释“籍”字称:“籍,簿书也。”“书”,也就是我们说的“书籍”,古代称之为典籍、经籍、载籍,是以记载历史、总结经验、传播知识、阐述思想、宣言主张为基本目的而进行创作的文字编写成果。《隋书·经籍志》称:“夫经籍者也,机神之妙旨、圣贤之能事,所以经天地、纬阴阳、正纲纪、弘道德。”①这段文字把中国古代书籍创作、刊布的基本功效表述得淋漓尽致。

当然,古代典籍文献的创作及传播的方式,也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以及文化传播、传承中逐渐探索而形成的。

早在我国远古时期,远古先民在极其原始的状态下就开始用各种方式帮助记忆,其中使用较多的是“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

结绳记事作为原始时代人们记录事件的一种主要的方式,以最为简陋的形式将人们印象中应该记录和传递的事件保留下来。这种对事件进行记忆的方式被称之为“结绳记事”。公元前8世纪,中国春秋时期的著作《周易·系辞下》中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



精彩内容
《北京出版史》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从中国古书起源、北京古代出版发展肇始,以及辽、金、明、清等不同历史时期介绍了北京图书发展的不同概况;下篇则分章节着重介绍了近现代时期北京图书出版发展的概况,如民国时期教育机构及外来思想对北京城图书发展的影响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出版发行业的演变及发展分期,以及“”前后出版发展受到的打击和迎来的发展热潮等。 全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无论是作为学术读物还是社会普及性读物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有利于推动对北京地区出版发展概况乃至对北京文化发展的历史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此书作为研究北京地区出版的发展状况的一类图书,既是北京文化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也对研究中国出版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