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媒时代的隐私悖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智媒时代的隐私悖论

正版图书,内页干净,无笔记。

21.54 4.5折 48 全新

库存173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飔濛著

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ISBN9787504388995

出版时间2021-0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14480659

上书时间2024-10-27

墨泉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飕漾|女,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媒介法规与伦理、新媒体传播。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主持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1项。曾在《现代传播》《社会科学辑刊》《新闻界》《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论文曾被《新华文摘》转载。



目录

第一章

隐私与隐私悖论

第一节隐私及其概念界定

一、隐私权的起源

二、隐私与隐私权的概念界定

三、智媒背景下的隐私问题

第二节隐私悖论的概念界定和组成部分

一、隐私悖论的概念

二、隐私悖论的成因分析

第三节智媒时代的隐私关注和隐私行为

一、智媒时代的隐私关注

二、智媒时代的隐私披露

……

第二章

间隔与消融:隐私边界的消融增加了隐私风险

第三章

掩藏与袒露:集体窥视培育隐私文化

第四章

监控与遮蔽:社会治理与隐私保护

第五章

让渡与控制:个人数据的商业化利用及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令现代人在享受美好物质生活的同时,更注重精神世界的愉悦体验。人们追求内心的安宁,享受自我独处的空间,刻意与纷繁复杂的世界保持距离。长期以来,作为人格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隐私权对个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都有重要意义。社会由单个的个人组成,离开了个人,则没有完整的社会,离开了社会,个人无法生活。保护个人独处的空间,能为身处压力中的现代人提供安全感。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依赖、促进,共同推动社会进程。在物质文明发达的时代,传播媒介深度介人现代生活,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更迫切,在个人的基本权利得到尊重的基础上,安宁、自由的环境为社会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隐私是一个横跨法学、心理学及社会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综合性概念,学术界已有针对其定义及内涵的丰富研究成果。早期的隐私研究以法律视角为主,隐私被定义为一种“独处的权利”。随着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领域活动范畴的扩大,隐私权被更为广义地视为自然人保护其个人利益,如与个人尊严、个人自主或个人自由有关的一项权利。隐私的范围具有开放性,伴随技术进步,媒介深度嵌人现代生活,公民的隐私内涵出现了新变化,一些新的隐私利益进入人研究者的视野,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公民的隐私开始信息化、网络化、财产化,学界更加注重从新技术驱动的实践中形成伦理与价值规范,以更加系统、全面的视角研究隐私问题,出现了大量关于隐私的交叉学科研究,数据隐私、隐私悖论等议题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人工智能技术下的信息获取深人现代生活,视频监控、指纹打卡、人脸识别机器遍布大街小巷。出行、住宿和商业活动等都需要实名登记个人信息,却少有人觉得不妥当,这是因为智媒时代的信息收集与利用已经常态化。智能机器人对隐私的威胁不仅在于收集的信息内容,更在于机器人难以限制的深度学习能力,与当下难以管控的算法运行机制。在自由享受智能技术提供的诸多生活便利的同时,人们的隐私变得无处安放。

传播技术的进步令人们的隐私被隐私主体之外的组织和个人以数据的形式广泛收集,并被以智能化的方式整合、分析和使用,隐私主体也习惯于由此而获得便捷等益处。与此同时,对这些数据的频频滥用也会令主体权利受损。保护与使用间形成的隐私悖论,正在成为数字化生存中的人所面临的一个巨大困惑。

……



精彩内容
本书主要从四个层面来探讨隐私悖论问题及其成因。一是分析隐私边界与社会交往之间的影响,思考社会交往中隐私交换的意义与代价,进而判断用户隐私态度如何形成,及其对隐私行为的影响。二是探讨数字化生存时代的隐私文化问题,现代人的道德观和隐私观念逐渐转变,大众传媒的娱乐化倾向也愈发强烈,形成了一种集体展示与窥视隐私的“热潮”,这股“热潮”反映了现代人的矛盾心理,体现在隐私悖论中。三是关注社会治理中的隐私问题,反思数字监控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数字监控被滥用的可能,梳理隐私权对维护人格尊严的意义,思考社会治理与隐私保护之间如何划分界限。四是商业利用中的隐私悖论,关注隐私信息的交换价值,反思在隐私信息商业化收集与利用中的问题,以及对用户隐私态度与行为的影响。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