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的秩序——伦理现象学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心的秩序——伦理现象学研究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极速发货,假一罚十,可开电子发票,请放心购买。

42.42 5.7折 74 全新

库存2件

天津西青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倪梁康 著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6069795

出版时间2020-10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74元

货号1202190568

上书时间2024-12-16

果然是好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倪梁康,生于1956年7月,江苏省南京市人。1985年获南京大学哲学硕士,1990年获德国弗赖堡大学哲学博士。现任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目录
第一编 现象学与伦理学

第一章 导论:现象学运动的基本意涵

第一节 “现象学”的基本含义

第二节 现象学的直接直观与本质明察

第三节 现象学操作的具体步骤

第四节 现象学:在逻辑学与心理学之间

第五节 现象学:在实证主义与形而上学之间

第六节 现象学:在思辨哲学与诗化哲学之间

第七节 现象学:在现象主义与本体主义之间

第八节 现象学对中国学术的可能意义

第二章 现象学伦理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伦理学在胡塞尔现象学哲学中的位置

第二节 胡塞尔的现象学伦理学奠基工作

第三节 爱德华·封·哈特曼的道德意识现象学

第四节 耿宁的王阳明研究与良知现象学

第五节 理性道德与情感道德作为道德分别意识的两个最重要来源

第三章 道德意识的三个来源

第一节 三个来源的划分与伦理学的定位

第二节 根据三个来源的划分来考察伦理思想史

第三节 三个来源的道德意识之基本内涵

第四节 划分道德意识三个来源的实际意义

第五节 尾声

第四章 道德本能与道德判断

第一节 概念的描述定义

第二节 道德本能

第三节 自然主义伦理学的基础

第四节 道德和语言的平行性

第五节 道德生活的双重依据

第六节 道德奠基关系

第二编道德冲突

第五章 从伪善现象看个体伦理与社会伦理的分离

第一节 对“伪善”的一种理解

第二节 对“伪善”的另一种理解

第三节 历史上的“伪善”现象

第四节 “伪善”的一般定义

第五节 个体内在伦理与社会外在伦理

第六节 伪善产生的基本前提

第七节 人为之善的根本

第八节 总结

第六章 良知:在“自知”与“共知”之间

——欧洲哲学中“良知”概念的结构内涵与历史发展

第一节 引子:苏格拉底的

第二节 良知作为善意

第三节 良知作为知识或意识

第四节 良知作为共知

第五节 良知作为自知

第六节 良知:在共知与自知之间

第七节 尾声:真理与多数的问题

第七章 聆听“灵异”,还是聆听“上帝”

——以苏格拉底与亚伯拉罕的案例为文本的经典解释

第一节 引子

第二节 “灵异”作为内心的神旨

第三节 “上帝”作为外在的主宰

第四节 结语

第三编 良知四端

第八章 “全球伦理”的基础

——同情之心的现象学分析

第一节 作为全球伦理共识的“金规则”

第二节 儒家视野中作为“金规则”前提的同情心

第三节 西方视野中作为原本道德意识的同情心

第四节 个体道德和社会道德的区分

第五节 从个体良知到全球伦理的转变

第九章 道德能力的先天与后天

——羞恶之心的现象学分析

第一节 引论:羞感作为道德问题

第二节 对羞感的两种划分方式

第三节 羞感的先天性

第四节 羞感的后天性

第五节 先天形式与后天质料

第六节 羞感的个体性和社会性

第七节 生理羞感与心灵羞感

第八节 几种羞感划分之间的关系

第九节 羞感作为良知

第十节 小结:三个结论

第十章 崇敬与虔敬

——恭敬之心的现象学分析

第一节 语言学的解释

第二节 思想史的回顾

第三节 现象学的分析

第四节 关于良知与知识之关系的思考

第十一章 “伦常明察”作为现象学的方法支持

——是非之心的现象学分析

第一节 “伦常明察”与“明智”

第二节 “伦常明察”与“义务意识”

第三节 “伦常明察”与“良知”

第四节 总结

第四编 伦理现象研究

第十二章 道德谱系学与道德意识现象学

——尼采与爱德华·封·哈特曼的伦理学思想

第一节 尼采的道德哲学思想

第二节 舍勒的现象学伦理学

第三节 爱德华·封·哈特曼的道德意识现象学

第四节 道德谱系与道德意识来源

第五节 道德意识分析的案例

第六节 结尾的说明:道德意识现象学工作的基本特质

第十三章 胡塞尔的伦理学讲座与实践哲学和精神科学的观念

第一节 胡塞尔的伦理学思考

第二节 胡塞尔伦理学思想的来源

第三节 胡塞尔的战前伦理学讲座

第四节 胡塞尔的战后伦理学讲座

第五节 结语

第十四章 胡塞尔的“改造文”与“改造伦理学”

第一节 引论:“改造文”的缘起

第二节 胡塞尔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东亚

第三节 民族伦理与超民族伦理

第四节 伦理学与文化反思

第五节 五篇“改造文”的基本内涵

第六节 结尾的说明:改造的意愿与哲学的地位

第十五章 现象学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再论

——尼古拉·哈特曼与伦常价值质料的现象学

第一节 引论

第二节 现象学伦理学的方法

第三节 现象学伦理学的对象

第四节 现象学的价值伦理学的基本要素

……

内容摘要
《心的秩序:伦理现象学研究/康乐哲学文存》讲述一种现象学心学研究的可能性,主要是在胡塞尔的意识现象学和舍勒的感受现象学的背景下,也是在佛教唯识学和儒家心学的背景下的一个伦理学的探索尝试,它意味着用现象学的方法来研究人心中的道德律。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