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原理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极速发货,假一罚十,可开电子发票,请放心购买。
¥
79.16
6.7折
¥
118
全新
仅1件
作者张洪渊 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176806
出版时间2006-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18元
货号1203012423
上书时间2024-12-0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生化系统的环境条件
第一章 水、pH和缓冲剂 3
第一节 导言 3
一、生物体中水的重要性 3
二、水分子的结构 3
第二节 水的性质 3
一、水的极性 3
二、水的溶解性 4
三、水的比热容、蒸发热 4
第三节 水的电离 5
一、水的解离和pH 5
二、酸和碱 5
第四节 缓冲系统 6
第五节 生物机体中的缓冲系统 6
第六节 水在生物机体中的作用 7
习题 8
第二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9
第一节 导言 9
第二节 细胞的结构 9
一、细胞的大小 9
二、细胞结构 9
第三节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12
第四节 细胞的元素组成和分子组成 12
一、细胞的元素组成 12
二、细胞的分子组成 13
习题 13
第二部分 生命物质的化学
第三章 糖类的化学 17
第一节 导言 17
一、糖的定义与元素组成 17
二、糖的分类与命名 17
第三节 单糖的结构和性质 18
一、单糖的开链结构 18
二、单糖的环状结构 20
二、单糖的性质 23
第三节 单糖衍生物 27
一、氨基糖 27
二、糖酶和糖酸 28
三、糖苷 29
第四节 寡糖的结构和性质 30
一、寡糖的定义与命名 30
二、常见寡糖的结构 30
三、寡糖的性质 31
四、环糊精 32
第五节 多糖的结构和性质 33
一、同聚多糖 33
二、杂聚多糖 37
三、复合糖类 40
第六节 糖类物质的生物学功能 41
一、能源 41
二、结构组分 41
三、其他一些重要的生物功能 42
习题 42
第四章 脂类和生物膜化学 44
第一节 导言 44
一、脂质的基本概念 44
二、脂质的分类 44
三、脂质的生理功能 44
第二节 酯酰甘油 45
一、油脂的结构 45
二、油脂的性质 46
第三节 磷脂 48
一、甘油磷脂 48
二、鞘磷脂 50
第四节 固醇及其衍生物 50
一、固醇类 50
二、类固醇 52
第五节 其他脂类 53
一、萜类 53
二、蜡 54
三、糖脂 54
四、脂蛋白 55
第六节 生物膜化学 55
一、生物膜的化学组成 55
二、生物膜结构的主要特征 56
三、生物膜的结构模型 57
四、生物膜的功能 57
五、膜生物工程 59
习题 60
第五章 蛋白质化学 61
第一节 导言 61
第二节 氨基酸 61
一、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氨基酸 61
二、氨基酸的性质 65
三、氨基酸的化学反应 68
第三节 肽 72
一、肽的结构 72
二、天然活性肽 73
第四节 蛋白质的分类 75
一、单纯蛋白质 75
二、结合蛋白质 75
第五节 蛋白质的共价结构 76
一、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 76
二、蛋白质分子结构中的化学键 77
三、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测定 79
四、几种典型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83
第六节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83
一、构型与构象 83
二、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84
三、超二级结构和结构域 87
第七节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88
第八节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88
第九节 蛋白质的构效关系 89
一、蛋白质一级结构对高级结构的影响 89
二、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90
三、高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92
第十节 几种典型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93
一、纤维状蛋白质(fibrous proteins) 93
三、球状蛋白 94
三、糖蛋白 96
四、脂蛋白 97
第十一节 蛋白质构象分析原理 98
一、蛋白质溶液构象分析的光谱技术原理 98
二、多维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99
三、蛋白质构象的理论预测 100
第十二节 蛋白质的性质 100
一、蛋白质的两性解离和等电点 100
二、蛋白质分子的大小 101
三、蛋白质的肢体性质 103
四、蛋白质的沉淀作用 103
五、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104
六、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105
第十三节 蛋白质及氨基酸的纯化和鉴定技术原理 105
一、蛋白质分离纯化的一般原则 106
二、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方法 106
三、蛋白质的分析测定 109
习题 112
第六章 核酸化学 113
第一节 导言 113
一、核酸是遗传物质变异的物质基础 113
二、核酸的分类 114
三、核酸的生物功能 115
第二节 核酸的组成成分 118
一、元素组成 118
二、糖组分 118
三、碱基 119
四、核苷 122
五、核苷酸 124
第三节 RNA的结构 127
一、RNA的种类与分布 127
二、RNA的一级结构 129
三、RNA的高级结构 135
第四节 DNA的结构 140
一、DNA的一级结构 140
二、DNA的二级结构 144
三、DNA的三级结构 148
第五节 病毒核酸 150
一、病毒的大小、形态与结构 150
二、病毒核酸 151
第六节 核酸及核苷酸的性质 155
一、性状和溶解度 155
三、核酸及其组分的两性性质 155
三、核酸及其组分的紫外吸收 157
四、核酸的变性与复性 159
第七节 核酸研究技术原理 160
一、核酸及其组分的分离纯化 160
二、核酸及其组分含量的测定 162
三、核酸及其组分的分析鉴定方法 163
四、DNA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165
五、核酸的分子杂交与印迹技术 166
习题 166
第三部分 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
第七章 代谢系统必需的催化剂——酶 169
第一节 导言 169
一、酶的概念 169
二、酶的催化特性 170
三、酶的组成 171
第二节 酶的分类 172
第三节 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73
一、酶的一级结构与催化功能的关系 173
二、酶的活性与其高级结构的关系 174
第四节 酶催化反应的机理 176
一、酶促反应的本质 176
二、酶反应机制 176
第五节 酶反应动力学 178
一、酶促反应的基本动力学 178
二、酶浓度对酶反应速率的影响 182
三、温度对酶反应速率的影响 182
四、pH对酶反应速率的影响 183
五、激活剂对酶反应速率的影响 183
六、抑制剂对酶反应速率的影响 183
第六节 酶的多样性及活性调节 185
一、核酶 186
二、调节酶 186
二、多功能酶 186
四、人工酶 186
第七节 酶活性测定 187
一、定性测定——根据酶催化的反应判断 187
二、活力单位——表示酶量的指标 187
三、比活力——表示酶纯度的指标 188
四、转换数——另一种表示酶催化能力大小的方法 188
五、酶活力的定量测定方法——不同酶选用不同方法 188
习题 188
第八章 代谢系统必需的辅助因子 190
第一节 导言 190
第二节 维生素的命名及分类 190
一、维生素的命名 190
二、分类 190
第三节 水溶性维生素与辅酶 191
一、硫胺素与脱羧辅酶 191
二、核黄素和黄素辅酶 192
三、维生素PP和辅酶I、辅酶II 194
四、吡哆素与维生素B 6195
五、泛酸和辅酶A 196
六、叶酸和叶酸辅酶 197
七、生物素 198
八、维生素B12和辅酶B12 198
九、维生素C 199
十、硫辛酸 201
第四节 脂溶性维生素 202
一、维生素A 202
二、维生素D 204
三、维生素E 205
四、维生素K 206
第五节 铁卟啉及辅基 207
一、铁卟啉辅基 207
二、金属辅基 207
习题 208
第九章 激素 209
第一节 导言 209
一、激素的概念 209
二、激素的类别 209
三、激素的作用机理 210
第二节 高等动物激素 211
一、舍氮激素 212
二、类固醇激素 219
二、肪酸衍生物激素——前列腺素 222
第三节 植物激素 223
一、生长素 223
三、赤霉素 224
三、细胞分裂素 224
四、脱落酸 225
五、乙烯 225
六、其他植物激素 225
第四节 昆虫激素 226
一、昆虫内激素 226
二、昆虫外激素 227
习题 228
第十章 能量代谢与生物能的利用 229
第一节 导言 229
第二节 生物氧化的方式和特点 230
一、生物氧化中CO2的生成方式 230
三、生物氧化中物质氧化的方式 230
三、生物氧化的特点 231
第三节 呼吸酶类 231
一、脱氢酶 231
二、氧化酶 233
二、加氧酶 233
四、传递体 233
第四节 线粒体氧化体系 234
一、呼吸链的概念 234
二、呼吸链的组成成分 234
三、呼吸链中各组分的排列顺序 236
第五节 非线粒体氧化体系 238
一、微粒体氧化体系(加氧体系)238
二、过氧化体氧化体系 239
第六节 植物细胞中的生物氧化体系 240
一、多酚氧化酶体系 240
二、抗坏血酸氧化酶体系 240
三、乙醇酸氧化酶体系 241
第七节 高能磷酸键的生成机制 241
一、生化反应中的自由能及自由能变化 241
二、氧化还原电位与自由能变化 242
三、线粒体膜结构的特点 244
四、高能磷酸键的生成机制 247
五、氧化磷酸化的机制 248
第八节 穿梭作用实现线粒体与胞浆间的能量传递 249
一、磷酸甘油穿梭作用 249
二、苹果酸穿梭作用 250
第九节 生物能量的储存和转移利用 250250
一、ATP末端磷酸基转移给醇型羟基、酰基或胺基,本身变成ADP 251
二、ATP将其焦磷酸基转移给其他化合物,本身变为AMP 251
三、ATP将其AMP转移给其他化合物,本身变为焦磷酸 252
四、ATP将其腺苷转移给其他化合物,本身转变为焦磷酸和正磷酸 252
第十节 氧化与磷酸化的解偶联 252
习题 253
第十一章 糖的分解代谢 254
第一节 糖的消化、吸收和转运 254
一、糖的酶促降解 254
二、糖的吸收 255
三、糖的转运 256
第二节 糖的无氧分解 258
一、糖酵解途径——糖分解代谢的共同阶段 258
二、EMP途径的调节 263
三、无氧分解中丙酮酸的去向 264
四、糖无氧分解的生理意义 265
……
内容摘要
生物化学是探索生命本质的重要微观学科之一。作为大学生物学科学本科生使用的基础教材,本书既传承了生物化学基本理论,又展示了生物化学发展的最新成就。
全书共由五个部分、二十三章组成。第一部分介绍生化系统的环境条件,第二部分介绍生命的化学物质,第三部分介绍物质与能量代谢,第四部分介绍信息传递与调控,第五部分介绍与生物化学研究相关的新技术与新学科。
本书内容全面、系统,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生物化学的教学内容。本书适合高等院校生物化学专业以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作为教材使用。同时,本书也可作为有关专业的教材和科研人员的参考书。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