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极速发货,假一罚十,可开电子发票,请放心购买。
¥
26.25
4.5折
¥
58
全新
库存12件
作者冯契 著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540026
出版时间2016-0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58元
货号1201346472
上书时间2024-10-2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冯契(1915-1995),原名冯宝麟,20世纪中国有名哲学家、哲学史家,早年师从金岳霖、冯友兰、汤用彤等。经过一生的沉思,建构了“智慧说”的哲学体系。代表作有“智慧说三篇”(《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逻辑思维的辩证法》、《人的自由和真善美》)和“哲学史两种”(《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
目录
第二篇
秦汉――青代(鸦片战争以前)(上)
第五章 独尊儒术与对儒家神学的批判
第一节 独尊儒术以及哲学论争中心的转变
第二节 董仲舒:“道之大原出于天”――神学目的论的“或使”说
一、“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二、天人感应论与“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
三、“顺命”、“成性”与“防欲”
四、“形神”之辩上的“尊神”
第三节 《淮南子》与西汉儒道之争――机械论与目的论的对立
第四节 《易纬》与杨雄的象数之学
第五节 王充对谶纬神学的批判――唯物主义的“莫为”说反对“或使”说
一、《论衡》的批判精神
二“自然之道,非或为之”
三、关于必然、偶然以及“命有二品”
四、“性有善恶”与学以“成德”
五、“精神依倚形体”和“知物由学”
六、“不徒耳目,必开心意”
第六节 张衡和王符的宇宙论
第六章 玄学盛行与儒、道、释的鼎立
第一节 名教危机与玄学之兴起
第二节 王弼:“贵无”说
一、“崇本举末,形名俱有”
二、“以无为本”和“体、用”范畴的提出
三、“天命无妄”,“圣人有情”
四、“寻言观意”,“得意忘言”
第三节 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
一、“非汤武而薄周孔”
二、论“自然之和”
三、对宿命论的挑战
四、“得意忘言”,“越名任心”
第四节 裴颁“崇有”论以及辩析名理的思潮
一、裴颁“崇有”论反对“贵无”说
二、欧阳建“言尽意”论反对“言不尽意”说
三、辩析名理的思潮与鲁胜《墨辩注序》
四、刘徽《九章算术注》中的逻辑思想
第五节 向秀、郭象论“有而无之”――“独化”说反对形而上学的本体论
一、向秀、郭象与《庄子注》
二、有无统一,“独化而相因”
三、“遇”即是“命”
四、关于人的自由(逍遥)以及质用(性能)的统一
五、“体与物冥”与“因彼立言”
第六节 葛洪的道教哲学
第七节 佛学的玄学化
一、僧肇:“非有非无”,“即动求静”
二、僧肇:“般若无知”
三、竺道生:“一阐提人皆得成佛”和“顿悟成佛”
第八节 范缜对“形神”之辩的总结――唯物主义的质用统一原理的运用
一、战斗的无神论者
二、“森罗均于独化”
三、“形神相即”,“形质神用”
四、《神灭论》的“穷理”逻辑
第九节 贾思勰《齐民要术》的科学方法
第七章 儒、道、释的相互作用与合流
第一节 儒、道、释合流的趋势及其对哲学的影响
第二节 天台宗论“三谛圆融”
第三节 法相宗论“一切唯识”与华严宗论“法界缘起”――唯心主义的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一、玄奘的“法相唯识”学说
二、法相宗与因明
三、法藏关于“理、事”的学说
四、宗密的“判教”理论
第四节 禅宗“顿悟”说
一、“凡夫是佛,世间即出世间”
二、“自心是佛”与“顿悟成佛”
三、“对法”――相对主义反对烦琐哲学
四、关于“传法”(传授世界观)的方式
第五节 李筌论“盗机”
第六节 韩愈、李翱:理学的先驱
一、韩愈:以儒排佛
二、韩愈:“学所以为道,文所以为理”
三、李翱:《复性书》
第七节 柳宗元、刘禹锡:“天人不相预”与“天人交相胜”――对“力命”之争的唯物主义的总结
一、对儒、道、释的分析批判态度
二、对气一元论的发展
三、在更高阶段上向“明于天人之分”的论点复归
四、柳宗元论历史演变的“势”
五、柳宗元关于“成.人”(培养理想人格)的理论
本卷征引文献要目
索引
初版整理后记
增订版整理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论述秦汉至隋唐的中国哲学发展过程。在汉代,哲学论争的中心是宇宙论上的“或使”、“莫为”之争和“形神”之辩。到了魏晋时期,围绕着“有无(动静)”之辩而展开本体论的探讨。魏晋南北朝以后,“心物”之辩成了论争的中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