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 体裁 社会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极速发货,假一罚十,可开电子发票,请放心购买。
¥
10.48
3.3折
¥
32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爱沙尼亚)于鲁·瓦尔克(Ulo Valk) 著;董晓萍 译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出版社
ISBN9787520200929
出版时间2017-06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32元
货号1201534385
上书时间2024-10-1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于鲁·瓦尔克,民俗学博士,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爱沙尼亚语与与比较民俗学系教授,塔尔图大学文学与比较民俗学系原系主任。靠前叙事学会原副(ISFNR)。芬兰科学院专家,兼任《印度民俗学》杂志编委等多种靠前职务。曾在印度阿萨姆邦长期从事田野作业。主要研究领域为民间宗教与民俗体裁理论、文化与社会、对话理论等,代表作有《黑衣绅士:爱沙尼亚民间宗教中的魔鬼现象》等。
目录
总序
前言
节 民俗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爱沙尼亚民俗学史
第三节 民俗学的互文性研究方法:魔法故事研究
第四节 人类学本体论的转向、亲历故事与人兽变形民俗
第五节 民俗与他者:传说构建社会现实
附录一 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二 爱沙尼亚民俗学术语手册
内容摘要
地处“欧洲十字路口”的爱沙尼亚,拥有不平凡的民俗学史和丰富的民俗学成果,与欧洲文明和西方基督教文化联系紧密。当代爱沙尼亚民俗学是建立在过去与现在的、口头的与文学的、文本的生产与再生产之上的系统性的靠前化研究。于鲁·瓦尔克著的《信仰体裁社会(从爱沙尼亚民俗学的角度分析)(精)》正是突破传统民俗学模式和学科疆界的一种尝试。
精彩内容
民俗学作为一门学问,19世纪诞生于欧洲。当时欧洲很多国家都在发生变化:传统社会似乎走到了尽头,保守的农村生活开始转向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以往处于政治统治与殖民压迫下的民族纷纷争取独立解放,建设自己的新国家,欧洲经历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过程,一个新时代正在开始。爱沙尼亚也不例外。1918年,爱沙尼亚共和国宣告成立;1919年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设立了爱沙尼亚语与比较民俗学的教席;1927年,位于塔尔图大学的爱沙尼亚民俗档案馆正式成立,使这座北欧最古老大学(1632年创建)的学术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进人20世纪以后,爱沙尼亚民俗学继续得到发展,包括50年代前后划归苏联的时期,1991年脱离苏联后的独立时期,2004年加人欧盟时期。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爱沙尼亚民俗学者为本国民俗学增加了新的学术积累。
近25年来,爱沙尼亚民俗学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就是改变从前民俗学的一国研究模式,转向了国际化的民俗学研究。民俗学者还打破学科界限,与相邻学科宗教学、人类学、民族学和文艺学等加强对话,本书正是突破传统民俗学模式和学科疆界的一种尝试。
承蒙董晓萍教授的邀请,我曾有机会两次访问北京师范大学,拜访这座中国民俗学重镇和民俗学国际交流中心。董晓萍教授还将我在北师大讲学的全部英文讲稿翻译成中文,以扩大两国高校民俗学之间的了解,对此我表示衷心的感谢!当然我们还会为两国民俗学的理论建设和学科发展而继续加强国际联系。目前,在塔尔图大学,民俗学者和民族学者正在联手筹建“民俗学与应用遗产学”硕士研究生项目,计划于2017年秋季启动。这个项目是对原有爱沙尼亚语民俗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加以发展,增加了英文授课,面向国际招生,旨在促进民俗学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可以肯定地说,我们真诚地期待中国研究生的到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