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投资视角的中国经常账户研究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极速发货,假一罚十,可开电子发票,请放心购买。
¥
33.81
5.8折
¥
58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杨盼盼,徐建炜,马光荣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2718538
出版时间2023-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1202989322
上书时间2024-10-1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经常账户研究的三重视角
一 外部视角:国际收支
二 内部视角:储蓄—投资
三 动态视角:跨期含义
四 本书的视角
第二章 储蓄—投资视角经常账户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 储蓄—投资视角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 居民部门视角
(一)人口结构变迁
(二)文化差异
(三)金融约束
三 企业部门视角
(一)资本边际回报率的差异
(二)金融市场与“全球储蓄过剩”
四 政府部门视角
(一)政府财政支出
(二)政府发展战略和“布雷顿森林体系Ⅱ”
第三章 中国经常账户储蓄—投资视角的分解框架和指数分解分析
一 数据来源
二 分解框架
三 指数分解分析(IDA)
四 主要结果
(一)分部门储蓄率和投资率
(二)分部门储蓄率和投资率的分解
(三)指数分解分析(IDA)
第四章 国际金融危机前的中国经常账户
一 典型事实
二 分部门特征
(一)居民部门
(二)政府部门
(三)企业部门
(四)收入占比
第五章 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中国经常账户
一 典型事实
二 分部门特征
(一)企业部门
(二)居民部门
(三)政府部门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一 国际金融危机前后的经常账户有何不同
(一)居民部门
(二)企业部门
(三)政府部门
二 新冠疫情对经常账户的影响
三 中国顺差国角色展望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中国的经常账户顺差曾在国际金融危机前获得全球政策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短短十多年间,中国的经常账户顺差占GDP的比重迅速下降,并保持在相对平衡的状态。本书从经常账户的储蓄—投资视角对中国过去二十余年间的经常账户进行分解和分析。本书对于中国经常账户的分析采用了一致的框架:依据国际收支恒等式(经常账户余额=储蓄-投资),将中国经常账户分解为居民、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储蓄和投资,并进一步获得三部门的储蓄/投资率、储蓄/投资倾向和收入分布,以此考察各部门参与者对中国经常账户变动的贡献。本书使用中国资金流量表年度数据,并对储蓄和投资的衡量进行调整,使之在与传统理论匹配的基础上,更加符合中国的现实。本书采用指标分解方法,分析分解三部门储蓄和投资各变量的贡献,从而能够准确度量这些变量对于经常账户变动影响的贡献率。本书揭示了以国际金融危机作为分水岭,中国经常账户的调整事实上遵循不同模式,并尝试验证了此前解释顺差的各类理论的有效性。本书还对新冠疫情对经常账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作为顺差国的角色进行展望。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