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帝内经精要九讲
  • 黄帝内经精要九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黄帝内经精要九讲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极速发货,假一罚十,可开电子发票,请放心购买。

33.36 5.8折 58 全新

库存4件

天津西青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马烈光 编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79798

出版时间2016-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1201394666

上书时间2024-10-18

果然是好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马烈光,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养生研究中心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养生专业委员会会长,《养生杂志》主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文化科普巡讲专家。
从事中医养生保健医教研工作近40年,公开发表文章近100余篇:主编出版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养生学》、《养生康复学》等国家规划教材4种,以及《中医养生大要》、黄帝内经读本》等学术专著30余种。

目录
讲 概要
《内经》的成书与沿革
《内经》的成书
相关命名含义解
《内经》的主要注家与注本
《内经》的基本学术思想
唯物辩证的生命观
整体调控观
《内经》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养生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
藏象学说
经络学说
病因病机学说
病证学说
诊法学说
论治学说
运气学说
学习《内经》的方法
明确目的,抓住重点
利用工具书,明确音读字义
前后联系,系统理解《内经》理论
结合注家,深入理解原文
联系后世医家,开拓学术思路
结合临床,在实践中加深领悟
第二讲 养生学说
学术旨要疏义
代表经文注析
养生的意义与法则
肾与人体生长规律、生殖及五脏六腑的关系
四种养生家的养生之道及其效果
四时气象变化和顺时养生的方法
从四时养生的角度强调“治未病”的预防保健思想
参考经文撷萃
第三讲 阴阳五行学说
学术旨要疏义
代表经文注析
阴阳的基本概念
法阴阳说明人体生理病理变化
以五行归类论五脏阴阳整体系统
取法阴阳阐明病理变化及调治之法
诊治之道取法阴阳
四时八风之邪的一般致病规律
人体组织结构的阴阳属性
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
阴阳的可分性与统一性
参考经文撷萃
第四讲 藏象学说
学术旨要疏义
代表经文注析
“藏象”的概念、各脏腑的功能及属性
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
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分类和生理功能特点
人的生成和神对生命的重要性
生命不同阶段的特点和不能尽终天年的原因
胃的重要作用,营气、卫气、宗气与胃的密切关系
“四海”的分布和腧穴
人体四海的病象和治疗原则
六腑的生理功能及其与五脏的阴阳表里配合关系
太阴、阳明阴阳不同之理
脾胃在生理、病理上的密切关系
水谷的输布及生化过程
七窍的功能源于五脏精气的奉养
眼睛与五脏在生理上的密切关系
精、气、津、液、血、脉六气的概念
六气不足的病理表现
营卫的生成运行与会合
营卫与睡眠的关系
营卫与三焦的关系
津液各走其道所产生的不同功能
宗气、营气、卫气的循行分布和主要生理功能
神的产生概念及对养生的意义
情志致病的机制、症状及一般规律
五脏所藏不同及其虚实病证
血气、精神、经脉、卫气、意志的重要作用
参考经文撷萃
第五讲 经络学说
学术旨要疏义
代表经文注析
经络的重要性
十二正经的循行及其病候
络脉与经脉的区别及其诊法、刺法
十五络脉的名称、部位、循行和病证
营气循脉运行规律
十二经气血多少和表里配合关系
五脏背俞、大杼、膈俞等腧穴的定位和取穴方法
任、督、冲三脉的循行与病证
冲脉的循行部位及生理功能
跷脉的循行和功用
跷脉与睡眠的关系
参考经文撷萃
第六讲 病因病机学说
学术旨要疏义
代表经文注析
人与自然界的密切联系
阳气在人体生理、病理中的重要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人体内阴气与阳气的相互关系
阴精的作用及五味所伤
体质强弱与发病的关系
外、内病因的性质、致病特点,病起于三部的发病规律
外感疾病的发生和传变规律,积的病因病机和证候
五脏所伤及治疗原则
内有故邪,因加而发的病理
“祝由”疗法的适应证和取效机制
九气为病
病机十九条及其重要性
病情轻重与四时的关系
五脏疾病的传变方式及其预后
外邪侵犯人体的传变规律及其治疗
参考经文撷萃
第七讲 诊法
学术旨要疏义
代表经文注析
诊脉独取寸口的原理及诊病的注意事项
诊病的原则与方法
切脉、察色、闻声、观形诊病法
四时脉法
尺肤脏腑分部诊法
调息察脉和辨别平脉、病脉、死脉的基本方法
脉以胃气为本的意义,以及虚里的诊法
寸口脉象与主病,以及与尺肤诊合参的方法
四时五脏的平脉、病脉、死脉
真脏脉的脉形及其致死的机制
通过审察人体各种征象辨别疾病预后的方法
颜面分部和面部色诊的机制
卒死之证的色诊表现
颜面的五脏六腑、肢节分部
五色主病的原则以及疾病五色变化的鉴别
论医疗中易犯的“五过”
诊治中应遵循的常规
参考经文撷萃
第八讲 治则治法
学术旨要疏义
代表经文注析
治法逆从和阴虚阳虚之治的理论及其应用
五方的不同情况和相应治疗
标本逆从的概念、意义和临床应用
治法取法阴阳
方剂君、臣、使的概念
君臣佐使制方的基本法则
用药治病的法度与饮食调养的作用
参考经文撷萃
第九讲 病证
学术旨要疏义
代表经文注析
伤寒的病名、病因、预后
单感病的六经主证、传变规律、治疗大法及预后禁忌
两感热病的概念、机制、预后和死因
病温、病暑的区别
阴阳交的病因病机及病证分析
风厥的病因病机及病证治疗
劳风的概念、治则、预后
热病的五种逆证
咳嗽的病因病机
五脏咳、六腑咳的辨证分类
咳嗽的治则
寒邪致痛的机制
14种疼痛的病因病理、辨证要点
疼痛的诊断要点
体质与人耐痛能力的关系
风邪致病复杂多变的病理
多种风病的病名和发病机制
五脏风的症状和诊断要点
痹证的病因、发病及分类
各类痹证的症状、病因、预后及针刺大法
营卫之气与痹证的关系
众痹与周痹的病因病机和治疗
五体痿的病机和证候
痿证的具体病因与病机
治痿的原则
寒厥、热厥的病因、病机
厥证的兼症及其病机
六经厥和十二经厥的病机证候
肠覃、石瘕的病因病机、鉴别诊断和治则
水胀、肤胀、鼓胀的症状特点及其鉴别诊断
肤胀和鼓胀的针刺疗法
水肿病肺肾两脏的标本病机
水肿病的病机、治疗原则和方法
脾瘅的病机、转化和治疗
胆瘅的病机和治疗
罹患癫疾的先天原因
癫疾的证候特点及治疗
癫疾的分类证候及治疗
狂病的病因、证候及治疗
怒狂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
痈疽形成的病因病机和化脓的病理机制
痈与疽的鉴别
痈疽发生的原因
痈疽预后不好的逆症表现及逆治的危害
参考经文撷萃
附录一 《黄帝内经》十三方
附录二 《黄帝内经》目录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黄帝内经》是现存很古老的一部中医巨著,是业医者必须一生研读的经典。因此,成都中医药大学马烈光教授总结自己四十多年《内经》教学、科研心得和临床运用体会,本着对《内经》探赜索隐、钩深致远、深入浅出、阐发经旨的宗旨,编成此书。全书共分九讲,除一讲“概要”外,其余养生学说、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诊法、治则治法、病证等八讲内容着重对精选经文(60余篇)的重点、难点、疑点,以及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及其运用要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每讲均首列“学术旨要疏义”,扼要介绍该讲内容要旨,开门见山,开宗明义;其后的“代表经文注析”中,以学术认识为纲,择有代表性的精妙原文加以注释和解析;每讲再设“参考经文撷萃”,选相关经文之精彩者,广列其中,博而不杂、约而不漏。
本书主要适用于中医初学者及中医临床工作者,也适合于有一定基础的中医爱好者学习使用。

主编推荐
学习中医离不开中医经典,学习中医经典推荐阅读《黄帝内经》。本书精选《内经》有代表性的原文,从概要、养生、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治法、病证九大方面解析《内经》,帮助读者从不同角度理解这部经典著作,深入学习中医基础理论。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