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书店全新正版,极速发货,假一罚十,可开电子发票,请放心购买。
¥ 26.81 3.7折 ¥ 72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熊茵 著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ISBN9787200173208
出版时间2023-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2元
货号1202821775
上书时间2024-10-18
第一章国内外普及型舞蹈美育课程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概况/
第一节普及型舞蹈美育理念的嬗变/
第二节普及型舞蹈美育课程构建的历史回顾/
第三节普及型舞蹈美育课程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演进/
第二章我国普及型舞蹈美育课程教学的现状/
第一节我国普及型舞蹈美育课程设置的现状/
第二节我国普及型舞蹈美育课程实施的现状/
第三节我国普及型舞蹈艺术素养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
困境/
第三章普及型舞蹈艺术素养的先验现象学课程教学理论/
第一节先验现象学概述/
第二节普及型舞蹈艺术素养课程构建与教学设计理念
——基于先验现象学视角/
第三节普及型舞蹈艺术素养/
第四章基于先验现象学的普及型舞蹈艺术素养课程体系
方案/
第一节普及型舞蹈艺术素养的课程方案/
第二节普及型舞蹈艺术素养课程的教学设计方案/
第三节普及型舞蹈艺术素养课程的评价方案/
第五章基于先验现象学的教师舞蹈艺术素养教学能力
培养方案与实践/
第一节舞蹈教师艺术素养课程教学能力培养的理论/
第二节舞蹈教师的舞蹈艺术素养课程教学能力的职后
培养方案——以拉丁舞教师为例/
第三节舞蹈教师艺术素养课程教学能力培养的职后
培训实践——以拉丁舞教师为例/
参考文献/
全球的大教育进入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理念阶段,美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和被强调。以21世纪学习联盟于2020年发布的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为例来看,一方面它是在核心素养4C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而来的。而核心素养4C模型本身就是全球最大教育运动之一的社会情感学习运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实际上,社会情感学习本身就是美育的核心内容;另一方面,诞生于不同时空的艺术形式以创造性表达所处文化情境中的美的特质和典型性来传递社会情感为己任。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学校美育可拓展舞蹈、戏剧等艺术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各种艺术形式都是美育的最佳载体。因为基于西方古典美学从不同视角对美和艺术的关系的充分讨论来看,解构艺术形式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设计培养学习者艺术素养的课程是行之有效的美育途径。但是美育不等于也不止于对艺术素养的培育。准确地说,二者既有交叉,又有各自的目标。美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人通过社会情感学习,建立健全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表现出适宜不同场合的意识行为,从而在生活中更好地生存发展。这样看来,可以开展美育的场域不是只在艺术教育之中,而是在各个学科的教育教学场域,学习者的日常生活、社会活动中都可以,也都应该开展美育,而且要力求使各个场域开展的美育协同作用,达到支持学习者通过学习、经验、活动获得对美的认知、体验,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基于获得的审美判断与鉴赏力进行反思,构建健全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适宜不同场合的意识行为表现能力。对学习者艺术素养培育的终极目标当然是美育的目标,但是因为艺术素养的培养要依托具体的艺术形式展开,所以它也就有更明确而具体的任务——使学习者从历史、文化和人类发展的多维视角,在学科交叉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提高艺术技能认知、体验所学艺术形式的美,体验这种美对自己更好地生存发展的意义。艺术以感性的形式蕴含各种理性的内容,又以容易辨识的典型形式来彰显美。与其他学科不同,艺术以对多学科的整合来彰显美;与一定时空的自然生活行为不同,艺术形式是更有代表性的、有意义的、有认知价值的意识行为;与跨越时空的社会活动需要先阐释文化背景及文化特征不同,艺术形式本身带着鲜明的文化标签,而且它又有同时空优秀的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判断与鉴赏的标本。艺术的特点,决定了艺术形式作为美育载体的先天优势。
在清楚认识使用艺术形式培养艺术素养与美育的关系的基础上,舞蹈作为一切艺术之母,其美育功能与价值也被重新认知。一方面,由于核心素养教育有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在多学科交叉视域下构建实施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普及型舞蹈美育是以舞蹈动作为教学主要内容和起点。大多数时候普及型舞蹈美育选择中国舞、芭蕾舞、国际标准舞这类有成熟的规训形态舞蹈动作语汇体系的舞种作为教育教学载体。这类载体从舞蹈身体语言学的视角来看,属于一定时空情境中典型的意识行为,并且以能指精致、所指模糊的方式承载着行为的意义,这就决定了普及型舞蹈艺术素养的教育教学要围绕规训形态舞蹈动作语汇的技术和审美规范,基于学科交叉,融入生活经验,使学习者建构和体验认知和美的内容。过去注重动作技术难度,忽视美的具体内容,将美的构成内容与舞蹈动作技术发展的学习割裂的普及型舞蹈美育的狭隘充分暴露。与此同时,舞蹈美育完整的功能和价值得以解蔽。其一,普及型舞蹈艺术素养的教育教学要保证学习者通过动作学习,体验动作美的内容和价值,以及对其所处时空文化情境意识行为的表达和塑造的意义。换而言之,即通过美育的“感同身受”实践德育内容。其二,对美的内容“感同身受”是建立在教和学的双方共有的多学科交叉知识,普遍已有的、源于生活的经验之上的,那么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各学科知识整合应用的过程,因此也是智育的过程。其三,舞蹈艺术素养的教育教学要以学习者身体基本素质和运动能力科学系统而又全面发展为前提,所以美育和体育建立了直接联系。其四,普及型舞蹈美育在我国推进的三十余年中,一直不是学校必开课程,但由于其身心双育的价值被广大家庭所重视,进入社会培训机构并蓬勃发展,这为美育的全方位开展奠定了基础。因此,舞蹈艺术素养教育教学的功能与价值因为被充分认知而被高度重视。
在舞蹈艺术素养培养的育人功能与价值被完整认知的基础上,国家又提出将舞蹈纳入学校课程,教育界必然会关注如何以课程构建和教学设计、实施来充分发挥它的功能和价值。本著述撰写的目的就在于将笔者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整合,讨论和呈现舞蹈艺术素养课程教学的理论、设计与实践。首先,根据舞蹈艺术素养与美育的关系,我国现阶段普及型舞蹈美育课程教学的缺失,来寻求普及型舞蹈美育课程构建、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其次,在理论关照下,针对现状缺失提出课程构建、教学与评价设计的一体化方案。再次,根据研究中观察到的舞蹈教师舞蹈艺术素养教学能力缺失,寻求与课程教学构建在学理上一致的理论,解蔽教师普及型舞蹈艺术素养课程教学的培养。并基于国际标准拉丁舞,展现教师舞蹈艺术素养课程教学方案设计的完整过程和方案实践。方案实践前后对教师的问卷,实证方案设计实施的有效性和不足。通过以上内容的设计与呈现,笔者试图完整地呈现作为普及型舞蹈艺术素养课程体系构建实施与教师相应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指南。力求为舞蹈艺术素养课程进入学校课程,为当前普及型舞蹈美育推广主力军——校外培训机构,为构建有效的普及型舞蹈艺术素养课程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本著述既是笔者从小学习舞蹈,到后来以舞蹈教育作为专业、作为职业的心路历程,也是笔者从硕士到博士阶段研究成果的整合。本著述的理论和实践内容有一部分来源于笔者的博士导师孙洪涛教授,博士后合作导师张放平教授、辛继湘教授,实践指导导师刘建琼研究员和程志理教授的指导,梁思源、王力强等舞蹈界前辈教师的引导,得益于与何沁、马鸣、张阳等同辈教师的深入交流。感谢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培养,给予笔者从师范类学生成长成一名教师和教育科研工作者所需要的理论引领与实践平台。感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给予的环境优美,氛围轻松和谐的工作环境,让笔者能有充足的时间思考,有好的条件来实验和逐步融合理论与实践。由于囿于见闻笔者的一隅视角,其中存在诸多认知与实践的不完善,希冀得到读者的批评与指正。
本书基于国际标准拉丁舞展现教师舞蹈艺术素养课程教育教学能力方案设计完整过程和详细的内容选择、理论研究与实践整合来讨论和呈现舞蹈艺术素养课程教学的理论、设计与实践。通过使用方案实践前后对教师的问卷,实证方案设计实施的有效性和不足。旨在完整地呈现作为一个整体的普及型舞蹈艺术素养课程构建,教学与评价设计,教师课程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的理论、操作指南、实践的结果及对结果的反思。力求为舞蹈艺术素养课程进入学校课程,当前普及型舞蹈美育推广的主力军——校外培训机构构建有效的普及型舞蹈美育课程,并为实施教学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熊茵,女,博士,在站博士后。主要从事普及型舞蹈美育的课程与教学、义务教育学段的学校美育等研究。主持省部级课题两项,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担任中国舞蹈家协会与中国国标舞总会联合推出的国际标准拉丁舞艺术等级测试教材执行主编、中国国标舞总会国家队翻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素质教育研究基地“美育研究方向”负责人。
前言/ 1
艺术素养培育的终极目标是美育的目标,学校美育可拓展舞蹈、戏剧等艺术课程,着力培养学生艺术素养。本书分4个阶段系统梳理呈现了国内外近20年普及型舞蹈美育课程教学的研究成果,使用哲学理论解蔽了普及型舞蹈美育课程教学,构建了普及型舞蹈美育哲学,结合文献梳理提出了普及型舞蹈美育艺术素养的四个维度;展现了主要以我国以业余培训机构的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的普及型舞蹈美育课程现状,提出针对现状困境破解,设计、实施舞蹈艺术素养课程的理念与方法与课程教学与评价设计方案模板;以国标舞为例,呈现了实施普及型舞蹈美育课程队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教师职后舞蹈艺术素养教学能力培养课程设计、实施方案和效果实证;提出了保障普及型舞蹈美育课程推广实施的策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