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创世神话论坛文集
  • 上海创世神话论坛文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上海创世神话论坛文集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极速发货,假一罚十,可开电子发票,请放心购买。

54.33 5.5折 98 全新

仅1件

天津西青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叶舒宪 雷欣翰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13230645

出版时间2020-06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1202121057

上书时间2024-10-18

果然是好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本书为首届“中华创世神话上海论坛”论文集,收录了海内外二十四位学者的二十二篇论文。论文集广泛而深入地探讨了创世神话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具体案例。就基础理论而言,涉及对创世神话言语结构、文本属性、类型体系、价值功能的研究;就研究方法而言,主要是对文学人类学派提出的“四重证据法”的挖掘与实践;就具体案例而言,包括《山海经》、“无生老母”、白虎神话、洪水神话、神话历史、哲学神话、地方神话和考古文明中的神话等话题。



作者简介

叶舒宪,现任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神话学研究院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作有《玉石神话信仰与华夏精神》《四重证据法研究》《文学人类学教程》等四十余部。

雷欣翰,中国人民大学古典学博士,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访问研究员(2016 ~ 2017)。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神话学研究院讲席教授助理。出版专著《孔丛子训读及研究》、译著《汉字解读日本神明》(待出版)等,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目录

创世神话的思想功能与文化多样性 叶舒宪/ 001

神圣“中心”:创世神话中的认知原理 彭兆荣/ 016

神话文本:从天地创生到万物显灵 徐新建/ 033

创世神话传说的内容类型及其文化扩展 郑杰文 张 伟/ 042

从组合型向世界祖宗型的发展演化

—楚帛书创世神话类型研究 张开焱/ 053

原始意象与当代价值—中华创世神话再认识 程金城/ 063

《山海经》与中国创世神话 刘宗迪/ 068

德福配享神话:宝卷创世神“无生老母”信仰溯源 李永平 黄群英/ 080

“洪水造人”神话的死亡结构与重生信仰意义 汪小洋/ 097

中华白虎神话的文化谱系与文化认同 孙正国/ 107

“推原”与神话历史:土家族创世神话论 柳倩月/ 112

论大洋洲原住民创世神话研究趋向 王 倩 赵晓寰/ 125

嘉绒藏地的“世界”想象:创世神话、神山信仰与生境传说 李 菲/ 140

天熊伏羲创世记—四重证据法解读天水伏羲文化 叶舒宪/ 153

创世神话与神话历史:以大禹治水—禹赐玄圭为中心 唐启翠/ 170

人是什么—中华创世神话的原初智慧与心性结构 胡建升/ 186

创世神话的概念、类型与谱系 田兆元/ 203

中国创世神话母题的类型与体系

创世神话是对远古时期的文化记忆 徐华龙/ 219

四重证据法重释仰韶文化鱼纹的神话内涵

—兼评“创世鱼女神”观念 柴克东/ 223

晚周秦汉之际宇宙生成论中的神话话语 雷欣翰/ 237

附录 如何探寻文化的“底牌”

—“中华创世神话上海论坛”会议综述 孙梦迪 唐启翠/ 264


【书摘与插画】

创世神话作为文化的“底牌”

叶舒宪

2010年,我来到上海交通大学,组建文学人类学研究中心。八年来,我们做了一些理论上的探索。这些探索,都是为了回答一个问题:什么是“神话中国”?

把“中国”写一遍,会发现这两个字都来自神话。“中国”是中央之国的意思。古人认为,大地是方的,有四个边,而中国处于大地的中央。这种“中心化”的思维方式,几乎可见于所有民族的创世神话。“国”字在清代以前与“國”字并用,是古代的俗字。四四方方的外围,代表城池和城墙。城墙里面,只守着一种东西—“玉”。如果认为“国”字不够,还可以把“宝贝”的“宝”字也写一写。代表房子的“宀”下面,仍然只有一种东西—玉。繁体的“宝”字,房子下是“玉”加“贝”。“贝”相当于货币。以玉为国和以玉为宝,都起源于以玉为神的信仰。可见,“中国”这两个字,都来自神话。

神话研究新的理论指引叫文化大传统。我们把甲骨文出现以前的文化,叫大传统。用汉字书写的历史,以甲骨文算,也就3 000多年。这期间产生的文化,次生于大传统,叫小传统。*总书记曾经说过,我们有5 000多年的中华文明,但他马上又补充了一句,有文字记载的是3 000多年。这里说的3 000多年,指的就是从甲骨文算起。不过,大传统理论,不是仅仅依赖汉字文献,而是以出土文物为主要证据探寻中华文明的脉络。

1971年,基辛格博士来华,是当时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基辛格来北京只有48小时,但他专门提出要看紫禁城。紫禁城中的太和殿,在明清两朝600多年的历史上,都是*重要的典礼举办地。太和殿的建造,动用*多的一种建材,是汉白玉——整个地基都是它。在太和殿的基座上,还有1 142个龙雕。我们说中国人是龙的传人,而祭天的太和殿用汉白玉、龙雕做地基。这些文化现象的背后,都是神话。过去,我们不知道龙的神话有多么久远,只知道《周易》起首就是龙、甲骨文也有“龙”字。今天,大传统的知识把这个底牌亮出来了:明清两朝二十四个皇帝,每年万寿、元旦、冬至三大节,都在太和殿举行典礼,赐宴群臣。大殿基座“千龙吐水”的奇观,与“开天辟地”的华夏创世神话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在甘肃省天水市,有一座始建于明代的伏羲庙,取法《周易》开天辟地的神话模式。紫禁城内廷的后三宫是乾清宫、坤宁宫和交泰殿,也与《周易》体现的开天辟地神话模式吻合。在六十四卦中,*卦叫《乾》、第二卦叫《坤》、第三卦叫《屯》、第四卦叫《蒙》。《周易》始于开天辟地,终于《既济》《未济》,终始呼应。乾清宫代表天,是皇帝住的地方;坤宁宫代表地,是皇后、妃子们住的地方;中间的交泰殿*为神圣,象征“天地交而万物生”。这是中国创世神话中*基本的原意。历史上,交泰殿还是存放传国玉玺的地方,而传国玉玺的制度,从公元前221年开始,就由秦始皇确立了。玉玺上刻着的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是用神话语言讲述神话历史。

这些解读,如果没有大传统新知识的理念,是不可能成功的。那么,什么是大传统新知识?以今人熟知的玉璜这种器物为例,就可以说明。红山文化的总年代,距今6 000至5 000年之间。双龙首玉璜,距今约5 500年。什么是玉璜?就是模拟彩虹。彩虹在下雨以后出现,是沟通人与自然、人间与天上的桥梁。上海有一个地名叫虹桥,这个名称与玉璜的文化内涵相通。在这里建造的虹桥机场,更让我们联想到古老民族升天的梦想。在红山文化双龙首玉璜上,

有两个龙头,它们张着嘴,与太和殿下1 142个龙雕一样。只不过,张嘴的龙在5 000年前是喝水而非吐水——暴风雨倾倒了天上的水,于是天神化作双头龙,到地上喝水。这就是运用大传统新知识,解读彩虹与玉璜。

有人说这种解读很玄奥,其实并非如此。在后世,这样的文化传统一直在延续。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一个3 000多年来一直使用象形字的民族。“虹”字的甲骨文写法“”,就是双头龙饮水的形态。但文字这种符号,只能算是二级编码。甲骨文以前的大传统,才是一级编码。一级编码的真实情况,以前根本看不到。中国考古学经过90年的发展,发掘出大量与神话相关的器物,才让我们有希望一窥大传统的堂奥。玉璜的形制与甲骨文“虹”字的底牌——双首龙,就是一个例子。

2017年9月27日,在黑龙江小南山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出土了数百件玉器、陶器和石器等新石器时代早期文物。考古发掘介绍,目前出土文物包括30多件璧、珠、环等玉器和400多件石器。根据考古学研究和测年数据专家判断,出土文物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9 000年左右。

9 000年的大传统延续不断,960万平方公里的玉文化脉络延绵不绝。这就是文化自信*扎实的底气。

大传统的理论方法,不仅向前拓展了我们稽古的视野,也提醒我们不要将神话研究局限在书斋里。我在上海交通大学,给学生开了一门叫“神话与创意”的课程。上一代学者受教育的时候,根本没有这些名称——“创意”“文化产业”,在那时候是“现代化”“亚洲四小龙”和“中国制造”。今天,情况发生了变化。新的问题是:我们要怎么样创意?在这个课程里,我给学生设计了一个9 000年、9 000公里的玉文化之旅。旅程的*站是红山文化,*后一站则回到上海——不看东方明珠,也不看迪士尼,只看一个地方——松江大学城旁的广富林遗址。崧泽文化,是南方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

除了学术方面,神话研究还应该做一些对社会经济转型、文化创意产业有贡献的事情。迪士尼度假区是上海市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它的高消费众所周知。据说,有一位学者一家去迪士尼,三人花了一万多。全世界*一个600年的皇宫,是紫禁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一家人看完,就说了四个字,翻译成

汉语,叫“精妙绝伦”。可是,故宫的门票是多少钱呢?迪士尼的门票动辄数百,加上吃住,这个钱被谁赚了?中国只有产业没有文化,就亏在这里。现在,由政府出面做经纪人,把中国的神话资源作为品牌,这是我们能为中国的文化产业作贡献的地方。

早在2005年,我们就在杂志开设专栏,叫“符号经济时代”。文化和神话的资源可以做什么?文化如何变资本?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何在?神话创意如何驱动新经济?本书收录的许多论文的作者,都曾参与撰写这个专栏,探讨《哈利 · 波特》《达 · 芬奇密码》和《黑客帝国》等作品成功的奥秘。对于这个话题,未来上海交通大学神话研究院还会有一批学者致力推进。

在神话研究的工作中,对创世神话及其与玉文化之关系的研究,又有其独特的重要性。创世神话的丰富内涵,开启了中国思想史之门。比如以盘古为代表的尸体化生型创世神话,讲一个巨人去世了,他的尸体化成世界万物。这种类型的神话,与印欧系统的神话,尤其是北欧神话非常相似,具有普世性。但只有到了中国,盘古的精髓才化为玉。根据《五运历年记》的说法:“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虻。”

过去,海外汉学界认为中国没有神话,主要就是说中国没有创世神话。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开始讨论这个问题。1988年,拙著《中国神话哲学》就以创世神话为主攻方向,建构中国创世神话的理论体系,发掘其中隐含的文化编码。经过研究可以知道,我们日常以为与创世神话无关的一些文化现象,如混沌开七窍的传说、新年的饮食礼俗等,都是创世神话的“遗产”。也许有人会说,这些文化现象已经是遥远的过去,其实并非如此。创世神话并不遥远,而是就在我们的身边。例如,现在中国的“苹果”粉丝很多。这个“苹果”不是苹果树上长出来的苹果,而是乔布斯想象的伊甸园苹果。把伊甸园的苹果做成产品,乔布斯是用讲故事的方式占领市场的成功典型。

伊甸园的“苹果”已经行销全球,中国人的logo还在沉睡。

创世神话讲述人是怎么来的,因此尤其体现出文化“底牌”的意味。“万物起源”的叙事,体现的是文化共同体的基本价值观。它通过叙述世界、空间和时间的发生,在宇宙自然中为人类共同体定位。创世神话及其相关的仪式活动,还为特定的文化奠定其信仰和思维模式。如“礼拜日”的习俗,就是创世神话的遗留。全球化以后,中国人的作息制度是七天一周期,但如果回到商代,就是十天一周期——也就是所谓的“旬”。中国神话说东海扶桑一共有十个太阳,甲、乙、丙、丁……每天一个,轮流照耀世界。这就是十天一周期作息制度的来源。今天我们的作息以七天为一个周期,是由希伯来的创世神话规定的。又如中国人吃饺子的习俗,如今是随时都可以吃,但在古代一年只有一个时间包饺子,只有一个时间吃饺子,那就是除夕夜和大年初一。大年初一太阳刚刚升起,为什么不吃别的,只吃饺子?这是中国人用饮食行为重演“辞旧迎新”。“饺子”是现代汉语,古代叫“馄饨”,隐喻着“混沌”。馄饨的特点是浑然一体、不能“露馅儿”。和混沌的一年告别,迎接新时代、新纪元的开始,所以要吃饺子。这是一种“潜规则”——中国新年的饮食行为,遵循混沌创世神话的观念。

总体而言,中国的创世神话,可以分成七类。以往认为创世神话有五类,是《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说法。《不列颠百科全书》的每一个词条,都聘请世界*学者撰写,但西方汉学界认为中国没有神话,因此五类的分法没有考虑中国的情况。现在,我们通过新的分类,回答中国文本中的创世神话问题:① 由

至高的创世主主宰的创世神话;② 通过生成实现的创世神话(creation through emergence);③ 世界父母的创世神话(creation by world parents);④ 宇宙蛋的创世神话(creation from the cosmic egg);⑤ 陆地潜水者的创世神话(creation by earth divers);⑥ 尸体化生的创世神话(盘古:牺牲=创造之源);⑦ 工匠型的创世神话(凿开孔窍、天地剖判、斧钺)。

2017年,创世神话上海论坛举办之前,刚刚就任美国总统的特朗普来华,并观摩了紫禁城。与此前外国领导人光临紫禁城不同的是,他在这里看了三出京剧,还要跟美猴王握手。演出京剧的戏台建于乾隆时期,牌匾上写的是“壶

天宣豫”。中美元首在故宫看京剧,“壶天”用的是壶公神话的典故。这些行为背后的文化“底牌”,就是葫芦剖判型创世神话。

我们承担上海市“创世神话”创新基地项目完成的*本书,就是《中华创世神话精选》。目前已经找到50多个民族的创世神话,只有个别民族的没有找到。今后的研究,也希望能够呈现中国创世神话的多样性、丰富性。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