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快速城镇化地区生态-环境:经济耦合协同发展研究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极速发货,假一罚十,可开电子发票,请放心购买。
¥
89.57
6.0折
¥
150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杨玉珍、任太增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49062
出版时间2018-05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50元
货号1201945048
上书时间2024-10-1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杨玉珍:经济学博士,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农村区域发展与城乡融合。发表学术论文41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24篇,CSCD来源期刊2篇,其中8篇是河南省教育厅、学校认定的非常不错期刊,4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5项、厅级项目4项;参与(完成)重量、省部级以上项目14项。独立出版学术专著1部,参与著作5部。获省社科很好成果二等奖2项,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其他厅级奖励7项。 先后获得“河南省很好青年社科专家”“河南省百名很好青年社科理论人才”“河南省教学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年度人物”“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很好学者”“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等荣誉称号。
目录
章 相关概念、基本理论与研究架构
节 研究背景与概念界定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 研究区域范畴的界定
三 快速城镇化阶段与快速城镇化地区
第二节 快速城镇化地区的基本架构
一 快速城镇化地区的系统构成
二 快速城镇化地区的动力机制
三 快速城镇化地区的行为主体
四 快速城镇化地区的协同新理念
五 快速城镇化中后期的重心
第三节 本书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框架
一 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 本书研究的重要观点
三 本书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中西部快速城镇化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问题
节 中西部快速城镇化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 大气污染
二 固体废弃物污染
三 水体污染
四 土壤污染
第二节 中西部快速城镇化地区的资源问题
一 快速城镇化地区的资源约束路径
二 快速城镇化地区资源约束理论
三 快速城镇化地区的资源约束表现
第三节 中西部快速城镇化地区的经济社会问题
一 大量农民进城引发的贫困问题
二 城市的失业问题
三 半城镇化和伪城镇化问题
四 人的“生活角色”变化产生的环境问题
五 人的“职业角色”变化产生的环境问题
第四节 中西部快速城镇化地区其他典型的“城市病”问题
一 城市过度蔓延与土地的过度侵占和浪费
二 城市交通拥堵
三 城市“内涝”
四 城市短命与高耗能建筑
第五节 中西部快速城镇化地区农村的环境问题
一 农村环境问题整治成本极高
二 环境治理人才稀缺
三 社会资本挑战
第三章 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节 中部地区城镇化总体评价
一 中部地区城镇化及经济发展概况
二 中部地区城镇化速度与质量
三 中部地区城镇化协同发展度
四 中部地区城镇化特征及问题
第二节 中部地区各省份城镇化评价
一 中部六省城镇化历程
二 中部六省城镇化发展现状
三 中部六省城镇化SWOT分析
四 基于SWOT分析的中部六省城镇化建议
第三节 中部地区城镇空间布局
一 中部六省城镇空间布局
二 中部六省城市群空间结构
三 中部六省城镇体系结构
第四章 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节 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与现状
一 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二 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成果
三 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测度
第二节 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存在的问题
一 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二 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布局
一 西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现状
二 西部地区十大城市群发展现状比较
三 西部地区城市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机遇
第五章 中西部快速城镇化地区生态-环境-经济耦合协同发展评价
节 区域界定和方法介绍
一 中西部快速城镇化地区筛选
二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三 耦合协同发展效度
四 指标选取
第二节 中西部省级层面生态-环境-经济耦合协同发展评价
一 各省份快速城镇化起始点评价
二 各省份快速城镇化转折点评价
三 各省份快速城镇化起始点和转折点评价结果比较
第三节 中西部城市层面生态-环境-经济耦合协同发展评价
一 基础数据及指标选取
二 各子系统内协同发展评价结果
三 子系统之间协同发展评价
第六章 快速城镇化地区行为主体间的博弈与协同
节 行为主体间的利益矛盾及冲突
一 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产生的利益矛盾
二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利益矛盾
三 快速城镇化与低就业增长之间的利益矛盾
四 土地冲突引发的利益矛盾
五 快速城镇化地区要素间的矛盾与冲突
第二节 多元主体行为目标与博弈机理
一 行为主体的理论基础
二 行为主体的特征及假设
三 政府、开发商、农民等利益相关主体的行为目标
四 政府、开发商、农民等利益相关主体的博弈机理
第三节 多元主体博弈的利益分配格局及成因
一 各主体间利益分配状况:以城市扩张征地为例
二 利益分配不平衡的成因:制度缺陷
三 利益分配不平衡的成因:行为失范
第四节 行为主体间协同机制及行为调适
一 政府角色预期与行为
二 开发商角色与行为规范
三 农民的认知水平及行为调适
四 大众媒体的行为及作用
五 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六 专家学者的作用
第七章 典型国家快速城镇化阶段生态、环境、经济问题及应对
节 快速城镇化转折点的界定与国际经验借鉴
一 快速城镇化转折点的界定
二 快速城镇化国际经验借鉴的标准
第二节 典型国家快速城镇化阶段的问题及对策:纵向国别比较
一 世界城镇化进程和城镇化模式
二 快速城镇化阶段的英国
三 快速城镇化阶段的德国
四 快速城镇化阶段的美国
五 快速城镇化阶段的法国
六 快速城镇化阶段的墨西哥和巴西
七 快速城镇化阶段的日本
八 快速城镇化阶段的韩国
第三节 典型国家快速城镇化阶段的特征:横向截面比较
一 快速城镇化阶段的经济比重
二 快速城镇化阶段的产业结构
三 快速城镇化阶段的“城市病
四 快速城镇化阶段的社会保障
五 快速城镇化阶段的城市空间
第四节 中国快速城镇化的启示和思考
一 政府行为与发展模式的战略性调整
二 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三 城市规划理论及实践探索
第八章 中西部快速城镇化地区生态-环境-经济耦合协同发展路径
节 生态环境与经济耦合协同理念及模式
一 树立生态环境与经济耦合协同理念
二 创新生态环境与经济耦合协同发展模式
第二节 完善生态环境与经济耦合协同的内容
一 利益协同是根本动力
二 动力协同是发展关键
三 组织协同是基本保障
四 信息协同是纽带和桥梁
五 科技协同是重要条件
第二节 以产业为核心推动生态环境与经济协同发展
一 围绕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
二 构建农业生态消纳循环产业链
三 构建流通领域绿色产业链
四 进行企业循环化改造
五 推进建筑产业循环节能
第三节 以城市为重点推动生态环境与经济协同发展
一 开展生态环境整治
二 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三 完善城市环境治理体系
附录
附录1 全国各省份快速城镇化阶段时间节点和主要增长指标
附录2 中西部快速城镇化地区地级及以上城市城镇化主要指标
附录3 2015年世界各国和地区与城镇化相关的主要指标
后记
内容摘要
该书首先界定了中部、西部的区域范畴,区分了快速城镇化阶段和快速城镇化地区,然后研究中西部快速城镇化地区的生态环境经济问题,分析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对中西部快速城镇化地区生态—环境—经济耦合协同发展的评价,研究快速城镇化地区城市政府、企业、市民、农户等行为主体的博弈与协同,总结世界上已完成快速城镇化的国家的经验与教训,很后提出中西部快速城镇化地区生态环境经济耦合协同的路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