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情漫作他年忆 苏曼殊传
  • 多情漫作他年忆 苏曼殊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多情漫作他年忆 苏曼殊传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极速发货,假一罚十,可开电子发票,请放心购买。

23.76 4.0折 59.8 全新

库存3件

天津西青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冠舒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ISBN9787536088849

出版时间2019-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9.8元

货号28496631

上书时间2024-10-15

果然是好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叶延滨

 

    <<多情漫作他年忆——苏曼殊传>>是一本值得向读者推荐的好书。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文学奇才苏曼殊的传记。在中国百年现代文学史上,苏曼殊是承前启后的人物,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一代名士。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曾经闪烁奇异光彩的天才作家,被蒙上历史的尘埃,不仅从描述现当代文学的各种文学史中消失,也不为一般读者知晓。苏曼殊的传奇人生和他的天才著述,是中国进入20世纪后,中外文化交流与冲撞掀起的历史大潮中一个弄潮儿的写照。苏曼殊(1884—1918),原名戬,字子谷,小名三郎,更名玄瑛,号曼殊,广东珠海市沥溪村人,文学家,能诗文,善绘画,通梵文。苏曼殊的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苏曼殊曾入日本横滨大学预科、东京振武学校学习。光绪二十八年(1902),在日本东京加入留日学生组织的革命团体青年会。次年加入拒俄义勇队。同年归国,任教于苏州吴中公学。1903年,在广东惠州削发为僧,法名博经,旋至上海,结交革命志士,在《民国日报》上撰写小品。光绪三十年(1904),南游暹罗、锡兰,学习梵文。1906年夏,革命党人、著名汉学家刘光汉邀其至芜湖皖江中学、安徽公学执教,与在日时旧友陈独秀相遇,是年与陈东渡日本省亲未遇,归国后,仍执教于芜湖。1907年,在日本与幸德秋水等组织亚洲和亲会,公开提出“反抗帝国主义”的主旨。同年和鲁迅等人筹办文学杂志《新生》,未成。宣统元年(1909),再度南游,任教于爪哇中华学堂。辛亥革命后归国,参与上海《太平洋报》工作。1913年,发表《反袁宣言》,历数袁世凯窃国的罪恶。他一生波涛汹涌,他的命运曲折起伏,时而壮怀激烈,时而放浪不羁。他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性格,恰是处在中西文化交流与冲荡中,一个天才作家难以逃脱的宿命。1918年5月2日,苏曼殊在上海病逝,年仅35岁。他的著述丰富而驳杂,柳亚子先生曾编辑五卷本《苏曼殊文集》,但印行较少,后少有再版,苏曼殊如珠贝沉入岁月的河床。《多情漫作他年忆——苏曼殊传》从波光月影的岁月之河中,打捞一个风云英杰的身影和传奇,实在是值得点赞。《多情漫作他年忆——苏曼殊传》能够在今天与读者见面,不能不感谢苏曼殊家乡对这位游子念念在心。2015年1月,珠海市香洲区政协八届五次会议上,有委员提议香洲区应成立“苏曼殊文学院”以推动香洲文艺事业。这个议案得到了领导的支持和相关部门的关注。在区委、区政府、区政协和区文联的共同努力下,苏曼殊文学院完成所有注册手续,于2017年2月25日正式挂牌成立。这是一件重视文化复兴的好事,也由此提升了当地民众的文化自信,助推了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发掘和整理。以苏曼殊文学院为平台,香洲区以及整个珠海,加紧进行对苏曼殊的研究工作,并借力培养本土作家,加快步伐,开展工作。珠海市香洲区文联在资金不足、设施尚简的情况下,以极大的热情开拓局面。第九届香洲政协又责无旁贷,把香洲文史的研究编纂工作当作政协的任务和使命,以每年出版两本文史专著的速度,加快“香山记忆”文史书系的编辑出版工作。在这个文史书系中,《多情漫作他年忆——苏曼殊传》列入了2018年出版计划的重点。

    作家赵冠舒是本书的作者,她是苏曼殊家乡沥溪村所在的珠海市香洲区政协文史委员、香洲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同时,她也是发掘和开拓苏曼殊文化的参与者,担任了珠海市苏曼殊文学院秘书长、珠海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和《香山》杂志编辑。这位从吉林移居珠海的女作家,大学主修汉语言文学专业,多年从事教育工作。喜爱琴棋书画,遍读经史子集,熟悉国学脉络,精研唐诗宋词,对中国文学有较为深厚的研究和积累,同时多年来在小说、散文、诗歌方面有50余万字作品付梓。这些都为她深入研究苏曼殊打下了基础,为她完成修复和再现苏曼殊的文学形象创造了条件。

    《多情漫作他年忆——苏曼殊传》以人物传记的形式,以晚清及民国初年为时代背景,梳理了苏曼殊的家庭出身和成长经历,探讨和描绘了苏曼殊的性格基调和命运轨迹,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苏曼殊在小说、诗歌、译著、绘画等方面的显著成就,叙述了他投身革命洪流的种种际遇,长卷式地展现了苏曼殊传奇而短暂的一生。苏曼殊的经历及著述,在他生前逝后,都充满争议和迥异评价。《多情漫作他年忆——苏曼殊传》的作者不仅认真研读史料,写作上也有相当的文学功力。《多情漫作他年忆——苏曼殊传》可以说是一部文学性和史料性俱佳的传记。当然,文学界和史学界对苏曼殊经历的某些事件和他的某些作品,一直有不同的看法,因此,这本传记也是一个作家对苏曼殊的认识和理解。欢迎有不同意见的朋友对此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而进一步推动苏曼殊研究。

     祝贺作家赵冠舒完成了一部重要的作品,也祝贺苏曼殊文学院的朋友们几年来所取得的进步。文学是一项薪火相传的事业,希望有更多的读者了解苏曼殊和他热爱的文学。

    是为序。

                                                                                                        2018年11月于北京

                                                                             (作序者系诗人、作家,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



导语摘要

      一个世纪之前,在清末民国之初的风雨飘摇中,有一位旷世奇才,他着僧衣一袭,捻竹笔一支,写几首相思,译几回拜伦,诵一世梵音……就这样,横刀直入地闯进了许多人的情愁。他画得是寒鸦瘦马,写的是红笺天涯。红尘念起时,狂笑入江南烟雨;繁华落幕时,静走蜀身毒道。赏罢红梨晚渡,笑谈暹罗见闻。即便身处乱世,几历政台更迭,从未抛却家国,至于个人生死,*是无妨。待到转身时,依然青灯孤旅,独处碧落;红尘多苦痛,人心皆空城,执念如飞烟,迟早要散。唯有既癫且狂,芒鞋、破钵、青山、兰舟,不如归去。

    本书以人物传记的形式,以晚清及民国初年为时代背景,描写了苏曼殊传奇而短暂的一生和成长经历,还有他投身革命的种种际遇,以及他在小说、诗歌、译著、绘画等方面的显著成就,尤其在诗文著述方面,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读。本书文字优美,作者充分发挥其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厚研究和积累——遍读经史子集,熟悉国学脉络,精研唐诗宋词——在用诗一般的语言对苏曼殊作品进行解读的同时,把苏曼殊的作品和人生经历相结合进行介绍,旁征博引诗词歌赋,像是一场诗学和美文的盛宴,避免了枯燥的阅读感。同时本书搭配了很多图片,在丰富版面的同时,也能让调节读者的阅读节奏。



商品简介

 一个世纪之前,在清末民国之初的风雨飘摇中,有一位旷世奇才,他着僧衣一袭,捻竹笔一支,写几首相思,译几回拜伦,诵一世梵音……就这样,横刀直入地闯进了许多人的情愁。他画得是寒鸦瘦马,写的是红笺天涯。红尘念起时,狂笑入江南烟雨;繁华落幕时,静走蜀身毒道。赏罢红梨晚渡,笑谈暹罗见闻。即便身处乱世,几历政台更迭,从未抛却家国,至于个人生死,*是无妨。待到转身时,依然青灯孤旅,独处碧落;红尘多苦痛,人心皆空城,执念如飞烟,迟早要散。唯有既癫且狂,芒鞋、破钵、青山、兰舟,不如归去。

 

 本书以人物传记的形式,以晚清及民国初年为时代背景,描写了苏曼殊传奇而短暂的一生和成长经历,还有他投身革命的种种际遇,以及他在小说、诗歌、译著、绘画等方面的显著成就,尤其在诗文著述方面,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读。本书文字优美,作者充分发挥其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厚研究和积累——遍读经史子集,熟悉国学脉络,精研唐诗宋词——在用诗一般的语言对苏曼殊作品进行解读的同时,把苏曼殊的作品和人生经历相结合进行介绍,旁征博引诗词歌赋,像是一场诗学和美文的盛宴,避免了枯燥的阅读感。同时本书搭配了很多图片,在丰富版面的同时,也能让调节读者的阅读节奏。



作者简介

    赵冠舒(素年)


    女,吉林临江人,主修汉语言文学专业。喜好琴棋书画,对中国古典文学有深入细致的研究。现为珠海市香洲区作家协会副主席、苏曼殊文学院秘书长、《香山》杂志编辑。



目录

章  文星初诞  /001


第二章  天命无寄  /006


第三章  认祖归宗  /012


第四章  渐融乡梓  /017


第五章  乡塾开蒙  /021


第六章  童年寡欢  /025


第七章  家道中落  /030


第八章  病弃柴房  /035


第九章  初沐佛光  /040


第十章  渐显异禀  /046


第十一章  东渡求学  /051


第十二章  樱花飘落  /056


第十三章  艰辛苦读  /064


第十四章  投身革命  /068


第十五章  赋诗江南  /072


第十六章  无依归禅  /080


第十七章  受戒佛门  /084


第十八章  游历四方  /090


第十九章  执教长沙  /096


第二十章  梦落西湖  /101


第二十一章  情断金陵  /106


第二十二章  巧点鸳鸯  /112


第二十三章  译才称奇  /117


第二十四章  囊空若洗  /124


第二十五章  以画明志  /130


第二十六章  流连青楼  /135


第二十七章  精研梵文  /140


第二十八章  革命困惑  /147


第二十九章  学通中西  /152


第三十章      画艺称绝  /156


第三十一章  挂单禅院  /164


第三十二章  过若松町  /171


第三十三章  惜调筝人  /177


第三十四章  母子重逢  /185


第三十五章  东渡归来  /191


第三十六章  断鸿零雁  /196


第三十七章  梦破残生  /205


第三十八章  革命曙光  /210


第三十九章  焚画祭友  /217


第四十章     义话南洋  /224


第四十一章  慈恩连连  /229


第四十二章  孤屿习静  /234


第四十三章  羁旅安庆  /241


第四十四章  风花雪月  /247


第四十五章  风云迭起  /255


第四十六章  诗心何寄  /262


第四十七章  狂歌走马  /271


第四十八章  再为革命  /277


第四十九章  著述日丰  /286


第五十章  文行无止  /295


第五十一章  非梦如梦  /307


第五十二章  魂依孤山  /315


跋 /324


苏曼殊年表 /327


参考文献 /337



内容摘要

      一个世纪之前,在清末民国之初的风雨飘摇中,有一位旷世奇才,他着僧衣一袭,捻竹笔一支,写几首相思,译几回拜伦,诵一世梵音……就这样,横刀直入地闯进了许多人的情愁。他画得是寒鸦瘦马,写的是红笺天涯。红尘念起时,狂笑入江南烟雨;繁华落幕时,静走蜀身毒道。赏罢红梨晚渡,笑谈暹罗见闻。即便身处乱世,几历政台更迭,从未抛却家国,至于个人生死,*是无妨。待到转身时,依然青灯孤旅,独处碧落;红尘多苦痛,人心皆空城,执念如飞烟,迟早要散。唯有既癫且狂,芒鞋、破钵、青山、兰舟,不如归去。


    本书以人物传记的形式,以晚清及民国初年为时代背景,描写了苏曼殊传奇而短暂的一生和成长经历,还有他投身革命的种种际遇,以及他在小说、诗歌、译著、绘画等方面的显著成就,尤其在诗文著述方面,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读。本书文字优美,作者充分发挥其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厚研究和积累——遍读经史子集,熟悉国学脉络,精研唐诗宋词——在用诗一般的语言对苏曼殊作品进行解读的同时,把苏曼殊的作品和人生经历相结合进行介绍,旁征博引诗词歌赋,像是一场诗学和美文的盛宴,避免了枯燥的阅读感。同时本书搭配了很多图片,在丰富版面的同时,也能让调节读者的阅读节奏。



主编推荐

    赵冠舒(素年)

    女,吉林临江人,主修汉语言文学专业。喜好琴棋书画,对中国古典文学有深入细致的研究。现为珠海市香洲区作家协会副主席、苏曼殊文学院秘书长、《香山》杂志编辑。



精彩内容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许多人寻乌衣巷都是因着刘禹锡的这首《乌衣巷》,衣角飘起在秦淮河的晚风中,乌衣巷像是美人悲伤的眼窝,这里到处是莺歌笑语,这里的笑到处饱含着美人泪。

    曼殊一生三次出家,臂上烙印着九个戒点香疤,但他从未对自己的“风流”稍加掩饰。苏曼殊的内心向来比寻常男子柔软多情,在上海时,他便赶时髦时常“叫局”,也从未有过记录确切地证实他与哪个女子有过肌肤之亲,无非是宴饮作罢便醺然而归。也许他只是害怕冷清,害怕独自一人面对漫漫长夜,那么多难耐的深沉夜色仿佛弦月都凝结了一层薄泪。他的风流,像是个顽皮的孩子,明明不懂情爱却偏要故作姿态。

    有一次众好友相聚,苏曼殊忍不住好奇,问章太炎:“子女从何而来?”

    太炎被他问得脸红,板着脸说:“此类问题,取市间男女卫生新论之书读之即得,何必问我?”

    曼殊不依不饶道:“书中说男女交合方可育子嗣,然衲幼时居沥溪,村中有一寡妇无夫自孕,此例可证书言不实!”陈独秀一口茶喷出来笑到岔气。章太炎捶着桌子,怒骂:“你逛青楼时,花雪南也不曾好好教导于你!若真如此,世间男子都随你做了和尚去罢!”.

    金陵的妩媚突破了他的想象,轻踏在乌衣巷的石板之上,身旁阵阵低迷的脂粉香,那些缭绕到他眼前后倏尔收回的香帕,让他蓦然想起了“玉肤金钗红罗裙,青丝飘飘及腰间”。是了,以往上海的歌姬不过是明媚的脂粉色,这金陵的女子方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色艺双全。

    初遇金凤时,恍惚间他以为那是一位朱门深闺的娇女。那个时节初秋的凉雨已经打在了二胡的丝弦之上,金凤的出现更是让所有的夏花彻底不再烂漫。她太过明媚,也太过缥缈。这佳人:白玉雕成琵琶骨,杜鹃蕊色点绛唇,金凤花汁描眼尾,当然还有那盛得下一滴晨露的梨涡。苏曼殊方知曾经的自持,都是为了今日的不自持,过往的佛根深种开始变得滑稽可笑,那是是未曾遇见她啊,那是不知道什么叫作“沉沦”。

    苏曼殊在南京收获了至真的友情和爱情,男者赵声,女者金凤。这一日,赵声提着两坛黄酒并四只南京盛产的小板鸭,邀曼殊月下共饮以践前诺。二人大嚼板鸭,豪饮黄酒,快意非常。赵声见他吃完自己的鸭子,又夺了他一只鸭腿,便取笑曼殊:“和尚,你这贪嘴的模样,比我个俗人还不如。”

    “百先(赵声字)兄,你虽唤百先,然依愚弟看来,倒是恐落我后了。”

    “百先仅百事为先,这酒肉之欲,我确是不如你。你瞧你两只板鸭下肚,还似几日不食般。”

    “令兄见笑矣!”曼殊说罢又灌下半壶酒,拿袖子随意地擦了下嘴角接着道:“佛心佛心,佛既在心,又何见之于形?若神佛如你等忒爱计较又如何成佛?”

    赵声见朗月当空,秦淮河上灯影缠绵,心中忧烦,不觉道:“如今世如烈火,清朝为热油,百姓烹煮于釜,神佛见之如何不救?依我之见,还是要我等革命之士,热血见诸汗青,方得使釜底抽薪救苍生于水火。”

    “神佛慈悲万物,万物皆有灵。到底不过一生死,终了皆是空。如我食之鸭,我食之乃恶,焉不知送其早登极乐?”说罢,曼殊又撕啃下一块鸭腿肉狼吞入腹。

    赵声见他洒脱之气,竟一时自愧不如,朗声笑道:“和尚看得通透!对酒当歌,少却红颜了然无味。我且去逍遥,不知你食酒肉同否会佳人哉?”

    曼殊听后拔身而起,边跑边脱掉外袍,哈哈笑道:“和尚我先行一步,佳人恐等得心焦!”赵声见他张牙舞爪的背影不觉哑然失笑。世间百年恐难再有此等纵意洒脱之人,当真乃身无挂碍,形无所拘,说他是僧又不是僧,俗却终究不俗。

    曼殊跑得满头大汗,气喘不已地停下来。只见秦淮河畔歌女伸着帕子招揽客人,偶有淡漠的佳人坐于船上偷偷观察行人。这些佳人大多比倚门调笑之人秀丽许多,且气质也好之远矣,想必非富贵风流之子不肯轻易相邀。他见自己一身臭汗,跑得急了连钱袋也丢了,实在狼狈,今夜怕是无缘会得佳人。正自沮丧,船头楼上丢下来一粒果核正打中他的后脑。他傻愣愣地抬头看去,之间新月挂在檐角,一女子着月白色石榴裙冲他轻笑道:“你这和尚也不怕坏了规矩,烟柳之地,也敢闯进来。”

    “让仙子见笑了。仙子你误入此地,和尚又如何闯不得?”说罢双手合十,喊了声佛号:“阿弥陀佛。”

    “如此说来,你是来救我出去喽?”

“如此,倒也甘入地狱。”曼殊一时怦然心动,竟不知该如何言语,嘴唇麻麻的难受,手指尖有些凉凉的颤抖。他心如擂鼓,这是从未有过的感觉。短短的几句对话倒让他越来越紧张,甚至不敢直视佳人。哪怕当年之于菊子,亦只是初见时甚觉柔美,并不似这般顿时觉得自己渺小了起来。

    楼上的女子见他不再说话,也不出声。过了些许时候,曼殊偷偷抬眼看去,只见她正捂着嘴娇笑,兰花纤指抚了抚鬓,角软着水腰道:“也罢,上来吧,度我出苦海。”

    曼殊一时惊喜,抬腿就往楼上跑。门房见到金凤姑娘竟然点了个和尚上楼,不由得啐道:“如今竟是什么光景,妓女邀起和尚来了,怕是要倒着贴了。真是开张晦气!”曼殊听了,回神跑回来,一把揪住那门房的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