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交力 三国的深层逻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外交力 三国的深层逻辑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极速发货,假一罚十,可开电子发票,请放心购买。

21.39 4.7折 46 全新

库存2件

天津西青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程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187008

出版时间2018-1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6元

货号26436722

上书时间2024-10-15

果然是好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在群雄割据的三国乱世,强者如何才能越做越大,*终以压倒性的优势成就统一霸业?弱者怎样才能避战避强,在夹缝中艰难成长而不致被消灭?三国群雄的实力此消彼长究竟以何为依托?

本书独辟蹊径,以现代外交理论解读三国历史,试图从外交谋略这一视角,重新建构三国的恢弘历史。在作者看来,整个三国历史,就是在一场场外交谋略的攻防战中推演变迁的大历史。无论是曹操还是刘备,在起步阶段都处于弱势,但他们凭借出色的外交谋略*终得以三分天下。三国版图的变迁主要依靠的,不是武力或者沙场战略,而是格局更加宏大的外交力战略。

在本书中,我们将看到三国时期各种势力是如何利用外交力,远交近攻,求存图强,*终形成群雄并起的天下格局。这对当下职场、商场人士也有着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张程,浙江临海人,职业编辑,历史作者。北京大学国际政治学学士、外交学硕士,对历史抱有浓厚的兴趣。毕业后埋头中国古代史,写过若干本断代史和专题史的通俗读物,现热衷于晚近中国社会史。出版有历史畅销书《三国大外交》、《泛权力》、《脆弱的繁华》、《中国人本色》、《夺宫》等书。



目录

一 
帝国的外交遗产


中国位军阀


不称职的掌舵人


汉朝的外交遗产


二 
天下尘埃落定时


崛起于四战之地


官渡没发生奇迹


风云际会荆扬间


三 
寻找平衡的联盟


兵临城下的结盟


围绕荆州的是非


流向同盟的鲜血


四 
国富兵强者胜出


根深蒂固制天下


攻吴伐蜀谁优先


为他人作嫁衣裳


五 
巴蜀慷慨北伐行


权相与战争体制


结盟与南北对峙


巴蜀慷慨北伐行


六 
割据南国朝


据长江所极而守


长江之险可偷安


金陵王气黯然收


七 
蛇鼠两端的辽东


独立寒秋忙饮马


玩转三角终自毁


海东莫可与相较


八 
三国外交战略篇


综合国力竞争论


三国地缘政治论


弱势的理想主义


九 
三国外交谋略篇


用人是谋略


中国特色心理战


外交谋略大盘点


十 
外事四夷的延续


延续:北方及西域


开拓:朝鲜和日本


远航:东海与南海


外交年表


参考文献


再版后记



内容摘要

在群雄割据的三国乱世,强者如何才能越做越大,*终以压倒性的优势成就统一霸业?弱者怎样才能避战避强,在夹缝中艰难成长而不致被消灭?三国群雄的实力此消彼长究竟以何为依托?


本书独辟蹊径,以现代外交理论解读三国历史,试图从外交谋略这一视角,重新建构三国的恢弘历史。在作者看来,整个三国历史,就是在一场场外交谋略的攻防战中推演变迁的大历史。无论是曹操还是刘备,在起步阶段都处于弱势,但他们凭借出色的外交谋略*终得以三分天下。三国版图的变迁主要依靠的,不是武力或者沙场战略,而是格局更加宏大的外交力战略。


在本书中,我们将看到三国时期各种势力是如何利用外交力,远交近攻,求存图强,*终形成群雄并起的天下格局。这对当下职场、商场人士也有着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主编推荐

张程,浙江临海人,职业编辑,历史作者。北京大学国际政治学学士、外交学硕士,对历史抱有浓厚的兴趣。毕业后埋头中国古代史,写过若干本断代史和专题史的通俗读物,现热衷于晚近中国社会史。出版有历史畅销书《三国大外交》、《泛权力》、《脆弱的繁华》、《中国人本色》、《夺宫》等书。



精彩内容

官渡没发生奇迹

迎奉皇帝后短短5年间,曹操势力迅速崛起。袁绍就老大不高兴了。

汉献帝当初从关中逃离的时候,取道河东去洛阳。河东在黄河北,与袁绍的势力范围近在咫尺。皇帝到了家门口,袁绍派遣谋士郭图(颍川人)去觐见皇帝。郭图回来后,劝说袁绍迎奉天子到袁绍的大本营邺县。袁绍不同意。他的理由有两个:是当初汉献帝的废立并不符合袁绍的心意,而袁绍参与了对刘虞的劝进,心里总觉得有那么点别扭;第二是袁绍顾虑皇帝到了大本营之后,大小事务都得通过皇帝这一关,请示汇报,太麻烦了。

裴松之的注解说谋士沮授也建议过袁绍:“将军累叶辅弼,世济忠义。如今朝廷正处于困境,现在河北州城粗定,您应该迎接圣驾,安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到时候谁还能抵御你啊!”袁绍终究不听。相反,倒是远在山东的曹操,风尘仆仆地派遣曹洪率军迎接汉献帝。如果你是当时的天下百姓,你会觉得袁绍和曹操谁是忠君爱国之人呢?

曹操迎接天子到许后,轻易收了河南各地,关中等地也在名义上归附了。袁绍这时候才知道后悔。他耍了个小花招,写信告诉曹操,建议迁徙汉献帝到鄄城去,以鄄城为都城。袁绍的理由是想“密近”天子。曹操心里明白,袁绍密近天子是假,方便袁军抢夺汉献帝是真,于是断然拒绝。

汉献帝都许后,封曹操为大将军、武平侯,封袁绍为太尉、邺侯(这也是曹操的意思)。诏书发到河北,袁绍不甘心位置在曹操之下,非常愤怒,公开说:“曹操都死过好几次了,每次是我救存他的。现在曹操背恩,挟天子命令起我来了啊!”曹操听说后,就将大将军的位置让给袁绍。袁绍嘟嘟囔囔地接受了大将军的官职,但拒不接受邺侯爵位。曹操自己担任司空,代理车骑将军。

下一步就是逐鹿中原争霸了。袁绍是怎么策划的呢?

建安五年(200),袁绍初步统一了河北地区。有实力与其争夺北方霸权的就是隔黄河相望的曹操了。于是袁绍整军向南,直指曹操。

当时沮授劝阻袁绍说:“河北残破,但底子好,您何不先加强内政,整备军队,同时派遣支队不断骚扰河南地区。曹操正陷入中原混战之中,底子薄,又遭受我们的不断骚扰,肯定不是我们的对手。到时候您再率大军一战定中原。”袁绍不同意,坚持要率得胜之师马上进行主力决战。

沮授的建议不失为老成持重的战略,是基于对黄河南北两派势力对比的考虑。袁绍占领的北方三州和青州大部,相比十室九空的河南地区来说,受战火毁坏较小;袁军扫荡河北,不论数量、战斗力、经验和士气都超过曹军;袁绍本人家族鼎盛,声望贯于南北,吸引了大批文人武将聚拢在周围。袁绍就是从如此的实力优势中获得了立即决战的勇气。而沮授认为可以凭借这样的优势不战而屈人之兵。其方法:一是整顿内政,在实力上给曹操巨大压力,二是派兵骚扰。

在决策之初,我们很难说袁沮两人谁对谁错。但是袁绍本人素质之低让他的决战战略走向了失败。

再看准备迎战的曹操这一边。

“四战之地”的特殊地缘给曹军带来了巨大束缚。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怎么防守。中原一马平川,处处都可能是敌人的突破点。曹操判定袁军的主攻方向是越黄河,扑向许县,于是采取了重点防御的对策。为争取战略上的主动,曹操抢先派遣臧霸率近万人入青州,占领齐、北海、东安等地,巩固右翼,防止袁军从东面袭击许昌;又派人镇抚关中,稳定凉州,巩固左翼。

曹操自己率兵防守正面,总兵力一万出头。其中于禁率兵驻扎黄河南岸的重要渡口延津,东郡太守刘延进驻另一个重要渡口白马,阻滞袁军渡河和长驱南下;曹军主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一带筑垒固守,构筑第二道防线。恰好在这时,张杨被部将杀死,河内陷入内乱。曹操派遣徐晃、史涣出兵渡过黄河,拉拢一派,打击一派,在黄河北岸建筑了据点,使自身的防守局面得到改观。

正月,袁绍发布讨曹檄文,二月10万将士进军黎阳。黄河中游形成了十比一的主力决战态势。

袁绍在决战前后也没闲着,展开了密集的外交穿梭。他的外交对象就是分布在曹操四周的大小势力,希望能够形成四周夹击河南的形势。

袁绍外交工作的个对象是盘踞在南阳地区的张绣。

张绣势力是西凉军团的分支。张绣的叔叔是董卓的部将,在关中大乱的时候“就食”南阳。张绣继位后,与刘表结盟,与曹操为敌。曹操与张绣展开多年的拉锯战,损失了自己的爱子、侄子和爱将典韦,还是奈何不得张绣,张曹两派结下了仇。

所以当袁绍在战前派人给张绣和谋主贾诩送去书信、相约结援、共击曹操时,张绣是愿意与袁绍同盟对抗曹操的。但就在正要签约的时候,贾诩却对袁绍的来使说:“你回去谢谢袁绍。告诉他,袁家兄弟都不能相容袁绍和亲弟弟袁术关系很差,互相攻击。袁绍还曾联合曹操攻击袁术。,还怎么能容天下呢?”袁绍的使节被赶跑了,双方的外交大门也关闭了。

张绣吃惊地问贾诩:“何至于如此呢?那现在怎么办?”贾诩建议张绣归降曹操,并列出了选择曹操的三大理由:“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从一也。袁绍强盛,我们以少从之,多就是个小伙计,不会受到袁军的重视。曹军众弱,得到我们这支力量一定很高兴,很重视,就是第二个理由。有霸王之志者,肯定会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宜从三也。”张绣听从贾诩,率众归降曹军。曹操喜出望外,不仅尽释前嫌,还对张绣等人加官晋爵,委以重任。张绣参加了官渡之战,官至破羌将军,在北征乌桓途中去世。贾诩则步步高升,成为曹魏重臣。袁绍的项外交工作宣告失败。

袁绍外交工作的第二个对象是到据湖广大地、兵强马壮的刘表。

刘表满口答应了,表示一定与袁绍一起灭曹,发兵北伐。袁绍那个高兴啊,谁知道等了好几个月,毫无湖广方向的消息,才知道刘表其实是口惠而实不至,按兵不动,坐观成败。正如郭嘉对刘表的评价:“表,坐谈客耳。”刘表这个人,指点江山发表意见还行,但真正要落实到行动上,则瞻前顾后,优柔寡断。刘表根本就没有夺取天下的决心和能力。尽管谋士们一再劝告主公要有明确的争霸战略,但直到刘表病死都没有确定争霸的战略。而且刘表当时的精力并不在袁曹之战上。有三件事情牵制了刘表北向的决策:是江东的孙策正在觊觎荆州,发兵进攻江夏郡;第二是刘表派遣吴巨南下,正在争夺交州地区;第三是自己娶了小老婆蔡氏,生了小儿子,家事令他烦恼。事情一乱,刘表这个坐谈客头脑也乱了,能够口头答应袁绍,已经很给袁绍面子了。

袁绍外交工作的第三个对象是“江东小霸王”孙策。

孙策听说曹操和袁绍在黄河中流相持,早就谋划偷袭许县了。所以在周围诸股势力中真正能够对曹操构成威胁的是孙策。曹操在发兵前,也特地在东南方向留下李通部,来防范江东方向的进军。谁知,孙策为人不拘小节,在一次打猎中遭到刺客偷袭,伤重而死。江东陷入权力交接,人心摇晃;庐江的李术反过来投降了曹操,偷袭许县的计划早被抛到爪哇国去了。

袁绍的外交努力相继宣告失败。

然而,就在大战一触即发的时候,曹操阵营内部还真出现了变乱。

比袁绍更不成器的弟弟袁术在淮南称帝后,横征暴敛,导致地贫人怨,后来混不下去了,就将帝号让给了哥哥,向哥哥靠拢。曹操派遣投靠自己的“皇叔、宜城亭侯、左将军领豫州牧”刘备去徐州截击袁术。结果,袁术倒是被消灭了,但是刘备也乘机攻杀了徐州刺史车胄,重新占据了徐州,与袁绍遥相呼应。曹操就派遣刘岱、王忠领兵攻打刘备,没有成功。曹操走了一着险棋,他不顾反对,亲自从官渡前线率主力回师东向,进攻刘备。

此时,袁绍的谋士田丰建议袁绍乘曹军主力东征之机,赶紧派大军突袭南进。刘备也向袁绍求援,提出了相同的建议。在关键时刻,袁绍体现出了个人素质对外交决策的关键性影响。袁绍不敢突袭,借口自己的小儿子生病了,拒绝进军。结果曹操大军一举击溃了立足不稳的刘备,收复徐州。刘备只得投奔袁绍而去。袁绍又后悔了,亲自出城迎接刘备,表示歉意。

好了,所有的前期准备和幕后外交对抗都做了。大家该到前台来正儿八经地过招了!

主力决战的序幕在白马拉开。四月,袁绍派颜良进攻白马,计划夺取黄河南岸要点,以保障主力渡河。曹操亲自率兵北上解救白马之围。

曹军兵少,难以直接接招。曹操先引兵至延津,伪装要渡河攻袁军后方。袁绍分兵延津,减少了白马主战场的兵力。曹操乘机率轻骑,以张辽、关羽为前锋,急趋白马,短时间内对袁军形成优势。颜良仓促应战,被斩杀,袁军溃败。白马之围解后,曹操主动放弃这个渡口,迁徙白马的百姓沿黄河向西撤退。袁军追击,在延津南抢夺曹军故意散落的辎重财物,阵势大乱。曹军突然回身反攻,击败追军,杀名将文丑,顺利退回官渡。

袁绍初战,虽然占领了黄河沿线渡口,突破了曹操的道防线,但损兵折将,消耗了有生力量,尤其是两大名将被杀,严重影响了士气。

之后的战线在官渡固定下来。对袁绍来说,官渡是进军许县的后一站;对曹操来说,保卫官渡是保卫政权存亡的生命线。曹军当时只有万人左右,只能集中防守几个要点,更要命的是后勤补给困难。袁军当时连营成一线,进逼官渡。曹操几乎没有选择余地,全军动弹不得。

有很多人建议袁绍不要将全部兵力都集中在官渡。袁绍手中的筹码比曹操要多得多。沮授献策说:“北方士兵数量多,但是斗志不及南方士兵;南方粮草少,物资储备比不过北方,所以曹军利在速战,而我军利在鏖战。我们应该进行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沮授其实是重复了自己先前的观点,建议主公秣马厉兵,回军河北着力内政,终以实力取胜。

许攸则建议袁绍说:“主公现在没必要与曹操在一点上相互攻击。应该马上分军,其中一支军队取道他途,进攻许县迎接天子。那样大事就可以成功了。”许攸的策略其实是全面进攻的战略,在将曹操主力牵制在官渡的同时,出奇兵偷袭许县将皇帝抢到手。袁绍不同意,坚持要在官渡和老同学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吾要当先围取之”。

田丰也对袁绍说:“曹公善用兵,变化无方,军队虽少,但也不能轻视。”田丰同意沮授的持久战战略,认为袁绍应该“据山河之固,拥四州之众,外结英雄,内修农战”。同时,田丰综合了许攸的观点,认为应该分头进攻,对曹操展开全面攻击,“然后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使敌疲于奔命,民不得安业”。这样不到两年,北方就能取得对河南的胜利。田丰的观点不失为明智的战略选择,但袁绍还是听不进去。田丰一再恳切劝谏,袁绍生气了,认为田丰不仅公然违背自己的决定,而且打击斗志,便将田丰关押了起来。

在袁绍阵营中的刘备见到这副情景,不禁对袁军的前途失去了信心。他借口要去汝南联合黄巾军残部,开辟第二战场,在取得了袁绍的同意后,带着自己的部队脱离了袁军,又一次自立门户去了。汝南地区的黄巾军刘辟等人响应刘备,和刘备合军,计划攻略许县。曹操再次乘刘备立足未稳,派曹仁率军进攻。刘备抹抹屁股走了,投靠刘表去了。倒霉的刘辟做了替死鬼。

事实上,袁绍多少接受了谋士们的建议,多次派遣精锐轻骑,包抄、切断官渡战线背后的曹军粮道。《三国志·任峻传》载在官渡之战中:“太祖使峻典军器粮运。贼数寇钞绝粮道,乃使千乘为一部,十道方行,为复陈以营卫之,贼不敢近。”可见,袁绍派出了小股部队多次偷袭曹军的粮道,影响了曹军的正常粮草运输。然而遗憾的是,袁绍此举仅仅是“抄粮术”的运用而已,他并没有增派兵力,增加密度,扩大战果。曹操这边负责后勤的任峻被弄得灰头土脸,后采取集中运输和武装护送的办法,才限制了袁军偷袭部队的骚扰,保证了官渡前线的粮草运输。当然了,曹操也多次派遣轻骑偷袭袁绍的粮道。于禁、乐进等人就多次率军骚扰袁军后方。曹操取得的成果比袁绍要大得多。史载曹操“遣奇兵袭击绍运车,大破之,尽焚其谷”。

偷袭粮道失败后,袁绍只能将希望都寄托在官渡,计划通过强攻取得胜利。袁绍先造起高橹,堆起土山,居高临下向曹营射箭。曹军只能举着盾牌在营中行进,士气低落。曹操造了发石车,从下向上攻击袁绍的高楼,取得胜利。袁绍又造起霹雳车向曹营发火箭、火球。曹操于是用发石车还击巨石。袁绍又挖了地道,想从地下偷袭曹军。曹操就在营地里挖起了长堑,断绝敌人的地道。袁绍在学堂没玩尽兴,现在和老同学玩得不亦乐乎。曹操实力不够,但也只能勉力支撑,陪着玩。

曹操底子太薄,河南地区几乎沦为一片赤地,经过几个月的相持战后,河南百姓疲乏,开始出现叛乱响应袁绍;而曹军也出现了严重的粮草缺乏。曹魏屯田起于公元196年,且在许昌周边施行,至官渡之战时尚未全面铺开,成果未显。袁绍尽管一再被曹军偷袭粮草,但依然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供给。这天,淳于琼等人率领一万多人护送上万辆运粮车来到前线。沮授建议袁绍加派军队护卫粮道,避免曹操的偷袭。袁绍对沮授的建议是一概不听。淳于琼等人将粮草囤积在乌巢,距离袁军大本营40里。

这时候发生的一件事给正勉强支撑的曹操带来了关键转机。陈寿只用一句话来记载这件事:“绍谋臣许攸贪财,绍不能足,来奔,因说公击琼等。”

许攸这个人老想乘乱世谋利,结果眼界太高,自律不严,树敌太多,被排挤出了袁绍阵营。许攸深夜来到官渡。曹操正在洗脚,听到老同学来了,光脚就出来迎接。他拍着手笑道:“子远来了,我的事情有转机了!”坐定后,许攸问曹操:“袁氏军盛,你打算怎么对付?军中还有多少粮草啊?”曹操回答:“还能支撑一年。”许攸说:“不是吧,再说!”曹操又说:“还可以支持半年。”许攸曰:“你不想打败袁绍了吧,为什么不实话实说呢?”曹操不得不说:“刚才是玩笑而已。其实军中余粮只有一个月了,怎么办?”许攸说:“你孤军独守,外无救援,内无粮谷,现在已经是危急时刻了。”他进而透露了一个重要情报,袁军辎重屯在乌巢,驻军防备不严。许攸建议曹操用轻兵偷袭粮站,焚烧完尽。这样不到三日,袁氏自败。

这时,曹操体现出一位领袖的魄力来。他不顾谋士武将对许攸的怀疑,亲自领军五千连夜偷袭乌巢,一举得手。袁绍看到乌巢的熊熊火光后,还对长子袁谭说:“曹操取我粮道,我就去拔他的大本营。这样他即使偷袭得手,也无家可归了。”袁绍一方面派张郃、高览攻官渡,一方面派军迎战曹操。结果曹操再次击败袁军,而张郃、高览两人却没有击败留守官渡的曹洪,干脆率众投降了。消息传到袁军那儿,军队大溃。袁绍与袁谭父子两人只率领数百骑兵渡河退回河北,其余袁军全部投降。有数据说曹操仅降军就活埋了8万人。《三国志》为了照顾曹操的形象,说这些袁军都是“伪降”的。

官渡一战,袁绍主力被悉数歼灭,人才被扫荡一空。战时,河南各郡动荡不安,部分地区还暗地投降了袁绍;战后,河北各地则纷纷反叛袁绍,向曹操示好。黄河南北的实力对比开始向着有利于曹操的方向转化。史学界承认,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人们往往将官渡之战看作是一场以少胜多的奇迹。其实,袁绍的所谓“多”、所谓“强”是一种假象。战前,曹操的战略非常成功,只是尚未转化为现实的物资储备和军队数量而已。袁绍这个人的随性、轻浮和优柔寡断,在坚毅、稳重和谋略过人的曹操面前,显得必输无疑。其实,袁绍从一开始就步步不顺,暗示了失败的命运。所以说,中国历史并没有在官渡上演一场奇迹。

曹操在消灭了袁绍后,占领了幽州、并州、冀州、青州、兖州、豫州、徐州全部和扬州、荆州的北部,并威服关中、凉州和辽东地区,地缘形势大为改观,真的是带甲百万、雄视天下了。下一步向何处去呢?

官渡之战后,曹军继续花了数年时间来完全征服、建设北方地区。在202年的时候,袁谭求降。当时曹营的很多人以为荆州刘表势强,宜先平之。荀攸指出:“天下有事,刘表坐保江、汉之间,不敢展足,其无四方之志矣。袁氏据四州之地,带甲数十万,若二子和睦,共守成业,天下事未可知也;今乘其兄弟相攻,势穷而投我,我提兵先除袁尚,后观其变,并灭袁谭,天下定矣。”荀攸的意见是趁热打铁,彻底消灭袁氏势力。至于天下还存在的其他势力,他只提到了刘表。但因为刘表只是坐保地盘,所以不足为惧。另一个谋士辛毗则认为:“荆州丰乐之地,国和民顺,未可摇动。况四方之患,莫大于河北;河北既平,则霸业成矣。”他认为荆州刘表的势力是强大的,现在应该先易后难,先消灭地盘残破、兄弟相残的袁氏势力。只要河北平定了,称霸就可以成功了。的确,占据了黄河中下流后,曹操的霸业已经确立了。但是曹操着眼的不是霸业,而是统一大业。在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曹操就将目光集中在了荆州。

 

风云际会荆扬间

坐保荆州的刘表有相当的实力。史载“表跨蹈汉南,绍鹰扬河朔”,将他与北方的袁绍并列。刘表与袁绍相比,的确不输多少。从出身讲,刘表是宗室远亲;从地域讲,刘表占领荆州大部和交州的北部;从实力讲,荆州地区受战乱影响小,相对富庶,支撑刘表建立了数以万计的陆军和全天下数一数二的水军。

刘表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称雄荆江,却不知道身逢乱世,自己应该怎么去维护自己的势力,更不用说去争霸天下了。刘表阵营的外交战略就是没有外交战略,他没有参加过任何战事,到荆州上任后就没有出过辖区。郭嘉说他是“坐谈客”,曹操说他是“自守之贼”,贾诩评价他是“表,平世三公才也;不见事变,多疑无决,无能为也”。的确,刘表在治世中可能会累功积官做到三公,但在乱世中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