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一统王朝的确立——秦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一统王朝的确立——秦汉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极速发货,假一罚十,可开电子发票,请放心购买。

40.06 5.9折 68 全新

库存3件

天津西青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学勤 郭志坤 主编 马孟龙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51024

出版时间2018-06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1201716232

上书时间2024-10-14

果然是好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序一

 

 

 

上海的郭志坤先生是我的多年老友。在十几年前世纪之交的时候,我同郭先生曾经有过一次非常愉快的合作,就是依照他的提议,共同编写了一本通俗讲述中国古代历史的图书,题为《中国古史寻证》,列入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名家与名编 —世纪初的对话 ”丛书出版。当时没有料到,这本书印行后博得相当不错的反响,使郭先生和我都觉得所作的一番努力是值得的。

 

以这件事为契机,郭志坤先生同我有不少次机会谈起历史学的通俗化问题。我们都认为,有必要组织编写一套系统讲说中国历史,将学术界的丰硕成果推广于大众的图书。郭先生精心拟出规划,并很快约请到多位学养深厚的作者,形成老中青结合的团队,投入了撰写的工作,其成果便是现在这套“细讲中国历史丛书”。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 ”从夏商周三代写起,一直到*末的王朝清朝为止,全套共十二册。这套丛书的编写,贯穿了两条原则:就书的性质和对象来说,是“面向大众 ”;就书的体裁与风格而言,是“通俗化”。我认为郭志坤先生的这两条提得好,也提得及时。

 

先说“面向大众 ”。我近些年在不同场合屡次说过,历史虽不能

 

吃,也不能穿,似乎与国计民生渺不相关,实际却是社会大众的一种

 

不可缺少的精神需求。我们每一个人,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处于何种身份,都会自然而然地对历史产生一定的兴趣,这或许可以说是人的天性使然吧。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不但要认识现在,也必须回顾过去,这就涉及了历史。我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是每个人都会意识到的问题,这也离不开历史。人们不能只想到自己,还总会考虑到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这就更应该了解历史。社会大众需要历史,历史学者自当“面向大众”。

 

抗日战争时期,历史学前辈钱穆先生在西南联大讲授《国史大纲》,“当相信任何一国之国民,

 

所撰讲义一开头便标举: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历史学者的工作任务,不应只限于自身观察历史、探索历史,更有责任把所认识、所了解的历史,原原本本地告诉广大的社会大众,使大家对历史有应有的认识和必要的了解。

 

特别是在今天,当我们的国家、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之际,尤其有必要推动历史学“面向大众 ”。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我们的先人创造了辉煌而且源远流长的文化,对人类的发展进步做出过丰富卓越的贡献。我们有义务把这样的史实告诉社会大众,提升大家建设祖国、走向世界的凝聚力和自信心,从而为今后人类的发展进步做出更多更新的贡献,这应当成为历史学者的襟怀和抱负。

 

再谈“通俗化 ”。“面向大众 ”与“通俗化 ”是结合在一起的,要想真正做到“面向大众 ”,历史著作就必须在语言和结构上力求“通俗化”。

 

002 ·大一统王朝的确立 —秦汉

 

说起“通俗化 ”,我联想到我国“二十四史 ”之首《史记》的作者

 

司马迁。司马迁是学究天人的大学者,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的典范,然而他撰著历史,引经据典,还是在通俗上下了很大功夫。比如他论述唐虞以来古史,自然离不开《尚书》,而他本人曾受学于《尚书》博士孔安国,亲得古文《尚书》之学的传授,然而他在引用《尚书》时,对于古奥费解的字词,都采用意义相同的字来代替,这应该说是在“通俗化”方面的重要创意。另外,司马迁还尽力将史事的叙述情节化,使之活现于读者眼前,无愧于历史家的大手笔。这都是后人需要学习的。

 

必须说明,“通俗化 ”并不意味着降低历史学著作的学术水准。相反的,编写“通俗化”的历史作品,实际是对作者设立更高的要求,绝不是轻易就能够做到的。在这里,我还想附带说一句,即使是*学术界专业阅读的论著,其实也应当(而且也能够)写得简明流畅一些。不少著名的前辈学者,例如胡适、郭沫若、冯友兰等先生,他们的著作不都是这样的么?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 ”是“面向大众 ”的,并且在“通俗化 ”方向上作了很大的努力。郭志坤先生还说过:“通俗,通俗,只有通,然后能俗。 ”这也很有道理。这十二册书是一个整体,作者们在上下五千年的一个“通”字上花费了不少精力,对于内容的构架和文字作风也下了一番苦功夫,相信这套书的读者都会体认到他们的用心。

 

李学勤 

 

2014年 8月 17日

 

 · 

 

— 

 

 

 

 

 

序二

 

 

 

我和李学勤先生在讨论历史学的通俗普及问题的时候,很自然

 

回忆起吴晗先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吴晗以史学界权威和北京

 

市副市长的身份,向学界提出:“要求各方面的学者、专家也来写一点

 

通俗文章、通俗读物,把知识普及给民众。”吴晗不仅撰文提倡,向史

 

学界游说,还亲自主编影响很大的“中国历史小丛书”。这段回忆让

 

我们萌发了组织编纂“细讲中国历史丛书”的打算。

 

当我向李先生提交了编纂方案后,他认为,这对以史鉴今、以史资政、以史励人是极有意义的事,很值得编纂。随后,我们又把多年酝酿的编纂构想作了大致的概括:突破“阶级斗争为纲 ”和“残酷战争 ”描写的局限,注重于阶层、民族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友好交融和交流的记述;突破“唯帝王将相 ”和“否帝王将相 ”两个*的局限,注重于客观反映领袖人物的历史作用以及“厚生 ”“民本”思想的弘扬;突破长期分裂历史的局限,注重阐述统一始终是主流,分裂无论有多严重,*终都会重新走向统一;突破中原文化中心论的局限,注重全面介绍中华文化形成的多元性和影响力;突破历朝官方(修史)文献的局限,注重正、野史兼用,神话传说等口述历史与文物

 

文献并行;突破单一文字表述的局限,注重图文并茂,以考古文物图

 

表佐证历史。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 ”的编纂重在创新、面向大众和通俗化。李先生认为这一美好的愿望和构想,要付诸实施并非容易的事。他特别强调要组织专业队伍来撰写,并提出“让历史走向民众是史家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令我欣喜的是,精心撰写这部“丛书 ”的作者本身就是教师。他们中有的是学殖精深、卓有建树的史学名家,有的是常年立足于三尺讲台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有的还是以“滔滔以言”享誉学界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其中多为年轻的历史学博士。由这样一个教师团队来担当编写中国历史读物的重任,当得起,也信得过。

 

我们把编纂的原则性方案统一后,在同作者商议时遇上了某些疑虑:一是认为这类图书没有多大市场,二是认为通俗作品是小儿科,进不了学术专著之殿堂。经过一番调查分析后,我们取得了共识,一致认为,昨天的历史是创造明天的向导,从中可以汲取*好的营养,好的历史通俗读物是很有市场的,因为青年读者中普遍存在一种历史饥饿感。本套“丛书 ”的作者深感,编写中国历史通俗读物,历史工作者*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义不容辞的责任。旅外学者得悉我们在编纂这套“丛书 ”,认为这是很有价值的,也很及时。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历史学博士张德文参加撰写并专门来信期待我们早日推出这套丛书。信中说:“在知识大众化、数字化的年代,历史学者不应游离在这个历史进程之外。个人电脑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大促进了微知识的渴求。在此背景下,历史学者的通俗表述为微知识的传播提供了必要的积淀和范本。 ”行文虽然不长,但一语中的,说清了普及历史知识的重要性。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邹逸麟教

 

002 ·大一统王朝的确立 —秦汉

 

授、华东师大历史系王家范教授等读了“丛书”的文稿后还专门撰文评说,认为这既是一套通俗的、面向大众的历史读物,又是一套严谨而富于科学精神的史著,对于广大读者学习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学习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为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很有作用。

 

商品简介

作为中华帝国肇造之期的秦汉,建立了大一统国家,奠定了两千多年中国制度的基本形态,独尊儒术,确立了中国文化的基调。本书以重要历史人物权力迭兴为主要线索,以通俗的笔触,图文并茂的形式,对秦汉历史的发展脉络作深入浅出的展示,系统梳理了秦汉时期重要的西域边疆关系。

作者简介

马孟龙,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秦汉史、历史地理、出土文献。曾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考古》、《文史》、《中华文史论丛》、《历史地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西汉侯国地理》。曾获第四届“谭其骧禹贡基金青年历史地理论著奖”论文类三等奖。现为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媒体评论】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正是应国家、社会之需要的图书。通过这套丛书,可以学习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奋斗精神,学习和借鉴国历史上治国理政的丰富经验。作者多是历史学博士、教授、副教授,具有相当的学术水准。我认为这套书是很有特色的通俗化的学术著作。

——邹逸麟(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是一套有特色的普及版中国历史著作,深入浅出,结构合理、图文并茂,对某些重大的出土文物加以介绍评说,对悬而未解的疑问加以释惑,对后人误传误解的问题予以纠正,对某些典故加以评说,对某些神话传说加以评论,附录内容除了通俗普及作用外,还大大增强了学术性和权威性。

——王家范(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这套“细讲中国历史丛书”是非常好的,应该说切中了时代社会发展的脉搏。我国目前正处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因此,特别需要重视从悠久的历史中汲取经验,在这方面这套书可以提供很好的帮助。

——高毅(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目录

序一李学勤 / 001

序二郭志坤 / 001

导语 / 001

01秦朝的建立

新制度的创立 / 001

统一战争的进一步扩大 / 011

展示帝国实力的伟大工程 / 016

02秦朝的灭亡

帝位更替 / 024

关东的义军 / 031

03楚汉之争

项羽集团的崛起 / 041

刘邦集团的崛起 / 046

楚汉决战 / 053

04西汉的建立

天下秩序的重建 / 064

汉朝与周边民族政权的关系 / 072

05文景之治

吕氏集团的覆灭与文帝即位 / 079

文帝的“宽严兼济” / 085

景帝面临的挑战 / 094

06武帝励精图治与西汉盛世

初露锋芒 / 101

反击匈奴 / 105

开疆拓土 / 111

经营西域 / 120

新的经济、财政政策 / 128

强化皇权与统治政策的转变 / 135

文化繁荣与宗教改革 / 140

07武帝末年的统治危机

全新的帝国 / 147

对外征伐的失利 / 152

皇室内乱与地方叛乱 / 155

08霍光专政与宣帝中兴

昭帝时代的“与民休息”政策 / 162

霍光权势的确立 / 169

霍氏覆灭与宣帝亲政 / 176

边疆秩序的重新安定 / 180 

09儒学治国

元帝、成帝对儒学的推崇 / 188

儒家学术的繁荣 / 194

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 / 201

 

10王氏专权与短命的“新朝”

王氏外戚势力的确立 / 206

王莽篡汉 / 212

新朝:遵循儒家理念构建的理想国家 / 221

新朝灭亡 / 228

11东汉的建立

刘秀的发迹 / 237

经略河北与刘秀称帝 / 242

天下的重新统一 / 252

东汉新政 / 260

12东汉的复兴

重塑皇权 / 267

儒学的重新定位 / 272

中原王朝威望的重建 / 278

13东汉的衰落

外戚、宦官专权 / 286

士人集团的形成与党锢之禁 / 293

北疆统治秩序的崩溃 / 299 

14 东汉的灭亡

地方门阀与经学世家的崛起 / 304

黄巾起义 / 310

群雄纷起与汉室流亡 / 317

附录

附录一秦汉大事记 / 323

附录二秦汉皇帝世系表 / 328

附录三主要参考书目 / 331

结束语 / 338 


【前言】

通俗而雅,也是这套丛书的一大特色。雅者,正也。通俗不是低俗,亦不是庸俗,它是建立在科学和学术的基础上而展开的。把应该让读者知道的历史现象和历史观念用*浅显明白的方式告诉读者,这就是我们所需要并强调的通俗。本套丛书的学者们在撰写时一是力求在语言上的通俗,二是着力于情节中的通俗,继承和发展了太史公司马迁那种“以训诂代经文”的传统,把诘屈聱牙的古文经典用活了。所以说,深入浅出的通俗化工作更是一种学术活动。

为了增加生动性、可读性,作者尽量选择对某些有意义的人和事加以细讲,如对某些重大的出土文物的介绍评说,对悬而未解的疑问

加以释惑,对后人误传误解的问题予以纠正,对某些典故加以分析,

对某些神话传说进行诠释。在图表上尽量做到随文佐证。在每册图书之后增加附录,旨在增强学术性和通俗性:附录“大事记”,旨在对本段重大历史事件有个大致了解;附录“帝王世系表 ”,意在对本朝创业、守业和虚位之王的传承有所知晓;附录“历史地图 ”,在于对本段历史地理形势方位有个立体印象;附录“主要参考书目 ”,目的在于提供进一步学习本段历史的索引。

意愿和努力是如此,*终的结果如何?诚望读者鉴定。

郭志坤 

2014年 8月 19日


【书摘与插画】

导语

《秦汉史》所涵盖的历史时期,起自公元前221年的秦灭关东六国*终统一全国,迄于公元220年曹丕废汉献帝、东汉王朝灭亡,其间主要包括秦、西汉、东汉三个王朝,历时凡四百四十年。

这是中国文明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诸多史事差不多影响了整部中国历史的发展,值得我们认真记取。

这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创建、健全并得以初步确立的时期。在此前的数百年间,人们饱受社会无序、地域分权之苦。各地诸侯和地方势力为了争夺土地和民众而展开的战争,使数以百万计的平民百姓死于战乱,使更多的民众流离失所、挣扎在生死线上。民心思定,民心思统,民心思安。人们期盼着“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莫不安所”(《史记·秦始皇本纪》)局面的尽快出现。

于是,随着天下一统王朝的建立,中央集权的局面和体制应运而生。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中央又聚焦于皇权。“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史记 ·秦始皇本纪》),这个所谓的“上 ”,就是至高无上的皇帝。秦始皇创立了“皇帝 ”这个名号以后,在中国一直沿用了两千余年,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皇帝制度相适应的是一套完整的官僚机构,在中央政府中皇帝以下设丞相、御史、太尉以及诸卿、僚属,地方上设郡县制以及由中央直接任命官吏,从而形成了一套统一而严密的官僚体系,保障了专制主义制度能够有效地实施于全国各地。从社会层面上讲,这种制度又很好地确保了整个社会的相对平稳和统一,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民众的要求和意愿。

这是一个由文化多元走向文化思想相对统一并确立社会主导思想的时期。秦统一全国以后,有效地实施了“书同文,行同伦 ”(《礼记·中庸》)。“书同文 ”标志着在统一王朝有效统治的范围内文字和文化的一定程度上的统一。“行同伦 ”反映了人的心理素质和思想

道德方面的一致。到了汉武帝时期,在统一文化思想上进一步实施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大手笔,以“大一统 ”观念驾驭整个社会,使“乱国政”之言无所容身。

汉家王者在文化气度上大大超越于秦始皇。秦始皇为了统一思想,实施粗暴的“焚书坑儒”决策,造成了极坏的文化后果,而汉家王者要聪明得多,也洒脱得多。他们采取的是“设五经博士 ”等教育的手段,对儒家之外的各家名为“罢黜”,实则有效地吸收,法家的“刑”,道家的“无为 ”思想,都被吸纳进了汉的统治思想之中。早有史家说了,所谓“独尊儒术”,实际上还是霸、王道杂用。

这是一个中华民族大家庭真正形成和得以稳固的伟大时代。这当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春秋时期的民族大家庭初步形成,到此时的真正形成,时间之流又淌过了七八百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民族大家庭中的人们进一步融合,这时的“中国 ”已涵盖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长城内外以至粤江地区十分广袤的地域。

这是一个以开放和发展为主题的大时代。汉武派出张骞等通西域,这是件值得大书于竹帛的盛事。史载,“西域”这一名称,始见于汉人的记录,“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汉书·西域传》),可见,中土与西域之间的正式交往起于斯。汉代开通了长安到中亚的丝绸之路,使之成为东西方经济交流的千年不败的桥梁。昭宣时期,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了“西域都护 ”,说明当时今天的新疆地区已归属于汉王朝中央政府统辖。汉代的开放也表现在文化上。佛教在东汉明帝时传入了中国,开始融入了中华文化的血脉,白马寺是中国*佛寺。

道教也在东汉时期宣告形成和创建。

秦汉时期为世界认识中国、中国认识世界打开了*条通道。这期间,有“西风东渐 ”,也有“东风西渐 ”。通过当时的“丝绸之路”,芝麻、胡麻、无花果、石榴、绿豆、黄瓜、大葱、大蒜、胡萝卜、番红花等食品源源不断地来到中国,玻璃、海西布(呢绒)、药剂、罗马胶等新奇物品也来到了中华,汉武帝还从大宛引进了数以千万计的良马,大大丰富了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同时,中国的丝绸、钢铁、水利技术也传至了中亚、罗马和其他欧洲地区。据说罗马皇帝穿上中国丝绸制成的袍子,还洋洋自得地接见群臣呢!西方人由此永远记住了中国人。时至今日,世界上不少国家还称中国为“China”,那显然是“秦”的音译,有些国家也将中国人笼统地称为“汉人”。

既然秦汉文明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有那样崇高的地位,它又对整个世界影响深远,就让我们意兴盎然地来共同读好这样一段有着离奇曲折故事的历史吧!



主编推荐

本书系“细讲中国历史” 丛书之一。全书分14章47节。全书从秦始皇统一天下落笔,至汉献帝禅让帝位而终,记述了秦汉帝国兴起、发展至衰亡的全过程,对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状况皆有涉及。全书以重要历史人物权力迭兴为主要线索,以通俗的笔触,图文并茂的形式,对秦汉历史的发展脉络作深入浅出的展示。书后附有大事年表、帝王世系以及历史地图。
【内容简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