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分类形容词研究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极速发货,假一罚十,可开电子发票,请放心购买。
¥
27.47
4.7折
¥
58
全新
仅1件
作者 (瑞典)比阿特丽斯·沃伦 著;赵春利,杨才英 译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ISBN 9787544474375
出版时间 2017-11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定价 58元
货号 1201606808
上书时间 2024-10-14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赵春利,男,1972年生于山东德州,1998年获武汉大学哲学硕士学位,2006年获暨南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师从邵敬敏教授,2008年至2010年在香港理工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师从石定栩教授。现为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语法学、汉语教学、哲学美学,已出版学术专著《现代汉语形名组合研究》,在《中国语文》、《外语教学与研究》等靠前外杂志发表论文8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社科一般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3项。 目录 部分 章 理论背景 1.1 导论 1.2 Ljung《源于名词的英语形容词》(1970) 1.3 Aarts & calbert《隐喻与非隐喻――形名组合语义学》(1979)- 1.4 Warren《名名复合词的语义模式》(1978) 1.5 Levi《复合名词的句法与语义》(1978) 1.6 结语评述 第二章 研究方法 第三章 分析模式 3.1 导论 3.2 释义 3.3 指示内容 3.4 方法的局限 第四章 名词化 4.1 名词-动词 4.2 副词-动词-名词 4.3 动词-名词 第五章 语义漂移 5.1 背景 5.2 Stern的理论 5.3 Dik的理论 5.4 Grice的理论 5.5 语义漂移――一种构词方法? 5.6 编码者与译码者彼此默契的理解 5.7 可能发生语义漂移的不定量 5.8 已定漂移与未定漂移 5.9 多义词 5.10 失去意义的名词性词根 5.11 规则的反复应用 5.12 解释的不确定性 5.13 口才与经济 5.14 非谓性变为能谓性 5.15 语义漂移形容词的关联关系 5.16 例子 第六章 直证形容词、部分形容词和比较形容词 6.1 直证形容词 6.2 部分形容词 6.3 比较形容词 第二部分 第七章 结果 7.1 类别成员的不确定性 7.2 意义的不确定性 第八章 关于形容词的理论框架 8.1 基本结构 8.2 功能与关系 8.3 具有描写功能的形容词 8.4 具有分类功能的形容词 8.5 具有识别功能的形容词 8.6 作为名词化部件的形容词、动词性形容词和副词性形容词 第九章 关于形容词后缀的选择与功能的理论框架 第十章 形容词后缀:-AL,-AN,-AR,-EN,-ERN,-IC,-LY 10.1 -AL 10.2 -AN 10.3 -AR 10.4 -EN 10.5 -ERN 10.6 -IC,-FIC 10.7 -LY 第十一章 成分-交叉类别-结果 11.1 来源-结果 11.2 结果-来源 11.3 标准-遵循者 11.4 上述三种模式的修饰语功能 11.5 结语性评论 第十二章 拥有 12.1整体-部分 12.2部分-整体 第十三章 位置 13.1 处所-对象 13.2 对象-处所 13.3 时间-对象 13.4 对象-时间 13.5 起源-对象 13.6 目标-对象 13.7 在处所-对象/对象-处所、时间-对象/对象-时间、起源-对象和目标-对象模式中修饰语的功能 13.8 结语性评论 第十四章 原因、用途、相似 14.1 原因 14.2 用途 14.3 相似 第十五章 副词性形容词 15.1 实例 15.2 讨论 15.3 总结 第十六章 余论 16.1 引言 16.2 有争议的例子 16.3 非相称的形容词 16.4 有疑问的例子 第三部分 第十七章 总结 17.1 引言 17.2 来源-结果 17.3 结果-来源 17.4 标准-遵循者 17.5 整体-部分 17.6 部分-整体 17.7 处所-对象 17.8 时间-对象 17.9 起源-对象 17.10 对象-处所、对象-时间 17.11 结果-原因 17.12 受事对象-施事 17.13 原因-结果 17.14 用途 17.15 喻比-本比 17.16 对17.2-17.15各节的总结 17.17 可逆性 17.18 分类能力 17.19 重温Ljung、Aarts & Calbert、Levi的理论 17.20 对Aarts和Calbert理论的某些修正以及对我批评Levi理论的某些修正 17.21 解释隐性的语义成分 附录 索引 英汉对照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比阿特丽斯·沃伦著的《英语分类形容词研究》对291个英语形容词进行了语义分析,运用的分析方法是:在对所论述的形容词进行释义的过程中显示出两种语义成分,一是隐性关联成分;一是显性指示成分。如:criminal assault可释义为assault constituting a crime,criminal court可释义为courtdealing with crimes,其中,constituting和deal with就是隐性关联成分,而crime和crimes就是显性指示成分。调查研究表明:隐性关联成分可以有规律地重复出现,且其数量是有限的。原则上说,所有的隐性关联成分都可以出现在对具有分类功能或者识别功能的形容词的释义中,但是只有部分隐性关联成分可以出现在对纯粹特征形容词的释义中。另外,本书还描写了形容词的功能对形容词的句法行为、语义结构以及形态结构的影响。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