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与贫困治理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极速发货,假一罚十,可开电子发票,请放心购买。
¥
31.17
5.4折
¥
58
全新
仅1件
作者莫光辉,祝慧 著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ISBN9787513043564
出版时间2016-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1201391669
上书时间2024-10-1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莫光辉,湖南省江华县人,瑶族,法学博士。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广西大学中国贫困治理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社会工作暨志愿服务工作部顾问等社会兼职。担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重大招标课题评审专家。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精准扶贫绩效提升机制研究”等各级、各类纵横向课题30余项。已出版学术专著《农民创业与贫困治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世界宗教文化》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曾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第十一次、十三次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第十四届“挑战杯”中航工业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很好指导老师。
祝慧,湖南省吉首市人,土家族,管理学硕士。广西大学体育学院讲师。主持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广西村落变迁进程与农村治理转型研究”和广西科学技术协会青年教师专项课题“广西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研究”等各级各类课题10余项,在《财经科学》等期刊刊发学术论文20余篇,曾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第十一次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
目录
第一章绪论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相关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民建广西区委会社会服务部的贫困治理实践
一、民建广西区委会社会服务部简介
二、民建广西区委会社会服务部参与贫困治理的实践经验
三、民建广西区委会社会服务部参与贫困治理的脱贫成效
四、民建广西区委会社会服务部的“生态教育移民”个案分析
第三章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参与贫困治理的实践
一、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二、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定点扶贫实践经验
三、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个案分析
第四章皇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与贫困治理的实践
一、皇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二、皇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与贫困治理的主要模式
三、皇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与贫困治理的成效
四、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建议
第五章广西强荣爱心基金会参与贫困治理的实践
一、广西强荣爱心基金会简介
二、广西强荣爱心基金会参与贫困治理的主要做法
三、广西强荣爱心基金会参与贫困治理存在的问题
四、广西强荣爱心基金会科技扶贫个案分析
第六章广西佛教济善会参与贫困治理的实践
一、宗教类慈善社会组织的发展及研究动态
二、广西佛教济善会参与贫困治理的社会意义
三、广西佛教济善会参与贫困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四、宗教类慈善组织参与贫困治理的发展策略
第七章广西桂平龙华寺参与贫困治理的实践
一、广西桂平龙华寺参与贫困治理的项目实践
二、广西桂平龙华寺参与社会公益行动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策略
第八章南宁青少年健康服务学会参与贫困治理的实践
一、民办社工机构及其参与贫困治理的含义界定
二、南宁青少年健康服务学会简介
三、南宁青少年健康服务学会参与贫困治理的功能显现
四、南宁青少年健康服务学会参与贫困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五、优化民办社工机构参与贫困治理机制的途径
六、南宁青少年健康服务学会参与公益扶贫的个案分析
七、南宁青少年健康服务学会“三区计划”项目的个案分析
第九章广西八桂义工协会参与贫困治理的实践
一、广西八桂义工协会简介
二、广西八桂义工协会参与贫困治理的项目实践
三、广西八桂义工协会参与贫困治理的项目个案分析
第十章广西众益社会工作服务研究中心参与贫困治理的实践
一、广西众益社会工作服务研究中心简介
二、广西众益社会工作服务研究中心参与贫困治理的项目实践
三、广西众益社会工作服务研究中心“三区计划”项目个案分析
第十一章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主要研究观点
二、研究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三、社会组织参与贫困治理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对比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总结梳理中国民主建国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社会服务部、柳州钢铁集团、广西强荣爱心基金会、皇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西佛教济善会、南宁青少年健康服务学会、八桂义工协会、广西众益社会工作服务研究中心等社会组织参与中国贫困治理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参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贫困治理的实践经验,对比分析中国本土社会组织在参与贫困治理的过程中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提出应加快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战略的发展策略和决策定位,实现社会组织提供社会服务能力嬗变与贫困治理模式创新关键节点的有效对接,充分发挥出社会组织在脱贫攻坚战中的贡献力和影响力。研究成果对在国家扶贫领域中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互动合作机制有所启发,对社会组织参与国家扶贫开发政策决策设计具有参考价值,对不同类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路径也有借鉴意义。
精彩内容
扶贫,贫困治理结构的多元化问题
广西大学两位青年学者莫光辉和祝慧基于他们对不同的社会组织在广西扶贫实践的实证研究,撰写了《社会组织与扶贫------基于组织个案的扶贫实践经验》一书。他们请我为这本书写一个序言,我欣然同意。我欣然同意的主要原因是,这个问题提出来已经有十多年了,社会组织参与扶贫的实践越来越多,中央和各级政府都积极推动社会组织参与扶贫的工作。但是,长期以来由国家主导的贫困治理机制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多元化。其次,我同意为这本书写序言的另外一个原因,也是希望能够向两位年轻的学者学习。
中国严格意义上的扶贫工作是从80年代初期开始的。1985年之前,中国政府开始了以瞄准贫困地区为主要特点的农村扶贫开发工作。1985年之后,政府将这样一项工作进一步制度化,从而形成了农村专项扶贫计划。中国政府之所以通过对贫困地区的瞄准而展开农村扶贫工作是因为,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在差异化发展战略的驱动下,沿海开放地区和东部地区以及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迅速发展。相比之下,那些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落后的地区不能很好的受益于经济增长。因此,需要一个针对这些地区的优惠性扶持政策。
中国政府的专项扶贫计划从一开始就是在政府的主导和统一规划下展开的,也就是说,中国的贫困治理工作,从一开始就是政府主导型的治理机制,如同中国的发展一直是政府主导一样,中国的贫困治理之所以是政府主导,是由中国的政治体制所决定的。政府主导的扶贫治理机制具有很多不可替代的优势:首先,扶贫工作需要总体规划和长期的、大量的投入。对于80年代的中国而言,在巨大的贫困人口的约束下,扶贫工作不可能仅仅依靠市场、个人或者社会组织来推动;其次,在八十年代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社会组织发育程度相当低,除了一些官方支持的大型的社会组织以外,基本上没有很多能够深入基层的社会组织,所以在那样一种情况下,强调社会组织治理贫困问题是脱离实际的;最后,也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有很多的社会组织,对于扶贫这样一个具有高度道德责任的工程而言,国家理所应当承担起主导的作用,甚至在很多的情况下,社会组织的参与反而会导致扶贫治理结构的碎片化,不利于穷人从根本上摆脱贫困。
90年代中期,中国政府实施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是中国政府自实施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开发工作以来,规模最大的农村扶贫开发计划。“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其中,扶贫资源的投入如何能够惠及到真正的穷人成为了政策、学界和社会界的关注重点。大量的研究表明,无论是扶贫贴息贷款、财政扶贫资金还是其他扶贫资源均存在严重的偏离、渗漏和溢出的问题。国家主导型的贫困治理机制在充分发挥了其统一规划、统一资源配置等诸多优势之后,其不足之处也明显呈现。政策与学术界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扶贫资源如何能够到达真正的贫困地区和真正的贫困人口;第二,扶贫资源如何能够满足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根本需要;第三,谁来落实这样一些工作。这些问题的提出也是伴随着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而产生的。因此,进入到新世纪以来,扶贫政策和扶贫研究的关注点开始向贫困治理方向转变。
莫光辉和祝慧两位青年学者将中国民主建国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社会服务部、广西柳州钢铁集团、皇氏集团、广西强荣爱心基金会、广西佛教济善会、广西桂平龙华古寺、南宁青少年健康服务协会、广西八桂义工协会和广西众益社会工作服务研究中心九个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在广西的扶贫实践作为案例,针对这些机构具体的扶贫实践活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内容涉及到了这些社会组织的治理结构、扶贫的方式、资金的来源以及具体扶贫的内容等不同方面。研究全面展示了新世纪以来,社会组织在扶贫实践领域所展开的多样性实践,特别展示了社会组织如何发挥其特长,进入政府忽略的扶贫领域的实际案例。应该说,这本书是一本针对社会组织参与扶贫治理工作的很好的实证性著作,对于我们了解社会组织在基层如何展开扶贫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在本书中提出了社会组织参与扶贫能够很好的与贫困群体的发展需求相对接、提出了社会组织可以很好的将包括商业资本在内的各种社会资源整合到扶贫开发领域、提出了社会组织参与扶贫有利于提高社会组织的自我发展能力、提出了社会组织作为我国贫困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政府应该通过拓展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从而培育社会组织参与扶贫治理的机制等一系列的观点。这些观点准确把握了中国扶贫治理结构变化的内在需求,这些观点既是中国贫困治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中国贫困治理未来带有方向性的改革内容。该书同时也提出了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引导和监督,多元主体的减贫张力以及社会组织如何改善管理能力、提高执行效率等诸多社会组织参与贫困治理时所面临的问题。
对于政府主导型的扶贫治理结构而言,如何有效的发挥社会组织和其他实体的作用是改善扶贫治理结构、提高扶贫资源使用效率的重要议题。如前所述,贫困治理工作的效率越来越依赖于扶贫资源如何能够真正到达贫困群体。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政府的政治行政资源是有优势的。但是其数量有限,无法面对千家万户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各种熟悉基层、贴近群众的社会组织具有很大的发挥作用的空间。因此,从这方面来讲,政府和社会组织比较容易形成共识。本书在这个方面挖掘了众多的成功案例。
贫困治理工作还包括战略政策、资源分配层面的治理问题。社会组织如何能够有效得参与到贫困治理的全部过程,则是目前贫困治理结构多元化的主要难点。在这方面,本书没有展开深入的研究,这是按照新自由主义的视角来看贫困的治理问题。同时,也不能够说,社会组织在扶贫中的作用一定是比政府的作用更好。对于贫困治理结构的研究,更应该关注不同的利益主体在扶贫资源的决策、分配和使用方面的互动关系,应更多的关注不同的治理主体,不同的治理角色进入到治理过程中是如何构建一个有利于穷人的治理机制的。有关贫困治理的研究应避免过分合理化政府的作用,也要避免过度合理化社会组织的作用。实际上,无论是政府主导的还是政府、社会共同参与下的治理模式,其核心是如何能够确立贫困群体在扶贫治理中的主体地位。这需要研究者从制度主义和组织主义的理论框架中回归到受益群体的能动性这样一个理论框架中来,也只有挖掘受益对象的能动性,贫困治理才有其实际的意义。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 李小云教授
2016年7月10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