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决策之道(第5辑)
  • 决策之道(第5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决策之道(第5辑)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极速发货,假一罚十,可开电子发票,请放心购买。

95.07 4.8折 198 全新

库存2件

天津西青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正和岛 主编

出版社中国财富出版社

ISBN9787504777881

出版时间2022-1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98元

货号1202771725

上书时间2024-10-12

果然是好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写在前面 
正和岛今年推出一个专门为领军企业掌门人服务的项目叫“问道塾”,我生平第一次担当起了“班主任”的角色。感谢一批大师级专家的热情支持和企业领袖的深度信任, 
前不久问道塾成功开班,开班课的主题叫“抗周期生存需要怎样的极致理性”。 
这里所说的“抗周期”,不只是“逆周期”或“下行周期”的意思,而且包含了各种对企业生存构成严峻挑战的不确定因素,乃至这些因素的不断叠加;所谓“极致理 
性”,则是指企业家如何超越一切感性陷阱和现实焦虑,以强大的心理韧性带领团队穿越各种思维与行动的雷区,稳健地走向基业长青之路。当然,真正的“极致理性”,有 
时候恰恰需要以“极致感性”的方式来呈现。
这样的话题方向,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积极心理学的开拓者彭凯平教授无疑是最理想的指导导师;《从“心随境转”到“以心转境”》也几乎是我根据当下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的状态,为彭教授量身定做的一个题目。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企业家朋友们从未像今天这样需要持续强化自己和团队的心理韧性,而强化心理韧性、不断提升自己“以心转境”的能力显然是需要“法门”的。彭凯平教授在问道塾现场面授机宜,对企业领袖们传授的一些重要法门,也很愿意在这里透露一二,和更多的读者朋友们共享。谁让他还是这辑《决策之道》的客座总编呢,哈哈!

 

从“心随境转”到“以心转境”

 

感谢东华给我出了这么一个题目。我这个人有点偏爱自己的专业——心理学,无时无刻不在讲,无论谈什么,话题都离不开人性与人心。面对动荡的环境,我确实认为一剂冲破内在阴霾的好方就是培养一种“以心转境、境随心转”的积极心态。 
“心境”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甚至还很熟悉,它时时刻刻与我们相伴。但正是因为太过熟悉,绝大多数人反而把它当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都属于“心随境转”的。也就是说,外边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自己就有什么样的内心反应;日子过得好就开心,日子过得不好就不开心;吃饱 
了就啥也不想,没吃饱就饥不择食;有钱了就买这买那,没钱了就叫苦连天。这些都叫“心随境转”,真实地发生在我们周围甚至我们自己身上,很现实,但并不智慧。 
事实上,中华传统文化中,特别提倡“境随心转”,或曰“境由心造”。也就是说,环境、境遇往往可以随着心的改变而改变,这个心包括我们的情绪、认知以及价值观念等。“心随境转”和“境随心转”,只有细微的文字顺序之差,境界却是天差地别。 
梁启超先生当年在清华大学国学院教过一门课,叫佛学心理学,他说,佛学就是中国人的心理学。梁先生是近代中国重要的思想启蒙者之一,他为清华大学留下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激励了一代代清华学子埋头攻读于荷塘月色下,砥砺献身于时代之轮中。 
“以心转境、境随心转”,这是中华传统文化赋予我们最宝贵的心灵财富:发现生命的意义、战胜一时的抑郁、创造美好的生活、拥抱心花怒放的超然。它也是一种特别重要的技能与方法,让我们不会被不确定性压倒,不会被无助感击败。它是中国的文化赋予我们的一种极为强大的自我成长、自我发展之路,这条路上有风清云淡、大漠孤烟,有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它是我们的心灵归宿,也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也把它称为禅。
东晋诗人陶渊明有一首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首诗特别能够反映“以心转境”的境界。试想,在一个热闹喧哗的集市,你坐看人来人往却心如止水;虽有丝竹乱耳、孩童嬉闹,你仍怡然自得。这种境界难道不是很美妙吗?我相信陶渊明在作这首诗时,内心一定是安定的,是“境随心转”的。心之可远,地之自偏。所以,我们才能继续读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样的绝世佳句。 
如此说来,中国人是长于从内心的变迁来改善对外界的感知,再促成环境的变迁的。 
那么,我们知道了“以心转境、境随心转”,又该如何去做呢?我介绍五个具体的观念,大家可以尝试着体验练习一下。
一叫“境由心来”。我们内心的状态,其实会呼唤、吸引相对应的进展、场景。比如一个人很聪明,那就会做需要用脑的工作,不然就不匹配。所以“境由心来”,指的是境遇、境界和我们内心的特性很大程度上是彼此呼唤的。 
二叫“境由心选”,指的是境遇、境界可以根据我们自己的心理特点来选择、决定。比如一个特别喜欢社交的人,一定经常去参加聚会,这就是“境由心选”。 
三叫“境由心应”。人容易对特定情景作出相应的心理反应,敏感的孩子被父母训斥可能会伤心流泪,内心皮实的孩子对训斥可能充耳不闻。这说明我们表现出来的境遇和自己的心理状态是相互呼应的。 
四叫“境由心生”。这一点容易理解,就是一个人的心理特性会触发种种特别的场景,所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样的孩子得到这样的反应,也因为这样的反应,会越来越多地触发这样的场景。 
五叫“境由心造”,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外界的环境、状况;反之也可能境由心灭,我们的心理可能也会让我们逃避、忘却、远离某些境遇、境界。 希望对这五个观念的理解和体验能够帮助您获得更充分的心灵自由。 
我特别喜欢苏轼的一首词《定风波》,里面写道:“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贬谪到岭南这种地方好不好呢?须知,“此心安处是吾乡”。我想对企业家朋友们说,现在市场环境不是特别好,经济状况不是特别理想,未来的确隐藏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大家内心可能郁闷、委屈,甚至茫然,但这些都不要紧,因为我们有着“以心转境、境随心转”的伟大智慧与伟大经验。它帮助我们的先辈战胜了无数困难,也将帮助我们战胜当下的困扰,更能帮助我们的下一代战胜未来的艰难。
心中有春天,我们生命的四季都保春意盎然。最后,我衷心祝福大家在生活中、工作中,能够做到拈花微笑、心花怒放、福流澎湃。


【书摘与插画】

在复杂多变的大背景里,企业家面临诸多经营挑战与心理煎熬。“成功者拼的是心力。”近期,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家彭凯平面向正和岛问道塾塾友做了一次主题分享,呈现了他的观察与思考:新冠肺炎疫情后企业家该如何拥抱积极的心理能量?又该如何避开“任性”的陷阱并有效地提高心理韧性?本文为部分精华内容。 
我们如何熬过艰难时刻?这个问题很重要。 
通过对大家的前期问卷调查,我发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有两个词汇是大家最常使用的。第一个是疫情,很多朋友都会提到疫情,这就是经济学中所说的“黑天鹅事件”,它对国家、社会、每个人都有巨大的影响。第二个是不确定性,所谓不确定性看起来是属于外在的,其实又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内在的,因为所有的外在都会唤起内在的感受,这是“灰犀牛事件”,经常被忽视,但对每个人也都影响巨大。所以,我想讲一讲,当“黑天鹅事件”“灰犀牛事件”出现时,优秀的中国企业家、各位问道塾塾友该怎样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而影响千千万万人,把积极的能量输送给中国社会,这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 
韧性是应对压力的重要素质 
我想从新冠肺炎疫情对我们生活的冲击讲起。疫情这样的挑战,人类是经历过无数次的。《圣经》里有个说法叫“末日四骑士”——“末日”要来了,会有四个标志性事件:战争、瘟疫、饥荒、死亡。现在不就是“末日四骑士”出现的时候吗?国际上有地区冲突,新冠肺炎疫情还没有消除,很多地方出现饥荒,这些都导致死亡。这说明什么?说明“末日现象”是经常性的,它其实并非末日,而是人类共同的“末日挑战”,人类经历过无数次“末日挑战”,还是能够熬过来的。 
人有三个器官,是人面对压力、挫折、挑战时的重要保护器官——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它们组成“应激反应三轴心”。人在遭受压力、挫折、挑战以及“灰犀牛事件”“黑天鹅事件”的刺激时,这些器官会释放出大量的压力激素,让身体进入亢奋状态——感觉更敏锐,血液循环加强,心跳加快,手心出汗,肌肉力量、骨骼力量增强。这样的应激反应有什么用?让人做好准备,要么动,要么逃。人类从远古至今就是这样过来的,一面对压力,就产生压力激素,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逃,采取行动之后,压力激素就化解了,也能够进入下一个应激 状态的循环。 
但是,大约40万年之前,人类出现了一次心智革命,大脑出现了动物没有的皮层,叫“大脑新皮质层”。它有什么用?想事!人类遇到压力时不再简单地或打或逃,而是开始学会了分析,一分析就出现了新问题——躲在床上、躲在家里分析,“为什么是我?为什么总是我?为什么非得是我?”想来想去,压力郁积在心里化解不了,就出现了一系列的情绪问题:焦虑、抑郁、烦恼、暴躁、压抑、恐惧、绝望,乃至当下的一些流行词“丧”“EMO”……这些情绪的跌宕起伏,都是因为压力激素没有及时化解而产生的问题。如果压力激素化解的时间超过7天,还会产生睡眠、消化、免疫系统上的一系列生理问题。 
我们该如何应对呢?心理学发现,人和人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有些人没能掌握方法,不太能够应对压力,这就是“脆弱”;有些人掌握了方法,能够应对压力,这就是“韧性”。 韧性对人生特别重要,因为人生是一场长跑、一场艰难的马拉松。有种论调叫“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想这是错误的,因为没有人是在人生中靠“短跑”成功的。人生前期可以靠体力去奋斗,年轻人应对压力可以拼命熬夜,燃烧身体去完成任务;但是人生到了中期就不该只靠体力拼搏了,中年人一般做不到几天几夜不睡觉,而是要靠智慧、经验、方法去奋斗,特别是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也就是韧性,因为韧性是应对压力时特别重要的素质。
心理韧性的三个境界 
心理韧性这么重要,该怎么培养、怎样训练呢?心理学家把韧性分成三个境界,我们一个一个地来攀登。 
心理韧性的第一个境界是复原力,也叫作心理弹性、反弹力,是人们从逆境、冲突、失败、压力中迅速恢复的心理能力。举个例子,我们的航天员都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他们的心理特质、抗压能力绝对非常强,但不要认为他们内心总是一动不动、波澜不惊,那是假的。航天员进入太空时心跳一样会加快,但是,航天员的优点就在于他们在升空时心跳加快,但能很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普通人做不到。所以,判断航天员心理健康与否,不是看心跳多少,而是看心率、恢复率、变化率。曼德拉也说过:“生命中最大的荣耀不是从来没有失败过,而是失败之后能够爬起来继续前行。”能否复原、反弹,就是心理韧性的第一个境界。
心理韧性的第二个境界是抗压、耐磨,就是人能否在面对挫折时坚韧不拔、持之以恒地走下去。华裔心理学教授李惠安(Angela LeeDuckworth)研究美国西点军校的学员,发现西点军校魔鬼营训练出来的人成为优秀军官的比例非常高,这些优秀军官日后成为优秀企业家的比例甚至超过沃顿商学院的学员。这些优秀军官受过的魔鬼式训练,让他们容易产生抗压、耐磨的能力。李惠安用一个英文单词“Grit”来描述抗压力,“Grit”指的是铺路的沙砾,你看路上的沙砾,无论压路机怎么碾压,它们都不会变形,这就是一种韧性。中华民族也很推崇这种韧性,“韧”字就是一个“韦”加一个“刃”,“韦”在古文中指煮熟的牛皮,牛皮煮熟以后是非常坚韧的,用刀都难以割断,“韧”就是煮熟的牛皮精神。清华大学校训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也是推崇生生不息的“打不死的小强”精神。 
心理韧性的第三个境界叫“ 创伤后的成长”。很多人都听说过“ 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面对强烈的冲击,人的心理有时很难适应,就会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但是,我们通过调查发现,不是所有人都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大多数中国人面对创伤都是坚韧不拔的,只有大概30%的人会出现相关症状,而且其中绝大多数 
人可以自我痊愈,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等。这说明中国人真的有韧性,遭遇多大磨难都能熬过去,面对多大困难都能挺得住!而且,特别令人震惊的是,有些人不光是能熬得住、恢复正常状态,而且能够变得比之前更好,这就是“创伤后的成长”——由于经历了挑战,产生了积极的心理变化,出现了心理功能的提升。 
所以,人们不能说受了伤害之后就没希望了,更不能说出身寒门就没希望了。人不是被过去的经历决定的,最重要的是对未来的想象和奋斗的精神。 
这就是心理韧性的三个境界。说了这么多,大家可能更关心的是:有什么办法提升心理韧性?心理学里有很多方法,比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贝克的认知行为疗法等,但往往没有太好的效果。不过,心理学家还意识到,面对压力、创伤、挫折、挑战,与其教人们怎么忘却痛苦,不如教人们想象快乐,用一些心理的积极体验来替代、转移、升华心理的消极体验,这就是积极心理学。

 

 



 
 
 
 

商品简介

《决策之道(第5辑)》围绕“要韧性,不要任性”展开,“专题”栏目的文章从多层次诠释了大环境下企业家如何韧性生长——宏观的环境、中观的企业和行业实践,到微观的心理能量……内容来源上有专家约稿、采访对话、经典摘录等形式,努力实现内容形式的多样化。“案例”栏目, 梁宁解读东方甄选为何爆火,余惠勇、彭剑锋以百果园为例展现传统行业里如何发展。“洞见”栏目,曹岫云缅怀稻盛和夫:“心纯见真”,展现稻盛和夫通过不断叩问自己“何为正确”,一次又一次战胜困境,度过心灵充实的一生。 



作者简介

 正和岛是中国目前大型企业家俱乐部之一,是企业家与创业者专属的以供需适配为核心价值的互联网创新服务平台,是企业家的深度学习社区,采取严格的实名制、会员制、收费制、邀请制。
 本书客座总编辑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彭凯平,编委会成员有史学大家许倬云、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创始人张维迎、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及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宋志平、创世伙伴资本(CCV)创始主管合伙人周炜、产品战略专家梁宁、华夏基石董事长彭剑锋、百果园集团创始人余惠勇、稻盛和夫(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曹岫云、作家费勇、作家龙吟等。



目录

·专题
许倬云 张维迎 独家口述 《对话许倬云、张维迎:世界会更好吗?》
徐石 顾建党 推荐 / 彭凯平 内部讲话 《提升心理韧性,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
宋志平 张晓萌 口述 《如何打造韧性领导力?》
周炜 独家口述 《“我不相信运气,命运要掌握在自己手上”》
·案例
周宏骐 推荐 / 梁宁 口述 《东方甄选爆火背后的点线面体》
彭剑锋 余惠勇 独家口述 《百果园发展21年,如何一次次起死回生?》
·洞见
曹岫云 独家口述 《我们向稻盛和夫学什么?》
费勇 龙吟 独家口述 《人生若觉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书单
何日生 书单
纳瓦尔•拉维坎特(Naval Ravikant) 书单
·岛语
10年:100万与1000万 
联结、分享、共进:《决策之道》线下读书会成功举办


【前言】

主编推荐

《决策之道》一直致力于帮助决策者。自从大环境转型,决策者需要的已经不仅仅是组织管理方法,更需要心理韧性、心理能量,需要重新发掘内心的动力。
 《决策之道(第5辑)》围绕“要韧性,不要任性”展开,“专题”栏目的文章从多层次诠释了大环境下企业家如何韧性生长——宏观的环境、中观的企业和行业实践,到微观的心理能量……内容来源上有专家约稿、采访对话、经典摘录等形式,努力实现内容形式的多样化。“案例”栏目, 梁宁解读东方甄选为何爆火,余惠勇、彭剑锋以百果园为例展现传统行业里如何发展。“洞见”栏目,曹岫云缅怀稻盛和夫:“心纯见真”,展现稻盛和夫通过不断叩问自己“何为正确”,一次又一次战胜困境,度过心灵充实的一生。 


【内容简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