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能源技术与工程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生物能源技术与工程化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极速发货,假一罚十,可开电子发票,请放心购买。

115.61 6.4折 180 全新

仅1件

天津西青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百良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257697

出版时间2009-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80元

货号1201700310

上书时间2024-10-12

果然是好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生物能源述评

篇 生物气体燃料
1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研究
引言
1.1 IC反应器水力特性研究
1.1.1 试验设备及试验系统流程
1.1.2 IC反应器水力特性试验
1.2 IC反应器技术性能试验研究
1.2.1 材料与方法
1.2.2 结果与分析
1.3 IC反应器基质降解动力学特性研究
1.3.1 IC反应器基质降解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1.3.2 IC反应器基质降解动力学分析
1.4 IC反应器颗粒污泥特性研究
1.4.1 材料与方法
1.4.2 结果与分析
1.5 蚓粪对厌氧发酵的促进作用及对IC反应器污泥颗粒化的影响
1.5.1 蚓粪对厌氧发酵效果影响试验
1.5.2 蚓粪对IC反应器污泥颗粒化的影响
1.6 结论
2 IC反应器处理猪粪废水条件下厌氧污泥颗粒化研究
引言
2.1 IC反应器处理猪粪废水启动初期的工艺条件研究
2.1.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2 试验方法
2.1.3 结果与分析
2.2 IC反应器启动过程中颗粒污泥的培养
2.2.1 试验材料和方法
2.2.2 试验方法
2.2.3 结果与分析
2.3 IC反应器处理猪粪废水运行条件下颗粒污泥特性的变化
2.3.1 试验方法
2.3.2 结果与分析
2.4 结论
3 秸秆预处理及厌氧发酵产沼气研究
引言
3.1 蒸汽爆破设备及工作原理
3.1.1 传统汽爆(汽喷)工艺
3.1.2 蒸汽爆破设备结构及参数
3.2 汽爆预处理影响因素及汽爆物料结构特性
3.2.1 材料和方法
3.2.2 结果与分析
3.3 蒸汽爆破预处理秸秆发酵生产沼气试验研究
3.3.1 材料和方法
3.3.2 结果与分析
3.4 粉碎粒径对玉米秸秆厌氧发酵的影响
3.4.1 材料和方法
3.4.2 结果与分析
3.5 NaOH处理对玉米秸秆厌氧发酵的影响
3.5.1 材料和方法
3.5.2 结果与分析
3.6 结论
4 生物质气化烤烟系统研究
引言
4.1 代生物质气化烤烟系统
4.1.1 系统设计
4.1.2 关键技术研究
4.1.3 系统运行试验
4.2 第二代生物质气化烤烟系统
4.2.1 系统组成
4.2.2 系统运行试验
4.2.3 结论

第二篇 生物液体燃料
5 生物质原料气合成甲醇研究
引言
5.1 秸秆类生物质热化学法制甲醇合成气的试验研究
5.1.1 秸秆类生物质热化学法制原料气
5.1.2 秸秆类生物质制合成气试验
5.2 秸秆类生物质煤气催化合成甲醇试验研究
5.2.1 甲醇合成方法与工艺流程
5.2.2 合成试验
5.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5.3 秸秆气化合成气制备甲醇工艺条件试验研究
5.3.1 试验设计
5.3.2 试验部分
5.4 秸秆气化合成气合成甲醇的动力学试验研究
5.4.1 试验设计
5.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5.5 秸秆类生物质合成甲醇的热力学性质研究
5.5.1 试验部分
5.5.2 秸秆合成气合成甲醇反应的反应热
5.5.3 合成甲醇反应的平衡常数及平衡组成
5.6 结论
6 生物质纤维燃料乙醇生产工艺试验研究
引言
6.1 固态培养降解秸秆木质素试验研究
6.1.1 材料和方法
6.1.2 结果与分析
6.2 木质素降解酶降解秸秆木质素试验研究
6.2.1 材料和方法
6.2.2 结果与分析
6.3 玉米秸秆稀酸预处理试验
6.3.1 材料与方法
6.3.2 结果与分析
6.4 秸秆双酶糖化条件试验及木质素降解对秸秆糖化效果的影响
6.4.1 材料与方法
6.4.2 结果与分析
6.5 戊糖发酵菌种的对比研究
6.5.1 材料与方法
6.5.2 结果与分析
6.6 戊糖和己糖同步发酵生产燃料乙醇条件试验研究
6.6.1 材料与方法
6.6.2 结果与分析
6.7 基于秸秆糖化液脱毒预处理的试验研究
6.7.1 抑制物的作用机制分析
6.7.2 不同脱毒方法对秸秆糖化液发酵生产乙醇研究
6.8 玉米秸秆糖化液发酵生产乙醇试验研究
6.8.1 材料与方法
6.8.2 玉米秸秆糖化液发酵乙醇关键工艺条件试验研究
6.8.3 玉米秸秆糖化液发酵条件优化
6.8.4 汽爆玉米秸秆糖醇转化率
6.9 BPSS&CF秸秆纤维燃料乙醇生产工艺的试验研究
6.9.1 工艺流程总体设计
6.9.2 工艺流程
6.9.3 主要操作要点及技术指标
6.9.4 技术分析
6.1 0结论
7 脂肪酶催化植物油制取生物柴油的研究
引言
7.1 分析、测试方法
7.1.1 材料与方法
7.1.2 原料油成分分析方法及结果
7.1.3 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的测定及酯交换率的计算
7.2 脂肪酶间歇催化菜籽油制取生物柴油的研究
7.2.1 脂肪酶催化菜籽油间歇反应试验
7.2.2 响应面法优化试验
7.2.3 脂肪酶重复使用及间歇催化菜籽油的放大试验
7.2.4 脂肪酶间歇催化菜籽油酯交换反应机制及动力学研究
7.3 脂肪酶间歇催化桐油制取生物柴油的研究
7.3.1 脂肪酶间歇催化桐油反应试验
7.3.2 响应面法优化试验
7.3.3 脂肪酶间歇催化桐油的实验室放大试验
7.3.4 脂肪酶间歇催化桐油酯交换反应催化的机制及动力学研究
7.4 菜籽油连续制取生物柴油的研究
7.4.1 试验材料和方法
7.4.2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7.4.3 膨胀床连续生产生物柴油的工艺研究
7.5 桐油连续制取生物柴油的研究
7.5.1 试验材料和方法
7.5.2 结果与讨论
7.6 生物柴油提取及性能测试试验
7.6.1 生物柴油真空蒸馏提取试验
7.6.2 生物柴油产品性能测试方法及测试结果
7.7 结论
8 生物柴油用固体催化剂试验研究
引言
8.1 固体碱催化剂制备试验研究
8.1.1 试验流程与材料、仪器
8.1.2 催化剂材料及制备方法选择
8.1.3 固体催化剂制备试验
8.2 催化剂的表征
8.2.1 试验仪器与方法
8.2.2 结果与分析
8.3 生物柴油制备试验研究
8.3.1 试验方法
8.3.2 结果分析
8.4 催化剂失活及再生试验
8.4.1 试验方法
8.4.2 结果与分析
8.4.3 催化剂优化试验
8.5 结论
……

第三篇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
第四篇 生物能源资源

后记

序言  近10年来中国经济每年以9%以上的速度持续、稳定、快速增长,能源消费同样大幅度增加。中国由20世纪80年代的石油出口国,已变成一半消费量依靠进口的世界能源消费第二大国。能源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带来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已引起中国乃至世界的关注。 

  1973年次世界能源危机期间,纽约石油期货价格由每桶3美元飙升到每桶12美元。2008年也是一个石油价格发生剧烈变化的年份,石油期货价格由5月的147.27美元降到12月的不足40美元。石油价格的这种无规律的、不可控的急剧变化牵动着整个世界的神经,引发世界恐慌。油价也带动了煤价,中国原煤价格10年间提高了近10倍。能源价格的上涨导致了世界粮食价格暴涨,CPI和PPI急剧波动,严重威胁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人类生活的和谐与稳定。为了应对这种状况,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和正在快速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中国家纷纷从政治、经济、外交甚至军事的角度制定了应对措施,以确保本国的能源安全。 

  生物能源的可储存、可运输、可转换、可再生性是其他可再生能源不可比拟的,因此,世界各国在新形势下均采取了强有力的经济和政策措施来推动生物能源的发展。中国有数以亿计的生物能源,其历来是中国农村生活和生产的支柱能源,所以,可预料生物能源在将来的高品位能源构成中仍将占有重要位置。 

  中国政府2007年12月发表的能源政策白皮书声明:要走有中国特色的能源发展道路,今天和将来都绝不对其他国家和地区构成能源威胁。中国从长远利益出发,已确立了能源发展的战略构想,其基本点是,把化石能源的开采、可替代能源的开发,能源的高效利用、环境安全问题构成一个建设系统,分别给予促进发展的依赖条件。具体内容包括能源进口、开采和储备,核能利用,生物能源等可再生能源开发,能源节约和供给体制改革等。 

  本书今天应势出版,作者为其准备了至少10年。与一般知识性和技术性的编著书籍相比,本书具有几个鲜明特点:首先,它有突出的创新性。全书的素材均来自作者10余年间与其30多个研究生围绕生物能源这个主题所开展的研究和实践成果,每项课题的研究都是站在全国甚至世界的高度,针对本领域的核心问题而开展。其次,它有很强的实践性。作者在研究过程中发表了100余篇论文,但并没有停留在论文阶段不前,而是不失时机地将研究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积极推进技术的工程化进程。这些研究成果有的获得国家专利并成功用于生产,有的在企业进行中试,有的又与国内外合作进入了更深层次的研究。后,它体现了较强的基础性。书中每个篇章都涉及基础性研究内容,并原原本本保留了研究过程和结果。 

  全书共分五部分。生物能源述评由张百良教授撰写。篇生物气体燃料,由华北电力大学杨世关博士(南京大学博士后)、张杰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河南城建学院、王许涛博士等撰写,全篇由杨世关博士组织编辑;第二篇生物液体燃料,由河南农业大学宋安东博士(山东大学博士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朱灵峰博士,河南农业大学徐桂转博士、宋华民博士等撰写,全篇由宋安东博士组织编辑;第三篇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由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樊峰鸣博士、马孝琴博士(浙江大学博士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赵青玲博士,河南城建学院刘俊红博士等撰写,全篇由樊峰鸣博士组织编辑;第四篇生物能源资源,由河南农业大学吴明作博士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丁一博士,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王久臣硕士等撰写,全篇由王许涛博士组织编辑。徐桂转博士、杨世关博士和王吉庆博士对全书进行编辑,张百良教授对全书进行统审定稿。 

  在全世界对生物能源表现出极大关注的形势下,希望本书的出版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由于试验条件的不同,以及技术路线的差异,读者在研究或实践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一些与本书数据和结论存在差异的地方,这是学术活动的正常表现,我们愿与广大研究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开展探讨和合作。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生物能源的发展涉及诸多科学技术领域,我们倍感能力不足,水平有限,因此,本书难免有疏漏和缺陷,敬请有关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书摘与插画】

 
 
 
 

商品简介

《生命科学前沿及应用生物技术:生物能源技术与工程化》是一本研究生物能源技术与工程化的专著,内容包括生物能源技术及生物能源资源现状与评价;高效厌氧生物反应器、生物燃气燃烧设备研制及应用;生物甲醇、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生产工艺及技术;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与设备研发、工程化及评价。

作者简介

张百良,男,1941年1月生,河南汤阴人,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导,原河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专门委员会委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副会长,全国生物质成型燃料关键技术协作组组长,国家“九五”、“十五”和“十一五”能源规划(计划)咨询专家组成员,农业部全国农业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农业工程学科组副组长。我国农村能源专业奠基人、学术带头人。
  主要研究领域为生物能源技术与工程化。承担了生物质成型燃料、生物液体燃料、生物气体燃料等多项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科技部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及中荷科技合作项目。培养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共30多名。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著作8部,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0项,获国家专利9项。
【媒体评论】
评论

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前言

主编推荐

《生命科学前沿及应用生物技术:生物能源技术与工程化》集中体现了生物能源技术和设备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方法、试验过程及应用效果,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和实践性。 

  《生命科学前沿及应用生物技术:生物能源技术与工程化》适用于生物能源、环境工程、生物化工、农业工程等领域的科研及工程技术人员,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参考用书。
【内容简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