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美学——现代性批判与重构审美精神 9787303295166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生活美学——现代性批判与重构审美精神 9787303295166

全新正版 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

68.03 6.9折 99 全新

库存23件

天津西青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悦笛 著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3295166

出版时间2024-07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99元

货号1203356000

上书时间2024-09-13

果然是好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刘悦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海内外多所高校博士生导师,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团荣誉委员,美国富布莱特访问学者,国际美学协会总执委。著有《生活美学》《审美即生活》《分析美学史》《情理合一》《当代艺术理论》《生活中的美学》《生活美学与艺术经验》《艺术终结之后》《视觉美学史》《世界又平又美》《生活美学与当代艺术》;主编《东方生活美学》、Subversive Strategie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Brill, 2011)、The Aesthetics of Everyday Life: East and West(Cambridge Scholars,2014)等;所著《生活美学与艺术经验》入选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中国人的生活美学》入选第十七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推介图书。

目录
"导  论    / 1

  一、缘起:“现代性”的启蒙裂变    / 1

  二、 审美精神作为“应当如此”生活之象征    / 6

  三、 立论的三重障碍    / 19

  四、方法论:“批判的解释学”    / 24

第一章  “艺术否定生活论”省思    / 27

  一、艺术何以否定生活    / 27

  二、“审美乌托邦”缘何衰微?    / 33

  三、 理论困境:艺术自律论与主体性美学    / 38

  四、 历史境遇:艺术生活化与生活艺术化    / 53

第二章  当代审美泛化:“后现代”的美学特质    / 66

  一、当代文化的“超美学”转向:“日常生活审美化”    / 67

  二、 前卫艺术的“反美学”取向:“审美日常生活化”    / 79

  三、泛审美现代性·批判启蒙现代性·全面的现代性    / 99

  四、后现代主义深植于“泛审美现代性”当中    / 126

第三章  回归“生活世界”:思维范式的翻转    / 140

  一、加法和减法:两种否定生活的历史    / 141

  二、回到马克思原点:“生活实践”的现代奠基    / 148

  三、走向生活的“现代美学”基本路向: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杜威    / 157

  四、结论:美学回归生活何以可能    / 169

第四章  建构“生活美学”本体论    / 175

  一、 “美是生活”:一种旧命题的新阐释    / 176

  二、美的活动:在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之间    / 182

  三、来源与呈现:美与生活的日常连续性    / 190

  四、内在的超逾:美与生活的非日常张力    / 206

  五、 回到“本质直观”:美的活动之为“本真生活”原发状态    / 218

  六、“外展的臆断”:美的日常生活“语用学”维度    / 226

  七、结论:美与生活的“对话辩证法”    / 231

第五章  美的“生活真理”意蕴    / 234

  一、“真理符合论”及其对美的拒斥    / 235

  二、几种“美的真理观”:尼采、海德格尔、伽达默尔    / 245

  三、 美与真理的相互拓展及其多义性    / 258

  四、美的真理:共识观与解释学的统一    / 267

  五、结论:美是“生活真理”的直观显现    / 280

第六章  美的“伦理生活”之维    / 282

  一、 “伦理自由观”及其与美的亲合    / 283

  二、几种“伦理审美观”:康德·维特根斯坦·福柯    / 292

  三、审美伦理:走向一种具体自由观    / 301

  四、从“审美共通感”到“情感共同体”    / 315

  五、结论:美学是未来的“生活伦理”学    / 326

结  语  “现代审美精神”的重构    / 329
修订版后记  全球与地方:“生活美学”二十年    / 342
附  录  “实践美学”与“生活美学”对话录    / 354
参考文献    / 362"

内容摘要
本书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这一古老而又常论常新的问题作为中心内容,对西方从古至今最重要的哲学家、美学家的这一思想观点及其发展的历史过程和逻辑关系,加以系统地疏理、论述和批判,在批判的基础上综合出新,重构审美精神。启蒙时代以来,随着文化领域的理性分化,本来密切相联的科学、道德、艺术发展为相互绝缘、不相往来的独立领域,各自探讨自己的问题。科学属于“认知理性”,探讨“真实性问题”(真),道德属于“伦理理性”,探讨“正当性问题”(善),艺术属于“审美理性”,探讨“趣味性问题”(美)。真善美分家并愈演愈烈,使整个生活系统陷入分裂状态。在整个生活系统的理性分化过程中,科学技术与“合理性”相互结合而固化为现代社会的组织形式,它将手段与目的相互倒置、事实与价值严格分裂,并造成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异化”、“物化”或“单向度”状态。 “现代性”的极端化,已使真善美理想与现实、人性与物性形成错位。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作者认为,根本出路是回归人类的生存活动之中,使真善美在生活的基础上达到统一。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