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语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9787511736987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外语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9787511736987

全新正版 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

30.44 3.9折 78 全新

仅1件

天津西青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计金标,李小牧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ISBN9787511736987

出版时间2019-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8元

货号1201974098

上书时间2024-09-06

果然是好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本书主要探讨了在当前学术语境下,外语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如何与社会需要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作为特色鲜明的高等院校如何突破学术困境。



作者简介

计金标,经济学博士,教授,现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主要研究财税理论和政策、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理论和政策。出版学术著作6部,代表性著作:《个人所得税政策和改革》《生态税收论》。在《财贸经济》《税务研究》《财政研究》《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教材10余部,其中主编国*级”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2部;主编的《税收筹划概论》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

李小牧,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校长,主要研究领域国际金融、国际贸易、世界经济。先后出版学术著作《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九十年代的理论与实践》《欧元:区域货币一体化的矛盾与挑战》等近10部。

?



目录

 

 

*部分

 

基于口译语料库的汉日翻译教学探索——以正式场合的致辞口译为例 路邈

试论认知语言学理论在日语教材编写中的运用——以《基础日语综合教程2》为例 王晓

探讨建设具有特色的本科英语翻译专业课程体系 韩常慧

口译教学模式探究之翻转口译课堂 李晓宇

国际化教育中的双语教学与汉语教学的选择 于淼

显赫范畴与对外汉语教学——以汉英语法对比为例 赵晓晖

 

第二部分

 

透过“核心素养”再看“能力”——德国对“能力”的理论研究概述 邓二红

外语人才的跨学科培养模式研究 陈冰冰

跨学科教学团队建设——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规划专业方向为例 冯凌 

旅游类专业GIS课程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秦静

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展开与法律思维的形成 韩阳

外语院校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及其完善 王惠静

外国政治制度课程全英文教学探索 苏淑民

提高经管类大学生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实践 郝顺利

重视实验教学提升文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水平 唐君键

第二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美式橄榄球比赛数据分析——以中国、日本、美国队作为研究对象 王骁

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及指标构建 刘亚兰 薛超 王洪见

 

第三部分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科建设的理论基础研究 裴怀涛

以欧框标准互联互通搭建中国中东欧16 1多元文化高等教育融通之桥 贺爱江

推进本科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 华楠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张华杰

培养具有“中国心”的国际化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探索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新道路 孙婧

高校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与“国际校区”办学模式探索——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夏斗湖海外办学项目为例 陈静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双培计划”项目实施的探索与实践——校际联合培养助力校内跨专业人才培养提升武 冰欣

基于协同理论的国际化与社会多元协同“1 3”外培生人才培养模式 李树红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加强高校教学管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思路研究 高钰洋

 

第四部分

 

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对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的思考 李智慧

首都高校发挥文化引领功能的途径探析 郝京清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开展体验式教学的路径探索 李智慧 张珑膑


【书摘与插画】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

学科建设的理论基础研究

裴怀涛

 

(国家行政学院2016级博士;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务处,北京100024)

 

 

摘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当今的教育政策热点,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所在。学科作为一种知识学术分类和制度性安排,是一流大学的生成基础,更是龙头建设工程,备受关注。基于此,本文从学科发展理论及学科建设、学科文化理论及其对学科建设的影响、学科建设的相关社会学理论和学科建设的创新人才培养理论及对学科建设的影响等四方面探究学科理论基础,为一流大学建设一流学科提供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双一流;学科建设;理论基础

 

 

 

任何实践的活动都有相应的理论作为基础,来引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发展,同时,实践也是检验理论是否正确的*标准,“双一流”建设工作也不例外。学科作为一种知识学术分类和制度性安排,是一流大学的生成基础,更是龙头建设工程,备受关注。基于此,本文试图建立学科建设的相关理论,为一流学科建设和发展做好理论铺垫。

 

 

一、学科发展理论及与学科建设

(一)学科发展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告诉我们,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发展的形式有直线式发展、螺旋式发展等。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即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同时我们应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促进学科建设的发展。

 

所谓学科发展,就是指“科学共同体”成员在共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依据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顺应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使一种研究传统过渡到另一种研究传统的过程,学科的革命性发展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库恩所说的研究范式的转换。由此可见,学科发展不仅涉及学科知识体系的重建,而且还有学科文化、学科制度、学术共同体内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等的变化。

 

(二)学科发展理论——库恩的“科学革命理论”

 

库恩在1962年出版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反对把科学看成一点一滴的进步,力主动态地、历史地看待科学进步,把科学的发展视为常规时期和革命时期交替出现的过程。[美]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第4页。库恩科学观的核心是“范式”概念,它是了解库恩思想的一把重要钥匙。“范式”是指科学家共同体的共同信念、共同传统,以及它所规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规范的总和。有了共同的范式,科学共同体就可以在范式的基础上,统一思想、统一行为、团结协作,科学才能迅速发展。库恩把量变和质变统一的思想引进了科学发展史里,制定出一个崭新的、备受瞩目的科学发展动态模式,库恩认为自进入科学时期始,它的发展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和几个时期的循环往复,即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新的常规科学又在新的范式指导下渐进式发展,科学就是这样循环往复、永无止境地发展下去。

 

(三)学科发展理论与学科建设

 

通过科学史的发展研究,我们发现学科的发展是基于科学的发展而前进的,科学发展是学科发展的“源”。但从科学发展的进程来看,科学并不是一直一帆风顺,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当时的科学文化发展现状,科学时而突飞猛进,高速发展;时而曲折坎坷,备受压抑,甚至出现倒退或停滞现象。但从科学发展的全过程来看,科学是一直处于发展的态势。所以,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应从多方面的因素着手促进科学的发展,进而加紧学科的发展。

 

学科的交叉和综合是现代学科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科学的发展,以前的那种依靠个人兴趣或者私人资助的“小科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和现实的需要,当前国家、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促使“大科学”的产生,多种门类学科的人员汇集一起,集思广益,多种学科交叉促使社会或国家的问题解决,同时也促进了新的学科的产生和传统学科的革新。学科交叉能力是衡量学科内在发展潜力的重要尺度,它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向其他学科的辐射与延伸,二是能够有效地接受外部的辐射,进行自我改造和完善。学科的交叉是学科相对较高的综合形式。目前以及未来学科发展的趋势倾向于学科综合化基础上的学科交叉和学科分化,学科分化和学科交叉前提下的学科综合。

 

学科基于知识角度的分化和综合,导致学科的中介形式——学科组织也产生相应的改变和改革。以前的那种固定的校、院、系、所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科的发展趋势,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根据学科的内在发展需要,以及国家和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需要,积极改变学科的组织形式,打破校、院、系、所的固定模式,建立一些开放性的学科基地或学科发展建设中心,坚持自由性、开放性、有序性的原则下,有力地促使学科组织的发展,适应学科的内在需求。

 

此外,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在高校的学科发展中,往往呈现出不平衡的态势。这种不平衡的态势发展,就告诉我们在高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中,应该坚持“重点突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积极发展优势和特色,形成一定的“学科高原”;同时还应该积极挖掘这些优势学科的辐射和带动能力,在巩固和稳定自己的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促使相关支撑学科的快速发展;此外我们还应该积极地、敏锐地抓住国家或社会急需的新兴学科或科学技术,促使新兴学科的发展,促使自己抢占发展新兴学科的先机。

 

二、学科文化理论及其对学科建设的影响

 

“文化”一词含义颇多,不同的研究视角演变出不同的文化内涵。斯诺在他的《论两种文化》一书中,特别注意了“文化”的两种不同的含义:“词典中对‘文化’一词的定义是‘智力的发展,心灵的发展’;人类学家则用‘文化’这一术语表示生活在共同的环境中,有共同的行为习惯、共同的理想和共同的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的人类群体。”而伯顿·克拉克则认为“文化”还应该与它的同源词“培育、培养”的意义相近。[美] 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1页。这样,文化具有了“受过良好的培育”的意义。同时,还提出基于“文化”的基本意义还向另一个方向扩展,使人们重视培养社会的人的过程和形式。通过对上述主要观点的阐述,我们可以了解在社会学中一个概念的含义会因推敲的不同而产生很大的不同,但是本质的内涵是一致的。那么在学科文化的理论中,我们应注意“文化”的一般范畴的同时,还应找到在学科建设这一特定领域内的“学科文化”所特有的概念、价值和活动的模式,形成学科文化理论,指导并促进我们的学科建设。

 

根据人类学对“文化”的概念的界定,所谓学科文化,就是指学科共同体在探索和发展本学科的知识体系过程中,形成的学科语言、学科价值观、思维方式等。学科文化*基本的特性是它的学术性。

 

学科文化对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科的完善和成熟度的增强。学科文化对人的教育功能是潜移默化的,并产生巨大“功力”,它容易使学科“学科新人”找到归属感,有利于学科内在的“核心”内化为新人的研究规范和研究领域,较快地进入自己的研究领域,进一步开拓学科的范围,此外学科文化还有分界功能和生产功能。

 

总之,学科文化在学科建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一笔,我们一定要努力完善学科文化建设理论,抓住学科建设的灵魂,从“灵魂”深处促使学科的快速发展。

 

三、学科建设的相关社会学理论

(一)“科学中心的转移”的理论

1“科学中心的转移”的理论的缘起及转移条件

 

关于“科学中心转移”的理性思考有很多不同的见解,其中有的论述了科学中心和文化中的关系,有的论述了科学中心和高等教育中心的关系。但首次定性地描述了“科学社会的主流”在世界范围内随时间变化的现象是1954年英国物理学家贝尔纳在其名著《历史上的科学》一书。后来经过诸多研究者的进一步推进,日本的学者汤浅光朝在前人的基础上,于1962年提出了“科学中心转移”这一概念。他认为科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各个国家科学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并提出在一定历史时期,有一些国家科学发展的速度快些,水平高一些,如果某个国家的科学成果数占同期世界总数的25﹪以上,就可以成为“世界科学中心”。他依据这个标准,把近代世界科学中心依次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文艺复兴带来思想解放的意大利(1540—1610);科学学会繁荣、科研交流合作自由的英国(1660—1730);启蒙运动高扬理性、造就科学“黄金时代”的法国(1770—1830);教学科研相结合、独领科技百年称雄的德国(1810—1920);博采众长多元并举、“大科学”时代独领风骚的美国(1920至今)。

 

通过对这些材料的总结,我们发现科学的快速发展和科学中心的形成是基于以下几个条件:一是思想的解放,对人的重视,坚持以人为本。二是专业科学研究机构的形成和繁荣,并且加强彼此的联系。三是政府的大力支持。四是哲学思想的发展。五是发展大学优势,革新高校科研机构,发挥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任务。六是多元、开放的思想的形成和坚持,积极适应“大科学”时代发展的需求。

 

2“科学中心的转移”的理论在学科建设中的应用

 

鉴于此,在学科建设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该坚持学术自由、学术自治的方针,给予学科研究人员充分的发展空间,他们能够在宽松的学术氛围下,使自己的思想得到升华,使自己的研究扎根深处,旁及边缘,有力地推动学科的纵向和横向发展。

 

其次,我们应该注意学科组织的变化和发展。随着高校在国家和社会中的“核心地位”的凸显,高校的第三职能愈来愈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而学科的建设就是高校与社会联系的中介,作为学科发展的实体组织——学科组织,一定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和要求,及时地甚至超前地变革自己的组织形式,突破组织本身具有的懒惰性和滞后性,加速调整自己,顺应学科发展的潮流。

 

再次,国家政府应对高校的基础学科进行大力支持和投入,不能仅仅针对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应该看到基础学科的基础作用,它是实用学科发展的前提,应该依据科学合理的比例进行投入,促进学科结构趋于合理健全、学科整体水平的提高。

 

*后,应重视学科自身的开放性,不可一味地限制自己的研究“边疆”,应增强学科交叉的能力,使学科的综合化和专门化得到完美的结合。

 

(二)“马太效应”理论

1“马太效应”理论的缘起及内涵

 

“马太效应”*早来源于《圣经》“马太福音”第25章的这样一段话:“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美国的科学家、哲学家罗伯特·默顿于1973年,首先借用了《圣经》的这个典故,概括了一种社会心理效应——“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作出的贡献给予的声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不出名的科学家则不肯承认他们的成绩”。即我们可以通俗地理解为,让富者愈富,穷者愈穷。这就是我们在管理学中称之为的“马太效应”。

 

2“马太效应”理论在学科建设中的应用

 

“马太效应”既存在于科学共同体内,同时也存在于我们高校的学科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利用其正面效应,避其负面效应。

 

在高校的学科规划和学科建设过程中,常常伴有“马太效应”的出现。由于国家和高校的资源的有限性,必然会导致资源的不均衡投入。各个高校在自己的学科规划和学科建设过程中,首先会基于学校的定位确定本校学科的发展方向以及将要分层次地投入到自己的重点学科、主干学科、支撑学科和一些新兴学科。那么这样就会产生一些社会极其需要、国家极其重视的学科和高校。基础比较雄厚的学科就会受到重视,高校就会在经费投入、学科设备、学科队伍的引进和培养上加大投资力度,使重点学科愈来愈成为学校特色的“根基”,愈来愈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上的一流学科。而相对较弱,甚至有些对社会、国家没有明显或及时效果的学科则会被打入“冷宫”,无人问津,愈来愈走向没落,甚至出现倒退的现象。这样的现象的产生,在一定的程度上会使高校在短期内产生巨大的效果,取得令人注目的地位,但从长远角度来说,它会使高校的整体水平有所下降,因为它没有很好地把握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使整体与部分达到合理有效的统一。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学科队伍是高校学科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学科队伍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如何直接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水平。而学科队伍是一个合理的、有层次性、也可以说是“金字塔式”的队伍,这里面不仅有充当“帅才”的学科带头人,还应有充当“将才”的学科骨干,还应有充当“勇士”的学科新人等。由于各自的能力、素质的不同,我们高校在学科队伍建设时,会在科研经费、工资待遇、课题申报等方面出现“马太效应”。这样一方面会使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以及学科新人能够各司其职,加强合作,并且形成有序的竞争机制,促使学科队伍走向健康有序的发展道路,进而促进学科的较快发展,使高校学科走在业界的前列。另一方面,学科带头人可能会愈来愈成为所有有利条件、所有荣誉的便利“获得者”,学科骨干稍微次之,学科新人及其他学科辅助人员则一直处于劣势地位,这不仅会导致“内讧”后果的产生,还会导致学科带头人盲目自满,形成权威,阻碍新的学科带头人的产生和学术骨干的进步,也是学科新人无法站在学术的前沿,较快地促进自己的成长。更为严重的是,如果我们不能合理高效地抑制此种“马太效应”,会使一些具有较高程度上的创新成果被淹没,严重阻碍学科的发展。

 

总之,高校在进行学科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合理有效地应用“马太效应”,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调动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以及学科新人发展学科的动力,促使学科的跨越式发展。同时,还要及时有效地抑制“马太效应”的负面效应,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前提下,还应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合理地“兼顾公平”。

 

四、学科建设的创新人才培养

理论及对学科建设的影响

 

知识经济的到来和发展,促进了人才竞争的全球化。正如*同志所说:“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创新,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过程。”他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时,还提出:“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没有创新的教育,难以有创新的人才;创新的教育*终是靠学科的设置和建设来完成,创新人才的培养*终也是落在了学科建设的基础之上。

 

高校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不仅体现在科学研究的发展上,科学研究虽然是学科发展的“源”,为学科的发展提供内在的知识,促使学科的内涵式发展。但由于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教育人。所以,在高校的学科建设中,我们一定要体现育人的特性,尤其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更应该引起高校学科建设者的注意。创新人才的培养已经引起了国家领导人和高校的重视,他们对与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一直进行着思考和实践,在目前的知识经济背景下,国家和高校及时地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理论。提出“创新性人才”是指具有高知识水平的人,即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处于知识的前沿;具有知识创新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研究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具有宽厚的人文底蕴和人文素养,包括独立的人格和主体性,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基于上述的“创新人才培养”理论,我们高校在学科建设中,首先要搞好科学研究和教学活动的关系。在高校的学科建设中,一定要把教学活动放在首要位置,它是一个学校的首要职能,也是高校的存在之基,我们不能盲目重视科研的作用,而忽视了对人才的培养,应使科研和教学有力地结合,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其次,要有“大学科”建设的思想。这是适应现代国家和科学技术对人才的需要而提出的思想。由于国家和科学技术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变更周期越来越短,越来越快,这就需要我们培养的人才不再是局限于一个狭隘的专业视角,终生从事一个专业领域的工作,而是在人才流动的频率加快的现实背景下,自身的“发展性素质”得到驱动,从而适应现实的需要。这就需要高校改变以前的学科建设思想,“对口”服务思想和“专业”教育思想。应该采取“厚基础、宽口径”的教育思想,培养跨学科的、拥有很大学科交叉背景的创新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梁传杰:《高校“双一流”建设:理念与行动》,载《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

 

(2)胡乐乐:《论“双一流”背景下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改革》,载《江苏高教》,2017年第4期。

 

(3)马陆亭:《一流学科的逻辑思考》,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1期。

 

(4)梁传杰:《高校双一流建设:理念与行动》,载《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



主编推荐

本书是以外语院校人才培养为主题,涉及外语翻译、对外汉语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探讨了当前学术语境下,作为外语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如何与社会需要紧密融合、如何如破学术困境等问题,相关研究成果对外语院校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内容简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