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 一本书掌握国学常识 9787122126979
  • 全新 一本书掌握国学常识 9787122126979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新 一本书掌握国学常识 9787122126979

可能有部分是库存书(库存书指的是未使用过、没塑封的、外观95成新的书)

7.84 2.6折 29.8 九五品

仅1件

天津西青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燕军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126979

出版时间2012-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9.8元

货号9787122126979

上书时间2024-09-01

果然是好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张燕军主编的《一本书掌握国学常识》内容介绍:“国学”,顾名思义,就是中国之学,是中华文化的基础之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统称。可以说,国学既是世界上其他古代文明陨落以后中华文明依然传承的内因,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直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目录
典章规制
法律教育
民风民俗
婚丧嫁娶
衣食住行
天文历法
琴棋书画
文化典籍
成语谚语
中华医药
建筑园林

内容摘要
 了解厚重精深的传统文化,品赏精彩独特的中华国学。
张燕军主编的《一本书掌握国学常识》分典章规制、法律教育、民风民俗、婚丧嫁娶、衣食住行、天文历法、琴棋书画、文化典籍、成语谚语、中华医药、建筑园林11章介绍500余条国学常识,为你梳理浩瀚繁冗的国学知识,《一本书掌握国学常识》生动展示晦涩难懂的经史子集,轻松领略中华文明,感受先贤智慧。

精彩内容
 古代的官署为什么被称为“衙门"?
旧时称官署为衙门。现在也还这样叫,但其中已经隐隐含有贬义。
其实衙门是由“牙门”转化而来的。“牙门”一词是古代军事用语,是军旅营门的别称。战事频繁的时候,帝王打天下、守江山,完全凭借武力,因此对军事将领特别器重。军事将领以此为荣,便将猛兽的爪、牙放在了办公处。之后嫌麻烦,就用木头刻画成的大型兽牙作为军营外大门的装饰,营中还出现了旗杆端饰有兽牙、边缘剪裁成齿形的牙旗。此后营门便被形象地称为“牙门”。到了汉朝末年,“牙门”成了军旅营门的别称。这一名称逐渐移用于官府。《封氏闻见记》中记载:“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为‘公牙’,府门为‘牙门’,字稍讹变转而为‘衙’也。”“衙门”一词在唐朝之后广为流行,到了北宋以后,人们就几乎只知道“衙门”而不知有“牙门”了。这种情况在一些著作中得到体现,如《北齐书·宋世良传》“每日衙门虚寂,无复诉讼者。”明代马愈《马氏日抄·牌额》“正统
间,京师营造衙门,其牌额皆程南云书。”清代李渔《玉搔头·奸图》“只指望讨几封荐书,往各衙门走走。”于是官署正式被称为“衙门”。
古代官员的品、阶、勋、爵是怎么回事?
我国古代的职官制度,是分为不同等级的,这种等级就叫做“品”。
汉代对等级的区别,主要是根据禄石的多少。禄石在千石到六百石之间的,是县令;禄石二千石的,是九卿,或者刺史、太守。到三国时期,职官分成九品,从一
品到九品,一品最高,九品最低。隋唐时期,九品又分为正品和从品两种。从正四品开
始,每品又分为上阶和下阶两种,这样一来,总共分出的级别达到了三十
级之多。
级别分得太多太细,就显得庞杂烦琐,所以明清时期,这种分级被加以简
化,九品
中的每一品都只分正品和从品两种,不再分阶,这样一来三十级减少为十
八级。
隋朝时期,在政府中担任职务的官员被称为职事官,而没有担任职务的官员则被称为散官。到了唐朝,政府将这些散官的官号在整理和补充的基础上,对品级重新确立。于是用来作为标志官员身份级别的称号,就称为“阶”。例如文官阶是从一品称开府仪同三司,正二品称特进;从二品称光禄大夫等。文官阶在六品以下,称为郎,例如正六品上,称为朝议郎;正六品下,称为承议郎。以后历代都设有阶官,不过名称和品级与唐代相比较已经有所不同。
“勋”是隋唐时期在对前朝某些散官官号整理、补充的基础上,重新规定的官号。其主要作用是酬赏军功,被加勋的官员就叫做勋官。勋官一共分成十二级,有上柱国、柱国、上护军、护军、轻车都尉、骁骑尉等。明朝的勋号分成文勋和武勋两种,武官的勋号变化不大,基本沿袭前代,文官的勋号则有所发展,除了“柱国”外,另外还增加了正治卿、资治尹等。到了清代,勋和爵就合二为一
了。
“爵”产生的时期很早,周代时就有了.o据说周代封爵分为五等,分别是公、
侯、伯、子、男。汉朝的封爵,则是王、侯两等。汉代皇子封王,和先秦时的诸侯王相当,所以通称诸侯王。汉代初期对异姓也封王,但异姓封王就不称诸侯王,而是通称列侯。汉武帝以后,诸侯王在自己王国境内有分封自己庶子为侯的权力,这种封侯也属于列侯性质,而被封侯的庶子,就叫做王子侯。三国以后,封
爵制度减损补益,得到了不断发展。在这过程中既有变化较大的,也有和前代基本保持一致的。例如同姓封王基本保持一致,而异姓封王变化比较大。异姓封王的情况越来越少,朝廷对异姓通常都只封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不再封为王。宋朝以后,朝廷在封侯时,有时会在爵号前面加上“开国”两个字,成为开国爵。爵号前面没有加“开国”两个字的,则叫做散爵,其实也是虚爵。
古代官员的工资为什么叫“俸禄"、“薪俸"?
古代官员发的工资称为“俸禄”或者“薪俸”。“禄”的本义是上天所赐,帝王是天子,代表上天的“儿子”,他们代表上天将土地、奴隶等物或者人赐给自己的臣子,这些事物就是“禄”。当时只有有爵位的人才有“禄”,所以“禄”是分封制的产物,是统治阶级内部按等级对土地、民众的分配。“俸”是“奉”的引申字,是中央集权官僚制度发展的产物。“俸”在早期是按照臣子的贤能程度、功
劳大小,以粮食的形式进行发放的,有时也会将粮食折合成银钱进行发放。可见,“俸”与“禄”最初的意思就是不同性质的物质财富分配。到了后来,“俸禄”常常作为一个词使用,泛指朝廷发给的银钱和粮食。P6-7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