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的处世智慧 9787518018932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论语》的处世智慧 9787518018932

全新正版 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

10.89 3.3折 32.8 全新

库存10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圩子

出版社中国纺织

ISBN9787518018932

出版时间2016-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2.8元

货号9787518018932-32.8

上书时间2024-09-01

果然是好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看《论语》越多遍,越觉得这是一本关于世事、人情的书。唯有跟着孔夫子一起看过世事,阅过人情,才能真正理解其大理想、大抱负。要说尽孔夫子,三言两语不可能,所以才有了这本由李圩子编著的《论语的处世智慧》。书中将孔夫子的生活、处世智慧分门别类,并结合历史故事加以解说,力求为读者展现《论语》的另一个侧面。

目录
第一章  人生要有志向
  立志当心存大道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坚定志向,要耐得住寂寞
  坚定志向,要经得起考验
  道不同,不相为谋
第二章  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任何人都需要学习
  学习的最大快乐在于实践
  学与思要结合
  承认无知即是知的开始
  学习要不耻下问
  温习旧知识可以得到新知识
  没有天生就知道的人
  活到老,学到老
第三章  做人乃一切之市
  有德之人不孤单
  言行合一乃君子之德
  人生有三戒
  以义相伴走天下
  无欲乃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懂得自我约束的人少犯错误
  君子勇于承认过失
第四章  察人交友的智慧
  花言巧语之人要不得
  好好先生不可深交
  察人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
  意气逞能者不如谋而后动者
  想让别人了解自己,不如先去了解别人
  己欲达而达人
  有益的三种朋友和有害的三种朋友
  与朋友不必走得太近
第五章  做事当心存恭敬
  无信不立
  凡事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见利忘义者难成大事
  做事要有分寸
  做事要有恒心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第六章  管理的智慧
  管理不仅仅意味着制度
  分工要明确
  员工福利要到位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领导不等于专家
第七章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不义之财如浮云
  君子贫而乐,富而好礼
  君子周急不继富
  富不可求,听从自己的爱好
第八章  家庭和睦。孝悌为先
  孝悌是德之本
  父母健康常挂心
  不给父母脸色看
  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
  规劝父母有技巧
  正确对待父母的过错
第九章  社会责任,勇于担当
  工作是最起码的社会责任
  公利大于私怨
  勇于坚守社会良知与文化
  明哲保身也是一种坚守
第十章  养生之道与人生境界
  饮食有节
  过好当下每一天
  充满诗意的艺术人生
  仁者不忧不惧
  智者乐,仁者寿
  中庸的处世智慧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读《论语》《孟子》法
  附录二  《论语》全文

内容摘要
 《论语的处世智慧》由李圩子编著。《论语》一
书是孔子及其部分弟子言行的汇编,该书生动形象并较为详尽地记录了孔子的学、思、行及其人格形象。
《论语》一书虽然整体字数不多,但可以说处处是宝。金玉良言更是随处采撷,如为人、处世、从政、管理、学习、言说、交友、交往、财富、教育、伦理等智慧。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我们每个人的身心或许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沉静用心,时不时地回到孔子那里,便可以汲取到意想不到的人生处世智慧,更好地服务当下的生活,为我所用。

精彩内容
 立志当心存大道原典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译孔子说:“我15岁立志于学习;30岁自立于社会;40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50岁懂得顺应天道因循之理;60岁对听到的人和事都能平静地容纳,明辨其旨意真伪;70岁顺乎本心天性,不勉而中,合乎法度,自成规矩。”处世智慧子路问孔子,君子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说,修养自己并且敬重他人。子路又问,这就够了吗?孔子补充道,修养自己,安顿周围的人。子路继续问,这就够了吗?孔子进一步说,修养自己,安顿百姓。后来的学者从中发展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标。
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在15岁的时候就树立了学习的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在15岁的时候就树立了学习的志向。不少人以孔子为榜样认为少年立志要
趁早,殊不知在儒家看来,立志的早晚在其次,更重要的是立志要心存大道。孔子立志做一个学人,也就是儒者,须知当时的学人不仅仅指学习知识、典籍、
技艺,更包括学习根本道理,追求治国平天下的道义。志于道,在儒家看来是一个君子的天生使命,大干世界,人各有志,但君子的志向总是和大道融合在一
起。君子立志,既是个人价值的实现,更是大道的践行。
伊尹是商朝的杰出宰相,曾辅佐商汤王推翻夏桀
的残暴统治,又帮助商汤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使商朝初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伊尹终其一生辅弼商朝五代帝王,为商朝的经济政治发展繁荣奠定了牢固基础。但对于伊尹谋求官职的事迹,后世却持有不同看法。
万章是亚圣孟子的弟子。一天,万章问孟子:“有人说,伊尹为了求得官职,竟然去给汤做厨师,是这样的吗?”孟子回答说:“哪有这样的事?伊尹本来是在郊野种地的农人,他志向高远,不合乎道义的,一根草都不会献出去;同样,不合乎道义的,一根草也不会收取。汤多次聘请他出来帮忙,还送给他不少礼物。
伊尹说:‘我要这些东西干吗?难道出去做事比我自由自在地生活在田野间,思考尧和舜的道理还要好吗?”’“那后来他怎么又出山了?”万章又问。
孟子说:“汤多次派人去请他,他的想法变了,说:‘与其独自思索尧和舜的道理,为什么不使汤成为尧和舜那样的伟大君主呢?为什么不使天下百姓成为尧和舜时代那样的幸福百姓呢?上天生育人,有先知先觉与后知后觉之分,先知先觉者的职责就是唤醒后知后觉者。我,伊尹,就是民众中的先知先觉者,如果我不站出来启发他们的觉悟,还有谁能够承担这个重任呢?’”“他就这样去汤那里了?”万章问。
孟子看了万章一眼,说:“他心里装的是天下苍生。人们在夏朝桀的残暴统治下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在他心里,好像是他伊尹把百姓推进水火里去似的。
他就是这样以承担天下重担为志向、为己任的。于是,他去见汤,游说他讨伐夏桀,以拯救天下百姓。”这就是儒家对志向的理解。历史事实也证明,伊尹不仅是优秀的烹饪师,更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普通人眼里,伊尹有为了做官宁愿以厨师的身份接近商汤之嫌,但孟子却认为伊尹本身就是一个胸怀
大志的君子,农事和烹饪都只不过是其身外之“技”。换句话说,纵使是农民和厨师,伊尹的农民之志与厨师之志也决定了他远不止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或厨师。这大概才是儒家真正强调的志向,它与当今的职业志向、兴趣志向都不太一样,它更立足于天下苍生,更关心百姓民生,因此也注定走得更远。
P2-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