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与升华:中学教材中经典作品个性解读 9787563942497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穿越与升华:中学教材中经典作品个性解读 9787563942497

全新正版 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

16.52 5.9折 28 全新

仅1件

山东泰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锡琴著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3942497

出版时间2014-07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28元

货号8456079

上书时间2024-06-30

果然是好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锡琴

 中学不错语文教师,重庆市作协会员,江津区作家协会副主席,重庆市“靠前读书明星”、知名儿童文学作家,文化公司签约作家,畅销图书作家,教辅图书知名主编。在《儿童文学》《少年文艺》《意林》等数十家报刊发表作品1000余篇(首),近二十家报刊专栏作家。

 著有《疣猪牙牙历险记》《小学生推荐国学经典》《文苑英华》《作文启蒙》等四十余册,为鲁迅的《我的个师父》、朱自清的《我是扬州人》、汪曾祺的《草木春秋》和汪国真的《热爱生命》等国学名著作评注,主编各类图书五十余册。

目录
第一辑 诗歌◆情愫
 千古征夫泪--读《诗经·采薇》
 完美人格的诗化展现--读屈原《离骚》
 怨而不哀,两弃妇光彩异呈--读《诗经·氓》、乐府诗《白头吟》
 “泻水置平地”泄郁愤人生--读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诗仙”的赫然降世--读李白《蜀道难》
 学道成仙,追逐快乐人生--读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浔阳江头遇知音琵琶仙乐叹人生--读白居易《琵琶行》
 悲歌晚吟道尽凄凉--读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
 音乐的旋律,在典故中萦回--读李商隐《锦瑟》
 四纪天子空幽情马嵬归来妒莫愁--读李商隐《马嵬·其二》
 人生因婉约而完美--读柳永《雨霖铃》
 俗谚雅语中的百姓人生--读元曲五首
 走出青春的“雨巷”--读戴望舒《雨巷》
 一生收藏春光--读韩愈《感春》、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为生活搭一架梯子--读俞平伯《忆·选一》
 见证诗意青春不老奇迹--评述汪国真诗歌
第二辑 散文◆致趣
 “双赢”理念退秦师--读《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避其锋芒击其柔软--读《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西楚霸王本是个政治糊涂虫--读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一眼看穿英雄成败--读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
 繁简人生巧剪裁--读司马迁《太史公自传》
 壁立千仞柔汇江海--读李密《陈情表》
 至爱亲情感天动地--读韩愈《祭十二郎文》
 今日李蟠何在即在何人奖掖--读韩愈《师说》
 人生失意总有时清风明月好慰藉--读苏轼《前赤壁赋》
 追梦南阁子梦断项脊轩--读归有光《项脊轩志》
 我的“看护主义”--读鲁迅《拿来主义》
 爱,使生命逝而不死--读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被“罐装”只有毁灭有阳光就有希望--读夏衍《包身工》
 在“风”中具化人生态度--读杨绛《风》
 泪珠如珍珠般美丽--读琦君《泪珠与珍珠》
 愿在大地诗意地栖息--读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
 在自然的壮歌中获取灵魂的救赎--读周晓枫《斑纹》
第三辑 小说◆人物
 从旁细看,更见其鲜活--读施耐庵《水浒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命运,在情节跌宕中沉浮--读蒲松龄《促织》
 为活着而守护尊严--读曹雪芹《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
 “带着绞丝银镯子”的也只是女人--读鲁迅《祝福》
 无言诉说的悲凉难以挣脱的绝望--读鲁迅《药》
 鲁迅文和那些女人们--读鲁迅《祝福》《伤逝》《明天》等
第四辑 戏剧◆场景
 爱情,因距离而使悲剧永恒--读《孔雀东南飞》《牡丹亭》等
 呼天抢地奇冤难伸--读关汉卿《窦娥冤》
 柳丝难系玉骢斜晖不解离恨--读王实甫《西厢记》
 人格在生活中分裂--读丁西林《三块钱国币》
 都是为了孩子--读毕淑敏《一厘米》、《韩非子·曾子杀彘》
第五辑 大师◆灵魂
 道之以德天下和谐--读《论语》(节选)
 走过庄子的心灵花园--读《庄子》
 庄子与陶渊明的悲情人生--读《庄子》、陶渊明《读〈山海经〉》《归园田居》《乞食》等
 生命,在极辱的烈焰中涅槃--读司马迁《报任安书》
 横看侧看王半山--读王安石《泊船瓜洲》《桂枝香·金陵怀古》等
 豪放东坡的婉约情怀--读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等
 透过寒灰文字仰视绝代情种--读郁达夫《江南的冬景》《秋景》《给王映霞的一封信》《春风沉醉的晚上》《零余人》等
 泣出血来,为唤醒民族良心--读巴金《小狗包弟》
 在自然中生活--读《庄子》《徐霞客游记》、周晓枫《斑纹》
 草色遥看近却无--读李白《行路难·其二》、杜甫《秋兴八首·其四》
 

内容摘要
第一辑 诗歌◆情愫
  千古征夫泪
  ——读《诗经·采薇》
  那是两千多年前的一天,淫雨霏霏,雪花纷纷。人迹稀罕的崎岖小路上,踽踽行走着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他是否就是后来杜甫诗中“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的那一位,人们不得而知。这位古战场上的幸存者又饥又渴,但毕竟盼来了归家的这一天。边关渐行渐远,乡关渐行渐近,此刻,他感到无比的兴奋——有多少白骨在边关无人收,有多少征夫成了边陲的野鬼,又有几多征夫能盼得归家的机会呀!
  然而,回望那多年戍守的边关,再遥看那久别将归的家园,他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有太多的回忆,有太多的感慨。
  戍边的生活是难以想象的艰苦,将士们常年食不果腹,很多时候不得不靠采野菜充饥。从严冬盼到春天“薇亦作”,从春天盼到夏季“薇亦柔”,从夏季盼到秋天“薇亦刚”,年年四季轮回,年年薇菜生生灭灭,将士们年年采薇菜,年年看着薇菜从破土发芽长到柔嫩茂盛,再从柔嫩茂盛长到粗大强壮,时间在流逝,而将士们的年华却一年一年地在边关消逝,从“岁已莫”到“岁已阳”,但家乡已经多年杳无音信,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无时无刻不让将士们忧伤痛楚。
  行军作战的生活万分紧张,却又那么让人激情澎湃。卫国战斗一场紧接一场,频繁不已,将士们不得不每天枕戈待旦,严阵以待。看吧,一队壮士护卫着那四匹强壮的马拉着的指挥车,装备齐全而严整,一队人马斗志昂扬地奔赴战场。这又是一次短兵相接,将士们在刀光剑影中没有畏惧退缩,只有浴血奋战、视死如归。英勇的将士们从战场上频传胜利的捷报……在追述这些战斗生活中,在“维常之华”的兴比中,在“君子之车”的彰显中,这位退役征夫的功业之感与自豪之情,不由自主地流露在他那沧桑的脸颊上。
  为什么会战事不断、无暇休整?为什么会居无定所、有家难归?为什么会饥寒交迫,但将士们却战斗激情那么高昂?征夫对这些问题曾作过长久的思考,毕竟,他只是一个来自平民的普通士兵,他未必深明大义,但是,他反复说“岂不日戒,■狁孔棘”,因为他懂得一个最朴素的道理:■狁人对周王室疆土的侵犯实在太猖狂,边关形势实在太紧张,作为周朝王国的一介子民,保家卫国,义不容辞。虽然,家里上有父母,下有妻儿,但是,舍小家顾大家,出生入死,流血牺牲,这是匹夫的责任。同时,这位征夫有着郁结不散的家乡恋情,他年年月月天天“曰归”,离家多年,但家人送别他的场景,他至今记忆犹新,那“杨柳依依”之情,无时无刻不在他心中萦绕。
  “曰归曰归”,天天在思念着家乡,天天在希望能回家乡,却久戍不归,让人“忧心烈烈”;“曰归曰归”,天天在思念亲人,天天在希望与家人团聚,却乡关何处?让人“忧心孔疚”。眷眷的怀乡情结,与强烈的战斗激情,在他的心里纠结,恋家思亲的个人之情和为国赴难的责任之感交织在一起,让我们穿越时空,看到了两千多年前那位征夫就站立在我们面前,那么鲜活,那么真切。家乡情结属于儿女私情,却也是铁血男儿应有的柔情软意;爱国热情当为义士勇夫的胸襟,这也是铁血男儿应有的大勇大爱。这首诗就这样,一方面渲染了征夫的私情,另一方面又在颂扬征夫的大爱,这样的立体刻画,怎能不让作古的人从历史中活过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当初,离家从军去,杨柳依依轻摇,亲人折柳相赠,依依难舍。从此一别,两地相离,生死难卜,相思之情,牵挂之情必将牵扯着彼此的心。这两句经典诗句至今成为多情人儿离情别绪的象征。后来的诗人们说:“古来征战几人回?”“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采薇》中的征夫毕竟没有被战争吞噬在战场,弃骨在边关。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今天终于可以回家了,可是后来汉代民歌唱道:“家中有阿谁?”“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都该是在写这位征夫归家的矛盾心理吧?长年的战争不但断送了无数将士的生命,也摧毁了不少人的家园,这一点,对于这位有着多年征旅生活的征夫来说,他不会不清楚,所以,他越是离家近,对家的想象就会有更多的担忧与悲恐。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征夫虽然又饥又渴,但还是嫌自己走得太慢,他多么希望能早些回到家中,看到一切如故的家园,看到个个健在安泰的亲人。虽然诗歌并没有写出征人回到家后看到的情景,但是,“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悲切之景,暗示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我们应该可以猜测得到。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一切都在猜测之中,也一切都可能在不测之中。
  全诗最后以一个“哀”字结尾。征夫虽然未把哀伤的原因归结于周王室连年发动的征战,但是,征夫对恶劣的战争环境,对伤亡不定、生死难测的命运也是忧心的。不但如此,这一个“哀”字写在他已归家之时,我们还不能断定战争给他的家造成了怎样的灾害与苦难吗?
  读完此诗,用心感受诗中对征人形象的刻画,可见他双面的性格特征,也可见他内心世界的丰满性,还可见他人性思想的鲜明性。于是,一个鲜活的人物就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古战场上向我们走来。他没有自私胆怯者在战争面前的惊惧畏死,也没有孤胆英雄在战场上的豪言壮举。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征夫,他听从国家的召唤奔赴前线,他履行军人的职责参与战事,他思念家乡,牵挂亲人,他渴望归家,厌倦战争,这是一个最最普通的战士形象。正因如此,他就不再是他,而是那个远古时代所有征夫的典型代表,所以《诗经·采薇》一章才让两千多年后的我们百读不厌,而征夫的故事才让我们津津乐道。
  完美人格的诗化展现
  ——读屈原《离骚》
  可以说,《离骚》全诗,是现存古诗篇幅最为恢宏,影响最为强烈的抒情诗歌。德国诗人歌德说过:“在艺术和诗里,人格确实就是一切。”《离骚》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就是作者用自己的人格书写而成的。如果说,诗人有什么样的人格,就会有什么样的诗作的话,那么这首气贯长虹的诗歌杰作之所以震古烁今,就在于它表现出了诗人屈原崇高而磅礴的人格之美。这种人格升华为一种强大的人格魅力,千百年来,为之倾倒的不只是历代文人骚客,以至于整个华夏民族,并波及世界热爱中华古诗的人们,它的作者屈原,被誉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就是一个最好的明证。
  1. 高贵身世的魅力
  诗歌一开头,诗人就说自己是古代帝王高阳氏的后代,称先父为“皇考”,以言其伟大而优秀。接着说自己出生在吉利的正月庚寅日,而父亲又给自己起名为“正则”,表字为“灵均”。写这些,看似烦琐平淡,却表现了诗人有贵族的血统和优秀的遗传。而且吉利时日出生的屈原,一降生就气度非凡,又从父亲那里获得了嘉名。高贵的血统和得天独厚的内美集于一身,使屈原具有了无与伦比的先天资质。
  2. 自身修养的魅力
  屈原并不因自己有得天独厚的资质而自傲自大、自我满足,而是千方百计加强后天的自我修养。在“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的诗句中,屈原用比喻手法,说明了自己的品质追求:他要将各种香草披在身上,或者作为佩饰挂在身上。这未必是实写,但一定是一种象征,它体现其一生执着追求高洁与完美,极力将内在之美与外在修养相结合,使自己言嘉德懿。
  3. 渴建功业的魅力
  在“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中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叹惋,但他的叹惋不是针对个人对人生易老的感伤,他是担忧自己没有更多的时间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创建自己的功业,所以他说自己早上忙着摘“木兰”,傍晚忙着采“宿莽”,但仍然忧心于“美人之迟暮”。当然,这里的“木兰”“宿莽”与“美人”都是一种象征,象征他所追求的人格的高度、政治的理想与功业的伟大。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就是他对建功立业的强烈渴望,这是诗人对君王、对国家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的艺术体现。
  4. 见贤思齐的魅力
  诗人在《离骚》中,用多个诗句热情地歌颂了先古的尧舜和三王,因为他们有高尚的品德而贤才群聚,进而能统率天下走上正道而且光明畅通。超人的美德与不凡的情操是屈原倾其一生“上下而求索”的人生追求,能像先王们那样重用贤才、兴国图治是他用其全部生命执着寻觅的漫漫长路。面对君王昏庸、国家危难的现实,诗人痛斥暴虐的桀纣,狠批奸臣佞党,目的在于委婉劝谏楚王要向古明王圣君看齐,不要被小人所困溺。
  5. 忠诚执着的魅力
  在“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的诗句中,诗人并非在申诉自己遭诽谤打击的不幸,而是申明自己无论遭受怎样的祸殃,都只会一心惦记楚王的命运与国家的前途。这种以謇謇之心事奉君王的忠诚使屈原首先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然后才是一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在流放途中,得知楚国都城郢被秦国所占之后,自沉于江,以身殉国的壮举,千百年来,让华夏人民以划龙舟、吃粽子的形式年年祭奠,以此表达不尽的赞美与无上的崇敬之情。
  综上五点,屈原这位作古两千多年的先圣诗人,一个具有高尚而伟大人格魅力的爱国者形象,至今仍以杰出的华夏子孙的形象和非凡的人格品质活在我们的心中,让所有华夏子孙“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怨而不哀,两弃妇光彩异呈
  ——读《诗经·氓》、乐府诗《白头吟》
  《氓》中的女主人公是个真诚、善良、勤劳而忠贞的女子。在恋人氓曾借口做丝生意来与她幽会后,在告别恋人时,她痴情地送氓渡过了淇水,一直翻越过了顿丘,可见她对氓的一往情深。在没有媒人来为氓向女子正式提亲,而氓迫不及待要求结婚时,这位女子违背明媒正娶的习俗,私自答应让氓秋天来娶她,在出嫁时,她还让家里为自己准备了丰厚的嫁妆,可见她对自己这门婚事的真心与纯情,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与憧憬。
  然而,一心向往追求幸福美好爱情生活的女主人公,嫁给氓之后,虽然与氓曾在“三岁食贫”中同甘共苦,相濡以沫,也曾“夙兴夜寐”,昼夜不息,但反遭到了丈夫氓的暴行虐待,到后来甚至“士贰其行”,移情别恋,从而遗弃了女主人公。面对氓这个喜新厌旧、卑劣无耻、虚伪残暴的负心汉,女主人公在痛苦地“静言思之,躬自悼矣”之中,独自饮泣,自吞苦果。
  但是,女主人公在回忆往昔与氓恋爱时的幸福甜蜜中,在反思氓对自己从喜爱到遗弃的经过中,她总结出了“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的社会生活的一般现象。她已明白了丈夫虽然往日“信誓旦旦”,而今已“不思其反”了,于是,在痛苦怨愤中,她知道氓已不再是她期待的幸福所在,这场婚姻“亦已焉哉!”
  无独有偶,传说西汉才女卓文君写过一首乐府诗《白头吟》,诗里也塑造了一位弃妇形象。这两首诗所塑造的女子的命运有不少相同之处。
  首先,她们对爱情生活都有着美好的向往。《氓》中的“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借不要斑鸠鸟偷食桑葚来比喻女主人公不希望有第三者来破坏她与夫君的爱情生活,从而体现了她对忠贞高贵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同样,《白头吟》中的开篇句“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也借用了白雪与月光来表现女主人公对忠贞高贵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其次,这两位女子在遭到负心的丈夫遗弃后,并非像别的女人那样,要么抱着从一而终的心态,委曲求全,勉强维持名存实亡的婚姻,要么寻死觅活,糟蹋自己的生命,而是勇敢地面对现实,《氓》中的女子在“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的感叹中,毅然离开了夫家,另寻自己的生活之路,《白头吟》中的女子“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更表现出干脆与洒脱的性格特点。由此可见,这两个女子都具有独立自尊的人格,都是坚强果敢、冲破传统道德与思想的叛逆女性。
  但是,这两位女子,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文学形象,因此又有其不同的地方。
  第一,这两个女子在遭受遗弃之后,对爱情都有新的认识,但各自的认识又有所不同。
  《氓》中的女子感慨“于嗟女兮,无与士耽!”不仅是对自己过去轻率嫁夫的否定,也是对天下女同胞的告诫,并且她还分析说明了女人不可轻易倾情于男子的原因:“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从中,我们也能体会到这位女子在爱情幻灭之后对男人的失望心情,有“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惊悚,还可推知,她离开夫家之后,从此独身不愿再嫁的情形。而《白头吟》中女子的独立人格走得更远,她对天下男子发出了忠告:“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由此看,这位女子重感情而轻钱财的秉性,在“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的诗句中,还可见她对忠贞爱情的执着追求,大有“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达观。
  第二,这两位女子在遭遗弃后,虽然都表现出超然激进的态度,但表现在诗中的心态也有所不同。《氓》中的女子最终决心离开已有二心的氓,不愿委曲求全,不愿在爱情已经丧失的屈辱生活中苟且偷生。这里有她的心路历程:当她知道氓负心于她后,她曾想用自己在夫家吃苦耐劳的表现来挽回丈夫的心,她哭诉道:“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甚至在丈夫“言既遂矣,至于暴矣”时,也都忍耐过来了,还曾把自己的苦衷向娘家人诉说过,但是“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就在这样先遭负心,再遭虐待,还不被亲人所理解与同情的情况下,这位女子才不得不自己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身世与遭遇,这才感叹到“及尔偕老,老使我怨”,表示宁愿自己独居一生也不愿再与负心的丈夫勉强维持形式上的婚姻。在梳理这位女子的心路历程中,我们能感受到她的怨愤与仇恨,但是,坚强的本性终于让她从怨恨中自解出来,走向了独立自由的道路,而《白头吟》中的女子比《氓》中的女子表现得更为乐观。“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说的是她来与负心的丈夫决绝时,是带着酒来的,大有“好聚好散”的架势。虽然这次婚姻失败了,但她并没有对天下所有男人都痛恨绝望,她相信自己还有如“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一样再有恋爱的机会,希望有用情专一、轻财重情的男人能与自己“白头不相离”。
  第三,从整体上看来,诗歌在塑造《氓》中的女子形象时,角度更多,层次更多,因而塑造得更为丰满生动,让人能够从诗句中感受到她的单纯、善良、钟情、宽容,以及坚韧、刚强等性格特点,正是因为诗歌能从多方面体现人物性格,所以这位女子的形象是立体的、鲜活的。而《白头吟》中的女子,其性格特点相对要单一一些,但是,她的果敢、达观与对爱情执着的追求,仍然让读者千百年来被她光彩照人的形象所感动。
  将《氓》与《白头吟》比较阅读,不但能更深刻透彻地理解作品的意蕴,还能让我们反思自己的人生,或者从中获得人生的经验。
  “泻水置平地”,泄郁愤人生
  ——读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是南北朝时期成就最高的文人,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鲍照少年时就很有志气,26岁时,曾谒见临川王刘义庆并毛遂自荐,但没有得到重视。他并不死心,继续献诗言志,之后,终得赏识,获封临川国侍郎,后来也做过太学博士、中书舍人之类的官。然而,在他所生活的南北朝时期,社会中上品无寒士,下品无世族,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仕进之路。鲍照就生活在门阀制森严的社会里,虽有盖世才华,但因没有高贵的出身而仕途黯淡。他虽用心于功名,始终只能是“下僚”,不能尽其所长,更不能有所作为。为此,胸中郁结着愤愤不平之气。
  鲍照的组诗《拟行路难》就是他试图宣泄这种情绪的郁愤之作,其中的“其四”,开篇陡然一句“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写“泻水”于地、四方流淌的情状,这虽没有波涛汹涌之壮阔场面,没有清澈平滑如帛的幽远意境,但是,在这看似日常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诗人看到了与之相似相通的人世哲理,看到了自己如“泻水”般难以收拾的人生命运。“水”成为这首诗歌最核心的意象,诗人写“泻水”“东西南北”地流泻,流向不同方位的“水”,不只是诗人的自喻,更是比喻了社会生活中处于社会最底层人士前途无定向、生活无定所的现实。试想,在南北朝时门阀制度浓黑地统治着社会之时,出身卑微的人,几乎完全没有掌握自己命运的权力,有才识之人,多像一杯被他人拿在手里的“水”呀,想什么时候倒你于地就倒你于地,想把你往哪里倒就往哪里倒,一切都是由处于社会高层的贵族权势之人在掌握在操纵。我们的诗人鲍照就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虽有一身盖世才华,但就因为出身的卑微而难寻理想的前途。清代学者沈德潜曾评价此诗说:“起手万端下,如黄河落天走东海也。”这正是充分地揭示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借用“泻水”将愤懑之肠一泻无余的心情。
  任何人对不平的命运,心里定然都会愤愤不平。鲍照对自己的命运除了艺术地作客观描述外,还转向自己的内心作深层思考。“人生亦有命”一句,就看出诗人的宿命思想,简单地看,这似乎让人感觉鲍照的人生态度有些消极,但是,如果我们设身处地地去想一想,诗人作如是的感叹,并非出于真心,而是面对强大的门阀制度而进行的自嘲。社会现实与人生理想的截然错位,无疑对诗人满腔的生活热情给予了无情的打击,这种打击把作者推入了痛苦的深渊。希望从这种深渊中解脱出来,这是一种本能,所以,诗人在悲歌“行叹复坐愁”的同时,只好“酌酒以自宽”。然而,千百年来,人们的生活经验告诉他“举杯销愁愁更愁”,进而这酒喝得就连借以倾吐心中悲愤的《行路难》歌,都因“举杯”而如鲠在喉,无法唱出,可见,诗人郁积在胸中的悲愤块垒,不但无法借酒浇除,反而使他的愁绪倍增。
  所以,诗人感慨“心非木石岂无感”。从中看出,诗人到底是对世事感悟更加透彻了,因为他终于明白,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面对社会的黑暗,遭遇人世的不公,要想无动于衷,无所慨叹,那除非是草木。应当说,此刻诗人心中的愤懑,已郁积成最大密度的块垒,似如江河猛涨的洪水,已经达到了超越河限。诗人心灵之堤,随时都可能像江河决堤一样崩溃,然后会汹涌而出,一泻千里。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诗人却来了一声低沉的哀叹:“吞声踯躅不敢言!”这似乎有些出人意料,但我们回忆一下自己的生活经验,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体验,憋了一肚子的话塞在喉头,时机来临,正想一吐为快,可是,刚张开口,却突然意识到了这样的做法是有违天命的,同时,这样的做法除了能一时换得内心痛快外,对诗人极为不满的现实世界却毫无裨益。于是,“洪水”退却,诗人极为无奈地只好把嘴边的话收回去,做“忍气吞声”状,以克制的方式向强大的门阀社会妥协了。
  纵观全诗,似乎诗人都在写自己,写自己如“泻水”被覆倒于地,四处流溢,不知所往;写自己面对不幸的命运,不甘坐叹悲愁,却话到嘴边又咽下;写自己为了解除心中悲愁而举杯,却不但不能消愁,反让自己更加伤感;写自己想将满腔的不平向不公的人世诉说,却猛然明白这样的做法于事无补。其实,作者写自己的命运与处境的不幸,折射出的是当时社会政治的黑暗、统治的残酷无情,因为,在这样的社会与统治中,人们的灵魂窒息了,尤其对于寒微士人的压抑,已经到了使人敢怒而不敢言、道路以目的地步!人们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要呼不能呼,要喊不得喊,只能忍气吞声,默默地把愤怒和痛苦强咽到肚里。如果说诗歌表现了诗人个人命运的不幸,可转而思考当时的社会,该是人间多么大的不幸!这不幸从何而来,已尽在言外,全可理喻的了,这正如沈德潜曾说:“妙在不曾说破。”
  庆幸的是,鲍照一生仕途坎坷,但他擅长诗、赋、骈文,并都不乏名篇传世,犹以诗歌为甚,而诗歌中,又以《拟行路难》最佳。杜甫在称赞李白诗歌时曾说“俊逸鲍参军”,就是肯定了李白受到鲍照诗歌风格影响。
  “诗仙”的赫然降世
  ——读李白《蜀道难》
  生活在交通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不要说通行于“蜀道”不再是难事,就是“上青天”也是普通人购买一张机票就能实现的小事。可是,在遥远的唐朝,在那连车马舟楫都只有贵族豪富才能享用的朝代,某一天,诗人在送别执意要上“蜀道”西去游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