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政策通论(精) 9787309159042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产业政策通论(精) 9787309159042

全新正版 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

40.26 5.9折 68 全新

仅1件

山东泰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郁义鸿,于立宏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309159042

出版时间2021-10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11390585

上书时间2024-06-29

果然是好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1  绪论
  1.1  产业政策论辩:焦点与问题
  焦点之一:产业政策的概念界定/焦点之二:产业政策的效应评估/焦点之三: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定位/各个焦点之间的逻辑联系
  1.2  理论、现实与政策
  关于认识论/理论与现实/政策与现实/政策与理论
  1.3  产业政策研究的困境
  产业政策研究的理论渊源/产业政策效应评估的困影概念界定与理论建构的科学性要求
  1.4  本书的研究逻辑与分析思路
  基于系统论视角的产业政策概念界定/经济系统层次划分与增长理论的局限性/基于历史视角的经验分析基于历史视角的产业政策效应评估/协调失灵与政府干预的必要条件/发展阶段与产业政策的空间
2  经济系统、产业体系与产业政策的界定
  2.1  经济系统的基本架构
  社会大系统与经济系统/经济系统的三层次架构
  2.2  经济系统运行的逻辑
  复杂系统运行的抽象/不同层次之间的联系:由微观到宏形不同层次之间的联系:由宏观到微观/微观主体、群体行为与经济学规律/不同层次之间的联系产业体系作为中间层
  2.3  产业体系及其演化
  经济系统的“静态”图像/产业体系及其结构特性/产业体系的部门划分/产业体系与产业间关耳乏/产业体系结构特性的演化
  2.4  政策体系与产业政策的概念界定
  政策体系与理论体系的对应性/政策划分的原则和政策体系的构建/产业政策的概念界定
3  典型化事实、类型划分与发展型式
  3.1  经济发展及其“典型化事实”
  增长理论的“收敛”假说/增长理论的局限性/增长的“典型化事实”/13个“典型经济体”的发散经验/结构变化的“典型化事实”
  3.2  产业政策研究的方法论
  发展经验研究的方法论/产业政策研究的逻辑
  3.3  经济体类型的划分
  不具可比性的特殊经济体/资源丰裕经济体/大国(地区)/小国(地区)
  3.4  不同类型经济体的发展型式
  工业化过程及制造业的核心地位/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工业化与制造业增加值比重的变化/制造业发展与“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
4  发展战略与发展绩效:历史视角的分析
  4.1  发展的历史视角研究
  发展的成功与失彬历史视角何以必要/发展阶段的划分
  4.2  经济 化与开放战略
   化进程概要/ 化及其影响的经验分析/经济开放与经济增长
  4.3  政策转变与战略转型
  战略转型指导下的政策转变/政策转变的增长效应
  4.4  资源丰裕经济体的转型障碍
  “资源诅咒”:一种悖论/智利:“资源诅咒”的破解发展的激励
  4.5  发展成功的必要条件
  社会治理与制度/制度质量与“资源诅咒”的破解/发展的必要条件
5  历史视角下的产业政策效应评估
  5.1  产业政策效应评估的方法论
  从关于“东亚奇迹”的争议说彤产业政策效应评估的逻辑/以生产率提高为产业政策正名:一个误区/三个层次的产业政策效应评估
  5.2  产业政策与经济增长:宏观层面的评估
  产业政策推动了经济增长吗?/相近发展阶段的增长实绩比辛吏/发散的增长实绩
  5.3  技术革命、产业体系演变与产业政策效应
  产业体系变迁的技术因素/发展过程中的 产业 替/东亚的 产业与雁行模式/拉美的过早去工业化/拉关为什么“掉队”
  5.4  产业成长的微观基础:企业竞争力
  产业政策与产业竞争力/进口替代、出口导向与幼稚产业保护/竞争政策与企业竞争力/技术扩散、学习能力与动态比较优势
6  协调失灵与政府干预的必要条件
  6.1  经济系统运行的协调机制
  “市场增进论”:作为一种协调机制/协调与协调失灵市场过程与协调机制/计划、市场之争与经济转型

内容摘要
绪论

近年来,在中国的经济学界,恐怕没有任何其他话题像“产业政策”这样呈现出如此众多的意见纷争甚至激烈论辩的了。从产业政策和一些经济学基本概念的界定,到不同学派的理论背景或理论基础,从实践中政策工具的采用,再到政策有效性的评价,可以说无一不存在争议乃至针锋相对的意见和观点。这一现状无论对于理论的发展还是实践的应用,抑或是对于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是极其不利的。

顾名思义,产业政策论题涉及产业经济学和政策研究两个领域,但实际上与经济学和公共政策两大领域的众多分支都有着密切联系。就经济学来说,产业政策至少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企业竞争力等密切相关;就公共政策来说,则至少涉及政策科学和公共选择的相关理论。从长期发展视角来说,产业政策与制度、社会、文化等问题相关;从经验借鉴角度来说,则又需对经济史有所涉及。因此,这一论争也吸引了相近学科的学者参与其中,各种观点缤纷多彩地呈现,在思想的冲撞中激发创新,也有利于理论的发展及其对实践的推进。当然,这样的影响也只有在形成一些基本的共识之后才有可能产生。

在经历了长达数十年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之后,面向未来,对于产业政策的理论和政策实践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已经相对坚实,而这种梳理的必要性也可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要求来加以理解。概念的含混不清和推理的谬误使得理论的发展缺乏必要的逻辑基础,而由此可能导致的理论的误用则将引发政策实践的重大偏差。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政府对经济有着强大控制力的经济体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作为绪论,本章首先对以产业政策为主题的争论焦点及其相互之间的逻辑联系做概要梳理,在此基础上,考虑形成最大共识的可能性,从理论一现实-政策三者关系的论述出发,辨识产业政策研究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进而建构本书论证的基本逻辑思路,并给出后文论证的主要结论和观点。

1.1产业政策论辩:焦点与问题

2016821-22日,由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和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以“产业政策:总结、反思与展望”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这是近年来就产业政策相关论题进行集中探讨的一次规模最大的研讨会,之后,与会议主题同名的文集(以下凡引《产业政策》均指该文集)于2018年出版,集中反映了该领域国内学者的各方观点。在此,我们以该文集为主,结合中外其他学者的相关成果,对产业政策争论的关键焦点问题做一梳理。在此基础上,再来讨论这些焦点问题之间的逻辑联系。

林毅夫和张军等在《产业政策》的序言中写道:“人们关于产业政策的认识分歧,首先体现在产业政策的定义和范围界定上。”“不管采取何种定义,绩效评估都是评价产业政策好坏的基本前提。但和大部分自然科学不同,社会科学基本上很难进行可控实验,因……



精彩内容
本书从理论与现实的关系、经济学学科划分、各类经济政策在政策体系中的定位角度出发,对产业政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给出了严格界定。全书从历史视角系统地考察了产业政策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对应关系,并对若干主要经济体和重点产业进行了经验研究。作者主要采用反事实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经济体的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实践,评估产业政策的效应,并重点分析了政府和市场关系,对何种制度有利于产业政策取得较优成效提出了建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