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造社研究学术论文精选集 9787209107525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创造社研究学术论文精选集 9787209107525

全新正版 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

37.89 5.9折 64 全新

仅1件

山东泰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勇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209107525

出版时间2017-06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小16开

定价64元

货号8979277

上书时间2024-06-29

果然是好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
对于早期创造社文学主张的几点理解
“艺术首先必须是艺术”
——创造社前期文艺思想重评
前期创造社与西方浪漫主义美学
创造社与中国现代话剧
情感性:艺术的核心
——浅谈前期创造社的美学思想
创造社与日本文学
创造社与新文学中的个性主义
文化中介:日本近代文化之于前期创造社
——五四西方文化“传播”研究
创造激情的文化思考
论创造社作家的文化心态
创造社与中国现代社会的青年文化
——纪念创造社成立七十周年
论《文化批判》
——兼及后期创造社的“方向转换”
前期创造社与五四青春人格创造
论创造社文学的现代化品格
对于一种社会成规的革命
——创造社诗歌创作综论
论创造社向“五四”文学的两次挑战
——创造社与“五四”文学关系新论
“打架”,“杀开了一条血路”
——重评创造社“异军苍头突起”
创造社与马克思主义美学
前期创造社与日本自然主义文学
创造社出版部小伙计
泰东图书局创造社分手之后
当还是不当“留声机”?
——后期创造社“意识斗争”的多重指向与革命路径
之再反思
日本观照:从创造社到中国新感觉派
论创造社之于五四新文学传统的意义
两种马克思主义诠释模式的遭遇
——解读创造社和太阳社的“革命文学”论争
从“奥伏赫变”到“莱茵的葡萄”
——“顿挫”中的革命与修辞
《创造》季刊的正本清源



内容摘要

《创造社研究学术论文精选集》:
  冯乃超的《县长》是创造社唯一的一部喜剧。作品用辛辣的讽刺鞭挞了县长贾仁财等现代官僚的丑恶灵魂。作者自述:“这篇是有意识模仿果戈理的《巡按使》的。”它虽以揭露批判黑暗现实为对象,但就剧作的全部情节来看则有别于果戈理。从鼓动民众暴动的场面描写中可以看出,此剧和抗争剧格调是完全一致的。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创造社此时期的剧作是有成绩的。他们的剧作鲜明地反映了时代精神和人民情绪,表现了人民的生活和斗争。早期个人主义挣扎的痛苦感伤,被轰轰烈烈的集体斗争取代了。剧作的现实性、战斗性,大大加强。他们以自己的戏剧创作实践了自己的戏剧理论主张。在此也须指出,由于他们过分强调戏剧的宣传作用,忽视了戏剧的艺术提高,大部分抗争剧内容庞杂,结构散乱,缺乏戏剧性。如冯乃超的《支那人自杀了》是较典型一例。作品写一中国工人被日本资本家枪杀后的社会反响。剧本没有中心情节,全剧几乎囊括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各阶级代表人物,戏剧场景也很杂乱,从贫民窟、警察署、学生公寓、中国领事馆、资本家住宅到大街马路上。人物、场景不断变化,互不关联,近似纪录片电影。作者原试图表现广阔生活,但因缺少戏剧浓缩和提炼,反而影响了剧作的审美认识价值。当我们充分肯定创造社在艰难困苦的现实环境中对戏剧所作的种种努力时,也不无遗憾地感到,由于他们未能正确地认识艺术和政治宣传的辩证关系,忽视了戏剧艺术自身的规律。从而导致了创作实践中的偏向,尽管此时期剧作很多,但真正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甚少,大多是昙花一现之作,这一历史教训应当引为后人之鉴。
  此时期,创造社对戏剧的舞台实践也作出了一定贡献。1928年,创造社和上海艺术大学的部分同学发起创办了上海艺术剧社。仅一年间,上演了《炭坑夫》、《爱与死的角逐》、《梁上君子》、《西线无轶事》、《阿珍》等中外进步剧作。通过演出,扩大了话剧的政治影响,为开展三十年代的左翼戏剧运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话剧形式是由国外输入的,话剧与外国文学、戏剧的影响更为明显。创造社虽不像文学研究会那样致力于外国戏剧的翻译和评介。但从他们的戏剧创作中却清晰地看出其与外国戏剧的联系。学习和借鉴外国戏剧直接影响着不同时期创造社的戏剧风格,而他们的戏剧实践则为溶化改造外来影响、丰富和发展中国话剧艺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创造社的戏剧创作受西方现代象征剧、表现派剧的影响较为突出,尤其是他们运用象征艺术,为戏剧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表现复杂的内心世界方面,作了一系列探索。
  创造社的主要剧作者郭沫若、田汉、郁达夫、郑伯奇等人,都很早接触了表现派剧和象征剧。据田汉记载,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和郭沫若都欣赏过表现派剧的演出。田汉不胜惊叹地称赞道:“我自从亲近艺术以来,何曾接触过这种尖锐怪幻的美;何曾听过这种心灵的激动和颤栗啊!”郭沫若也说:“看了之后佩服的了不得。”郑伯奇在回忆日本生活时也写道:1920年初,与田汉第一次相遇,就同去观赏了梅特林克的象征剧《青鸟》,后来受厨川白村影响,翻译了古尔孟的象征派小说《鲁森堡之夜》。在郑伯奇看来,“这也许是第一部成为中文的象征主义的作品。”郁达夫也对表现派剧、象征剧很感兴趣,曾著文给予系统评述。
  应当指出,表现派剧和象征剧作为西方现代戏剧中的两支重要流派,其戏剧观、世界观是以唯心主义哲学为核心的。创造社在学习现代派剧和象征剧时是有所筛选和改造的。创造社学习表现派剧和象征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反映现实的独特视角——以人物内心世界的折光、曲折地表现客观生活。在创造社看来,象征剧和表现派剧都是为人生的。象征派剧代表梅特林克之所以“使人心折,受人欢迎”,是由于“梅特林克是一位忠于人生的文学家”。




精彩内容
《创造社研究学术论文精选集》主要内容包括《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对于早期创造社文学主张的几点理解,“艺术首先必须是艺术”——创造社前期文艺思想重评,前期创造社与西方浪漫主义美学,创造社与中国现代话剧,情感性:艺术的核心——浅谈前期创造社的美学思想,创造社与日本文学,创造社与新文学中的个性主义,文化中介:日本近代文化之于前期创造社——五四西方文化“传播”研究,创造激情的文化思考,论创造社作家的文化心态,创造社与中国现代社会的青年文化——纪念创造社成立七十周年,论《文化批判》——兼及后期创造社的“方向转换”,前期创造社与五四青春人格创造,论创造社文学的现代化品格,对于一种社会成规的革命——创造社诗歌创作综论,论创造社向“五四”文学的两次挑战——创造社与“五四”文学关系新论,“打架”,“杀开了一条血路”——重评创造社“异军苍头突起”,创造社与马克思主义美学,前期创造社与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创造社出版部小伙计,泰东图书局创造社分手之后,当还是不当“留声机”?——后期创造社“意识斗争”的多重指向与革命路径之再反思日本观照:从创造社到中国新感觉派,论创造社之于五四新文学传统的意义,两种马克思主义诠释模式的遭遇——解读创造社和太阳社的“革命文学”论争,从“奥伏赫变”到“莱茵的葡萄”——“顿挫”中的革命与修辞,《创造》季刊的正本清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