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工作中的创新与信息技术:基于认知视角的分析 9787208125988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知识工作中的创新与信息技术:基于认知视角的分析 9787208125988

全新正版 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

17.62 4.6折 38 全新

库存30件

山东泰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璞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25988

出版时间2013-01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定价38元

货号8362711

上书时间2024-06-29

果然是好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徐璞,女,湖北荆州人,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知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上海市项目1项,出版著作1部,参编教材2部,撰写、发表论文近10篇。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基本概念

    2.1.1  知识工作

    2.1.2  创新

    2.1.3  信息技术及其组成

  2.2  创新的形成

    2.2.1  创新形成过程的流程式探讨

    2.2.2  创新形成过程的机理性认识

    2.2.3  创新形成机理的其他研究

  2.3  信息技术的作用

    2.3.1  信息技术对知识存储、检索的影响

    2.3.2  信息技术对知识共享的影响

    2.3.3  信息技术对知识转移的影响

    2.3.4  信息技术对知识创新的影响

    2.3.5  信息技术对知识应用的影响

  2.4  文献评述

    2.4.1  有关创新形成的研究评述

    2.4.2  有关信息技术作用的研究评述

    2.4.3  本书拟探索的问题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知识工作中的创新

  3.1  知识工作中的创新及其模型构建的总体思路

    3.1.1  知识工作中的创新——本质与界定

    3.1.2  知识工作中创新的来源

    3.1.3  知识工作中创新模型的总体构建思路

  3.2  创新过程中的“体验”认知行为及其过程

    3.2.1  基于体验的共同化过程

    3.2.2  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换

    3.2.3  体验的实现机制

    3.2.4  体验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转换的相互关系

  3.3  创新过程中的“隐喻”认知行为及其过程

    3.3.1  基于隐喻的表出化过程

    3.3.2  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换

    3.3.3  隐喻的实现机制

    3.3.4  隐喻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转换的相互关系

  3.4  创新过程中的“逻辑思维”认知行为及其过程

    3.4.1  基于逻辑思维的联结化过程

    3.4.2  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换

    3.4.3  逻辑思维的实现机制

    3.4.4  逻辑思维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转换的相互关系

  3.5  创新过程中的“再体验”认知行为及其过程

    3.5.1  基于再体验的内在化过程

    3.5.2  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换

    3.5.3  再体验的实现机制

    3.5.4  再体验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转换的相互关系

  3.6  知识工作中的创新模型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知识工作中信息技术对创新的作用

  4.1  知识工作背景下对信息技术的认识

    4.1.1  信息的基本概念

    4.1.2  技术的基本概念

    4.1.3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4.1.4  知识工作中信息技术对创新的重要性

  4.2  信息技术在知识工作中的应用

    4.2.1  语义组织工具——数据库系统

    4.2.2  图示表征工具——办公绘图软件

    4.2.3  思维表征工具——思维导图软件

    4.2.4  同步协作工具——多媒体会议系统

    4.2.5  异步协作工具——电子邮件、电子公告牌系统、协同编辑系统

    4.2.6  复杂计算工具——专业软件

    4.2.7  知识工作中信息技术工具的功能小结

  4.3  创新过程中信息技术对核心认知行为的作用

    4.3.1  信息技术对“体验”认知行为的作用

    4.3.2  信息技术对“隐喻”认知行为的作用

    4.3.3  信息技术对“逻辑思维”认知行为的作用

    4.3.4  信息技术对“再体验”认知行为的作用

    4.3.5  知识工作创新过程中信息技术对认知行为作用的总体假设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5.1  研究方法的选择及原因

  5.2  案例研究设计

    5.2.1  研究问题与假设

    5.2.2  典型研究对象的选取

    5.2.3  实证研究思路

    5.2.4  数据来源

    5.2.5  数据分析与编码流程

  5.3  案例研究的规范性及本研究的策略

    5.3.1  建构效度

    5.3.2  内部效度

    5.3.3  外部效度

    5.3.4  信度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数据分析与基本发现

  6.1  案例背景

    6.1.1  基本情况

    6.1.2  创新过程概述

  6.2  创新过程中知识转换模式的划分

    6.2.1  创新过程中的行为条目

    6.2.2  知识转换量表

    6.2.3  行为条目的评分与知识转换模式的判定

    6.2.4  四种知识转换模式下对应的行为条目

  6.3  创新过程中知识转换模式对应的核心认知行为

    6.3.1  核心认知行为的特征维度

    6.3.2  行为条目与核心认知行为的对应

  6.4  创新过程中信息技术工具的作用

  6.5  基本发现

    6.5.1  知识工作中的创新来源于认知行为与知识转换的相互作用

    6.5.2  创新过程中的四种核心认知行为

    6.5.3  信息技术对创新过程中核心认知行为的作用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与研究结论

    7.1.1  主要工作

    7.1.2  研究结论

  7.2  研究结论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7.2.1  理论意义

    7.2.2  实践意义

  7.3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7.3.1  研究的局限性

    7.3.2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初次深度访谈速记材料整理

  附录2  二次深度访谈录音资料整理

后记

内容摘要
 创新是知识工作的核心特征之一,是知识工作非结构化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知识工作生产率的关键;信息技术工具已经广泛应用于知识工作中,辅助结构化与非结构化工作的完成。徐璞所著的《知识工作中的创新与信息技术--基于认知视角的分析》基于认知视角,系统探索了知识工作中个体创新的形成机理,以及信息技术工具对知识工作中个体创新的作用机制。
首先,通过理论推演界定了知识工作中创新的本质与来源,作为本书的理论基点。其次,以经典的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的知识创造模型为基础,探讨了四种知识转换模式中的认知行为及其特点,提出了各知识转换模式对应的核心认知行为的理论假设,并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对假设进行了证
实。再次,结合信息科学、
认知科学、智能科学中对信息技术的描述,界定了信息技术的概念。最后,梳理了知识工作中应用的主要信息技术工具及其认知特性与功能,提出了知识工作个体创新过程中信息技术工具对核心认知行为作用分布的假设,并在实证研究中进一步结合典型案例对假设进行了验证。
本书的相关结论,为知识工作中创新实践的管理及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精彩内容
本书主要围绕两个研究问题展开:知识工作中的创新是怎样形成的,在创新形成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工具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具体研究时,是从认知视角切入,一方面提炼了知识工作中个体创新形成的核心认知行为,另一方面归纳了不同类型信息技术工具对创新过程中不同认知行为的作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