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街道发展报告 9787509792124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北京街道发展报告 9787509792124

全新正版 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

62.5 6.4折 98 全新

仅1件

天津西青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连玉明 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92124

出版时间2016-08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1201378987

上书时间2024-05-10

果然是好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连玉明,有名城市专家,教授、博士,北京靠前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贵州大学贵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科学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主任。
研究领域为城市学、决策学和社会学。近年来致力于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研究。抢先发售提出“贵阳指数”,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发展风向标。首创“六度理论”,成为研究优选生态文明发展的新标尺。主编《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报告》、《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报告》等专著60余部,其中《六度理论》《绿色新政》《双赢战略》为生态文明贵阳靠前论坛的重要理论成果。

目录
代前言服务是激发地区治理元素活力的源泉
Ⅰ总报告
1什刹海:“五治并举”推动功能叠加型街区的治理升级
一什刹海是首都历史文化名城的金名片
二以规划为先导奠定什刹海地区治理坚实基础
三什刹海地区内部能力和外部环境分析
四SWOT框架下的什刹海地区发展战略选择
五打造什刹海地区治理升级版五大工程
Ⅱ数据报告
2什刹海街道基于工作人口的地区公共服务问卷调查报告
3什刹海街道基于社区居民的地区公共服务问卷调查报告
Ⅲ理论报告
4社区绩效管理:理念、标准与评估——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街道的实践与启示
5推进社会单位资源开放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效能——以什刹海街道社会单位资源开放共享为例
6超大城市基层党建格局研究——以北京什刹海街道为例
Ⅳ调研报告
7什刹海地区综合减灾示范街道创建——西什库社区安全防灾减灾救助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8什刹海街道智慧景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9什刹海街道社会面动态管理机制创新的实践与启示
10关于什刹海地区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的调研报告
Ⅴ 案例报告
11什刹海“一居一特”打造品牌社区的实践
12什刹海“瘦身”与“健体”相结合推进“四环”撤市的实践
13以功能区建设带动文保区全面发展的什刹海实践
14“四建三管”打造什刹海特色精品文化胡同
15什刹海以政府特许经营做活“胡同游”的实践
16什刹海:创新联勤联动工作机制推动城市环境整治常态化
17什刹海:实施“净街工程”再现“胡同风貌”

内容摘要
本书在全面客观分析什刹海地区近年来发展和治理成就的基础上,对“有品位、有文化、有魅力、有特色的首都功能示范区创建”进行了深入探讨。书中特别对社会单位资源开放共享、智慧景区建设、安全防灾减灾救助体系建设、社会面动态管理机制创新、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了“一居一特”打造品牌社区、打造特色精品文化胡同、城市环境整治联勤联动工作机制、“净街工程”再现“胡同风貌”等典型经验。

精彩内容
代前言  服务是激发地区治理元素活力的源泉 徐  利 徐利,时任北京市西城区委什刹海街道工作委员会书记。 一  街区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治理”是街道工作的一个核心命题,也是个系统工程。什么叫“治理”?“治理”和“管理”的区别是什么?按笔者的理解,“管理”是政府依照法律法规或政策解决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安全稳定运行;“治理”是在政策法律无法涉猎的领域,党和政府组织社会力量运用社会规则来解决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安全稳定运行。十八大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的四种方式,就是“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能“依法治理”,为什么笔者们要有这么多方式呢?因为在笔者们的街道基层,有体制转轨时出现的复杂问题,还有上百年的历史遗留问题,情况十分复杂,有许多领域的法制建设滞后,无法可依;也有许多领域法制的建设跟不上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法难依。笔者们的治理实践中有许多事情仅靠“依法”无法解决,需要“依策”,依靠政策来解决;有些事情政策也没有规定,那就“依例”,按照惯例处理;有些连“惯例”依据也没有的事情,处理起来就会很麻烦,就得靠当事人协商解决。街道、办事处以及其他政府组织是唯一合法的执行法律法规、落实政策的主体,“依法”“依策”的事必须由政府做,这叫“管理”;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没有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的事,就不能由政府来做,而应该由政府以外的其他主体介入,由社会组织、社区居委会、居民等主体在不违背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前提下依照“惯例”或平等协商来解决,这就是“治理”。 那么,在政府“管理”的领域是不是就不需要社会、居民群众的参与?回答肯定是否定的。“门前三包”的规范非常好,但为什么就不能很好地执行下去?有执法方面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社会的组织化程度不高、群众自笔者管理的机制没有建立起来,群众没有参与到这个规范的执行过程中,执法只是执法者的行为,导致执法成本过高。再好的法规也是由人来遵守和执行的。没有执法对象的自觉守法、主动配合和积极支持,依法管理要么是一句空话,要么就会出现野蛮执法、暴力抗法。只有把政府的依法管理进一步发展成为依法治理,政府执法才会是针对极少数违法对象的行为,才会更有效、更公平,政府才能实现由“善政”向“善治”的转变。 另外,在社会“治理”的领域是不是就可以不需要党和政府的介入?回答也是否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无论是社会动员能力还是资源配置能力,党和政府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中国办事要完全脱离体制、离开党和政府指导和支持(除非搞非法活动),既不现实,也很愚蠢。街道工委作为街道地区治理的领导核心,除了体现在地区治理决策中谋大局、把方向、去杂音之外,还要体现在执行中做好群众工作,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动员群众支持办事处及政府各部门的工作;还要体现在围绕居民需求协调好条块关系,利用政治优势统筹政府组织(办事处及区政府各部门下沉到街道的组织)、社会单位、社会组织、社区及居民群众来共同做好地区公共事务,做好“四个服务”。 二  街道“统筹”需要顶层设计 街道工委、办事处作为上级派出的机构,既是治理主体,但更重要的应该是一个统筹主体,协调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去做工作,组织社会组织及居民群众去干。 “统筹”是街道工作的基本方法。对什刹海街道来说,抓好统筹有更为特殊的意义。什刹海街道是一个复合功能社区,文保区、风景区、居住区三种功能叠加在一起,政府要保护文化,居民要改善生活,游客要休闲旅游,三种各自不同甚至相互冲突的需求如何同时在同一个街区统筹好,是一个难题。同时,办事处与科站队所,居民与驻区单位,街道治理与功能区建设,都存在一个力量整合、资源统筹问题。为了充分发挥工委办事处的统筹职能,为地区发展聚合能量,笔者们想了不少办法,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是规划统筹。要把不同主体的力量和资源整合起来,首先需要一个共同的目标和愿景。规划最重要的就是解决发展目标和建设管理标准问题。在北京的规划体系中,街道是执行层,但什刹海是北京的一张名片,建设管理不能没有标准,不能盲从,要结合地区的实际,上接天、下接地,中间通过笔者们来串接起来,最后形成地区建设发展的行动指南。2014年,笔者们结合“十三五”规划,与国家发改委区域开放与战略合作研究所合作,编了《什刹海街道发展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7)》,就是强调,建设有目标,管理有标准,只有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才容易形成行动上的自觉,思想上的共识。笔者们不是为了做规划而做规划,做完了就束之高阁了。笔者想通过编制规划,在编制规划的过程当中,把大家的思想统一起来,把大家的认识聚焦到一起,最后形成行动自觉。 二是建设统筹。北京五次城管会给街道的定位,其中一条是“统筹地区发展”,从一般街道的具体实践看,对于辖区的经济发展,街道没有主导权;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规划布局、项目建设,街道也很少有发言权;即使是城市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的规划建设,街道也只是在需要配合拆迁以及做群众工作时有所涉及。因此,尽管五次城管会赋予了街道统筹辖区发展的职能,但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这一职能始终无法落实。在这一点上,什刹海有一些特殊性。因为什刹海文保区、风景区、居住区功能叠加,在管理体制的安排上也相应的有北京什刹海-阜景街建设指挥部、什刹海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和什刹海街道工委办事处三种体制,笔者在三个机构都担任主要领导职务,这就为统筹地区的建设管理发展提供了条件。笔者们可以综合运用文保区、功能区的规划工具,风景旅游区建设的经济手段,棚户区改造的政策框架等,把硬件与软件结合起来,把规划、建设和管理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地区治理工作。 三是治理统筹。在条条块块,政府组织与社会单位、社会组织、居民群众这些不同的治理主体之间,“最大公约数”就是党组织。治理本质上就是党工委领导和协调办事处及其他政府组织,整合辖区单位的资源,团结和带领群众来共同解决城市公共环境及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党组织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主体作用,以区域化党建为抓手,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群众、服务部队、服务区域社会单位为切入口,强化区域综合资源的整合、盘活及利用,搭建起资源统筹、学习交流和社会服务三大平台,完善“共建协作”、“惠民领办”和“互联互评”三个机制,构建起“1+N”组织模式、“社区+单位”统筹模式和“站点+激励”服务模式,使区域资源使用更加高效,驻区单位、居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地区治理水平明显提高。 三  激发地区治理元素的活力是关键 对于地区治理而言,统筹协调与其说是一种工作方法,不如说是一种系统的思维模式,是在系统思考基础上的顶层设计和统筹推进。但系统的活力和能力取决于要素的活力,除了党委、政府系统的组织以外,社区、社会单位、社会组织、居民群众都是很重要的治理要素。如何激发地区治理要素的活力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在街道治理这个系统中,第一个最基本的要素是社区。街道工作必须紧紧依靠社区来开展。长期以来,社区工作者作为社会治理的最基层群体,工作压力大、经济待遇差、社会地位低、工作条件差,要激发社区的活力,得调动社工的积极性,得为他们实实在在解决问题。2011年,笔者到什刹海街道以后,和笔者们的老书记一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搞了个针对社区的“四个十万”工程:一是拿十万块钱给每个社区配置了冰箱、微波炉,做到“社工夏天不吃变质饭,冬天不吃冰凉饭”。二是针对社区干部队伍身体状况普遍偏差、年龄普遍偏大、女性偏多的特征,笔者们专门联系地区的三甲医院,在全面体检的基础上为每个社工做了一个健康档案,对社工的身体状况进行跟踪。三是组织社工进行全员化菜单式集中培训,统一拉出去培训三天,效果非常好。四是组织社区的书记、主任、站长外出学习,2011年笔者们组织去了青岛、威海、山西等地有针对性地学习社会治理有关的新理念、新做法、新经验。之后这些活动逐步形成常态性的安排,有效地提高了社区的治理能力。 第二个需要激活的是社会。笔者们不可以代替一切、包办一切,许多事情可以通过激发社会治理多元主体的活力,来提高社会治理的水平,在这方面笔者们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2013年,笔者们搞了一个社会资源统筹管理系统,目前这个系统已经上线了,大概收集了1500多条资源信息,想通过激发地区内社会组织、社会成员的活力来提高地区的响应能力,来为老百姓以及社会单位解决问题。利用这个系统把各个单位的优质资源和需求都统筹起来,张三有火柴没香烟,李四有香烟没火柴,把双方的资源与需求一对接就能都抽上烟,这就是共享。笔者们搞的这个社会资源统筹管理系统实际上就是为资源共享搭建一个平台。通过以服务换服务的方式,街道跟各个单位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不断激发社会管理主体、多元主体的活力,来解决政府不太好做,或者不方便做的问题,来提高笔者们社会治理的主动性、互动性、参与性,包括体现它的公益性,这样才能使笔者们的社会治理,尤其是笔者们基层的社会治理实现可持续。比如,北京四中有优质的教学资源、优质的体育活动场地,恭王府有历史文化教育的资源,双方对对方都有需求,街道做中间人,双方以服务换服务,都开放资源,同时对街道社区开放资源,三方都满意。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笔者们依托四中搞了一个名师进社区活动,效果非常好。 第三个需要激活的因素是社会组织。前些时候看书接触到一个概念,叫“原子化社会”,就是说在过去的单位制社会逐步破产过程中,个人之间联系逐步弱化,个人与公共世界逐步疏离,个人与国家以及公共世界之间缺乏一些基本的社会联结,社会治理变成了官与民、政府与个人之间直接的管理与被管理行为,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试想,让书记、区长直接面对160万原子化的个人是个什么概念?即使是笔者们工委办事处直接面对12万个人也是不得了的事。这就需要笔者们采取措施重建社会联结,培育社会组织,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提高社会的组织化程度。在这方面笔者们重视抓三个关键字。一个是“建”,把各种组织建起来。但是建组织有一个前提,你得选对人。所以第二个关键字就是“选”。组织的带头人非常重要,一个组织里面,这个带头人能决定这个组织的方向以及开展的活动。比如,笔者们在社区带头人的培养选拔使用上就想了一些办法。2013年,笔者们对社区进行分类管理,把25个社区分成三类,免检类是班子很强基本上不要操心的,有7个社区;第二类是班子一般但能把工作平推下去的,有15个社区;第三类就是问题比较大的3个社区。笔者们抓两头带中间,搞了一个社工导师工程,选取7个社区好的书记主任当导师,传帮带,重点解决第三类社区的班子问题。同时笔者们还搞了一个社工人才资源库,储备人才资源。第三个关键字是“联”。加强平台和载体建设,多搞活动,在活动中增强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拓展社会组织的生存空间,提升社会组织的社会影响力。 四  基层治理要坚持“以民为本” 地区治理最终还是要服务居民,长治久安最终还是要靠老百姓。只有老百姓真正动起来,居民群众真正参与进来,地区的安全、有序才是可持续的。 老百姓是最重要的治理主体。过去笔者们一直讲“以人为本”,笔者想在街道这个层次,还是要把抽象的“人”变成具体的“民”比较有操作性。“以民为本”就是要以老百姓的利益为旨归。把老百姓服务好了,老百姓的治理热情调动起来了,笔者们的社会治理、城市管理以及公共服务的许多难题会迎刃而解,“四个服务”的任务也就顺利完成了。所以,“以民为本”是笔者们的基本理念,为老百姓服务是笔者们所有治理措施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要服务百姓,首先需要了解老百姓的真正需求。在这方面,除了区里面统一的类似“访民情、听民意、解民难”的一些制度和机制安排之外,笔者们有个特殊的机制,叫社区建设研讨会。这个会最早叫无厘头会,后来改成“一居一特”会,现在改成社区建设研讨会。每年年初召开,实际上就是社区工作务虚会,社区两委一站主要负责人参加,要求社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畅所欲言,把所有老百姓关心的问题都摆出来,每个社区每年至少搞一个群众特别关心、特别需要、特别迫切的特色项目,每年做一件老百姓都能看到的、做完以后老百姓就能感受到实惠的事情。办事处专门拿出一大块资金,给予政策、资金等全方位的支持,每年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一件好事、急事、难事,经过几年的积累就能从根本上改变地区的生活条件和环境面貌。这就是“一居一特”。如新华社区,搞了个“点亮四合院”工程,解决了平房院落内部照明难题,方便了群众生活,居民群众非常欢迎,现在笔者们已经在全街道推开,逐步实现全覆盖。 什刹海街道5.8平方千米,12万多的常住人口,是首都的一张文化名片,承担着首都核心功能区的核心功能,“四个服务”任务很重。治理这样一个特殊重要的地区,工委办事处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历届工委办事处创造性工作的坚实基础上,笔者们这一届班子逐步理顺工作思路,坚持以民为本的基本理念,以服务为宗旨,以问题为导向,团结和带领辖区群众,以规划为引导,瞄准目标,明确标准,把握节奏,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一件实事一件实事地干,扎扎实实地推进工作。 春秋时期,晏子曾以煮羹来比喻治国,提出治国的最高境界是“和”,和如羹,用水、火、醯、醢、盐、梅、鱼、肉等各色用材,“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煮出的羹才美味可口。这里描绘的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治理的状态。在当前利益主体多元、思想文化多元、社会价值观多元的情况下,要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街道基层必须由单向的政府管理向网络式的多元治理转变,创设条件让不同的利益主体变成公共治理主体,各归其位、各得其所,并最终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善治”。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