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增长效应评估的理论及方法:以语言政策为例 9787509683446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经济增长效应评估的理论及方法:以语言政策为例 9787509683446

可开发票,支持7天无理由

44.02 5.0折 88 全新

库存4件

天津西青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刚翠翠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ISBN9787509683446

出版时间2022-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1202711816

上书时间2024-04-28

果然是好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

1.4 本书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2.1 语言制度

2.1.1 语言的制度内涵研究

2.1.2 语言影响制度形成的研究

2.2 语言政策

2.2.1 语言政策的内涵

2.2.2 语言政策演化的理论分析

2.2.3 语言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

2.3 语言政策选择的经济效应研究

2.3.1 人力资本视角下的语言政策影响经济收益的研究

2.3.2 交易成本视角下语言政策选择的经济效应研究

2.3.3 技术创新视角下语言政策选择的经济效应研究

2.4 中国语言政策演化的经济效应研究与评估

2.5 文献述评

第3章 语言政策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

3.1 语言与语言政策的内涵与度量

3.1.1 语言政策的内涵

3.1.2 语言政策的度量

3.2 世界语言与经济增长的典型事实分析

3.2.1 世界语言的单一化趋势

3.2.2 世界语言的简单化趋势

3.2.3 经济发展与语言发展的高度相关性

3.3 语言政策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逻辑

3.3.1 语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1:基于交易偏好视角

3.3.2 语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2:基于交易成本视角

3.3.3 语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3:基于技术进步视角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交易偏好视角下语言政策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

4.1 语言、交易偏好与经济增长:理论假说

4.2 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4.2.1 计量模型设定

4.2.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4.3 实证检验

4.3.1 语言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

4.3.2 语言政策对交易偏好作用机制的实证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交易成本视角下语言政策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

5.1 语言政策、交易成本与经济增长:理论假说

5.2 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5.2.1 计量模型设定

5.2.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5.3 实证检验

5.3.1 语言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

5.3.2 语言对贸易成本作用机制的实证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技术进步视角下语言政策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

6.1 语言政策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典型事实分析与研究假设

6.2 语言政策选择、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理论模型

6.2.1 基准模型

6.2.2 数值模拟

6.3 语言对技术进步的实证分析

6.3.1 模型设定

6.3.2 样本选择与数据处理

6.3.3 计量结果分析

6.4 语言对实际产出的实证分析

6.4.1 语言政策对实际产出的影响

6.4.2 工具变量的估计结果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语言政策与“中国奇迹”:基于高考英语测试改革的经验分析

7.1 典型事实描述与理论机理分析

7.1.1 从高考英语测试改革看外语学习政策的历史沿革

7.1.2 外语测试改革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机理分析

7.2 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7.2.1 模型设定

7.2.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7.3 实证结果分析

7.3.1 平行趋势假定的验证

7.3.2 基准模型回归结果

7.4 稳健性检验与计量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7.4.1 安慰剂检验

7.4.2 内生性检验

7.5 高考英语测试改革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

7.5.1 计量模型设定

7.5.2 高考英语改革的事件估计结果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语言政策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历史变迁的比较分析

8.1 中国语言政策变迁的发展脉络及历史沿革

8.1.1 “二战”前语言政策变迁与中国民族经济的春天:白话文运动(1919~1949年)

8.1.2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第一次语言政策变迁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发展:普通话推广(1949年至今)

8.1.3 改革开放后的语言政策变迁与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英文潮(1978年至今)

8.1.4 进入21世纪的语言政策变迁与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国学热潮(2000年至今)

8.2 中国语言政策变迁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

8.2.1 语言的工具属性变化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

8.2.2 语言的文化属性变化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

8.2.3 语言政策变迁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8.3 语言政策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8.3.1 理论分析与模型设定

8.3.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8.3.3 计量结果分析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中国语言政策及规划的路径转型

9.1 亚洲国家语言政策的历史回顾

9.2 中国语言规划政策转型的路径

9.2.1 降低语言绝对难度释放经济增长潜力

9.2.2 扩充文化交流降低语言相对难度

9.2.3 提高语言在生产性服务业中的作用

9.3 中国实施语言规划的具体政策

9.3.1 短期政策:推进语言能力教育

9.3.2 长期政策:汉语“走出去”战略

9.4 语言的战略决策案例:“一带一路”上的文化交流与多

内容摘要
本书在全面回顾了语言影响经济增长的相关文献基础上,综合了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和比较制度分析、宏观经济学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语言学中的语符学与结构理论,借助计量经济学双重差分法、工具变量法、随机前沿分析等多种方法就语言特质对经济增长的机制和影响效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着重讨论语言特质影响经济增长的一般理论,下篇则是关注中国的语言政策演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全书通过对语言特征变化的分析,依据提出“语言的二重属性”这一核心关键,用来解释由于语言的相对难度与绝对难度、工具属性与文化属性引发经济增长的国家差异,并从偏好、交易成本、技术进步三个基本概念出发,构建了语言工具属性与文化属性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提出语言二重属性影响经济增长的三个基本假设,利用世界范围内的面板数据对这些基本理论进行实证检验。最后我们将视野回归至中国,观察中国在近现代的语言特质变迁与经济发展的历史联系与现实意义,并对建国以来中国语言政策的演变是否能够通过语言的二重属性影响经济增长进行检验,为中国进行语言战略规划提供现实和理论依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