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起点学针灸 9787117236843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零起点学针灸 9787117236843

可开发票,支持7天无理由

21.72 5.6折 39 全新

库存2件

天津西青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天下无疾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236843

出版时间2016-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元

货号1201458144

上书时间2024-03-24

果然是好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左常波序 

 

七月初的某一天,收到蓄之君问候,谈及他写的一本《零起点学针灸》,约我写序。当我一口气读完这本书,禁不住击节赞叹!就在那一刻,我决定为推荐这本书,认真地写一篇序,谈谈我眼中的蓄之君,我读书后的心得,以及我个人对针灸的探索历程。

 

与蓄之的相识,缘于十多年前,当时我在国内做董氏针灸课程的推广。蓄之在听课后,把自己的心得写成一系列文章发表在网络上,其细密的心思和勃发的才情令我侧目,自此交好。蓄之师出名门,接受过严格而正统的学术培养。他的导师赵京生教授,也是令我景仰的针灸理论学界前辈。针灸学深厚的学术涵养,或正是蓄之今日造诣的根基。蓄之善于学习,勤于思考。他在书里展现了非常多的原创性思想,都是极其可贵的。尤其不为人所知的,蓄之心性内敛,儒雅沉静,有很深的禅修体验,对针道及人生都有深刻领悟。我无法掩饰对作者的喜爱,这是一位我极为欣赏的学者型临床家,或者说是临床型的学者。

 

商品简介

本书打破传统《针灸学》教材模式,分从十二章对针灸学理论与实践加以介绍。具体包括: 1序论-针灸是如何治病的;
 2针灸原理;
 3诊法;
 4断法;
 5选经;
 6选穴;
 7配穴;
 8取穴;
 9手法;
 10-11治法;
 12杂谈。

 作者将针灸理论研究的*进展与个人临床经验相结合,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将深奥的针灸理论娓娓道来。

作者简介

王蓄之,号天下无疾。本科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系,博士毕业于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在高校任教十余年,主讲针灸学、中医学。曾作为美国Fulbright项目访问学者,在犹他州讲授中医针灸课程半年。2008年,作者发起自学中医的线上活动,带领千余位朋友步入中医大门。由其讲稿整理而成的《零起点学中医》,在过去八年间,重印15次,深受广大中医爱好者喜爱,被奉为中医入门经典。微信公众号:天下无疾。



目录

 

章 针道... 8

一、人体:形气之辨... 8

二、疾病:正气不平... 10

三、医生:无为而治... 13

第二章 针理... 15

一、经脉原理... 15

二、分形原理... 18

三、应象原理... 20

四、调气原理... 22

第三章 诊法... 24

一、脉诊... 24

二、按诊... 28

三、望诊... 30

四、问诊、闻诊... 30

第四章 断法... 31

一、断病位... 31

二、断病性... 34

三、断病势... 35

四、断病因... 37

第五章 选经... 39

一、手三阴经... 40

二、足三阴经... 41

三、手三阳经... 43

四、足三阳经... 45

第六章 选穴... 47

一、传统腧穴理论... 48

二、分形理论... 50

三、局部选穴... 59

四、选层... 60

附:选穴举要... 61

第七章 配穴... 61

一、配穴的基本思路... 62

二、从经配穴... 62

三、从部配穴... 67

第八章 取穴... 69

一、上肢部... 70

二、下肢部... 77

三、头颈部... 83

四、背部... 84

五、胸腹部... 85

第九章 手法... 86

一、先利其器... 86

二、指力根基... 87

三、治神调气... 88

四、补泻留疾... 90

五、气至得气... 92

第十章 治法... 95

一、头部诸疾... 95

二、胸部诸疾... 97

三、腹部诸疾... 99

四、小腹诸疾... 101

第十一章 治法II 102

一、上部诸病... 102

二、下部诸病... 105

三、虚实治法... 107

第十二章 杂谈... 111

一、经络是什么... 111

二、腧穴是什么... 114

三、穴法与手法... 116

四、软外与神内... 117

五、针刺诸问琐录... 118

附文1 自学针灸入门... 119

附文2 形气之辨,对话中西... 122

附文3 小议针灸的剑宗与气宗... 124

附:医案索引... 126

后记... 127


【前言】

细看每一个章节,发现这本书的写作不落俗套。不过分引经据典,也没有繁复的说教,而是用清新的文字,娓娓道来,令阅读体验非常愉快。读罢掩卷沉思,又会发现书中所传达的思想,深得古典经旨。更重要的是,作者将临床实战中,实用价值的内容展现出来,条分缕析,鞭辟入里。下面,我把自己对书中某些章节的读后心得分享一下,在读者看来,或许可以当作本书的一个导读吧。

章名曰“针道”,分为三节:一、人体:形气之辨;二、疾病:正气不平;三、医生:无为而治。这是开篇明义的章,在这么大的一个标题下,只讲了三个内容:人、疾、医。这实在是简约传神之笔。作为一个医者,首先要明白“人之道”,再弄清“疾之理”,接下来,“医之法”便呼之欲出了。我深以为然。在这里,作者运用社会生活中的常识打比方,深入浅出,极其形象。从形气入手,把人一天当中的寐寤、饮食、二便等生理活动进行了阐述。只有先了解生理,方能明白病理。而作者对病理的认识,同样令人耳目一新。谈到医,提倡无为而治,顺势而为。我在课徒之余,曾经谈到:针道修习次第,一曰见地,二曰功夫,三曰证量。在这本书的开篇“针道”章,看到作者如此的见地,吸引我迫不及待往下读。

第二章曰“针理”。从经脉、分形、应象、调气四个方面探讨了针灸的原理,相信对很多针灸医生而言,都是别开生面的内容。从2001年开始,我曾致力于董氏针灸的传播。在授课早期,我就个人的理解提出了人体的“经纬律”,并依据“应象原理”研创了“微络刺血”。作者在“自序”中提及,“临床上的开悟,是在左常波老师的讲授中完成的”,应该是受我这一阶段针灸思想的启发。今天看来,从经纬两个方向选择针灸治疗点,依然具有极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尤其令人激赏的是,作者运用现代数学领域的重要发现——分形理论来阐释相关原理,较之泛化的全息学说,确实更具说服力。

应象原理别具一格,将听起来玄虚的“取象比类”思想在针灸实践中发挥得活灵活现,有助于找到的应对之穴,以取得明确的临床效果。我曾把“应象原理”总结成一句话:有病必有象,有象必有应,取应必有验。在这一部分,作者无疑把应象原理做了更深入的拓展。这是本书非常精彩的内容之一,值得好好研究。

作者还提出,调气是整个针灸的灵魂,诚为见道之言!读者诸君莫因此节文字短少而轻忽。我认为:针灸一门,就技术层面而言,可分为调气、调血、调经筋、治神四大类技法,合称“三调一治”。倡导微针调气要细腻,调血要深透,调经筋要立体,治神要微妙。四者之中,尤以调气功夫为吃紧。

第三章曰“诊法”。在这一部分,作者首先讲到了脉诊。将针脉结合,深得古法针灸旨趣。作者根据自己的体会,总结了八个字:“倾听脉语,凭针达意”,颇耐回味,这也是我个人应该学习的地方。按诊这一节,作者花费了极大的心思,系统整理了六种常见的应结现象。临床上,按诊确实是针灸医生的基本功。因为在按诊的同时,往往能找到的治疗切入点,是所谓诊治合一。至于望诊,作者可能限于篇幅,抑或拘于零起点学针灸的立意,书中仅介绍了络脉的望诊。实际上,准确找到体表的瘀络,在刺血疗法中尤其重要,在此谨提醒读者诸君留意。

其余在“断法”、“选经”、“选穴”、“取穴”、“治法”诸章中,也极有新意,颇多可圈可点之处,可谓珍珠满地,俯拾皆是。读者宜留心细读,深思回味,此处不再一一赘言。

后提醒大家关注一下第七章配穴,和第九章手法。配穴,是极易被忽略的环节,其实暗藏妙理。我在临证中常用穴不过十余个,然而将不同的穴精心配伍,可以形成不同的针法,所谓针法即阵法。因知,单穴重要,穴位间的配伍更重要。手法一章,作者提到了针具、指力以及如何练针,还探讨了治神、调气、补泻、得气。我认为:针灸医生素养有三:一曰手感,二曰眼力,三曰心思。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针灸医生,此三者缺一不可。或问:针法的实质是什么?我的回答是:针法不在于针而在于手,手法不在于手而在于心,心法不在于心而在于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全书读罢,可谓一气呵成,酣畅淋漓。这是一本心血之作,是我近20年来读过的秀的针灸佳作之一。作为同道,我深知作者一路走来的艰辛。回顾自己探索针灸的心路历程,曾用八个字概括:参透、放下、超越、回归。今读此书,颇为所感,只想说,这是一本让人感动的针灸入门书。

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深怕言不及义,犹怅一纸千山。就此打住吧。此时我想起了2009年12月,我应邀前往太湖大学堂为南怀瑾先生针灸的情景。而今先生业已归空,但南师当年说过的一句话令我记忆尤深:通一切法,彻万法源。我以此作为结语,并与蓄之君共勉。

 

2016年8月29日 

左常波 于富春山居
【免费在线读】

主编推荐

本书是《零起点学中医》的姊妹篇,专为针灸入门所著。从“针灸为什么能治病”开始,对针灸的观念、原理作了生动翔实的介绍。继而将针灸诊疗的各个环节,逐次展开。如何根据诊断的结果,选择经脉、穴位?怎样在人体上找到恰当的部位?如何练针?怎样补泻?怎样针对具体病症制订治疗方案?*后,本书还对几个备受关注的话题,给出了独特的解释,如经络是什么?腧穴是什么?希望这本小书,能让您在浏览针灸学概貌的同时,学会用针灸方法,帮助自己和身边的人。
【内容简介】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