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湖北(一所大学2020年春天的故事,100位师生的疫情文存) 9787208166424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我在湖北(一所大学2020年春天的故事,100位师生的疫情文存) 9787208166424

可开发票,支持7天无理由

31.27 6.5折 48 全新

库存2件

天津西青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林在勇 主编 葛卫华 执行主编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66424

出版时间2020-09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8元

货号1202150398

上书时间2024-01-29

果然是好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念在湖北,诗词日记

(代序)

 

    历史是回看的,身在历史中却可能浑然不觉。2020年1月19日,我决定带着儿子驾车南下,计划将会折向西南,再回头北上,春节后,元宵前,正应该在湖北,在武汉。

    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现在可以说,这是历史分期的重要时刻,伟大复兴进程也彰显了新的方位。但在此之前,我们和武汉以外的全国人民一样并不详知疫情,只觉得小寒大寒节气之间的雨情让人心绪烦乱。19日的日记《七绝·东瓯行程》:“连寒节气连天雨,隔岸峰峦隔眼云。脚健行从温岭过,楠溪丽日又风熏。”

    1月20日那天,我正转悠完浙南美的古村廊桥,从闽浙之间云雾缭绕的界岭分水关进入福建,一切都挺美好。20日的日记《七绝·浙南泰顺入闽》:“顺溪镇外虹桥隐,分水关前雾境开。千里驱车看不足,一山又送一山来。” 

    大历史就这样来了。21日福建莆田之夜,已经过了饭点颇久,在中科院某所担任党委副书记的老学生小陈,风尘仆仆驱车赶到,喜出望外的重逢,却从忧心忡忡的新闻说起。到了第二天,去看妈祖林默娘故乡莆田的另一胜地,明代儒释道三教合一林龙江先生祖庙,对于我个人,正好是初读《百子全书》对其中林子十分好奇的30周年,也是当年写历代灾异对思想史影响那本小书的30周年。冥冥之中,就是如此。1月21日只知道中国有灾,而全国中东部唯独福建零发病。《七律·莆田饮故交,骤闻全国疫情唯闽省独免》:“浙县仙居未憇休,车趋闽莆乐仙游。每逢旧友心尤喜,忽报新闻色愈忧。何用龙江林祖教,惟求平海默娘筹。寰中一隅今无疫,福地东南是福州。”此刻心中想的是,学校应该采取什么样的防范措施,与2003年抗击非典应该有何异同,还想幸好我在福建,回学校时不会对我的同事们造成困扰吧。

    校长很棒,我不在,他直接就布置了防疫工作,学校的干部员工们也很棒,马上就采取了校园管控措施。现在我们的问题就是要想长远一些了,三周后,能不能开学呢,需要准备一些网课。人在外,心烦忧。只过了一天,就在旅店病倒了,23日已是除夕,年夜饭就在客舍里点了外卖了事。《己亥除夕》:“三百六旬零几日,双拳打得万忧开。多烦每应五行去,无故常添一岁来。”

    一躺三天,身病一天即愈,心病三天辗转。确实想到了切尔诺贝利,确实想到了未来国家何以解局和处世。确实在想我们的学生,身体会病吗,心会病吗。

    改变行程,赶快回沪。浙江的防疫形势很紧张,一路未敢住店,就在高速公路服务区里车上打盹儿。大年初五回上海,当然也不敢到学校,至少先自我隔离。武汉的好消息没有,网上的坏消息看得人触目惊心。但战胜非典的经验告诉我,有正确的领导,有全民的动员,有科学的操作,黑暗终究会过去的。1月30日的日记,不写唐诗改写宋词了。《霜天晓角·己亥庚子疫情》:“年前传警,庚子初难靖。流水落花何意,轮凶吉、当知儆。黑鹅无侥幸,大犀常与并。经历许多天算,自助胜、须人定。”

    武汉封城十几天,所有的电话都打了,从葛副校长那里获得了终的好消息。学校寒假在湖北的576名学生和近百位教职员工,及其在鄂近亲属,均无一中招。新冠病毒没有奈何我们,真是万幸。上海桂林路和奉贤海湾两个校园,也一切安好。2月5日陈群副市长还代表市委市政府视察了我们学校的防疫工作,我们也汇报了网上教学安排。6日在部分一线干部的会议上,我也情不自禁地表扬了大家,被记录的同志作了概括为“领导有力能谋能断,各级干部肯干会干,一线员工忠勤尽责,广大师生理性配合。”我也提出,形势是不断变化的,要有底线思维,也要有前瞻思维。疫情防控和学校发展,要夺取双胜利。凑了几句话与同志们共勉:“落实要求出手狠,因应变化预案明。师生至上人心定,服从大局听号令。举措合宜讲辩证,不给添乱不折腾。形势趋势思路清,谋划教改向深层。”要把突发疫情的挑战,当做教育改革的契机。学校在大数据5G人工智能时代要引领和服务于教育教学改革。

    短短半个月时间,自己已经感觉到走进了历史之中,在想今后怎么反观自己的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武汉未来究竟如何,在上海避疫,又能有什么作为?只有念在湖北,祈望国泰民安,师大学子无恙。2月8日元宵节,乌云不见月圆,举国上下谁还有心思过节呢,填词一阙,《夜游宫·疫中上元节》:“倏尔新年旧岁,又佳节,身为物累。泼墨云张上元晦,魁杓隐,牖灯稀,霜凝泪。便把平生愧,细数来,长天仰对。君子之思无出位,所以然,岂其然,人不寐。”又一首《雨霖铃·哀江城  次柳永寒蝉凄切原韵》:“ 风何恓切,又谁阴咒,不肯消歇。深云早化黑雨,红光斧闪,雷抛冰發。更有弥空毒瘴,令千籁喑噎。侥幸未、九死一生,悚郁难言汉江阔。人心贵在能悲恻,况同经、恁样新年节。吾安及人安否,应拜对、普天轮月。大难真来,焉可、虚将救赎诓设。欲等到、伤泪流干,痛史方才说?”

武汉的疫情越发严重,网上谣言越发严重,心情也越发的沉重。祈祷在鄂师生千万要平安。新闻里还曝出了那边电闪雷鸣,冰雹大如鸡子,湖北,你还好吗?12日写了《剑器近· 晏安更祷人依旧》:“祸来骤,赤县疫、刀鱼俎肉。楚天厉妖风吼,倒昏昼。霹雷手,菩萨愿、哀矜悯宥。谰言蝠飞狸走,各私斗。无咎,宇苍非桀纣。仁心未泯,耻后勇、患难能相救。长抛清泪数程期,看官民士医,固知华夏天佑。已伤春酒,物与同胞,一体情通痛受。晏安更祷人依旧。”这首词,在朋友中小范围发了,《新民晚报》的朋友给登了。

2月14日,武汉的疫情仍在焦灼的时刻。这一天在往年,年轻人会热闹一下西方式的情人节。想起除夕夜朋友转来的视频,感动于上海医护人员身着红色防护装冒着风雪登机飞赴武汉的无声的场面,这些人身后该有多少他(她)爱的人和爱他(她)的人彼此的牵挂,我留下了滞后的眼泪。而且就在2月14日这一天,媒体报道,有1700多名医护人员确诊了新冠。《望远行·闻医者千七百人染疫》:“团圆岁节,征人去、泪化寒天凝雪。一行危楚,便入愁城,蹈险岂能无怯。本是常人,因了悬壶生济,身自奋先经劫。但慈悲、唯见哀鸿霜月。 谁曰,阿鼻狱应我入,事至此、捨之方决。职志浩然,素心久矣,安顾碎言擿觖。何用空歌虚鼓,金章云绶,莫若哀亡矜孑。跪万千中砥,平民忠烈。” 这一天想,这辈子有机会一定要善待所有的医生。

作曲家徐坚强先生主动为我分享的词谱了曲,还搞成了一个合唱的视频,寄托了对武汉湖北帮助过歌剧《贺绿汀》前年在汉演出的朋友们,还有在鄂的师生们无以表达的萦怀关切。《江城子·庚子疫中寄呈武汉友人》:“两江三镇九衢中。二灵峰,万流东。龟圆蛇远,智寿象非空。血火曾开新汉纪,今数劫,道仍隆。常悔旧游过匆匆。武昌风,满心瞳。一城人好,是感亲同。庚子年来泪夜祷,桃艳后,面应红。”

手机上不断推送来千奇百样居家隔离吃喝玩乐娱乐化信息,我们在大历史中能不能严肃点?我们的年轻一代应该是怎样面对国家和民族的危机,想到90后00后的学生们将面对什么样的舆情以及应该怎样持守。我的心情也就形诸笔端。《吴山青·禁足与封城》:“软酥香,串串香,煎炒烹蒸佛跳墙。馋虫梦里忙。闲愁肠,哭断肠,别样遭逢山水长。几人痛国殇。”又一首《钗头凤·防疫居家戏步陆游红酥手原韵》:“烹猪手,猩红酒,梦中方啖香鸡柳。瘟神恶,天恩薄。觉时空枕,哪堪寻索。错!错!错!馋依旧,容颜瘦,愿平安日街行透。杯盘落,八仙阁。馔肴今夜,莫醒相托。莫!莫!莫!”

疫情让武汉、湖北的人们遭遇了的艰难,全国人民也在各种艰困之中。冬季的梅花已经残落,疫情的好转还在等待之中。《离亭燕 · 疫岁春寒,忽见腊梅凋残》:“疫岁久寒风偃,人寂未闻啼唤。取径树庭寻常过,错过冬英丛瓣。夕照对空枝,已是凋零向晚。掩鼻层纱遮眼,香冷不亲蒙面。梅待我知连三月,我待春风何见。代谢自生机,梅子熟前归燕。”

中国疫情走势不明朗的时候,花旗国小人之流态度特明朗,对中国做了一系列的小动作大动作,国内网上还有一些恶劣的呼应者,这更增添了我对年轻学子如何判断形势的忧患之思。2月19日写了《定西番》词:“世近盛时生患,庚子乱,疫蝗飞,百般非。鸮样秃鹰盘算,唳声频趁危。同忾复唐兴汉,谢相催。”

进入3月,好转的迹象呈现了。武汉战疫进入攻坚甚至大反攻的阶段,习近平总书记也亲临一线。中国一定能够战胜寒冬的疫情迎来春色满园,西方一些人的算计不会得逞。《蕃女怨· 代美丽悭国拟春词》:“夜阑偷把花折弃,尘掩坑瘗。问村人,谁美丽,妾专春季。奈何红雨送新来,满园开。”我们离战胜疫情一步步走近,虽然还有变数,但是大趋势向好。我们的体制机制的优越性已经彰显。

《楼·世局》:“当今世,纷扰愈汹汹,根蒂竞西东。苦无良策平天下,贵依长计利寰中。异先存,明大小,但求同。忽一场,这边须历劫;下一场,那边终报业。虽忐忑,莫忧忡。从来祸福因人定,此去陞潜问天公。薄西山,枝上日,欠东风。”这场战役,不用说什么上半场下半场,全场我们赢定了。心念在湖北在武汉的学生们,他们应该能够感受到,一种新时代饱含思想的力量正在推动和教育我们自己。我真心地希望孩子们写下来,写下这一段心路历程,写下这一段大历史中的个人存真。《菩萨蛮·闻武汉四月疫将止,依黄鹤楼原韵填词为祷》:“一城祸福兴邦国,春风四月重回北。枯木幸萌苍,泪樱落汉江。英雄身影去,逝者伤心处。水广必沦滔,中流砥更高。”

春天真的来了。《采桑子·当春》:“当春节令行乖舛,阳错阴差。气数何差,老树犹含苞内芽。但经霜冷和风至,一样春花。别样春花,未改天青无际涯。”批援鄂医疗队返程了,电视画面中看到广东医疗队下飞机时三个护士女孩子手拿国旗从舷梯奔跑而下,像小燕子乘着春风飞向欢迎的队伍,我的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4月8日武汉解封了,听着看着视频中鸣响的汽车喇叭声和武汉三镇的夜光灯火,眼泪又一次禁不住流了下来。

好了,一切都好了,两个月,世界已经变了模样,历史已经翻开新的篇章。《破阵子·疫必靖民必安国必强》:“又作小儿辩日,与归夫子言风。想后思前多少别,北辙南辕左右同。厥允务执中。事固难明两月,忧何能尽一盅。须有豪情开万世,都是人民积寸功。长歌抱兕觥。”

好了,一切都好了。不是我说让孩子们写疫中的记录,就能写出这些记录,上海师范大学六百多位在湖北安然度过2020年春天的老师同学,写下了自己的疫中感怀,记录了身边的人和事,记录了网上的课业学习。限于篇幅,选编了近百篇。

近百篇文字,绝大部分作者是“95后”,还有38位“00后”,文字里没有空洞的赞歌,情怀朴素,辞藻平实,却是当下的定格,历史的存真。是我们新时代伟大的内在力量,让青年一代学生们写下了这些宝贵的文字。他们笔下,是一日三餐的变化,是至亲挚友的记挂,是前线疫情的缓急,是左邻右里的康健。他们或守望亲眷,相伴长灯;或身披战甲,亲赴前线;或心怀赤忱,为卿后援。他们的文字怀家国之忧,抱争鸣之意。

读到“我是‘95后’,是当年非典时被保护的一代,如今我已成人,也要去保护我的亲人和祖国。”长枪白马,义无反顾,令我动容。师大的学生,这群20岁左右的青年人身上,有中国“化”难兴邦的勇气,有共克时艰的风范,有民为邦本的胸怀,有众志成城的情志,这些,正是中国战胜疫情的底气!他们是应该被倾听的声音,因为疫情来时,他们身临其境;面对疫情,他们身体力行。他们是应该被记录的声音,因为他们都还年轻,他们心智之成熟,心态之平和,心怀之辽远,心迹之坦荡,亦是中国未来看待世界的方式。

编纂既成,时常会想,我们究竟要如何铭记2020年?修一道墙,将英雄的名字镌刻在上?立一座碑,让子孙铭记灾难,敬畏生命?或许,我们更愿意用文字记录下可以回看的真实的历史,记录下疫情时的“守城”和我们内心的“守诚”。人民至上,初心;人民至上,伟大!

大时代的风云通过一滴露珠折射出七彩,

大历史的真意通过几页文字揭示了自己。

上海一所大学师生通讯的存真,

留在湖北六百师生的2020春天,

这也是中国故事的一部分。

感谢上海人民出版社,王为松社长了解此事后只说了一个字:出!这些通讯记录文字即将出版,拟书名《我在湖北》,2020我们不在湖北的也念在湖北。随兴写下以上文字,代序。

 

上海师范大学 林在勇

2020年7月10日


【精彩书摘】

念在湖北,诗词日记

(代序)

 

    历史是回看的,身在历史中却可能浑然不觉。2020年1月19日,我决定带着儿子驾车南下,计划将会折向西南,再回头北上,春节后,元宵前,正应该在湖北,在武汉。

    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现在可以说,这是历史分期的重要时刻,伟大复兴进程也彰显了新的方位。但在此之前,我们和武汉以外的全国人民一样并不详知疫情,只觉得小寒大寒节气之间的雨情让人心绪烦乱。19日的日记《七绝·东瓯行程》:“连寒节气连天雨,隔岸峰峦隔眼云。脚健行从温岭过,楠溪丽日又风熏。”

    1月20日那天,我正转悠完浙南美的古村廊桥,从闽浙之间云雾缭绕的界岭分水关进入福建,一切都挺美好。20日的日记《七绝·浙南泰顺入闽》:“顺溪镇外虹桥隐,分水关前雾境开。千里驱车看不足,一山又送一山来。” 

    大历史就这样来了。21日福建莆田之夜,已经过了饭点颇久,在中科院某所担任党委副书记的老学生小陈,风尘仆仆驱车赶到,喜出望外的重逢,却从忧心忡忡的新闻说起。到了第二天,去看妈祖林默娘故乡莆田的另一胜地,明代儒释道三教合一林龙江先生祖庙,对于我个人,正好是初读《百子全书》对其中林子十分好奇的30周年,也是当年写历代灾异对思想史影响那本小书的30周年。冥冥之中,就是如此。1月21日只知道中国有灾,而全国中东部唯独福建零发病。《七律·莆田饮故交,骤闻全国疫情唯闽省独免》:“浙县仙居未憇休,车趋闽莆乐仙游。每逢旧友心尤喜,忽报新闻色愈忧。何用龙江林祖教,惟求平海默娘筹。寰中一隅今无疫,福地东南是福州。”此刻心中想的是,学校应该采取什么样的防范措施,与2003年抗击非典应该有何异同,还想幸好我在福建,回学校时不会对我的同事们造成困扰吧。

    校长很棒,我不在,他直接就布置了防疫工作,学校的干部员工们也很棒,马上就采取了校园管控措施。现在我们的问题就是要想长远一些了,三周后,能不能开学呢,需要准备一些网课。人在外,心烦忧。只过了一天,就在旅店病倒了,23日已是除夕,年夜饭就在客舍里点了外卖了事。《己亥除夕》:“三百六旬零几日,双拳打得万忧开。多烦每应五行去,无故常添一岁来。”

    一躺三天,身病一天即愈,心病三天辗转。确实想到了切尔诺贝利,确实想到了未来国家何以解局和处世。确实在想我们的学生,身体会病吗,心会病吗。

    改变行程,赶快回沪。浙江的防疫形势很紧张,一路未敢住店,就在高速公路服务区里车上打盹儿。大年初五回上海,当然也不敢到学校,至少先自我隔离。武汉的好消息没有,网上的坏消息看得人触目惊心。但战胜非典的经验告诉我,有正确的领导,有全民的动员,有科学的操作,黑暗终究会过去的。1月30日的日记,不写唐诗改写宋词了。《霜天晓角·己亥庚子疫情》:“年前传警,庚子初难靖。流水落花何意,轮凶吉、当知儆。黑鹅无侥幸,大犀常与并。经历许多天算,自助胜、须人定。”

    武汉封城十几天,所有的电话都打了,从葛副校长那里获得了终的好消息。学校寒假在湖北的576名学生和近百位教职员工,及其在鄂近亲属,均无一中招。新冠病毒没有奈何我们,真是万幸。上海桂林路和奉贤海湾两个校园,也一切安好。2月5日陈群副市长还代表市委市政府视察了我们学校的防疫工作,我们也汇报了网上教学安排。6日在部分一线干部的会议上,我也情不自禁地表扬了大家,被记录的同志作了概括为“领导有力能谋能断,各级干部肯干会干,一线员工忠勤尽责,广大师生理性配合。”我也提出,形势是不断变化的,要有底线思维,也要有前瞻思维。疫情防控和学校发展,要夺取双胜利。凑了几句话与同志们共勉:“落实要求出手狠,因应变化预案明。师生至上人心定,服从大局听号令。举措合宜讲辩证,不给添乱不折腾。形势趋势思路清,谋划教改向深层。”要把突发疫情的挑战,当做教育改革的契机。学校在大数据5G人工智能时代要引领和服务于教育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

林在勇,文学学士、哲学硕士,副教授,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主要研究领域汉语言文学、中国思想文化,并发表出版诗词戏剧作品。葛卫华,管理学博士,教授。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研究方向包括非营利组织营销、高校管理、文化教育研究等。



目录

念在湖北,诗词日记(代序) 1

 

PART 1 疫中记

 

生与死

 

每一次告别,都请用力一些 宜昌· 刘 洋 4

世界以痛吻我 我却报之以歌 武汉· 聂希捷 9

2020 春 武汉· 程彬洁 11

我们从未放弃 荆州· 陈婷婷 15

56 天 武汉· 王宇昂 18

眼里有爱,何惧病毒 孝感· 潘 琴 23

 

食与味

 

姜茶 襄阳· 陈冠宇 28

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值得铭记 天门· 张 蝶 32

疫情之下食之变化 襄阳· 张 倩 35

天亮了,梦醒了,湖北好起来了 襄阳· 董雪茹 38

我在湖北,你还好吗? 阳新· 金艳芳 42

疫情时期的母爱 宜昌· 梁天颖 46

记疫之杜家实况 武汉· 杜 誉 49

小爱凝聚成大爱,共克时艰 武汉· 韩晓月 52

 

封与解

 

小团圆 利川· 冉 妮 58

庚子春琐事记 天门· 但白瑾 60

武汉杂记 武汉· 金 蕾 68

小镇姑娘的疫情日记 恩施· 张馨月 71

芸芸众“声” 襄阳· 李旭阳 74

春江水暖,我先知 恩施· 朱胤儒 79

“冇得事”,武汉人就是“不服周” 武汉· 陈 绩 82

 

PART 2 疫与役

 

一面是刚毅 一面是深情

 

一群可爱的人 恩施· 王之傲 88

微光成炬,星河灿烂 宜昌· 谭祎炜 91

身边的英雄 恩施· 黄思危 94

窗前记“疫” 宜昌· 冯娴雯 96

时代有幸,遇见不忘初心的你 黄冈· 焦思思 99

选择 咸宁· 王优安娜 103

病房点滴 监利· 周 齐 105

星光战疫,共卫江城 黄石· 王 吉 108

疫情中,他们写下一封遗书 仙桃· 黄雪骐 111

寒冬里的温暖与救赎 恩施· 覃 铃 115

我的父亲母亲 咸宁· 王雨霜 117

一路同行,“疫”路有你 鄂州· 熊海烨 119

给医生妈妈的信 武汉· 李光昊 122

 

一面是凡人 一面是勇士

 

点赞农村基层干部 黄冈· 余创业 126

在晴天穿雨衣的人 武汉· 江 雯 128

步履匆匆 秭归· 谭小萌 132

每天四小时不在家的人 宜昌· 童秋怡 135

故乡 潜江· 熊王美 138

小村琐记 黄冈· 熊润竹 141

携手抗疫,护咸安宁 咸宁· 邓 烨 144

我和男友的双城战疫记 黄冈· 邓子为 146

葱、箩筐、信念 宜昌· 杨金玉 150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利川· 瞿万通 154

妈妈的网课教师之路 宜昌· 黄 月 157

记疫与守望 钟祥· 董文俊 160

以平凡之躯 行伟大之事 恩施· 张鑫钰 163

 

PART 3 疫之思

 

忧思与希望

 

一个心理抗疫者的心路札记 天门· 罗文锋 170

“武汉伢” 恩施· 张宗淏 173

每一种细微的情绪都值得聆听 十堰· 张 波 175

一心议“疫” 黄冈· 李 凯 178

好久不见,春天与烟火 武汉· 夏冬妮 180

用热情与温暖去拥抱这座城市 荆门· 赵丽华 184

疫情中的无常与有序 武汉· 陈浩淼 188

春日有迟,但相遇有期 恩施· 秦 真 192

疫情中的“心”探索 十堰· 詹陈一 197

一名武汉学子的抗疫心路 武汉· 刘浩元 200

感谢英雄,唤醒春天 黄石· 肖梦铃 202

困与开 恩施· 田李航 205

当疫情突然到来 十堰· 陈宇瑶 208

我的居家抗疫心路 武汉· 吴 季 210

“网”猿祸木 荆州· 李善淇 212

疫情与温情 襄阳· 杨攀涛 215

 

速度与决心

 

一堂深刻感人的“思政课” 武汉· 王诤诤 220

爱在日常,才不寻常 随州· 周 书 223

疫情中的“知识快递员” 恩施· 李 爽 227

如君所望,山河无恙 荆门· 谢 轩 229

那些未被镜头聚焦的武汉战疫 武汉· 许 博 232

守一墙城开 候一方天亮 咸宁· 李 敏 236

走自己的路,“我”有光芒万丈 黄冈· 姜 薇 239

风雨压不垮 苦难中开花 宜昌· 张欣逸 241

凛冬之后是春暖花开 荆门· 盛红倩 244

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仙桃· 黄安欣 247

那些在武汉的日子 武汉· 赵晶晶 249

疫情无情人有情 恩施· 罗正义 252

齐心抗疫,守护“种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