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合新闻学 9787564382346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融合新闻学 9787564382346

可开发票,支持7天无理由

35 7.1折 49 全新

库存8件

天津西青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芳 罗跃姝

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4382346

出版时间2021-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元

货号1202572884

上书时间2024-01-28

果然是好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媒介融合已成为媒体发展的趋势,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进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融合阶段,在媒介融合的实践中,“融合新闻”应运而生。国内外的媒介融合的实践涉及传媒体制、传媒所有权、媒体运营与管理、媒介组织结构、新闻业务层面等各个方面。融合新闻主要是从新闻业务层面对媒介融合的问题展开研究,主要涉及的是在媒介融合阶段,利用新技术进行的新闻信息采集、制作及新闻分发的实践。可以简单的概括为,融合新闻属于应用新闻学的范畴,是媒介融合的产物,也是媒介融合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媒介融合率先在新闻传播业务层面的具体落实。
  中国人民大学蔡雯教授在早期的研究中指出:西方学者对于“融合新闻”的研究,主要包括对记者个体与对媒介组织两个层面的观察,个体层面的研究以那些掌握了多种媒介技能的“超级记者”或“背包记者”为典型代表,他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成为了新闻报道的“多面手”,“单兵”可以同时完成文字、图片、音视频的报道,为不同的媒体提供不同的新闻作品。媒介组织层面的研究主要通过媒介的重组、合作、合并等战略管理层面,对媒介资源的整合、传播效果的发挥、内容生产思维的变迁等方面进行探讨。在融合新闻的推进中,各传媒机构对融合新闻人才的需求量急剧上升,推动了新闻传播教育机构要与时俱进,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改革,培养出适应传媒生态变化的融媒体人才。早在2005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就紧密结合新闻行业的变化,就为本科生和硕士生开设了“媒介融合”专业,并设置了“融合新闻”方向,让学生针对融合新闻报道、编辑及生产等方面进行重点学习,致力培养新型传播人才。国内虽然没有专门开设融合新闻专业,但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专业类质量国家标准》中明确把融合新闻学作为新闻学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体现了新闻传播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推进融媒体人才的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作者简介

《融合新闻学》的特色在于:
  一、体现融媒背景下对新闻人才的全新要求
  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不同媒介的重组、新闻生产流程的再造及受众参与新闻生产合力推动着新闻编辑业务产生重大变革。《融合新闻学》聚焦了媒介融合时代对新闻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一是从传统的单一型记者向全能型记者转型。这对学生的知识储备与技能素质提出了具体标准:既要会写会拍、还要会采会编,既要懂音频报道、还要会视频剪辑。用一台笔记本电脑、一部数码照相机、一台摄像机和一部智能手机组成的“移动工作室”将同时满足多种媒体的采写报道要求。其二是从单纯的新闻信息报道者向知识生产者与管理者转型。《融合新闻学》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对海量信息资源选择、策划、整合和制作能力,培养学生素质业务能力与管理能力。
  二、树立大传播、全媒体理念
  2017年10月20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举行的学科建设论证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上任的年轻班子,提出了关于“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再定位”“跨学科联合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可能路径”等命题,画出了“对内重构、打破专业壁垒;对外跨学科跨文化跨界”的新闻传播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同时新闻用户对分析性新闻、解释性报道、预测性报道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新闻工作者在从事这些新闻报道时所需要的学养和阅历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本教材在编写中加入了数据新闻、H5新闻与VR新闻,同时加入了智能新闻生产、新闻游戏等内容,体现了大传播、全媒体的理念。遵照“理论功底深、应用技能强、创新思维广”的人才培养理念,突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业务技能。
  三、侧重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合力培养
  媒介融合的时代下,各种新型信息传播渠道应时而生,先进的数字化信息技术加速了新闻的定义。媒介融合与传统的媒体传播相比,其传播速度更快,新闻信息具有更好的时效性,常常“新鲜出炉”的信息在几分钟之内,就能传输到各个设备上。因此,提升新闻编辑工作人员的实践能力以及编辑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融合新闻学》旨在培养学生善于利用新媒体技术、利用创新思维,进行融合新闻生产,培养学生跨媒体的新闻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将引导学生制作出适合快节奏、多任务处理和移动用户的新闻报道;断定什么时候视觉效果有用且必要,知道如何捕获、选择和组织素材,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受众对报道的理解;把讲述故事的各种元素(文字、音频、动态的和静止的图像)组合到一起,向受众提供一种交互式的新闻体验。
  《融合新闻学》利用大量的案例让读者了解融合新闻的基本原理,认识融合新闻的思维逻辑,掌握融合新闻信息采集、选题、策划、制作的全过程,希望读者阅读后能从案例中深刻体会到融合新闻时代新闻报道的变化,探寻融合新闻生产的规律,进一步指导具体的实践。在编写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敬请读者见谅。



目录

章 融合新闻产生的背景
节 短视频对新闻生产带来的变革
第二节 媒介融合的动因
第三节 媒介融合的类型

第二章 融合新闻的概述
节 融合新闻的定义
第二节 融合新闻的基本内涵
第三节 融合新闻的特点

第三章 融合新闻的采编和制作流程
节 融合新闻的采编制作流程
第二节 融合新闻的终实现目标

第四章 融合新闻的报道策划
节 融合新闻策划概述
第二节 新闻选题策划
第三节 融合新闻表现形态策划

第五章 融合新闻的叙事逻辑
节 内容生产的故事性
第二节 融合新闻的叙事结构
第三节 融合新闻的互动与社交
第四节 叙事过程中要有人文关怀

第六章 网络图文报道
节 网络图文报道的形式与特点
第二节 网络图文的编排与设计
第三节 网络图文叙事的基本策略
第四节 网络图文报道的多媒体形态

第七章 短视频新闻报道
节 短视频给新闻生产带来的变革
第二节 短视频新闻的传播特征
第三节 短视频新闻的叙事风格
第四节 短视频新闻的叙事转向

第八章 新媒体音频新闻
节 移动音频对新闻叙事的要求
第二节 音频的跨媒介叙事特征
第三节 全场景时代音频新闻的机遇与挑战

第九章 数据新闻
节 数据新闻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第二节 数据新闻的主要生产机构及发展历程
第三节 数据的获取与分析
第四节 数据的可视化与故事化
第五节 数据新闻的未来发展趋势
……

第十章 动画新闻
第十一章 H5新闻
第十二章 VR新闻——“新闻在场”的变革
第十三章 新闻移动直播
第十四章 新闻游戏
第十五章 智能新闻生产
第十六章 融合新闻未来趋势

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