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时中美合作 978720309268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战时中美合作 9787203092681

可开发票,支持7天无理由

35.47 5.2折 68 全新

库存3件

天津西青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学通 执行主编;李学通,高士华,金以林 丛书主编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3092681

出版时间2015-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201168414

上书时间2024-01-28

果然是好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学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近代史资料》编审,近年主要从事抗战史、近代科学史研究。 

高士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抗日战争研究》主编。 

金以林,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方向为民国政治史、教育史、国民党史。 

目录
壹·陈纳德与飞虎队
贰·飞越“驼峰”
叁·史迪威公路
肆·修建机场
伍·中印油管
陆·军队培训
柒·美军驻延安观察组
捌·中美合作所
玖·战时外交
拾·物资援华

内容摘要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著的《海外稀见抗战影像集(4战时中美合作)》讲述了,战时的中美合作,是中美两国和各自人民相互声援、相互支持、共同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英雄史诗。有军事合作,有政治合作,也有经济合作;有英雄凯歌,有鲜血凝结,也有龃龉分歧,神秘莫测。
陈纳德与飞虎队,以好莱坞大片式的英雄形象,奏响了中美共同对敌的序曲,成为战时中美关系中最富传奇色彩和最戏剧化的景象。
驼峰航线以飞机和人员伤亡的巨大代价,粉碎了日军对华的战略封锁和围困;中印输油管道的建成使濒于瘫痪的后方运输恢复了活力;史迪威公路的修通打破了日军对中国大后方的封锁;中美合作所充斥着神秘色彩和血腥浪漫……
以上问题将一一用图片的形式展示在你的眼前。

精彩内容
前  言
 
近代日本通过明治维新,逐渐走向穷兵黩武的对外侵略扩张道路,悍然于1931年9月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扶植傀儡政权伪满洲国。贪心不足的日本侵略者,继而觊觎华北,1933年3月至5月进攻长城沿线,迫使国民政府签订《塘沽协定》,将冀东地区化为非武装区。随后,日本政府和军部妄图策动华北五省“自治”,遭到中国人民强烈反对。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通过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广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侵占了大半个中国。日本政府和军部鉴于在华战线过长,决定“以战养战”“以华制华”,依靠日军刺刀相继于1937年10月扶植伪蒙古联盟自治政府(1939年9月改为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1937年12月扶植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38年3月扶植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并于1940年3月主要整合后两者而成立汪伪政府,通过这些傀儡政权配合其实施殖民统治,开发、掠夺中国各种战争资源,服务于其侵华战争政策。但是,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军民更是深入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和开辟抗日根据地,各界爱国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等都积极投身伟大的抗日战争。     为“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和精神,日本侵略者不顾靠前法和靠前信义,实施毒气战、细菌战,实施无差别的重庆大轰炸,强征劳工和慰安妇,制造屠杀无辜平民的平顶山惨案、潘家峪惨案、南京大屠杀等人间惨剧,捕杀抗日志士,开展“治安强化运动”,对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日根据地实施烧、杀、抢、掠之“扫荡”“清乡”运动。如,日本从1938年2月18日至1943年8月23日对中国战时陪都重庆实施长达五年半的无差别轰炸。据不接近统计,日本实施的重庆大轰炸,炸死炸伤无辜市民二三万人,炸毁房屋三万多栋,还有30多所大中学校被炸。再如,日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实施“铁壁合围”“囚笼政策”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虽给抗日根据地带来了一定的损失和困难,但日军这些暴行不仅进一步激起根据地人民的对日仇恨和抗日决心,而且遭到靠前社会的强烈谴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得到了美国、苏联等国人民的声援、支持和帮助。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与盟国并肩战斗,组建中国远征军,出征印缅战场,直至日本战败投降,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重大贡献。     那么,在日本政府、军部发动侵华战争和日本侵略军在华无恶不作、制造各种残酷暴行之时,日本社会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反应?这是一个中国学界较少关注的问题。以往的抗日战争研究,往往从中国人民抗日的角度,重点介绍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武装力量,团结全国各阶层、各党派、各团体等一切海内外抗战力量,广泛开展对日斗争;国民政府在抗战时期,尤其是抗战初期组织的正面战场,不仅大大延缓了日军侵华战争的进度,而且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者妄图“速战速决”、迅速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为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相持创造了条件。作为抗日战争的侵略方——日本的研究,主要倾向于介绍日本对中国的武力侵略、经济掠夺、外交工作、间谍活动和日军暴行,而对支撑日本侵华战争的大后方,即战时日本社会的关注与研究并不太多,以致不少人对昭和天皇及其皇室成员究竟有无战争责任,战时日本军人在国内的教育、训练、待遇,以及日本军阀和政客如何勾结与表演,日本民众是否支持侵华战争等认识不清。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广泛搜集海外留存的抗日战争资料,包括战时日本出版的画册、从军“写真贴”、图书等,尤其是这些光影资料更加客观、真实、直观地再现了当时的历史,以镜头记录了战时日本社会生活的百态和对侵华战争的态度。处于战时日本社会很好的昭和天皇,既是日本民众信奉的“现人神”,又是日本陆海军大元帅,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日本政府、军部、军队在中国的战争行为和侵华举措。他不仅颁布诏书,嘉奖在华日本侵略军的“忠勇”,而且御赐他们军刀、绷带、、美酒,参拜靖国神社,祈祷侵华战争的胜利。昭和天皇虽然深居简出,但通过其侍从武官随时掌握着侵华战争的动态和状况。日本皇室成员或亲自披挂上阵,参加战争;或视察战场,慰问伤兵,鼓舞侵略军的士气;或体查民情,代替昭和天皇出席为侵略战争服务的各种活动。但由于他们皇室成员的身份,在东京审判中都逃脱了正义审判。作为日本社会特殊群体的军人,不仅接受严格而系统的军国主义教育,而且备受社会尊重和推崇。战时日本军阀与政客相互勾结,通过妥善安置伤兵,赋予战死者遗属以优待和荣誉,在日本社会煽动侵华战争狂热。这也是战时日本民众热烈欢送军人“出征”,为侵华日军募集慰问品和资金,积极“勤劳奉仕”和勇于“报国”,在后方大力支持侵略战争的重要原因之一。与之同时,日本学校教育中充满了军国主义色彩和侵略战争的内容,学生们不仅积极为侵略战争募捐,而且被灌输了强烈的排外主义思想。本应劝人向善、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宗教,也被日本政府和军部拖入侵华战争之中,佛教僧侣很好奇怪地从靖国神社出发为侵略战争托钵化缘,甚至扛枪、佩刀,参加军事训练。     “贪心不足蛇吞象”的日本军国主义者,妄图灭亡中国、称霸世界的狂妄计划,在中国人民英勇顽强、艰苦卓绝的斗争下,在世界各国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最终是黄粱一梦、一败涂地。1945年8月15日,昭和天皇以“玉音放送”的形式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国无条件投降。日本虽已战败投降, 但其对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亚洲邻国人民带来的巨大战争灾难却已无法挽回,同样日本国民也深受其害。日本国内民众欢送军人“出征”的场面尚未落幕,随之而来的是迎接战死中国各地的所谓“英灵”归国;日本国内庆祝偷袭珍珠港、攻占新加坡的欢呼声尚未平息,随之而来的是美军对日本列岛的空袭,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爆炸几乎使这两座城市被夷为平地。经历长期战争消耗的日本,在战后初期生产生活资料特别匮乏,城市中到处是残垣断壁,人民群众流离失所、生活无着,曾经耀武扬威的“皇军”士兵此时已流落街头。与战前相比,日本国内大大增多的是掩埋战死者的墓碑。这里之所以特别提出日本侵华战争同时带给日本国民的伤害与灾难,主要是想警醒日本国民——侵略战争究竟为其带来了什么?     在日本侵华战争失败与结束70周年之际,重温这一段沉痛的历史,重新反思这一问题,有助于我们认清当今日本部分政客和保守右翼分子在历史认识问题上
的错误言论与本质目的,有助于日本人民重新审视自身在阻止日本社会右倾化和维护日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作用与历史责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