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泉涌动:到民间去与1920年代中国的文化再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地泉涌动:到民间去与1920年代中国的文化再造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61.9 7.0折 89 全新

库存30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袁先欣|

出版社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79015

出版时间2024-07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89元

货号32284199

上书时间2025-01-06

倒爷图书专营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导言
  “到民间去”
  作为话语与实践空间的“民间”
  从“民间”到“人民”
  线索与内容
第1章  “民间”前史
  第一节  一个范畴的现代演变及其历史条件
    1.“积民”
    2.“民之间”
  第二节  文化如何运动社会
    1.文化运动与社会运动
    2.两种“联合”
第2章  “到民间去”在中国
  第一节  李大钊与作为问题的农村
    1.李大钊与俄国民粹主义问题
    2.青年还是农村
    3.民初青年危机
    4.从边疆到农村
  第二节  “到民间去”与周作人的文学再造
    1.一首诗与俄国民粹主义的跨国旅行
    2.“到民间去”与理想的“人”
    3.群鬼再来与“到民间去”的转向
    4.民间、学术与文艺
第3章  “民间”的形式
  第一节  早期歌谣征集的性质问题
    1.双重起点
    2.呈现“民间”
  第二节  社会运动中的民间文学/民俗学
    1.妙峰山的尴尬
    2.如何把握“民众”?
  第三节  余音与转型
第4章  “民间”与政党政治
  第一节  再造“青年”
    1.“青年”定位的形成
    2.“青年们应该怎样做”
  第二节  争夺“民间”
    1.“民间”与“平民”
    2.“国民”、“全民”与“农民”
  第三节  余论
第5章  从“民间”到“民族”
  第一节  “民间”、“风俗”与“民族”
  第二节  作为学术方法的“到民间去”
    1.中山大学与西南民族调查
    2.杨成志的知识系谱
    3.被呈现的云南
  第三节  1930年代民族主义的成立条件
    1.民俗学与民族学的相反命运
    2.民族主义的悖论
尾声
  “深翻”

内容摘要
 1920年代,在“五四”这一特殊时刻的前后,中国的大地上曾兴起过一场“到民间去”的风潮。
大批青年和知识分子通过走向民间,来唤醒普通民众的救国之情,将更广大的群体联结到当时的政治与文化运动中。这场“到民间去”运动,不仅在学术层面催生出了中国现代民间文学/民俗学,也影响到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策略,并在更长的历史纵深中不断地回响。
本书从整个1920年代文化运动的演化进程出发,对“到民间去”运动所激活的“民间”概念进行研究,通过李大钊、周作人、顾颉刚、杨成志、《中国青年》、《歌谣周刊》等个案,考察“到民间去”这一口号如何介入社会思潮、文学、历史学、
民俗学、民族学、政党政治,由此揭示“到民间去”所包含的文化再造意义。
作者借“地泉”意象以为书名,籍此象征“到民间去”运动的开展,恰如泉水在地下的涓滴,既千脉万源,又水滴石穿、汇聚为流。“到民间去”重塑了“民间”包含的具体内容,使农村和少数民族边疆这两个关键意涵,成为此后理解“民间”的核心要素,也为后续“人民”概念的兴起,做了思想和实践上的准备——撼动中国与世界的力量也即将由此涌出。

精彩内容
 “民间”:一个范畴的现代演变及其历史条件*节选自本书第一章地泉自何处涌出,“民间”的故事又从哪里开始?
历史从不在虚空中发生,但追究“起点”的工作往往容易陷入无限制的上溯。在正式进入有关1920年代“到民间去”风潮的叙述之前,本章将主要聚焦在两个方面,来讨论使得这场运动出现的关键性前提条件。首先,对“到民间去”运动而言,一个核心的问题,是如何理解和界定“民间”。从概念自身的演进来看,1920年代的“到民间去”运动虽然深刻参与了“民间”范畴的现代转型,但构成它的诸多意义要素,最早并不是在这场运动当中才浮现出来的。本章因此尝试在一个更长的历史脉络当中,来追踪这些意义要素如何发生积累和汇聚。
理解“民间”的不同取径,也规定了“到民间去”运动的具体走向和开展方式。其次,在对“民间”的认知理解基础之上,作为一场“运动”,1920年代的“到民间去”风潮具体的运作机制也呈现出有别于前后的时代特征,而这些特点正植根于“五四”前后形成的文化运动。从而,如不对文化运动的发生及其内部机制做先行的考察,势必会制约对“到民间去”运动本身的深入理解。具体到本书的论题,本章将尤其注意文化运动与“社会”建立关联的方式。文化与社会之间搭建桥梁,正是“运动”的题中之义。一定意义上,“到民间去”也可被视为“五四”文化运动介入社会、塑造社会尝试的一
个环节。如果说对“民间”观念的回顾,是在历时的层
面上,收集寻找涓滴泉水的源流,那么“五四”前后的文化运动,则为泉水的汇聚提供了空间和涌出地面的孔道。
什么是“民间”?虽然“到民间去”口号存在一条清晰的外来传入路径,“民间”本身却并非舶来品,乃是中国传统中长期存在的范畴。在梁治平看来,“民间”作为一个固有词语,“源于古代,沿用于当代,其本义只有很小的改变”。这代表了某种普遍看法。在当代的学术和思想讨论中,“民间”曾成为具有相当影响力的话题,如1990年代以来,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有关“民间社会”或CivilSociety的争论,以及文学领域对民间视角的发掘。但这些当代讨论并未对“民间”概念本身的演变进行充分追溯,论者往往是从“民间”在当下的日常含义出发,自行展开对“民间社会”或“民间”的定义,因而这些界定本身也呈现出某种任意性和去历史性。另一个对“民间”概念颇为关注的是民间文学和民俗学领域。他们则常聚焦于Folklore与“民间文学”或“民俗学”、Folk与“民间”建立起对等关系的时刻,因此倾向于在译介和比较的语境中,而非从“民间”概念自身的历史变迁来展开讨论。
不过一定程度上,正如以梁治平为代表的一般观点所模糊感受到的,“民间”概念在考察上的复杂性在于,“民间”范畴的基本意义结构的确保持了较高的稳定性和延续性。相关的概念梳理认为,“民间”的传统释义包含两个层面,其一由“民”申发而来,指称与王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