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美尔文明
  • 苏美尔文明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苏美尔文明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56.74 4.8折 118 全新

库存24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拱玉书

出版社译林

ISBN9787575303040

出版时间2024-10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118元

货号32231596

上书时间2024-12-08

倒爷图书专营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拱玉书,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外文学》编委,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华文明与世界古文明比较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副理事长。主持并完成多项国家级项目,如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苏美尔、阿卡德及赫梯文学文献翻译与研究”,在《世界历史》《古代文明》《北京大学学报》以及《东方世界》《亚述学杂志》《维也纳东方学杂志》等国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2022年,因翻译出版《吉尔伽美什史诗》荣获第十届春风阅读榜“春风金翻译家奖”。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西方古代经典与《圣经· 旧约》
西方古代经典 
《圣经 · 旧约》 
第二章 消逝文明的早期探索者·
德拉 · 瓦莱—第一个让欧洲见到楔形文字的人 
尼布尔—第一个准确临摹波斯波利斯铭文的人 
格罗特芬—天才的解读家 
里奇—从古物搜集向田野发掘过渡时期的代表人物 
博塔—拉开西亚考古发掘序幕的人 
罗林森—英国亚述学之父 
莱亚德—英国西亚考古学之父 
史密斯—第一个发现“洪水故事”的人 
德 · 萨尔泽克—第一个发掘苏美尔城市遗址的人 
第三章 消逝文明的再现·
“土丘”(遗址丘) 
埃利都—最早的苏美尔城市 
乌鲁克—吉尔伽美什统治的城邦 
舒鲁帕克—“挪亚”的故乡 
乌尔—苏美尔文明巅峰 
尼普尔—苏美尔人的圣地 
第四章 走进复活的苏美尔文明
文明灯塔—乌鲁克早期文明 
大动干戈—早王朝时期 
分久必合—阿卡德帝国 
蛮族入侵—古提人的统治 
时祀尽敬—拉迦什第二王朝 
盛极而衰—乌尔第三王朝 
第五章 历史始于苏美尔
共商国事:最早的民主 
仲裁纠纷:最早的史著 
学以明眸:最早的学校 
保护弱小:最早的社会改革 
建立正义:最早的成文法 
第六章 苏美尔文学
《卢伽尔班达I》 
《卢伽尔班达II》 
《恩美卡与恩苏克什达纳》 
第七章 苏美尔文明的三大标志
楔形文字 
滚印 
塔庙 
第八章 苏美尔问题
问题的提出 
哈雷威引起的论战 
考古材料释义 
新方法和新发现 
附录 苏美尔文明年代表
图片来源
缩写与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苏美尔文明历史悠久、辉煌灿烂,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公元前4000纪末,苏美尔文明兴起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南部,在之后的一千多年里,它在政治、宗教、文化、文学、艺术、法律、医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对后世诸多文明都产生过深远影响。本书依据考古和文献资料,对苏美尔文明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研究,详细考察了苏美尔文明的发现过程、苏美尔人的典型国家、苏美尔历史的兴衰更迭以及苏美尔人取得的伟大成就,尤其是文字、文学、教育、法律和建筑方面的成就。本书将带您跨越时空,为您打开一扇进入久远深邃、绚丽多彩的古代文明的大门,您可以通过一次阅读旅行,见证一个古老文明的魅力。

主编推荐
苏美尔文明是一种历史悠久、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被视为人类文明的源头之一。公元前三千年左右,苏美尔文明兴起于两河流域,在之后的一千多年里,它在政治、宗教、艺术、科技、法律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对欧亚大陆诸多文明的发展都产生过深远影响。本书综合历史学与考古学视角,细致梳理了苏美尔文明的兴衰更替、全面考察了苏美尔时期的社会发展与文化生活、重点介绍了楔形文字、法典等苏美尔文明的关键元素,还详细论述了近代以来对苏美尔文明遗迹的发现与挖掘过程,全方位展示了这一古老文明的独特魅力。

精彩内容
“历史始于苏美尔”是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西方世界历史研究领域比较流行的说法。“历史始于苏美尔”不是说苏美尔是人类文明唯一的发源地,人类文明是多元的,也是多源的。但无可否认,苏美尔文明发生得比较早,成熟得也比较早,在公元前3200年至前1800年这一千多年里,苏美尔文明是全球范围内最先进的文明,它在人文领域达到的高度是任何其他文明都无法企及的。公元前3千纪,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中国的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都产生了比较发达的文明,这些文明各有千秋,甚至在某些方面独领风骚,但总体而言,苏美尔文明一枝独秀,在多方面引领当时的世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历史始于苏美尔”源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亚述学家克莱默(S.N.Kramer)出版的同名专著。《历史始于苏美尔》(1959年版)是一部兼具普及性和学术性的著作,书中呈现了由苏美尔人创造的人类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27项“最早”或“第一”,即首先由苏美尔人创造的27项文明成就,或首先出现在人类社会中的文化现象。在1981年的第三版中,作者又追加12项“最早”,把全书涉及的“最早”增至39项。然而,即使是39项,也远远不是苏美尔人创造的“最早”中的全部。如果把苏美尔文明中的“最早”列个清单,这个清单会很长。
“苏美尔”可能就是苏美尔人对他们自己家园的称呼。在苏美尔语文献中,“苏美尔”写作KI.EN.GI,古巴比伦时期出现KI.EN.GI=māt?umerim或KUR?umeri(“苏美尔国”或“苏美尔之地”)这样的苏美尔语—阿卡德语对应翻译。KI.EN.GI对应?umeru,这有两种可能:1.KI.EN.GI在苏美尔语中本来就读作?umer,就像UD.NUN.KI读作Adab(阿达布)、SU.KUR.RU.KI读作?uruppak(舒鲁帕克)以及UD.KIB.NUN.KI读作Sippar(西帕尔)一样;2.?umeru是塞姆人对苏美尔人居住地的称呼。前一种可能性更大,因为在苏美尔语中,用复合字书写地名的例子很常见。不论“苏美尔”是苏美尔人的概念,还是巴比伦人的概念,它都是个古代概念。苏美尔人退出政治舞台(约公元前1800年)后逐渐被遗忘,到了古希腊时期,西方人已经不知道历史上还存在苏美尔和苏美尔人。希伯来《圣经》也没有提到苏美尔人,只偶尔提到“示拿”(Shinar)地。有人认为“示拿地”指的就是“苏美尔”,在发音上也是“苏美尔”的谐音。但根据《圣经》中的描述“他(指宁录)国的起头是巴别、以力、亚甲、甲尼,都在示拿地”判断,“示拿地”不可能是苏美尔,如果是,也是希伯来人心中的“苏美尔”,而不是苏美尔人心中的“苏美尔”,因为苏美尔人的苏美尔不可能包括巴比伦(巴别)、阿卡德(亚甲)和巴格达(甲尼?)。从苏美尔文献中可以看到,“苏美尔”大致指古代城市尼普尔以南、包括尼普尔在内的整个两河流域南部地区,即今天的伊拉克东南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下游地区。
早期的西亚考古学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亚述帝国的几个古都遗址上,挖出来的东西自然大部分属于亚述帝国时期,包括建筑、艺术作品、器物以及文字材料等。由于亚述古都的发掘持续获得重大收获,以亚述历史、文化、宗教、政治、经济、文学、艺术、语言、文字、法律、医学、巫术、天文学等为研究对象的亚述学便应运而生。亚述学诞生(1857年)前后,绝大多数人都以为楔形文字书写的语言就是阿卡德语(巴比伦语和亚述语属于阿卡德语的两种方言)。然而,个别学者敏锐地感觉到,有些楔形文字文献不是用阿卡德语书写的,而是用一种有别于阿卡德语的未知语言书写的。经过一段时间的争论,真相终于大白:除阿卡德语外,楔形文字背后还有另外一种语言—苏美尔语。当年有学者建议把这种语言叫作“苏美尔语”时,遭到一些学者的强烈反对。时间证明,把这种语言叫作“苏美尔语”是正确的,虽然苏美尔人并不把他们的语言叫“苏美尔语”,而叫“土著语”(eme-gi7)。随着苏美尔语的成功解读,苏美尔文明逐渐得到重构,远远早于亚述文明的苏美尔文明逐渐浮现在世人面前,以苏美尔文明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苏美尔学(Sumerology)—也逐渐形成。
苏美尔学是亚述学(Assyriology)的“副产品”,从属于亚述学,或者说,亚述学包括苏美尔学。亚述和苏美尔都是两河流域的具体地区,按常理,以具体地域名称命名的学科应该只限于研究相关区域的相关问题,但亚述学不然,亚述学已经成为研究整个两河流域文明的学问,上自公元前3200年前后开始的乌鲁克早期文明(自文字诞生开始),下至公元1世纪最后一块楔形文字泥版的书写时间,整个公元前的最后三千余年都属于亚述学的研究范畴。
亚述学是伴随西亚考古发掘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问,是应解读出土文献之需而产生的。如果一定要为亚述学安排一个诞生之年,那应该是1857年,因为这一年在英国的学术界发生了一件关乎“亚述学”存亡的事件。在英国科学家、后来亦成为东方学家的塔尔波特(W.H.F.Talbot)的倡议下,英国皇家亚洲学会(RoyalAsiaticSociety)于1857年邀请了四位通过自学自悟而能够解读楔形文字铭文的学者参加了一场解读楔形文字铭文的“会试”。四位学者中包括提出倡议的塔尔波特,其他三位分别是英国的罗林森(H.C.Rawlinsen)、爱尔兰的欣克斯(E.Hincks)以及法国的奥佩尔(J.Oppert)。英国皇家亚洲学会要求他们分别独立解读出土不久、尚未公布的一篇用楔形文字书写的亚述铭文,即提格拉特帕拉萨尔一世(TiglatpilesarI)铭文。提格拉特帕拉萨尔一世是亚述国王(公元前1114—前1076在位),他的这篇铭文刻写在一个棱形泥柱上,因此该泥柱也被称为“提格拉特帕拉萨尔棱柱”。英国皇家亚洲学会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翻译,并将各自的译文密封邮寄到皇家亚洲学会。收到密封的译文后,英国皇家亚洲学会召开专门会议,邀请了许多当时的著名学者和社会名流,当场开封,对四人的解读结果进行验证,发现解读结果基本一致,认定解读成功。这一事件对亚述学有重大意义,可以作为亚述学诞生的标志。
当英、法、德以及后来也加入西亚考古行列的美国考古学家如火如荼地在西亚地区进行考古发掘时,中国人也在密切关注他们的发掘活动,并及时把考古新发现和相关研究成果介绍给国人。最早的介绍文章出现在晚清,在接下来的民国时期,介绍性文章更加频繁地出现在各种报纸杂志上。
早在1880年,《万国公报》就刊载了一篇题为《巴比伦古诗》的短文,没有署名,不知何人所作。文中提到西方考古学家在尼尼微发现了王室图书馆,该文称之为“尼尼微皇帝书库”,并说“库内存有许多古书”。这个“皇帝书库”即现在所说的“亚述巴尼拔图书馆”。这个图书馆收藏了近三万块泥版,1872年,当时负责英国国家博物馆泥版整理的史密斯(G.Smith)在亚述巴尼拔图书馆出土的泥版中发现了属于《吉尔伽美什史诗》组成部分的“洪水泥版”,并以此为契机于1876年出版了《迦勒底人的创世记》(TheChaldeanAccountofGenesis),史密斯在书中对这个图书馆做了详细描述,《巴比伦古诗》的信息来源应该就是史密斯的这部著作。《巴比伦古诗》中还提到,那时的巴比伦人信奉多神,“地上神共六百位,天上神三百位,俱分上中下三等,管理万事”。这个信息来源于《巴比伦创世神话》,史密斯在《迦勒底人的创世记》中对这个创世神话的基本内容也做了详细的介绍,更说明“巴比伦古诗”与史密斯的著作有关联。《巴比伦古诗》还写道:“巴比伦古诗分为十二则,以星之十二宫为第次。”这里的“十二则”疑指《吉尔伽美什史诗》的十二块泥版,当年有人认为《吉尔伽美什史诗》的十二块泥版与黄道十二宫吻合。《迦勒底人的创世记》的主要内容就是介绍《吉尔伽美什史诗》,可以肯定,《巴比伦古诗》作者的信息来源就是《迦勒底人的创世记》。史密斯的这部著作于1876年出版,1880年就被介绍到了国内。那时是清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人们更关心的似乎不是西方的学术动态,而是那些古老而离奇的故事。《巴比伦古诗》的作者对自己介绍的内容似懂非懂,可能无法想象“库内存有许多古书”中的“古书”是什么样的书,把它们想象成了“线装书”也未必。然而,无论作者介绍这些信息是出于什么目的,无论文章中存在哪些问题,从学术发展史的角度审视,这种介绍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法国考古学家摩尔根(M.deMorgan)于1901年至1902年主持发掘伊朗境内的苏萨(Susa)遗址时,发现了汉穆拉比法典石碑,这在西方世界引起极大关注。西方学者的研究马上跟进,仅1902年至1903年间就出版了好几部专著,但中国人跟进的速度也一点不差。1903年,蒋观云先后在《新民丛报》上连发三篇文章,对发现法典的经过和法典的内容做了介绍和评述。他把汉穆拉比译为“加摩拉比”,在介绍“加摩拉比”法典时说,这部法典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典。他还介绍了一些具体法律条文并发表了一些评论,说法典的内容涉及刑法、财产法、亲属法、继承法和奴隶制等,认为法典中关于农业、商业的具体规定非常详细,说明古巴比伦时期的农业和商业都很发达。蒋观云先生显然紧密跟踪西方的学术动态,并迅速把西方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到国内。1903年的中国尚处在清朝末年,社会在发生深刻变革,革命活动频繁,文化上和思想上也非常活跃,蒋观云的文章应该是那个时期文化氛围的具体体现。
1914年《大陆报》(英文版)转载《泰晤士报》的一篇书评,评鲍尔(C.J.Ball)的新作《汉语与苏美尔语》。《大陆报》全文转载,说明《大陆报》认可这篇书评,所以才向国人推荐。鲍尔是英国汉学家和最权威的《圣经》研究专家,大概凭借对汉语的了解而发现苏美尔语与汉语词汇有“巨大相似性”(greatsimilarity),同时认为楔形文字与汉字也有相似之处,于是写了《汉语与苏美尔语》。他在书中比较了1100个苏美尔语和汉语中发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也相同或相近的词汇,认为苏美尔人和中国人作为同一种族的两个血缘部落在公元前4000年以前可能在中亚高原这一带居住,后来分道扬镳,一个奔东,一个奔西。至于汉字,鲍尔自然认为,出现较晚的汉字是从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体系—苏美尔文字—中派生出来的。为了证明二者的关系,书后面还附了一个文字比较表,比较了120个汉字和苏美尔文字。写书评的人(没有署名)认为,即使是外行人,也能一眼看出二者的相似性。最后,写书评的人给予鲍尔的新作以高度评价,认为他的新作是“划时代”之作。毫无疑问,这个评价高了。事实证明,鲍尔的研究并未开启新时代,在学术界也没有产生多大影响。依我看,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第一,原始资料不够原始,也就是说,鲍尔先生比较的两种文字,汉字和楔形文字,都不是原生态的文字,而是距原生态相去很远的简化字。他的汉字字例都采自《说文解字》,不涉及甲骨文,这也很自然,因为那时虽然发现了甲骨文,《铁云藏龟》也已问世,但那时的甲骨文基本无人可以识读,鲍尔先生不可能利用甲骨文说事。楔形文字字例都采自法国亚述学家蒂罗—当让(F.Thureau-Dangin)编写的《楔形文字的起源》,这本书的主体是字表,收录了563个字,都不早于早王朝II期,具体地说不早于公元前2700年。这当然不是鲍尔的错,而是时代的限制,那时,最早的楔形文字—乌鲁克早期文字—尚未被发现。资料的局限性决定了鲍尔研究的价值。第二,被比较的东西没有可比性,仅举一例,可见一斑。苏美尔语里的“神”读作ding(或di?ir),字形是一颗“星”(),以星代“神”。从造字方法观之,是象形字,象星,但不表“星”,而表“神”。鲍尔拿这个字与汉字“帝”做比较,认为二者同源,不但字形同源,发音也同源,而汉字和楔形文字相比,楔形文字是“原型”(prototype)。这种比较流于表面,比较肤浅,甚至牵强附会。就字形而言,二者完全不同,楔形文字的“神”()是象形字,象星,代表“神”,也代表“天”。在苏美尔人的宇宙观中,天是神界,大神们都在天上。星是天的标志性存在之一,以星代天和以星代神都恰到好处。汉字“帝”是形声字,“从丄朿声”,与楔形文字的没有可比性。就字义而言,汉字的“帝”是“王天下之号也”,指统治天下的王,与苏美尔语中的“神”和“天”根本不是一个概念,可谓天差地别。就字音而言,苏美尔语的dingir(或di?ir)也很难和汉字“帝”(ti,de,di-k)联系起来。总之,鲍尔的《汉语与苏美尔语》是一次失败的尝试。鲍尔生活的年代,正是“泛巴比伦主义”盛行的年代,“泛巴比伦主义”把世界各地区的古代文明之源头都追溯到巴比伦,那个时代认知中的“巴比伦”就是美索不达米亚。“泛巴比伦主义”在中国文明起源问题上的表现就是中国文明西来说,代表人物是拉古贝利(A.E.J.B.TerriendeLacouperie),鲍尔的《汉语与苏美尔语》就是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产生的,他的这部著作是对泛巴比伦思潮中的中国文明西来说的背书,是对这种说法的一次推波助澜。
从上述几个例子中可以看到,从晚清到民国,介绍西亚地区的重大考古发现和亚述学领域取得重大研究成果的文章和报道始终没有间断,那时的中国知识分子阶层对西方的学术动态持续关注,并不断把西方人的研究成果和重大发现介绍给国人,但他们的介绍都只停留在介绍和报道层面,始终没有中国人真正研究亚述学,他们似乎把亚述学视为只有西方人才值得拥有的学问,只隔岸观火,似乎根本就没想到可以自己下场。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世界史研究出现了崭新的局面,开始有更多学者关注西亚古代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的地位,参与介绍和研究西亚古代史的人多了起来。20世纪五六十年代,林志纯先生把全部精力都投入世界古代史研究和学科建设中,培养出新中国第一批世界古代史专业人才,包括西亚古代史方面的专业人才,从而把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推进到有规模、成体系地译介国外学术成果,同时进行自主研究的阶段。改革开放后,东北师范大学成为中国世界古代史的研究重镇,在那里实现了世界古代文明研究领域中国与世界的双向接轨,在那里首次系统性地实施了送出去、请进来的学科建设策略,于是,在那里诞生了中国亚述学,这是与世界接轨又必定带有中国特色的亚述学。如果把新中国成立以后,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亚述学的诞生视为一项伟大的文化建设工程的话,林志纯先生就是这个工程的总设计师。
如今,中国的亚述学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专业研究者遍及祖国大江南北,专题研究、学术论文和译著也如雨后春笋,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中国学者撰写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史。本人本有志向一试,奈何力不从心,功力不够,时间也不允许,只好截取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一部分作为研究和书写对象,于是便有了现在的这本《苏美尔文明》。苏美尔文明上下约一千四百年,留下的物质遗存和各类文献浩如烟海,其中蕴含的文化和思想博大精深,奥妙无穷,不可能在一本书中得到完整呈现。所以,本书呈现的不是苏美尔文明的全部,而是其最具特色和最有代表性的部分,以此带您跨越时空,为您打开一扇进入久远深邃、绚丽多彩的古代文明的大门。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