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大业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30.99
6.9折
¥
45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编者:江英|总主编:何虎生
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
ISBN9787504379153
出版时间2017-05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5元
货号3875040
上书时间2024-11-2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商品简介
本书是以中影股份领衔出品的电影《建军大业》为依据,用翔实的史料,讲述了八一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重要历史事件,用生动的笔墨记录了大革命时期,以*、周恩来、朱德和贺龙等革命先辈,在革命生死攸关的时刻,领导中国共产党进行的军事活动、武装斗争和建军活动。本书作为爱国主义教育读本,让我们通过史实看到了先辈们用热血和青春铸就的理想和信念,看到了人民军队的成长和建立。
作者简介
江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均战史、军事思想、战略学等。科研出版成果主要有《建军大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八十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等。学术成果先后获“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全军军事科研特别奖、一等奖等。
何虎生,现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党史、当代中国史和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出版《建国大业》、《洪流纪事》、《伟人》、《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研究》等十余部著作,在重量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目录
第一章 国民党向共产党举起屠刀
一、国共合作成绩斐然
1.黄埔军校将星闪耀
2.平商团行东征,中共开始抓武装
3.北伐战争显神威
二、蒋介石叛变革命
1.中山舰事件
2.整理党务案
3.四一二血洗江南
三、汪精卫叛变革命
1.武汉政府逐渐右转
2.马日事变
3.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第二章 南昌起义
一、党决定在南昌起义
1.不惧艰险,继续战斗
2.酝酿和部署起义
3.周恩来发挥关键作用
二、革命洪流汇南昌
1.叶剑英递情报,两支力量得保存
2.朱德、周恩来到达南昌
3.叶挺、贺龙、刘伯承聚集南昌
三、南昌城头的枪声
1.暴动决不能停止
2.打响第一枪
3.人民军队的诞生
第三章 南下和挫折
一、起义军英勇南下
1.国民党军队虎视眈眈
2.下一步去向何方
3.南下路线之争
二、天灾和人祸
1.坎坷南下路
2.战斗在壬田、会昌
3.改道东进,终入广东
三、分散和挫折
1.兵败潮汕
2.起义军陷入分散和混乱
3.一直把革命干到底
第四章 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
一、八七会议
1.紧急召开八七会议
2.罗明纳兹的报告
3.一天会议决定中国革命的走向
二、秋收起义
1.毛泽东计划“湘中暴动取长沙”
2.风暴来临前革命力量的集结
3.毛泽东奔赴湘赣边
4.霹雳一声震天响
三、广州起义
1.紧锣密鼓组织起义
2.夜半枪声连角起
3.悲歌响起
4.刑场上的婚礼
第五章 井冈山道路通天下
一、退向井冈山
1.文家市决策南下
2.三湾改编——一支新型人民军队的诞生
3.古城会议决定安家井冈
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1.毛泽东送袁文才100支枪
2.盘旋游击,终到茨坪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具规模
第六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星星之火
1.南方群众基础较好的省份起义
2.革命的火种传向北方
二、湘南暴动和平江起义
1.湘南暴动
2.平江起义
三、革命力量的第一次大汇合
1.历史性的握手
2.两支红军大会师
第七章 武装起义,花开遍地
一、江西起义
1.东固起义
2.江西首建政权的万安起义
3.泰和三十都起义
二、福建平和起义
1.朱积垒在平和开展农会、工会斗争
2.平和临时县委成立及武装力量的扩展
3.革命军占领平和
4.起义揭开了福建工农革命的序幕
三、陕西渭华起义
1.渭华起义的条件日渐成熟
2.陕西省委做了准备
3.渭华起义和西北工农革命军的成立
4.国民党军三次反扑
结语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参考文献
后记
三、革命力量的第一次大汇合
1.历史性的握手
2.两支红军大会师
第七章 武装起义,花开遍地
一、江西起义
1.东固起义
2.江西首建政权的万安起义
3.泰和三十都起义
二、福建平和起义
1.朱积垒在平和开展农会、工会斗争
2.平和临时县委成立及武装力量的扩展
3.革命军占领平和
4.起义揭开了福建工农革命的序幕
三、陕西渭华起义
1.渭华起义的条件日渐成熟
2.陕西省委做了准备
3.渭华起义和西北工农革命军的成立
4.国民党军三次反扑
结语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江英主编,何虎生总主编的《建军大业/共和国三部曲史学读本》是以中影股份领衔出品的电影《建军大业》为依据,用翔实的史料,讲述了八一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重要历史事件,用生动的笔墨记录了大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和贺龙等革命先辈,在革命生死攸关的时刻,领导中国共产党进行的军事活动、武装斗争和建军活动。本书作为爱国主义教育读本,让我们通过史实看到了先辈们用热血和青春铸就的理想和信念,看到了人民军队的成长和建立。
主编推荐
爱国主义教育读本,红色经典之作
“共和国三部曲史学读本”是2017年重点主题出版物,是向党的十九大献礼之作,是由中影股份独家授权,并参考权威作品改编而来的史学读本,内容真实严谨、描写翔实生动。《建军大业》作为其中之一,记录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峥嵘岁月中一次次血雨腥风的斗争,一场场生死攸关的较量……加速人民之觉醒,挽救民族于危亡。
谨以此书向建军90周年献礼
谨以此书向中国人民解放军致敬
【内容简介】
精彩内容
以上共计53人。黄埔军校里走出来的共产党军官,对中国革命的成功,对许多战争的胜利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他们是人民军队诞生和成长过程中特别重要的力量。
黄埔军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为即将到来的大革命作了准备。从严格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从事军事活动是从黄埔军校开始的,并由此“开始懂得军事的重要”。
2.平商团行东征,中共开始抓武装为了稳定和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国共两党先后平定了广州商团叛乱,进行了两次东征,平定刘杨叛乱和南征邓本殷部。在战斗中,共产党员教员和学生
军冲锋陷阵。在武力镇压叛军过程中,共产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雇佣一些军阀来做革命的军事行动是一
种失策的教训,而必须拥有自己的可靠的革命武装来进行革命活动。
首先是平定商团。商团成立的目的只是防御内匪,保全商户的生命财产,维持治安,属于民族资产阶级掌握的中立性的武装自卫团体。1919年商团改组后,陈廉伯任新商团团长,陈恭受为副团长,商团的性质也逐渐发生了改变。商团一方面依附于帝国主义势力,一方面勾结广州驻军将领和陈炯明等军阀,形成了各种反动势力的联合。同时,陈廉伯积极扩张商团的规模,拉拢各地痞流氓团伙,招募扩充团军数千人,并通过国外势力私自购买大批枪械以充实商团装备,妄图推翻孙中山的革命政权,阻碍革命的进行。
1924年8月,广州扣械事件成为引发商团和革命政府矛盾激化最直接的导火索。面对商团的嚣张气焰,共产党人提出军事计划:第一步解散商团,第二步讨伐陈炯明,第三步北伐,并改双十节为警告节,请国民党作镇压反叛的准备。同时,中共广州地委还决定成立工团军和农团军,以反击商团的进攻。
由于国民党右派和军阀的欺骗和调解,孙中山最
终与商团妥协。但这并未能缓解广州的紧张局势,反而爆发了更加严重的武装叛乱。
10月10日,为纪念辛亥革命13周年,由共产党宣传组织的广州各界人士约三四万人聚集游行,工团军、农团军的成员走在了队伍的最前面。当队伍走到太平路和西壕口之间时,全副武装的商团军对手无寸铁
的游行队伍开枪射击,当场打死20余人,工团军第二分队队长黄驹等人被打死剖尸,一些队员被打伤或被抓走。当时由于孙中山所能调动的部队都调到北江准备北共产党人的提议和支持下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决定武力解决商团叛乱。
共产党员周恩来、陈延年、谭平山等都参加了革命委员会的工作,并领导工农、妇女、学生等团体支持镇压商团叛乱,多次召开集会,四处张贴宣传语,号召大家支持革命军队。黄埔军校的学生也全体决议参加战斗,并立誓要与叛军拼死活。
孙中山于10月14日下达镇压商团叛乱令。15日,周恩来、阮啸仙、刘尔崧发动工团军和农团军配合革命军以消灭商团。蒋介石也率领所指挥的黄埔学生军,会同粤军张民达师、警卫军吴铁城部与工团军、农团军一起,包围了位于西瓜园的商团总部。工团军、
农团军与黄埔学生军一起,分五路包围了商团的据点,黄埔学生军以火攻的方式焚烧总部之外的木栏和堡垒,经过5小时的战斗,大部分商团军纷纷逃匿,迅速平定了商团叛乱。
在战斗中,有数十名工团军、农团军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广州商团叛乱的平定,使得广州政府转危为安,并赢得了群众更加广泛的支持,黄埔军校的学生军也在此次战斗中初露锋芒,陈赓等共产党员在战斗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商团叛乱平定后,工、农团军随即解散了,这是中共第一次独立领导的武装队伍,为以后继续发展工农武装,包括创建属于自己的军队提供了宝贵经验。工、农团军为巩固广州革命根据地做出的贡献将永世长存。
其次是两次东征。
1922年陈炯明炮轰总统府与孙中山彻底决裂后,就一直盘踞在东江一带发展势力准备伺机卷土重来推翻革命政府。(P6-7)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