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脑陷入孤独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62.85
6.3折
¥
99.9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美]约翰·卡乔波 [美]威廉 · 帕特里克
出版社浙江科技
ISBN9787573913951
出版时间2024-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9.9元
货号32156792
上书时间2024-11-0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美]约翰·卡乔波(JohnCacioppo)知名社会神经学家、美国心理科学协会(APS)主席、芝加哥大学认知和社会神经系统科学中心主任、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对“孤独”问题有长达20余年的深入研究。 社会神经科学学派的联合创始人之一,现代(2003年以后)zui知名的50位心理学家之一。
于2009年出版的著作《当大脑陷入孤独》被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吉尔伯特评价为“10年间人类状况研究zui重要的著作之一”。遗憾的是,他已于2018年因癌症去世。
[美]威廉·帕特里克(WilliamPatrick)自由撰稿人,曾任哈佛大学出版社的科学编辑。
目录
前言 社会人的研究价值
第一部分 致命的孤独
第1章 社交世界中的孤独者
孤独与疼痛共享神经机制
孤独的各种面孔
影响孤独的3个因素
第2章 改变孤独处境的关键
孤独让我们身心受损
基因定义孤独的先天部分
环境影响孤独的感受强度
孤独对人的生理性和社会性影响
社会人的研究价值
越孤独,越难摆脱孤独
第3章 孤独让我们难以自控
注意力缺失
情绪与行为出现紊乱
大脑的高级认知功能受损
不易获得延迟满足
越老越怕孤独
第4章 我们既利己,又利他
“利他性”被写入基因进化图谱
原始社会对孤独的调节作用
从“囚徒困境”看社会合作产生
人类亲社会特征的演变
“社会大脑”的进化
第5章 每个人的孤独不一样
被粉饰过的孤独
“自我”的 3 种类别
联结的 3 个维度
孤独与抑郁情绪
环境与年龄对孤独的影响
第6章 社会隔绝对健康的致命影响
社交联系少的人更容易生病
社会等级制造了健康的差异
孤独损害健康的 5 种路径
社会压力无法通过身体内调节得到改善
第二部分 人为何孤独
第7章 寻找同伴是我们的天性
超越距离的“感同身受”
奖励社交行为的生物系统
细胞间的合作
化学信息素在社群个体间的传递
依靠神经系统的感知与回应
第8章 我们从出生就有的社会联结
依恋关系对社会联结的影响
气质类型对社会联结的作用
社会―生理因素对社会联结的影响
用化学性解读社会联结
关系中的催产素
第9章 我们通过共情建立更深刻的社会联结
情绪并非人类独有
觉察情绪的能力促进大脑进化
模仿建立基本的情绪联结
大脑智能建立深刻的共情联结
不同人解读社交信号的颗粒度不同
孤独干扰共情
认知共享使人超越自我界限
第10章 人性冲突使联结变难
孤独使情绪脱缰
让我们摆脱孤独的关键力量
孤独者眼里的世界
第11章 人性的美好与丑陋
重新构建社会现实
协作是人类进化的王道
制定公平的规则
正确解读社交信息
团队合作要传递准确的信号
互惠期望使人对集体产生归属感
第三部分 治愈孤独的良方
第12章 在各类关系中提升幸福感
人类社会合作的 5 个维度
文化基因里的价值观目标
“赢家通吃”阻碍人类的进化和发展
维系群体凝聚力
关注更长远的利益
影响幸福感的 3 个因素
第13章 在孤独的人群中做一颗太阳
满意的社会联结产生积极情绪
积极情绪的蝴蝶效应
留意孤独信号,谨慎处理社交关系
关注他人,助人为乐
改变思维与行为模式
用 EASE 法建立社会联结
第14章 超越自我,建立联结,追求意义
建立邻里关系紧密的和谐社区
关注日益增长的老龄人口
过去与现在的社会联结演变
资本主义发展使全世界断联
用“拟人化信念”对抗孤独
在断联的世界做个更主动的人
多参加群体性聚会活动
做自己未来的主人
后 记 欲改变世界,先改变自己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为什么同事一起工作,和家人欢聚一堂,我还是觉得很孤独?
孤立带来的痛苦感觉都是消极的吗?
感到孤独是因为我们不善社交吗?
长期的孤独如何让我们的身心受损?如何修复?
每个人的孤独会有差别吗?你是不是深陷孤独而不自知?
我们内心的孤独感可以消除吗?如何消除?
我们如何摆脱孤独?悦纳孤独?享受独处?
我们如何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成为人群中的小太阳?
……本书揭示了“孤独”从神经生物学和社会心理学方面对人产生的深层作用机制,并以此来警醒人们重视孤独、改变孤独现状,向着更加阳光、积极、人际密切的方向发展。书中通过分析孤独的大脑成像、血压分析、免疫反应、压力激素、行为和基因表达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来展现孤独对人的心理和身体健康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不亚于吸烟,并阐述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人的天性需要社会联结。
主编推荐
杰出的心理学著作之一10年间人类状况研究zui重要的书籍之一孤独博士用硬核的科学解密柔软的人心。理解了孤独,就能掌握健康、富裕、幸福生活的秘诀。每个人都会在某些时刻感受到孤独的痛苦,但这种痛苦可能短暂而轻微。长期的孤独会引发一系列生理、心理反应,加速衰老,危害堪比吸烟。享受独处=悦纳孤独≠陷入孤独。教会婚姻内孤独、亲密关系出现裂痕的人,缺乏与真实世界里的人建立连接、社交孤立的人,天生容易感到孤独且对环境敏感的人和快节奏、压力大、焦虑的都市生活现状引发情绪失调的人享受独处、建立健康人际关系的指导手册。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李新影、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 · 吉尔伯特、奥斯卡zui佳男主角西德尼 · 波蒂埃、心流”理论提出者米哈里 · 希斯赞特米哈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弗朗斯 · 德瓦尔联袂推荐!湛庐文化出品。
精彩内容
我今年56岁,离异多年。离婚前,每当我跟人说起我很孤独,他们总是很疑惑:“可你已经结婚了啊!”就这样,我懂得了独处和孤独是两码事。不管是待在人群中,跟同事一起工作,还是和家人欢聚一堂,我总是觉得很孤独。有时候,这种感觉让我不知所措,仿佛身体上都产生了症状。医生告诉我,这是抑郁症,但两者又不完全一样。我曾经读到过一句话:“人出生时孑然一身,死的时候也孑然一身。”然而,在出生到死亡之间的岁月里,我们也孑然一身吗?我们真的能属于别人吗?我们内心的孤独感可以消除吗?购物血拼消除不了,大吃大喝消除不了,放肆的性行为也无法将孤独消除。要是你找到了答案,请一定回信告诉我。
?一位通过杂志了解到我们研究的女士的来信凯蒂在亲密无间的小家族里长大,祖父母、伯伯、叔叔、表兄弟姐妹围绕在她身旁。在亲朋好友的陪伴下,凯蒂的童年是在家族聚会、教堂活动和文体活动中度过的。但说句实话,凯蒂迫不及待地想离开这个圈子。虽然和大家待在一起,但她总觉得自己有些格格不入。高中毕业后,凯蒂就下定决心要做出改变,但她没钱去外地读大学。因此,在接下来的4年里,她就在当地的大学就读。拿到学位后,凯蒂马上搬到了远离家乡的地方,并在软件行业找到了一份工作。
凯蒂的新工作需要长期在不同城市来回奔波。每周,她依然会跟母亲和妹妹聊上一两次,只不过得通过手机、笔记本电脑或家里的座机。这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持续了6个月后,凯蒂发现自己经常睡不好觉,其实她浑身上下都不太对劲。身边但凡有人感冒或携带流感病毒,凯蒂就很容易被感染。旅行和长时间的工作让她背痛、脖子痛。在不用旅行、不用工作的时间里,凯蒂通过练瑜伽来缓解疼痛。在其他时间里,她会一直坐在电视机前,抱着大盒装的冰激凌吃。
独立而崭新的生活方式持续了6个月后,凯蒂的体重增加了近7千克,她过得非常糟糕。凯蒂觉得自己不仅变胖了,也变丑了。她在公司总部经历了不愉快的磨合期,又和邻居吵了一架。凯蒂甚至开始怀疑,除了那个困扰她的小镇,外面的社会能否接纳她?
哪怕没学过心理学,我们也看得出来,凯蒂很孤独。轻微的心痛或许能给流行歌曲的创作者们提供一些素材,或者成为《“寂寞芳心”小姐》专栏常常能读到的来信,但凯蒂的孤独不止于此。凯蒂面临的问题很严峻,其根源深植于她的生物学特性和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中。先天的基因倾向导致凯蒂用极高的标准来处理社会关系。换句话说,她对关系的缺乏极为敏感。高标准当然不成问题,但是,一旦环境无法满足这种生理需求,她的知觉和行为就会扭曲,还会引发一系列可能严重影响她的健康的生理反应。
凯蒂从小生活在关系紧密的家族里,从来没有在社交关系、人情往来上花太多精力。小时候,凯蒂也会经常发脾气,有些难以相处,父母有时会认为她有些躁郁。凯蒂的一位英语老师却认为这是件好事,并形容凯蒂是个“独立的孩子”。
更准确地说,凯蒂尽管只是个小孩,尽管身边围绕着亲朋好友,她还是总会有一种主观上的社会隔绝感。根据凯蒂内心的衡量标尺,在她的世界里,人际关系似乎总是脆弱而疏远。
凯蒂无法有意识地清晰说明困扰自己的是什么,但她一旦意识到了,便马上选择大刀阔斧地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凯蒂认为自己需要的是彻底的独立。实际上,她需要的并不是减少社会关系,她需要的是让她觉得更有意义的社会关系,也就是能与她的基因倾向匹配的社会关系。
每个人都会在某些时刻感受到孤独的痛苦。这种痛苦可能短暂而轻微,比如在体育活动中最后一个被选进队伍;这种痛苦也可能急剧而强烈,比如配偶或亲密朋友离世。转瞬即逝的孤独其实非常普遍,我们很容易把这种孤独当作生活的一部分。
不过,毕竟人类本质上还是社会性动物。当人们被问及从哪些方面获得愉悦最能提升幸福感时,绝大多数人认为爱、亲密关系、社交归属感比财富、名声带来的愉悦更重要,甚至比健康还重要。任何时刻,全世界都有约20%的人(仅在美国,人数就达到了6000万)正在被强烈的孤独感侵袭,这足以成为他们感到不幸福的主要原因。鉴于社会关系对我们这一物种具有重要意义,上述现象令人忧心忡忡。
社会隔绝对健康的影响与高血压、缺乏运动、肥胖、吸烟造成的影响不相上下。考虑到这一点,对孤独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10多年来,我们开展的研究表明,在孤独人群占比如此之高的统计数据背后,罪魁祸首往往并不是独处,而是名为“孤独”的主观体验。无论你与家人欢聚一堂,还是在办公室跟聪明、有魅力的年轻人一同工作,无论你是在迪士尼乐园游玩,还是独自一人坐在市井的破旧旅馆里,都可能会感受到孤独。
长期的孤独感会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加速衰老。孤独不仅会改变人的行为,还会影响人的压力激素、免疫功能、心血管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错综复杂的生理变化将影响数百万人,缩短他们的寿命。
请大家记住,每个人都可能时不时地感到孤独。某一刻,你感到孤独,只能说明你是一个人类。不过,本书的大部分内容致力于证明,人类需要有意义的社会关系,缺乏这种关系会让人感到痛苦,这正是人类物种被定义的特征。只有孤独持续了很长时间,导致消极思维、消极感觉、消极行为形成持久的自我强化循环时,它才会成为严重的问题。
“UCLA孤独量表”(UCLALonelinessScale)是一种心理测量工具,研究人员使用它来测评人们的孤独水平。该量表包含了20个问题(见表1-1)。这些问题并不是针对具体信息,而是描述非常普遍的人类感受,答案没有对错之分。我所说的“孤独者”或“非常孤独的人”,指的是那些在这份量表上得分高的人,无论他们的客观情况怎样。具体测试如下:资料来源:TheUCLALonelinessScale(version3).FromDanielWRussell,\"UCLALonelinessScale(version3):Rehabilityyvaliditt,andfactorstructure,\"JournalofPersonalittAssessment66(1996).Usedwithpermission。
评分标准:对于标有星号的问题,请根据以下等级记录一个数字以表示你的感受:1=总是,2=偶尔,3=很少,4=从不;对于没有星号的问题,请根据以下等级记录一个数字以表示你的感受:1=从不,2=很少,3=有时,4=总是。将所得数字相加以得出你的分数。44分及以上为高孤独感,28分及以下为低孤独感,33~39分表示处于中等水平。
大家还要记住,孤立带来的痛苦感觉并不完全是消极的。与孤独有关的感觉之所以得到进化,是因为它们有助于我们这一物种的生存。英国发展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Bowlby)是依恋理论的先驱,他写道:“与族群分开,尤其是年幼时与特定的照顾者分开,是最危险的事。怪不得所有动物都具有避免被孤立、与他人保持亲近的本能倾向。”身体疼痛可以保护个体免受伤害。社交痛苦,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孤独,基于相似的原因而进化,它能保护个体免受被人群孤立的伤害。我们的祖先渴望安全,希望成功地把自己的基因复制下去,让后代的寿命足够长,长到足以繁衍,生生不息。这些都是依靠社会纽带来实现的。孤独感是一种提示,告诉我们那些保护性纽带受到了威胁或储量不足。身体疼痛促使我们改变行为。比如,烫伤产生的疼痛告诉我们要把手指从锅上拿开。同理,孤独也成为一种刺激,促使我们更关注社会关系,主动帮助他人,修复破裂或断裂的纽带。这种痛苦导致我们的行为方式并不总是符合眼前的个人利益,但是它能促使我们突破自我,打开格局。
英语里有表示疼痛的词,也有表示口渴的词,但没有单独、具体的词来表示其相反的含义。当这些令人厌恶的状态消失时,我们不能直接用单独、具体的词来表达。这也说得过去,因为在我看来,这些词没有才是正常的。研究发现,“不孤独”也是一种正常状态,就像“不渴”“不痛”一样。作为人类中的一员,我们必须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感到满足和安全,这是健康和幸福的条件之一。我找不到更好的词语来形容这种“不孤独”的状态,姑且用“社会联结”来形容吧。 而把孤独看作社交痛苦并不仅仅是一种比喻。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的结果显示,当我们感受到拒绝时,大脑主控情绪的背侧前扣带回皮质被激活了,而身体疼痛导致的情绪反应也会记录在这个区域(见图1-1)。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