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34.49 3.9折 89 全新

库存3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白馥兰//(美)芭芭拉·哈恩//(印)约翰·博斯克·卢杜萨米//(美)蒂亚戈·萨拉瓦|译者:于楠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

ISBN9787523607688

出版时间2024-09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89元

货号32180965

上书时间2024-11-05

倒爷图书专营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英]白馥兰(FrancescaBray)当代国际汉学界、社会人类学界、科技史学界的重要学者,师承李约瑟。国际科学史学会主席,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院成员,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爱丁堡大学荣休教授,也是列奥纳多·达·芬奇奖章的获得者。著有《中国科学技术史·农业分册》(李约瑟主编)《稻米经济:亚洲社会的技术与发展》《技术与性别:晚期帝制中国的权力经纬》《世界文明中的技术》等。
[美]芭芭拉·哈恩(BarbaraHahn)得克萨斯理工大学历史学教授[印]约翰·博斯克·卢杜萨米(JohnBoscoLourdusamy)印度理工学院马德拉斯分校历史学教授[美]蒂亚戈·萨拉瓦(TiagoSaraiva)德雷塞尔大学历史学教授\"

目录
导论  农作物景观和历史
  农作物景观概述
  迁移与停留在原地
  厚度与物性:超越人类历史
  农作物景观的功能
  农作物景观的影响
  注释
第一章  时间
  1.1  椰枣
    1.1.1  起源故事
    1.1.2  骆驼、贸易和资本主义
    1.1.3  历史、废墟和怀旧的花园
    1.1.4  加利福尼亚:根深蒂固的农业综合企业
  1.2  烟草的生命与时间
  1.3  水稻:生命周期和深度历史
  1.4  内卷、勤勉革命和全球史的时间性
  1.5  快与慢:绿色革命和可持续的截根苗
  1.6  可可树的社会生活
  1.7  中国的粟:一种农作物景观的全盛期、来世与复兴
  注释
第二章  地点
  2.1  泡沫、鳞茎和补偿:郁金香在资本主义历史中的位置
    2.1.1  昙花一现的岁月
    2.1.2  传统郁金香
    2.1.3  奥斯曼郁金香
    2.1.4  品味与市场
  2.2  狂野的小麦西部:西部小麦景观
    2.2.1  众多小麦景观
    2.2.2  相互关联的小麦景观
    2.2.3  小麦品种和暴力的西部
  2.3  块茎的传播
    2.3.1  “永远饥饿,从不贪婪”
    2.3.2  块茎和历史
  2.4  茶:当地农作物景观、全球市场
    2.4.1  中国的砧木
    2.4.2  印度的嫁接
    2.4.3  地点、权力和控制
    2.4.4  推广模型
    2.4.5  价值、地点和距离
  注释
第三章  规模
  3.1  关于规模的正统观念:越大越好还是小即是美
    3.1.1  英国农业革命
    3.1.2  现代与后现代的正统观念
  3.2  烟草波动:规模的实地变化
    3.2.1  烟草行业越做越大
    3.2.2  黑奴解放与种植规模下降
    3.2.3  农场再种植
  3.3  咖啡拼图:多种实地规模
    3.3.1  咖啡:一段历史
    3.3.2  埃塞俄比亚:历史的环环相扣
  3.4  茶与意识形态:力求规模
    3.4.1  放大中国模式:技术阻力
    3.4.2  植物功能可见性
  3.5  浑水
    3.5.1  水、电和生活
    3.5.2  水稻耕种
    3.5.3  旱地农业
  注释
第四章  行动者
  4.1  橡胶与暴力
    4.1.1  森林里的橡胶
    4.1.2  天然橡胶
    4.1.3  小农的能动性
  4.2  金鸡纳:能动性与知识历史
    4.2.1  树皮和安第斯知识
    4.2.2  奎宁如银
    4.2.3  金鸡纳的植物学与帝国政治
    4.2.4  荷兰帝国对生物碱的垄断
  4.3  像大象一样观察
    4.3.1  战士
    4.3.2  仆人
    4.3.3  纠缠的能动性
  4.4  棉花市场和农作物景观:未来行动
    4.4.1  传统行动者:植物、土壤和农场主
    4.4.2  引入其他行动者:迁移中的象鼻虫
    4.4.3  行动者:未来行为与期货法令
    4.4.4  重新分配能动性
  4.5  人类世和桉树
    4.5.1  纵火树
    4.5.2  种植园政治
  注释
第五章  组成
  5.1  废墟中的柑橘
  5.2  “有待锻造的武器”:全球资本主义漫长历史中的块茎
    5.2.1  喂养和培养劳动力
    5.2.2  痛苦之源还是幸福之源:廉价淀粉政治经济学和道德
  5.3  工人合作社
    5.3.1  照顾与分享
    5.3.2  混合栽培
    5.3.3  农作物轮作
    5.3.4  玉米田里的牛
  5.4  杂草
  5.5  迁移中的万寿菊和意义
  注释
第六章  繁殖
  6.1  育种
    6.1.1  农作物多样性和纯系
    6.1.2  植物育种和纳粹帝国雄心
  6.2  混合
    6.2.1  酱油之国
    6.2.2  波特酒:混合和品牌化
  6.3  回收废物
    6.3.1  腰果苹果和坚果:腰果的(再)生产
    6.3.2  乔治·华盛顿·卡弗与废物回收
    6.3.3  农业遗产:从历史的垃圾堆到未来的驱动力
  注释
结语  作物之外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内容摘要
\"著名海外汉学家、李约瑟的学生白馥兰,及其伙伴芭芭拉·哈恩、约翰·博斯科·卢杜萨米、蒂亚戈·萨拉瓦共同进行的农业人类学研究。对比不同文明视野下的农业智慧,发掘鲜为人知的农业文明:中东的郁金香品种研发系统领先世界几百年;阿拉伯的椰枣绿洲文明包罗万象、兼收并蓄;令亚洲古文明勃兴的灌溉工程、改变西方人饮食习惯的可可豆、创造绿洲文明的椰枣树、日本小农的手作酱油、鼓励了爱尔兰民族主义运动的土豆……农业改变世界的同时,世界也重塑着农业这本书主要反对了史学界被欧洲中心主义统治的现象,采取了多文明比较的视野,对中国的粟种植,轮种,农作物多样化交口称赞。本书也是一本技术史类的图书,作者对植物的物性进行了历史性剖析。通过详细解剖植物变成作物后,文化和意义层面的转变,探究农业对人类的影响。\"

主编推荐
中科院、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植物史专家倾情推荐

精彩内容
\"从白银、石油、原棉、绸缎到蒸汽机,人类劳动产品的流动史其实就是一部全球史。其中植根于本地环境中的农作物是较为特殊的一类。农作物也是人工产物,反映了人类的态度,虽然受到人类社会规则的强烈制约,但其回归自由的天性难以抑制。农作物可能会退化成杂草;而换个时间、换个地点,杂草也可能变成农作物。农作物具有不可分割的自然和社会属性,既不可避免地具有具体性,也具有内在的象征意义,它可以在扎根于土壤的同时保持流动性,也可以在受控制的同时保留不可控性。农作物为阐释全球交流和交往的历史提供了新颖丰富的角度,这些历史既层层递进又纵横交错1。
农作物分布的变迁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几千年来,农作物一直在迁移,从荒野迁移到田地,从中心区域迁移到边疆地带,从一个殖民地迁移到另一个殖民地,从实验室迁移到世界各地。农作物不仅在本土流动循环,也通过洲际贸易路线传播,这种流通的节奏或时间跨度从作物的一年浮动到长达几个世纪,这种流动、汇聚和交换最终培育出小麦、水稻和橙子等“世界作物”。但没有人能够保证农作物在被迁离原地之后还能存活,或者在被转移到新环境中后还会茁壮生长,也不能保证它能继续在新环境中发挥原有的作用。农作物迁移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后果无法预料。
19世纪30年代末,英国东印度公司从中国走私茶籽、茶树并带走中国的熟练技术工人,在印度阿萨姆邦建立了茶叶种植园,给予脆弱的茶树精心的照顾,试图用它们与中国茶叶竞争。然而,到了19世纪70年代,英国的种植园主和植物学家却对曾经被寄予厚望、悉心呵护的珍贵中国茶树种发起剧烈攻击,声称它是一种“诅咒”,必须将其连根拔起、焚烧并代之以本地的阿萨姆茶树(详见第二章“地点”)。农作物就这样变成了野草!在阿兹特克人A(Aztec)的花园、神殿和墓地里,万寿菊这种被认为能与死者灵魂对话的花无处不在,成了哥伦布大交换B(ColumbiaExchange)中成功的“隐形旅行者”。墨西哥万寿菊只用了数年的时间,就跨越了半个地球,成功在印度扎根。万寿菊绚丽的色彩和辛香的气味,使它们成为祭坛和仪式花环上的宠儿。然而它们用了四个世纪的时间,才抵达邻近的北美。但在入侵北美之后,它们不再是圣花,而是廉价且赏心悦目的花坛植物(见第五章“组成”)。大约从1500年起,南美的木薯被成功地在葡属非洲的贩奴港口附近种植。虽然木薯粉很快就成为城市里各族贫民用以果腹的主食,但在内陆地区,木薯只是一种园艺作物。默默无闻了四百年之后,在莫桑比克北部等地区,木薯几乎一夜之间取代了粟和高粱成为“食物”:主食的突然变化是非洲小农在1915年政府出台的棉花强制种植政策下的无奈之举。
想要成功移植农作物,需要付出社会层面、象征意义上和物质上的巨大努力。植物、种植者和种植地点都会在相互适应的过程中发生变化。记录这些斗争和变化的形式多种多样,令人眼花缭乱:从中国古代的青铜铭文、奥斯曼微型画到工人歌曲和基因组分析,几乎涉及整个世界的历史和地理知识。这些时空跨度巨大的经验和记录,不仅涵盖了丰富多样的农作物和环境,而且揭示了很多意想不到的行动者(人类或者非人类)以及出人意料的联系和模式。这促使我们回过头来,抛开假设,运用想象力思考历史中真实发生的事情,以及我们能够写出怎样的历史。农作物的普遍性、可变性和灵活性,指向了更自由的历史书写方法。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是一部按照此脉络来组织的实验性著作,是“非殖民化”历史的一部分。正如后文所说,我们考虑了(农作物)迁移的多个维度:时间和空间上的移动、扩张或收缩,生物性或社会性的形态变化以及因果关系或意义的转变。我们引用的案例包括穿越古撒哈拉沙漠的椰枣绿洲、现代加纳移动的可可边界、美国的棉花和小麦贸易、中世纪时期的中国茶叶出口、玛雅森林里看似永恒的米尔帕A园地以及拥有先进科技的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B(SvalbardGlobalSeedVault)。除了农作物本身和种植农作物的农民,本书所提到的历史行动者还包括用长山药酿成的酒、使波特葡萄酒停止发酵的烈酒A、美国黑人农学家乔治·华盛顿·卡弗(GeorgeWashingtonCarver)、中国古代农学家徐光启。
我们探讨了农作物既可以扎根又可以迁移的双重性质,综合分析了局部与全球、微观与宏观,日常生活习惯以及长期事件。我们利用丰富的农学资料,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将其用于书写更加新颖、更加丰富的历史,并记录现实世界的发展变化。我们资料来源的广度和深度,资料间的和谐与冲突,促使我们突破熟悉的时期划分和地理区划,超越传统的规模、边界和定向性,而这些依然是全球史或者比较史的叙事结构。我们试图重构,从而对抗当今地理格局中,权力与不平等所驱使的目的论或宿命论。2我们希望人们能够关注被忽视的历史行动者和地理联系。
我们通过一系列对比鲜明的农作物历史展开论证,并精心编纂这些历史,使其与时间、空间和行动者相协调。虽然我们关注的焦点在于农作物的迁移,但选择农作物作为研究载体恰恰是因为它们是扎根生长的生物。农作物必须被从当地生态系统中连根挖出才能迁移,这一事实让我们必须像重视流动性和目的性一样重视农作物扎根生长的特性及其原产地。农作物既是由人类技术塑造而成的事物,也是具有能动性的生命形式。农作物让我们不得不认真考虑其具体的物质性,包括功能可见性、抵抗力,以及当农作物以各种方式迁移或者在原产地生长时,这些特性给行动者、迁移过程、生长过程以及意义的出现或消失带来的影响。我们借由农作物展开论证,但我们认为这种方法也适用于其他“根植”于全球史的物质产品或商品。
农作物是特定环境条件和人类干预的产物,这包括栽培技术、生产方式,需求、价值观、品位和理想。要想培育和繁殖农作物,就必须将人类与非人类行动者组合或汇聚到一起,而当人类移植这些组合时,可能只会挑选个别要素进行移植,比如农作物植株、相关的种植方式、制度形式、动机、消费方式等。针对这些不断变化的复杂情况,我们提出了农作物景观(cropscape)的概念,它既是在特定地点、特定时间,用于培育特定农作物的要素的集合,也是一种工具,可以用于分析使上述要素集合出现和重复的力量和运动,以及农作物及其组合的迁移能力。
因此,我们将农作物景观定义为围绕作物形成的集合体,包括在特定的地点和时间,聚集在一起,用于培育和种植农作物的所有异质要素和行动者。农作物景观集合体包括植物、人、天气、市场、思想、欲望和历史(不仅包括某一农作物景观或者农作物所嵌入的不断发展的历史,也包括它们过去和现在所展现的历史和叙事)。从一块碎壤到全球贸易网络,从植物的生命周期到绿色革命(GreenRevolution)的出现,农作物景观适用于不同的时空尺度。每一种尺度都涉及不同的行动者:人类和非人类、物质和制度。同样的农作物景观在农民、蝗虫、期货交易员和税务稽查员的眼里会呈现截然不同的面貌。换句话说,我们认为农作物景观不是一个具有清晰的边界和确定的组成要素的物体,而是一种发现和观察的方法,一种具有多焦点、多尺度的框架手段,因此它是研究运动和变化的强大工具。3我们的农作物景观概念从景观变为分析工具的过程中汲取了灵感。这种方法起源于法国学者对风景画的研究,该研究将风景画视为历史和地理的综合产物,最早由保罗·维达尔·德·拉·白兰士(PaulVidaldeLaBlache)提出,并由年鉴学派的成员继承和发展。4年鉴学派历史学家的经典研究将特定乡村景观中展现的生活方式、政治形式、社会关系和思维方式与其物质背景和环境背景联系起来。年鉴学派的研究涉及多种时空尺度,一些研究具有强烈的地域性,而另一些则呈现出明显的全球性。它们展现了在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农业实践中,看似微不足道的变化(比如从休耕两年改为休耕三年)所产生的深远历史影响。5跨学科研究人员利用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气候学和其他科学资源,把与取景相关的反思性问题作为项目核心。马克·布洛赫(MarcBloch)在《历史学家的技艺》(TheHistorian’sCraft)一书中写道:“景观,作为一个连贯的单位,只存在于我的意识中。”不同的学科(或个人)视角会感知不同的景观,并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架构和分析。6关于变化的动力,年鉴学派历史学家是唯物主义者,但他们有别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者。他们在20世纪30年代的激进做法是将注意力从宫廷转移到景观,从充斥着伟人的政治史转向了关注普通人、日常生活和山水的叙事。尽管经济和物质基础对他们分析社会形态、政治局势和历史变迁是至关重要的,但阶级斗争和生产方式的矛盾却不是——他们认为这些方法是狭隘的。7雷蒙德·威廉姆斯(RaymondWilliams)于1973年提出的文化马克思主义对英格兰乡村浪漫主义的批评,把马克思的感性思想引入景观研究中。威廉姆斯的论点具有在反思性和方法论层面的双重意义:首先,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需要承认并审视我们对景观的历史解释是如何受到情感结构以及指导和定义我们视角的社会和物质条件影响的。其次,景观既不是永恒的,也不是自然产生的:它建立在对资源的争夺上,是一个涵盖人类内部权力关系、财富的生产和控制方式,对劳动和专业知识以及不同类型土地的用途和美学的定义的综合体,这个综合体不断地发生变化。最后,乡村与城市是相辅相成的:自农耕时代起,城市就开始向乡村渗透。8虽然年鉴学派和威廉姆斯都认为人类、物质实践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但无论是年鉴学派范式还是威廉姆斯的文化马克思主义,都坚持认为人类、自然环境以及人类栖居的人工环境之间存在范畴上、本体上的区别。20世纪90年代,景观研究重新焕发生机。参与新兴的物质文化研究的后过程主义考古学家,尝试追溯景观现象学及其占有者的“本体论基础”,其中最有名的是芭芭拉·本德(BarbaraBender)和克里斯托弗·蒂利(ChristopherTilley)。他们通过更加专注、更加系统地关注物质及其重要性来补充威廉姆斯的文化唯物主义。9他们将强烈的唯物主义融入分析中,这使他们的视角(相较于威廉姆斯的视角)与年鉴学派的方法更接近。但是,与威廉姆斯一致的是,考古学家系统地利用景观的多面性,把它当作一种手段,打破了主流的社会-技术-环境的考古模式中的连贯性和同质性,例如从狩猎采集部落发展到园艺部落,再发展到游牧酋邦和农业国家。10“我们并不想提供一个连贯的、顺序导向的叙事,而是将证据沿着很多不同的轴线进行了再加工,试图阐明人类参与和体验物质世界(通常还包括非物质世界)的不同方式。”11由此设想出的景观进入了历史分析领域,这是一个充满争议、不断发展的行动领域:一个由地点、事物以及人与人的竞争和协作关系组成的密集网络。这样的景观从本质上讲是多维度、多焦点的。取景也因此成为一种有意识的政治和认识论层面的抉择:通过使用不同的边界或轴线将行动者和要素置于聚光灯下,叙事者构造了不同的故事。对于某一特定的景观,将不同的画面进行对立或者叠加会扰乱既定的叙事,同时也会对规模、范围、不同行动者的相对重要性、流向、变化的线性、因果关系模式的假设构成质疑。由于权力地形是这种景观概念的一个固有维度,全球化理论家热衷于把“景观”作为一种反映和解释移民、思想、金钱等全球流动的工具。12非线性、坚定的唯物主义、多维度、反身性:我们的农作物景观概念调动了景观研究所有关键特征,从而找到了新的、批判性的方法来研究全球史及其边界、动态和机制。在关注农作物景观的形成的过程中,我们着重指出了某些特定形式的权力如何与它们所钟爱的农作物一起具体化、扎根并跨越时空进行迁移。由于农作物是在特定的物质(支持或限制)条件下经过人类干预而产生的生命形式,因此它鼓励采用一种与世界史或全球史领域大多数的传统技术分析相比,在唯物性与目的性之间,更加偏向唯物性的方法,来研究历史进程和权力制度。
农作物景观不仅像景观学一样,带领我们向下进入根状的全球史,促使我们了解其要素是如何组合或传播的;而且还将地方史嵌入了纠缠的茎状历史中。景观学是带围墙的园林;而农作物景观则向四周蔓延。人类学教授塔妮亚·穆雷·李(TaniaMurrayLi)曾经说过,土地是个奇怪的东西,因为“它不像垫子:你不能把它卷起来带走”。13景观是一种集合物,是汇聚之地。但农作物就像垫子一样,可以与土地分离,事实上,农作物的一个关键特征就是,作为采收物或种子,它们注定要与供其生长的土地分离。因此,与景观学甚至全球史相比,农作物景观的边界和潜在轴线更具弹性。我们可以调整范围,调整要包含的内容以及要凸显的内容。不同的取景方法和对内容的选取方式都讲述了不同但又互补的故事。例如,要了解美国棉花对世界历史做出的贡献,我们不仅要考虑利物浦的棉花经纪人对非裔美国佃农福祉的影响,而且要考虑棉花田周围的灌木丛,那里是刚从墨西哥过来的象鼻虫越冬的地方。影响南方棉花景观的重要行动者包括种子、植物生理特性、害虫的偏好、气候、价格、战争、昆虫以及农业方法和劳动制度(参见第四章“行动者”)。
作为人类有意识创造出来的一种取景工具,农作物景观促使我们质疑关于农作物和历史的故事,以及我们和其他历史行动者对这些故事的讲述方式。下面,我们比较一下20世纪40年代巴蒂斯塔政变A前发表的两篇关于古巴的报道,作为通过农作物景观解读历史的实例。
1949年,古巴地理学家杰拉尔多·卡内(GerardoCanet)出版了一部双语《古巴图集》,全集共64页,包含34张图,是其与哈佛制图先驱埃德温·雷斯(EdwinRaisz)合作创作的。为了收集数据,卡内和雷斯按照现代主义的方式与古巴海军合作。古巴海军为他们安排了一系列飞越岛屿的航班,使他们能够拍摄大量的彩色航空照片。14这种制图方式结合了由奥托·纽拉特(OttoNeurath)在20世纪30年代创建的国际文字图像教育体系的图形统计风格,是一项旨在向世界传播古巴的资源动态和规模,并与世界进行互动交流的实验。卡内宣称:“《古巴图集》的创作不仅是为了描绘古巴。我们的目的不仅是展现古巴人的生活方式,而且是展现这种生活方式对环境的改变以及由此产生的新问题,和针对这些问题所做的调整。”该图集总共有34张图,“农业分布图”是第23张。(图1)它描绘了岛上的农业区,周围排列着的小图表,显示了农场的分布、土地的用途和古巴主要农作物种植的面积占比——甘蔗占大多数(52%),烟草(古巴另一种非常重要的出口作物)排在第6位,占2.9%,仅次于玉米、木薯、咖啡、豆类和香蕉。在主图下方,页面的下边缘处有12张每月农业活动的小插图,这让人联想起中世纪的法国祈祷书《贝里公爵的豪华时祷书》A中的乡村日历,只是背景中的城堡塔楼换成了从2月到5月一直冒烟的糖厂烟囱。1月,农场工人砍甘蔗,采收烟草和豆类(菜豆);2月,他们砍甘蔗,采收茄子和橙子;3月,他们砍剑麻(赫纳昆纤维),种植木薯,给牲畜接种疫苗等。“农业分布图”展现了古巴拥有的多种多样的农作物景观,由用于糊口的作物、商业作物,小农场和以甘蔗种植园为主的大庄园组合而成。被挑选出来的农作物也有自己的分布图,糖和烟草排在第一位。每幅图都配有精心设计的图表,不同的图表形式说明了古巴在全球出口中的领先地位及其对美国市场和价格的严重依赖。\"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